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第二次阶段考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
2、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磧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中东地
3、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圆其说。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
4、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现念迥异于中东两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当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5、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故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B. 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C. 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D. 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B. 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C. 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D
6、.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B.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C. 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D. 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最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内容完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
7、一: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
8、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材料二: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摘编自从IG到5G,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材料三: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
9、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
10、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破除人为藩篱,携手拥抱5G)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即万物互联。B. 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速度更快、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C. 2019年是5G元年,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D. 中国企业在5G标准版本中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如超密集组网上具有领先优势。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80年代末国内
11、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以移动通话,但不能视频通话,也不能发送短信、邮件。B. 从1G时代到5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可见5G技术功能强大。C. 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提供可能,许多国家都希望在此轮技术进步潮流中占据先机。D. 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技术信息安全的问题受到了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的诟病。6. 面对个别西方国家的打压,我国5G发展应如何破局?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踏莎行 寇俊杰暮春,阴雨。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
12、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怎样使劲儿,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来。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及两个随从一起推车。无奈车重人少,力量不够。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下。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一筹莫展,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故有此一问。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大家一起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寇准再三相谢。村民说,寇大人澶
13、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寇准重新上车,已是满身泥水。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受这样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我听女婿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澶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
14、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臣,他们会这样做吗?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椽子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宋夫人又说,不过,终归是伴君如伴虎。你这是第三次被贬了吧?皇上是个好皇帝,就怨你太耿直,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特别是上次被贬,有人揭发你酒后说了太
15、宗的坏话,太宗不信,找你问一下。按说太宗也没当真,你随便找个理由太宗就能原谅。可你就是不辩解,不知道趁坡下驴,太宗给你梯子你也不要。人家是皇帝,你“将”人家的军,结果被贬到了邓州。你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寇准说,我酒后可能真说了太宗的坏话,但那是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大丈夫做事要敢作敢当!我不后悔!唉!宋夫人叹了一口气,皇上这才免了你的宰相,把你贬往陕州。不过这样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当个地方官,陕州离我们老家又近,我们还能过个安心日子呢。再不必像以前一样我们赶紧往前走啊!踏莎行。寇准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样一个词牌名。他叫寇安停车,从箱子里拿出笔墨纸砚,然后铺纸磨墨。他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写下一首踏莎
16、行:“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宋夫人本想寇准写的是反思过去,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没想到写的却是难离难别、情深意切的“情诗”。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想让寇准抛弃自己的信念真是太难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有删改)
