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兰炼一中(58中)教育集团2021届高三建标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 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这表明西周的刑法体制A. 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B. 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C. 服务于巩固统治现实需要D. 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落实【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减轻刑罚,体现了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意图。另一方面,对于违背西周统治基础宗法制的“不孝不友”的行为,仍然严加惩处。实际上也体现了巩固统治的需要,因此综合来看,C正确;A片面解读材料,排
2、除;法律的野蛮主要体现在肉刑占据比例及施行频率,题干中未提供类似信息,无法得出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排除B;D项“确保”过于绝对,排除。2. 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A. 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 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C. 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 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中期之后,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很多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地主,故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A正确;B项与材料所反映信息恰好相反,排除;商人购买
3、土地会加剧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的存在,排除C;商人的政治地位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D。3. 宋朝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作为叙级、定薪的依据;“职”是一种虚衔,授予某些有名望的官员;“差遣”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造成了“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的怪现象,其目的是:A. 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B. 细化级别,加强官僚管理C. 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D. 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中“官、职、差遣”制度及其具体的划分规则可知,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方法,D项正确。分化事权会造成冗官的现象,最终导致行政效率降低,A项
4、错误,排除。细化级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4. 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大力汲取西方科学成果乃至方法的同时,却提出了西方数学源于中国勾股之学,全祖望将其概括为“中学西窃”说。黄宗羲这一观点A.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B. 客观上利于人们接纳西学C. 缺乏事实依据毫无价值D.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黄宗羲认为西方数学源于中国勾股之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人抵触西方科学的心理,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纳西学,故答案为B项;这一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西方科学,主要作用是促进中西交流而不是增强民族自信,排除A项;这一观点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C项中的“毫无价
5、值”说法绝对,排除;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与黄宗羲的观点不同,排除D项。5. 1861年,清政府建立了总揽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当其时,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顾清议者多耻预其选”。同时,当时对于这一机构的说法是“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A. 理衙门在当时被视为临时性机构B. 传统外交观念仍有极大的历史惯性C. 清政府重视政治体制的传承与完善D. 对外战争的失败导致士大夫普遍排外【答案】B【解析】【详解】总理衙门作为中国近代的外交机构,它的设立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非议,体现了传统的外交观念历史惯性的巨大,B正确;A片面解读材
6、料,排除;题干主旨是时人对总理衙门这一新生机构的排斥,与政治体制传承无关,排斥C;D项中“普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6.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创办。根据右图所示,选址在汉阳,张之洞的主要考虑是A. 便于官府监督管理B. 节约原料运输成本C. 吸引商人投资合办D. 带动军用企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附近,汉阳铁厂选址选在了武昌附近,武昌是政府所在地,这说明张之洞选址主要考虑便于官府监督管理,故选A;如果B项成立,那么汉阳铁厂就不会建在汉阳,而会建在马鞍山煤矿或者大冶铁矿边上,故排除;汉阳铁厂是军用企业,不大存在吸
7、引商人投资合办的考虑,排除C;仅凭地图信息,无法看出汉阳铁厂对其他军用企业发展的作用,排除D。7. 据浙江近代史记载:1911年前后,金融风潮席卷全国,杭州的票号全部覆灭,钱庄倒了一大片,只有浙江兴业银行侥幸渡过了难关。出现上述风潮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实行没收民族资本的政策B. 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对经济的信心C. 西方制造业资金实力十分雄厚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萧条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爆发后,南北政权对峙,民众对金融业缺乏信心,进行挤兑,使票号和钱庄纷纷破产,B项正确;1911年前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排除A项;C项强调制造业,材料强调金融业,二者在
8、20世纪初的直接关联性并不明显,排除;20世纪初至一战结束前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进入了黄金时期,且材料强调的是金融风潮,排除D项。故选B。8. 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B. 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 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D. 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
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9. 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这说明万民法A. 适应了国家发展需要B. 难以调节家庭关系C. 不适用于本邦公民纠纷D. 源于民族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详解】万民法吸收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因素,同时更多的关注经济领域的内容,对于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涉及很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建立后,经济发展,经济纠纷增多,因此万民法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发
10、展的需要,A正确;万民法并不关注婚姻、家庭等领域,因此不能证明万民法难以调节家庭关系,排除B;万民法适用于整个帝国,排除C;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并不一定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D。10. 18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在阅览室和开办“文学陈列馆”的书店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咖啡馆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 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突出B. 政府的言论控制日益走向解体C. 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D. 理性主义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出18世纪时
11、期法国社会阅读和信息沟通比较便利,这就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渠道,C正确;题中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排除A;题干强调了图书机构、咖啡馆等成为公众活动空间,为民众提供了阅读场所,B脱离题干主旨,排除;D项中“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1. 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 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 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 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答案】B【解析】【详解】
12、根据材料“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并结合所学,1918年苏联退出一战后,美国对苏联开始敌视政策,美苏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困局,故选择B选项;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指导苏联开展经济建设,并没有受挫,故排除C选项;“收紧了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美国政府只是限制苏联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阻断国际人口迁移美国,故排除D选项。12.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
13、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体现多元世界共同追求B. 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C. “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D.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接受美国音乐四海一家说明中美意识形态尽管不同,但其价值观中有共同之处,故A项正确;不同国度接受相同事物,不足以说明多元化趋势,故B项错误;四海一家的兴起不足以说明“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故C项错误;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分餐制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千年。十六国时期,北方
