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孟子阅读及训练(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公孙丑上、卷三公孙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1、阅读下面选自孟子文段,回答问题。(6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1)(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不仅要将仁爱之心施与家人,还要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他人身上,这样才可以达到自如地统治天下。B、诗经所说的“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的道理与孟子
2、所说的推恩是一样的。C、孟子用“足以保四海”和“无以保妻子”造成强烈的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D、孟子认为古时候的人大大地超过今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推销自己。(2)“推恩”就是推行仁政,这里孟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导齐宣王?请谈谈你的认识。答: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
3、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上1)【注】安:乐意。梃:木棒。 庖:厨房。厩:马栏。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梃与刃” 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 的“不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人民的仁心。D、“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4、2)分析上面选段,你认为和下面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答: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
5、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1)【注】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语:动词,告诉。卒然:突然。卒同“猝”。 与:从,跟。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由:同“犹”,好像,如同。(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记录的是孟子见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谈话内容。B、“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著名的话描绘一个国君不成器的样子,真是形象生动而入木三分。C、孟
6、子给梁襄王谈的其实是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第二层,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D、孟子在这里用了两个举例论证,表面上分别写的是百姓“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和百姓归顺犹如水往低处流的不可阻挡。实际上更指实行仁义之后的天下统一。(2)就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定天下”主张的理解。答: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
7、:“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1)(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B、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
8、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C、孟子就是要使齐宣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D、这里所说的“不为”和“不能”,即是指国君不推恩与百姓,也就是对百姓不实行仁政。(2)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样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答: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
9、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梁惠王上1)【注】有:同“又”。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与人为善:与,偕同。(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B、除了子路以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C、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放弃自己,听从别人,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D、从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到
10、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2)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做一大幸事。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与人为善”的理解。答: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
11、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1)(1)下面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感到真正快乐。B、老百姓积极支持文王建筑灵台,灵台很快就建好了。说明百姓能主动与文王共同拥有快乐。C、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百姓却高高兴兴。说明文王能够主动与百姓共同拥有快乐。D、汤誓中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当百姓要与统治者同归于尽时,统治者是不会快乐的。(2)概括上面选段的主旨。答:7、阅读下面选自孟子文段,回答问题。国君进贤,如不
12、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2)(1)下列各项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否则,就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B、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见,而要听国人的意见,
13、只有国人的意见才是可靠的。C、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D、老百姓认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认为不可以,就不任用他,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2)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答: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
14、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2)(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认为如果不攻取燕国会违背天意。B、孟子认为要不要攻打燕国要看齐国的百姓乐意不乐意。C、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欢迎你大王的军队是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够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的看法。答: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
15、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2) 【注】讧:交战。穆公:即邹穆公。转:弃尸的意思。慢:轻慢。残:残害。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
16、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答: 10、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17、。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2)【注】疾视:怒目而视。旅:众。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祜:福。对:答。(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一怒震天下的大勇。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
18、是武王的大勇。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答: 1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3)注 端:开头,起。因贼:伤害(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19、分)A、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B、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C、孟子此章主旨在于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D、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若不能充之,则会自我伤害,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答: 1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
20、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3)【注】袒裼裸裎:袒裼,肉体袒露;裸裎,露身。(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
21、正他都要生气。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D、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答:1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22、。”“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4)(1)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C、如果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D、国君
23、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答:1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下4)【注释】沈同:齐国大臣。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
24、国讨伐燕国,是战国中期的一项重大事件。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所以是可以讨伐的。B、孟子指出,讨伐燕国者必须施行优于燕国的政治措施,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C、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齐人身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讨伐燕国。但如果让燕国人讨伐燕国人,则不值得鼓励。D、孟子认为,礼乐征伐这样的大事,不是谁都有权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同为诸侯国的齐国去讨伐燕国。(2)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1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膝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25、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规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膝,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膝文公上5)【注释】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成规:齐国的勇士。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瘳(Chou):病愈。(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
