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考专项真题练(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举例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技法攻略比喻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12提示:点击进入讲评。12018长沙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3页第1题的第(1)、(2)、(3)题。(1)下面
2、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通过解释“熬”字含义和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话题。B第段列举了“熬”的几种形态,论证不同的“熬”展现出的境界不同。C第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如何才能在“熬”中战胜对手。D第段落实到平常人的生活,告诉我们在平凡中要“熬”出境界来。C举例论证(2)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复国梦想,卧薪尝胆,熬过了那些屈辱的日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兴越灭吴。B唐僧为了完成使命,遭遇重重危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2)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C“千锤万凿出深山,
3、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为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熬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日子,终于熬出应有的境界。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累积得多了,下笔就自然会达到有如神助的境界。D结合第段的上下文,可知这一段讲的是“心态”“坚持”D选项不符合。(3)如何理解结尾段“岁月熬人也树人”这句话?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又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时要对每个概念(关键词)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3)如何理解结尾段“岁月熬人也树人”这句话?这句话是对中
4、心论点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话是说生活中有顺境,也有困难和逆境,但只要你心态积极,志向不改,最终会收获成熟、坚毅和淡定。(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2019滨州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3、34页第2题的第(1)、(2)、(3)、(4)题。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题目、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少部分在文章的中间,或需要归纳概括。(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2019滨州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4页第2题的第(1)、(2)、(3)、(4)题。要善于“折叠”自己。(2)第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在第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折叠”是耐心的坚持。(3)第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列举红军长征史上“四渡赤水”这一具体战例,用“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的结论,证明了“折叠是智慧的迂回”。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4)请在第段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示例:达芬奇画出惊世之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他本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就是因为他在学画初期不断地画蛋,在画蛋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用细腻的画笔表现事物最生动独特之处。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段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