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33KB ,
资源ID:14942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4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高中语文阅读素材:冰爷.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高中语文阅读素材:冰爷.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冰爷 冰爷去世了。在这条北京旧城保护区的长胡同里,冰爷是个人瑞,想想看,他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有人扼腕叹息,他要坚持到双十那天,该有多好!也有人议论,没必要把冰爷跟一百年来的政治绑在一起,尽管他这一百年里穿越了无数的政治风浪。冰爷是八旗里镶黄旗的后代,他父亲是最后一支八旗冰上部队冰鞋营的士兵,这支特殊部队究竟在实战中有过什么战绩无资料可查,但他们在中南海冰上为慈禧老佛爷和光绪皇帝表演过“冰上八嬉”一事,却是胡同里口碑相传的。 冰爷一辈子没离开过北京,他足迹最远处是门头沟。但你不能说冰爷眼皮子浅、生活单调。冰爷一生只从事过一桩职业,就是采冰。他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

2、干这个。旧时北京人夏季的用冰,很少用人造冰,大都是天然冰。城西北的什刹海后海就是最大的天然冰出产地。每到隆冬,冰厂就雇佣工人到湖里去采冰,临时雇来的打下手,常年雇佣的如冰爷,实际上就是技术员兼熟练工。采冰先要在冰面上划出格子,采出的冰块要求两尺四长、一尺八宽,厚度么,一般自然是一尺二左右。采冰要用镩子,前头是钢制的,四楞带挠爪,有两爪的,有四爪的,钢制的镩头楔在木棍上,结合部有穿钉固定得很牢,木棍约一米多长,顶部有两个楔入的木把手。冰爷每年总是以身示范,教会那些季节临时工如何使用冰镩,那冰镩到他手里竟如同魔术一样,旋来转去,划拉拨动,飞快将整齐的冰块切割下来,边角一点没有损坏。采出的冰块早年是

3、用人力排子车拉往冰窖,后来渐渐改用牲口拉的大车和卡车。采冰的季节很短,大约也就两个月。那十个月里冰爷干什么?他看守冰窖,运冰给客户。 这条胡同里有个漂亮的四合院,斜对着冰爷住的杂院,以前住过谁不去倒饬了,反正这些年住着个级别挺高的干部,这干部挺亲民的,虽然平日很忙,车接车送的,偶尔也会在胡同里遛遛,站在冰爷院门外大槐树下看居民下象棋。这干部近30年出国访问频仍,那回胡同棋摊旁有人问他又去哪儿了?他说去了冰岛。谁知胡同里的人并不羡慕,用下巴指指冰爷跟他说:“见识过冰岛算不得什么,见识过冰窖那才叫开眼!”冰爷就是见识过冰窖的人啊!这里说的冰窖不是如今那个人造冰的冰窖,是当年皇帝、王爷留下的存放天然

4、冰的冰窖,那份稀罕、神秘,跟紫禁城里太和殿一个量级!实际上这条胡同离德胜门不远,德胜门外至今还有冰窖口的地名儿,那冰窖当年是怎样的规模?怎样的气派?冰爷门儿清!有次那干部听说冰爷能“饭蝈蝈”这是北京土话,就是自己在家里孵化出大肚子蝈蝈来_经冰爷应允邀请,去冰爷家开眼,结果那“饭”出的蝈蝈并没让高干惊叹,令他瞪圆眼睛咧开嘴巴心中莫名感慨的,是他发现那蝈蝈就趴在冰爷保留至今的一个土冰箱上!那若不是清朝的东西,最晚也该是民国初年的。他曾在博物馆看到过清代御用的掐丝珐琅壳的冰箱和贵族家庭用的红木壳冰箱,冰爷保留的这个虽然只是柏木壳的,里头的铜胎、承盘等结构,跟那些无异,一样属于文物。问起里头的大冰块可

5、是天然冰,冰爷叹口气道,是徒弟送来的天然冰。那高干回到他那四合院里不禁喃喃自语:“不可与夏虫语冰这句成语,今后要慎用了!”并且憬悟:冰爷这样的最普通的市民,自有他们的乐趣,拿“饭蝈蝈”、用冰块消暑等拙朴的细节来说,就都是他们生命力的源泉! 冰爷退休的时候,什刹海冬日还在采冰。据说是从1979年起,采天然冰的行业终于消亡。如今他的两个徒弟都开着人造冰厂,若干行业,包括农贸市场卖海鲜的摊主,都需要源源不断地供应从大块方冰到瓶形冰、冰粒的人造冰不同品种。冰爷所属的冰厂1956年实行了公私合营,后来转为国营,冰厂在结束采存供应天然冰后,并入一家公司,不过冰爷的退休金一直发放到最后,他的医疗待遇也一直保

6、持。冰爷是一个死理守规矩的人。儿孙都知道,他老伴多年前去世后,他的那个定期存折,每年一定要在存入的那个日子去银行办理转存手续,风雨病痛无阻。他临终前吩咐,留下的存款儿女孙辈不分男女平分,各有一份。有耳朵尖的人士跑来,想收购他留下的那个土冰箱,还有一个冰镩子,以及一个比他岁数还大的冰床(五尺长三尺宽下面固定着钢条还有骆驼毛编制的拉绳,一直在他的硬板床下面存放着),被他家属拒绝。斜对门的那位干部得知冰爷去世,说了这么句话:“我们对不住他,让他那样的胡同居民到如今还得到院门外的公共厕所蹲坑。” (原载新民晚报) 孪兆文荐 推荐者说 北京旧城与“冰爷”是什么关系?一个地方之所以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是因为那里有人的生活。微不足道的冰爷,他的工作情景从一定层面上看也是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