1、1.3 弧度制 导学案 一、课前自主导学【学习目标】1.理解弧度制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2.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难点】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及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温故而知新】1.复习填空 (1)角度制规定,将一个圆周分成 份,每一份叫做 1 度,故一周等于 度,平角等于 度,直角等于 度.(2)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教材助读】1.认真阅读课本P911,理解弧度制,并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角的弧度制是如何引入的?(2)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好处是什么?(3)弧度是如何定义的?(4)规定:周角
2、 为1度的角; 叫做1弧度的角.(5)角度制与弧度制相互换算:1弧度= (度);1度= (弧度)(6)弧长公式: (7)扇形面积公式: 【预习自测】1. 将下列表格中特殊角的度数转化为弧度制度01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弧度022、下列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D)A“度”与“弧度”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度量单位B1度的角是周角的,1弧度的角是周角的C根据弧度的定义,一定等于弧度D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角,角的大小均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3、求半径为,圆心角为所对应的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我的疑惑】二、课堂互动探究【例1】1.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1) (2) (3
3、) (4) (5) 解:(1) (2) (3) (4) (5)2.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角度:(1) (2) (3) (4) (5)解:(1) (2) (3) (4) (5) 【例2】将下列各角化成的形式,并确定其所在的象限 ; 解: (1) 而是第三象限的角,是第三象限角.(2) 是第二象限角. 【变式训练1】用弧度制分别表示终边在轴的非正、非负半轴,轴的非正、非负半轴,轴上的角的集合。【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分别有如下关系时,求角.(1) 若,两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 (2)若,两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 (3)若,两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4)若,两角的终边关于对称; 【
4、例4】(1)已知半径为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为,求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2)知扇形的周长为,圆心角为,求该扇形的面积。解:(1)(弧度)(2) 由题意有:即则:【我的收获】三、课后知能检测1.弧度化为角度是(C)A110B160 C108 D2182. 105转化为弧度数为(B)A. B C D3.时钟的分针在1点到3点20分这段时间里转过的弧度数为(B)A. B C. D4.若圆的半径变成原来的2倍,扇形的弧长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B)A扇形的面积不变 B扇形的圆心角不变C扇形的面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 D扇形的圆心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5.半径为1 cm,中心角为150的角所对的弧长
5、为(D)A.cm B.cm C.cm D.cm6.在半径为1的圆中,面积为1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B)A1 B2 C3 D47若3,则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为_第二象限_8若角的终边在如右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则用弧度制表示角的取值范围是_|2k2k,kZ9在与2 010角终边相同的角中,绝对值最小的角的弧度数是_10.已知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长为6,求:(1)弧的长;(2)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解:(1)120,l|r64,的长为4.(2)S扇形OAB4612,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交AB于D点,于是有SOABABOD26cos 3039.弓形的面积为S扇形OABSOAB129.弓
6、形的面积是129.11.已知800.(1)把改写成2k(kZ,02)的形式,并指出是第几象限角;(2)求角,使与角的终边相同,且(,)解:(1)8003360280,280. 800(3)2. 角与终边相同,角是第四象限角 (2)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可写为2k,kZ的形式, 由与终边相同,2k,kZ. 又(,),2k,kZ,解得k1, 2.12.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 cm,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面积为S.l202rS(202r) rr210r(r5)225(0r10)当半径r5 cm时,扇形的面积最大,为25 cm2.
7、此时2(rad)当它的半径为5 cm,圆心角为2 rad时,扇形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5 cm2.13. 如图,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交x轴正半轴于A点,P,Q是圆上的两个动点,它们同时从点A出发沿圆周做匀速运动OP逆时针方向每秒转,OQ顺时针方向每秒转.试求P,Q出发后每五次相遇时各自转过的弧度数及各自走过的弧长解:易知,动点P,Q由第k次相遇到第k1次相遇所走过的弧长之和恰好等于 圆的一个周长,因此当它们第五次相遇时走过的弧长之和为. 设动点P,Q自A点出发到第五次相遇走过的时间为t秒,走过的弧长分别为, ,则,l2|.因此,所以t20(秒), ,.由此可知,P转过的弧度数为,Q转过的弧度数为,P,Q走过的弧长分别为R和R.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