26、史资料价值。B、“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这跟孟子口口声声所说的“仁政”是有根本区别的,即所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C、孟子所提倡的“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这是非常清楚的了。D、孟子认为,古往令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2)孟子提出了“道性善”和“称尧舜”,这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呢?(3分)答:1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
27、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6)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7)。诸侯之礼,吾 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8),齐疏之服(9),飦粥之食(10),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11) 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 志(12)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孟子膝文公上5)【注释】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 “薨”,唐代以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师。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
28、灾之类。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以问后行事。(6)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7)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8)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9)齐(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做衰,不缝衣边的 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10)飦(zhan);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11)宗国:鲁、膝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国。(12)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身作则,
29、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视的政治领导原则。本章正是这样一个上行下效的实例。B、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膝文公)死了父亲,他亲自去向孟子征求意见,回来以后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C、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问计于孟子,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作。结果,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不令而行”。D、从滕国太子丧父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2)孟子提出的“上行下效”在今天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答:1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有大
30、人(1)之事,有小人之事。且 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2)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 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膝文公上5)【注释】(1)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 (2)路:指奔波、劳累。(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是强化了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思想。B、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孟子的时代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他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31、治于人”。C、孟子这种观点,一方面的确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孟子又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批判。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跟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的“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其实都在强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2)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请简要概述答:1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
32、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6)【注】诚:真是。熄:同“息”。他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冠:男子承认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承认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女:同“汝”。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
33、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3分)答:1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
34、,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6)注释:人名,战国时宋国大夫。战国时齐国最繁华的街里。人名,战国时宋国的善士。(1)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学习语言,如果一个人教他,而其他人在一旁干扰,就无法学好。B、孟子认为,如果把一个人放在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中,就能够学得好。C、孟子认为学习语言需要好的环境,一国之君也应该重用善士,一个薛居州这样的善士就可以导正宋王。D、这段文字孟子是以学习语言为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深
35、远。(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答:参 考 答 案1、(1)D (“善于推销自己”有误。)(2)孟子用的是推己及人的方法。儒家的政治理念是君王由修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孟子强调君王要善于将自己的一切好的行为推广到百姓的身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稳固国家的统治。【参考译文】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
36、。”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 2、(1)D(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残暴行径,而是委婉说明产生这种情况无异于驱兽食人。)(2)两个选段都体现了孟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
37、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3、(1)D(喻证法)(2)因为当时战火纷飞,征伐不断,各国的老百姓都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样,痛苦不堪。如果这时候有哪个国君公然树起和平的旗帜,不再让他的老百姓去打仗卖命,而营造出一派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闻风而至,诚心归服了。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
38、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要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我又答: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得住呢?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像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像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哗啦哗啦谁能阻挡得住呢?” 4、(1)D(“不
39、能”应是指没有能力)(2)“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那么,天下便可安定。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倒是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么理解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
40、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么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5、(1)C(而且还要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
41、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2)由上文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
42、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6、(1)A(3分)(2)(3分)答:只有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道:“贤人对此也感受到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
43、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7、(1)A (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指“国君任用贤人时,会出现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情况,所以要谨慎。)(2)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应该以“国人”的意见来决定提拔、贬斥或
44、杀人的可否。这也就是一切以全民意向为依归,是人类早期的民主思想。国君任用贤人,要谨慎,实在迫不得已要拔擢一些人的时候,有可能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既如此,这怎能不慎重呢?假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贤德,还不能相信;假如大夫们都说某人贤德,还是不能就此相信。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贤德,然后再仔细加以考虑,发现其确实贤德,然后才用之。又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您不要去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不可用,您也不要去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不可用,然后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真的不可用,然后才弃置不用。还有一种情况,假如国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您不要听他们的;大夫们也
45、说某人该杀,您也不要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该杀,然后再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才把他杀掉。所以,应该说这是“全国人民同意杀掉他的”啊,做到这个样子,那才可以当国君作人民的父母。8、(1)B(是看燕国的百姓而不是齐国的)(2)孟子主张一切以民为贵,攻打一个国家能否胜利关键要看百姓是否能得到利益。帮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就会得到百姓的欢迎,攻取就能成功,国家就能稳定。所以在孟子看来,社稷、国王都依赖于百姓。【参考译文】(1)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
46、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2)“百姓是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9、(1)(3分) C(原