14、少数民族相继进入中原,使中原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遭受了一次强烈的冲击。北方高桌大椅的传入,也使传统席地而坐的分餐方式发生了变化。唐代时期,国人聚会方式逐渐由分餐制向会食制演变,并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晚唐五代之际,形成了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过渡时期的饮食方式。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可以看到不少夫妇同桌共食的场景,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用一道道精美菜肴宴请宾客的场景。明清时期,合餐制的出现使古代饮食方式完全成熟,并延续至今。摘编自王仁相分餐与会食:古代中国人进餐方式的转变材料二 1840年以后,咖啡馆和西餐厅传入中国,不少中国人开始萌生好奇心态,模
15、仿西餐宴请宾客。20世纪初期,许多具有海外经历的革命人士身体力行,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器必洋式,食必西餐”,在上海地区,西餐竟然被民众称为“大菜”。1932年7月出版的中西精美食谱中就有专门介绍西餐的烹调法。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向民众普及卫生“新知识”,使民众了解到“肺房”与“细菌”、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得“共会”这种饮食文化不断遭到诟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逐渐形成了共食与分餐、中餐与西餐兼容的中国饮食文化模式。摘编自林海聪分餐与共食: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饮食风俗变革考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进餐方式转变特点并对其进行简
16、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变迁的原因。【答案】(1)特点:转变过程漫长;受游牧文化影响;与家具变革相关;经历了由分到合的变化。评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国传统烹饪技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和礼仪制度;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传统。(2)原因: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革命人士的推动;政府政策引导;烹调著作的出版;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新卫生观念的普及;“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大众媒介的宣传。【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分餐制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千年。”可知,古代中国进餐方式转变过程漫长;根据材料“北方少数民族
17、相继进入中原,使中原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遭受了一次强烈的冲击。”可知,受游牧文化影响;根据材料“北方高桌大椅的传入,也使传统席地而坐的分餐方式发生了变化。”可知,与家具变革相关;根据材料“唐代时期,国人聚会方式逐渐由分餐制向会食制演变,并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可知,经历了由分到合的变化。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变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国传统烹饪技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和礼仪制度、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传统等方面评价中国进餐方式转变的影响。(2)原因:根据材料“咖啡馆和西餐厅传入中国,不少中国人开始萌生好奇心态,
18、模仿西餐宴请宾客。”可知,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根据材料“许多具有海外经历的革命人士身体力行,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器必洋式,食必西餐”可知,革命人士的推动;根据材料“1932年7月出版的中西精美食谱中就有专门介绍西餐的烹调法。”可知,烹调著作的出版;根据材料“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向民众普及卫生新知识,使民众了解到肺房与细菌、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得共会这种饮食文化不断遭到诟病。”可知,新卫生观念的普及;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逐渐形成了共食与分餐、中餐与西餐兼容的中国饮食文化模式。”可知,“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广;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
19、大众媒介的宣传、政府政策引导、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分析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变迁的原因。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
20、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示例一论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纪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示例二论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
21、经济危机。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材料观点是经济的盛衰主要是“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可以选择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与经济
22、危机周期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苏联的经济危机的关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过分的强调通过对农业的剥削完成资本积累,进而酿成民生问题和社会危机。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意在说明某种经济的盛衰由该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主
23、义机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或苏联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特点及对苏联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阐述。【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世界近现代史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必然性,斯大林模式特点及弊端等知识,然后结合题意论证即可。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
24、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答案】(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认识: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
25、政治的近代化;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的理解和认识。(1)从材料一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一处可以看出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从材料二中的“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一处可以看出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该题属于相对开放的试题,在回答时要注意所谈认识要紧紧围绕本题的中心思想戊戌变法
26、作为现代化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不可以一味地乱谈,具体例如: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等。16.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
27、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
28、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29、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关于其作用主要从世界和平、核垄断的角度分析。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陈寅恪(1890年1969 年),江西修水人。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曾留学德国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学习中亚古文字等,具备了阅读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
30、特精。1926年留学回国后,陈寅恪就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到1931年,他主要研究中印关系和西北史地问题;研究处理的材料,主要是敦煌发现的内典写本和俗文学作品,以及梵文、巴利文、藏文、蒙文文献。1930年,陈寅恪在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之新潮流也”。在该书中,他就北京图书馆所藏八千余卷敦煌写本提出九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即摩尼教经、唐代史事、佛教文义、小说文学史、佛教故事、唐代诗歌之佚文,古语言文字佛经旧译别本、学术之考证,为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他在敦煌学资料的抢救、整理、敦煌学的确立及发展等各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敦煌学终于成为二
31、十一世纪的“显学”。他的研究成果为从事敦煌文献研究者开阔了视野,为中国教理学研究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并得到各国学术界的认可。摘编自序偶揭城自荣新江陈寅恪对敦煌文献的利用与阐发(1)根据材料,概括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学研究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寅恪先生开展敦煌学研究的背景。【答案】(1)最早提出“敦煌学”概念,为敦煌学研究指明方向;抢救和整理敦煌学资料;为中国敦煌学研究奠定基础。(2)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敦煌文物惨遭西方殖民者抢掠、盗劫;政府对敦煌地区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不重视。【解析】【详解】(1)根据“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为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得出最早提出“敦煌学”概念,为敦煌学研究指明方向;根据“他在敦煌学资料的抢救、整理、敦煌学的确立及发展等各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出抢救和整理敦煌学资料;根据“他的研究成果为从事敦煌文献研究者开阔了视野”得出为中国敦煌学研究奠定基础。(2)根据“1930年,陈寅恪在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得出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敦煌文物惨遭西方殖民者抢掠、盗劫;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政局动荡,政府对敦煌地区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