17、编者注:踏莎行(春色将阑)实际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当时寇准被太宗贬为青州知府,赴职之际,写下了这首词。宋史列传四十中记载“(寇)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太宗)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准既行,帝念之,常不乐”。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寇安的话“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侧面表现出寇准喜爱读书。B.小说虚构了村民帮助寇准推驴车的情节,表达了百姓对寇准的感恩;百姓的行为也使得寇准更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C.寇准写成的踏莎行被夫人称为“情诗”,夫人流泪,被丈夫诗中那难以割舍、相爱终老的爱妻
18、之情深深打动了。D.小说中寇准因澶渊之盟被贬至离老家很近的陕州做地方官,可是他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仍寄意朝廷,哪怕前路艰险。8.“宋夫人”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9.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依据历史事实,进行想象、改编,请结合本篇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一特征。(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族,出入称警跸。六月,魏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十月,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魏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初,魏王操娶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
19、子昂;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王使丁夫人母养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植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操爱之。操欲以女妻丁仪。丕以仪目眇,谏止之。仪由是怨丕,与弟黄门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杨修,数称临菑侯植之才,劝操立以为嗣。修,彪之子也。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尚书仆射毛玠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东曹掾邢颙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丕使人问太中大夫贾诩以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丕从之,深自
20、砥砺。他日,操屏人问诩,诩嘿然不对。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故遂定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卞夫人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喜,夫人当倾府藏以赏赐。”夫人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操,操悦,曰
21、:“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最为难。”太子抱议郎辛毗颈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其女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宜惧,而反以为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久之,临菑侯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操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植妻衣绣,操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节选自资治通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B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C操以函密
22、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D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建安是西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三个年号,这个时期朝廷的政治大权先后由董卓和曹操所掌握,皇权被架空。B太子,在两汉可指皇帝或诸侯王的继承人,但唯皇储称“皇太子”。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C宗庙,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古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得设庙。D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东周到五代后周16朝的历史。12.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时,已经掌握朝政大权。汉献帝允许他可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同帝王一样称警跸,即实行戒严和清道,正是他权倾朝野的体现。B曹丕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一开始形势不利。他因曾劝止父亲把女儿嫁给丁仪,得罪了丁仪,丁仪丁廙站到了曹植阵营,幸好有毛玠等人竭力劝诫曹操。C曹丕能顺利登上太子之位,离不开谋臣帮助。如贾诩不但告诉他要巩固地位需要发扬德行和气度,还直接劝告曹操吸取袁绍和刘表的教训。D曹植最终在争夺战中落败,与性格缺陷有关。他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不像曹丕善于博取周围人的好感,他还乘车在驰道行驶,激怒了曹操。13.把文中画
24、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5分)(2) 操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注释: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从教:任凭。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14. 下
25、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B. 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C.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 两首诗所题咏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15.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
26、阳,无丝竹之声,早晚只能听到“_”,即使有一些山歌村笛,但也是“_”。(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离骚中,屈原写到小人嫉妒自己德行美好而造谣诽谤的两句是“_,_”。(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两句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满腹的寂寞思念,只好寄托在将来。三、语言基础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27、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寂寂无
28、闻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 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微融合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式微融合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C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B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C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
29、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D今天不只是年轻人在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20.把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播映以来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与常见的军队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