47、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2)(3分) 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10、(1) B(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怒安天下”。)(2)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匹夫之勇,它会使父母受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的理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参考译文】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
48、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发怒,于是整军备武,挡住侵犯莒国的敌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报答天下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万民,为他们设君主,立师长,要他们协助上天爱护百姓,天下有罪和无罪的,都有我在(处罚或安抚他们),天下谁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个人横行天下,武王就感觉到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现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还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呢!”11、(1)D(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有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并不会消失殆尽,但对于“四端”,“苟能充之”和
49、“苟不充之”结果大为不同。)(2)“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确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仁”与“义”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反之,则是人最大的悲哀。12、(1) C(原文句子理解错误。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2)孟子在这里批判了两种人:一种人原则性太强,自视清高,器量狭窄,难与
50、之相处;一种人态度过于随便,没有原则,逢场作戏。【参考译文】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就不去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谈。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恶人交谈,就觉得像是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不接受,就是不屑于接近他们。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所以他
51、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哪能玷污我呢?所以他能高高兴兴地同他人处在一起而不失去自己的风度,拉他留下,他就留下。拉他留下他就留下,这也就是不屑于离开罢了。”孟子又说:“伯夷狭隘,柳下惠不严肃。狭隘与不严肃,君子是不效仿的。”13、(1)D(其他各项均不合孟子的意图。)(2)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及通过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
52、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那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 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齐王说
53、:“这是我的罪过啊。”14、(1)C(孟子认为,只有天吏可以讨伐暴虐的燕国,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齐国去讨伐燕国。)(2)不是。孟子认为要讨伐不义的诸侯,必须是“为天吏”,要杀掉杀人犯,必须是执法部门的人。孟子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法治问题。15、(1)B(“称尧舜”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二者没有区别)(2)“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而“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在孟子看来,“道性善”是统治者实行“王道”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参考译文】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家国时拜访了孟 子。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
54、的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脱对齐景公说:他是一个男子汉,我也是一个男子汉,我为什么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说 如果药不能使人头昏眼花,那病是不会痊愈的。” 16、(1)C(滕国的太子没有亲自去向孟子征求意见,而是请老师然友前往) (2)“上行下效”在今天指的是一种政治领导原则,领导人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才能“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领导人以
55、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的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参考译文】滕定公死了,太子对老师然友说:“上次在宋国的时候孟子和我谈了许多,我记在心里久久不忘。今天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先去请教孟子,然后才办丧事。”然友便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好得很啊!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尽心竭力。曾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照礼节安葬他们,依照礼节祭把他们,就可以叫做孝了。诸侯的礼节,我不曾专门学过,但却也听说过。三年的丧期,穿着粗布做的孝服,喝稀粥。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滕国的父老官吏都不愿意
56、。他们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这样实行过,我们自己的历代祖先也没有这样实行过,到了您这一代便改变祖先的做法,这是不应该的。而且志上说过:丧礼祭祖一律依照祖先的规矩。还说:道理就在于我们有所继承。”17、(1)A(孟子最初说的是社会分工问题,后人却加以曲解)(2)孟子毕生为“民”请命,呼吁当政者实施仁政。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最早讲的是社会分工问题,也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参考译文】孟子说:“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
57、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 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18、(1)C(“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错。原文是说:丈夫(古代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要对他有所教导。)(2)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个人的志向和操守,即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是要有为坚持这种志向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19、(1)C 错在“一个薛居州这样的善士就可以导正宋王”,孟子原意是“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2)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
58、和生活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答题思路,首先要确立三则材料的核心,然后联系实际)【参考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您想让贵国的国君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希望让他的孩子学齐国话。那么要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要让楚国人教他?”戴不胜答道:“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干扰他,虽然每天责备他,希望他学会齐国话,也是不可能了。如果把他安置在齐国的庄岳那个地区住个几年,虽然每天打他,要他依旧说楚国话,也是不易办到了。您说薛居州是个善士,把他推荐到大王左右任职,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一样的善士,那么大王
59、要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善士,那么大王要和谁去为善呢?一个薛居州,对于宋王又能有什么影响呢?”1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
60、德。”(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注】蓰:五倍。蒸民:众民。彝:常。(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
61、则失之”的理解。【解析】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答案】(1)C(2)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参考译文】(1)孟子说:“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
62、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2)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63、。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有:同“又”。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与人为善:与,偕同。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 B除了子路以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
64、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 C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 “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放弃自己,听从别人,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D从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2)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做一大幸事。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与人为善”的理解。 【解析】(1)而且还要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答案】(1)C (2)由上文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
65、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 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 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
66、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67、”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 C孟子就是要使齐宣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就是
68、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 D这里所说的“不为”和“不能”,即是指国君不推恩与百姓,也就是对百姓不实行仁政。 (2)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样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解析】(1)“不能”应是指没有能力。 【答案】(1)D(2)“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那么,天下便可安定。 参考译文】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倒是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
69、了。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么理解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 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么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