30、防部新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军人日常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以便更好地赢得社会的认可。21.下面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是畏手畏脚,失去自己个性;还
31、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第二次阶段考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D,由第一段及全文大意归纳而来。A,由原文第三段可知,中东两大古文明是由于地形崎岖、沙漠阻隔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选项错误归因。B,由原文第五段可知,两河流域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
32、对立,但尼罗河流域文明并非如此,选项变换主体。C,由末段可知,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是在“文化大突破”之后发生的,选项混淆顺序。)2.B(D,文章首尾两段谈中国文化发展的总特点,中间数段对其地理、文字、思想观念等不同方面的成因由浅入深地展开分析,整体是总分总的结构。A,文章不只谈中国,而将中国古文明与多个古文明进行对比,证明本文视野广阔,立足于比较的论证方法科学。B,本文,尤其第二、三、四段,是以古中国之南、北两方与中东之两河、尼罗河两方进行对比,是以二比二,而非形成了三元框架,选项对文章所述中国文明与中东两文明的关系理解有误。C,选项是对第六段论点和论据的概括。)3.A(A,文中第
33、三四段提出“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始终无融合的可能”,即认为中东两大古文明之间受限甚多,其衰落属于必然,断无可能进行统整。选项夸大了事物的偶然性,并错误地肯定了事物的可能性,与原文表意相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答案】4. B 5. D6. 自我革新上:加强科技创新,保持领先优势,引导技术潮流,让科技实力证明。技术合作上:交流互通,拥抱合作,互利共赢,扩大伙伴,争取舆论。美国打压上:既据理力争,要求对方拿出证据;又协商谈判。【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
34、,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说法不当。3G就可以传输视频了。结合材料二图表内容分析可知,3G图片时代时候,就可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
35、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也因技术信息安全的问题受到了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的诟病”错误。结合“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分析,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的不是5G技术,而是对中国的5G臆断和凭空指摘。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36、作答。结合材料二“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及材料三“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分析,我国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引导技术潮流。结合“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
37、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等分析,技术合作上,交流互通,拥抱合作,互利共赢。结合“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分析,美国打压上既据理力争,又协商谈判。【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
38、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
39、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C由原文及编者注可知,踏莎行是寇准赴职之际,为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政坛、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写下的诗,是以闺怨比君臣。8.从情节发展看,借宋夫人的话,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使读者了解了寇准被贬陕州的前因后果。从人物塑造来看,侧面表现寇准忠诚、耿直、豁达、坚定的性格特点。从主题表现来看,宋夫人对丈夫的责备、抱怨,对比突出了寇准的人格操守。(每条2分)9.真实:澶渊之盟立功、三次被贬等重要事件,寇准忠君爱国的人物形象均有据可考,是真实的。虚构:夫妻对话、雨中赶路、赴陕州时写踏莎行等情节或细节是虚构的。现实意义:小说通过写寇准被贬途中的经历、对话
40、、言行,表现人物在被猜疑、被诬陷、被贬的困境中,依然坚守正道,忠君爱国,使人心生敬意,对现代人具有启迪意义。(每条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A11、A “这个时期朝廷的政治大权先后由董卓和曹操所掌握”有误。汉献帝第一个年号为“初平”(公元191年-公元193年),此时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掌握了中央政权。第二个年号为“兴平”(公元194年-公元195年)。第三个年号为“建安”,此时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12、C “直接劝告”有误,应为“委婉劝告”。13、(1)及至辞行时,曹丕哭着下拜,曹操和部属们都很伤感。因此,大家都认
41、为曹植华丽的辞藻多而诚心赶不上曹丕。(左右,身边部属,1分;歔欷,伤感感慨,1分;不及,赶不上,1分;句意2分)(2) 曹操大怒,(掌管宫门的)公车令被定罪处死,从此以后,他加重了对诸侯的限制,对曹植的宠爱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坐死,被定罪处死,因此事获罪被处死,1分;重,加重,1分;科禁,限制,禁令,戒律,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建安二十二年)夏季,四月,献帝下诏:魏王曹操可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同帝王一样称警跸,即实行戒严和清道。六月,魏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季,十月,献帝下诏增加魏王曹操的特权:魏王曹操所戴王冠可有十二条旒,可乘金根车,以六匹马驾驶,可设五时副车。魏立五官中郎将曹
42、丕为太子。当初,魏王曹操娶丁夫人,没有生儿子。妾刘氏,生儿子曹昂。卞氏生下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让丁夫人以母亲的名义抚养曹昂。曾昂死在穰城,丁夫人哭泣得不能自已,曹操气愤之下,休了丁夫人。以卞氏继为正妻。曹植生性机警,富有能力,才华横溢而敏捷多智,曹操很宠爱他。曹操要把女儿嫁给丁仪为妻,曹丕因为丁仪一只眼瞎,劝阻了曹操。丁仪因此怨恨曹丕,和弟弟黄门侍郎丁廙以及丞相主簿杨修,多次称赞临菑侯曹植的才干,劝曹操立他为继承人。杨修本是杨彪的儿子。曹操用信秘密探访外面对立继承人的看法。尚书崔琰用不封口的信答复说:“按照春秋之义,应立长子。而且五官将曹丕仁厚、忠孝、聪明,应做继承人,我的看
43、法至死不变。”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尚书仆射毛玠说:“前不久,袁绍因嫡亲、旁支不分,宗族和国土都遭覆灭。废立继承人的大事,不是臣子所应听到的。“东曹掾邢颙说:“以旁支代替正统继承人,是先世的戒条,希望殿下深入考虑。”曹丕派人向太中大夫贾诩询问巩固自己地位的方法。贾诩说:“愿将军您能发扬德行和气度,亲身去做寒素之人的事情。早晚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应该遵守的规矩,这样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贾诩的话,暗自深深地磨炼自己。一天,曹操命众人退下,询问贾诩,贾诩默然不答。曹操说:“我与你说话,你却不回答,这是为什么?”贾诩说:“我正在思考,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您。”曹操说:“你思考什么?”贾诩回答说:“我是
44、在想袁绍、刘表两对父子啊。”曹操大笑起来。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共同送到路旁,曹植称颂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自己也很高兴。曹丕感到惆伥,若有所失,济阴人吴质在他耳边说:“魏王即将上路的时候,流泪哭泣即可。”及至辞行时,曹丕哭着下拜,曹操和部属们都很伤感。因此,大家都认为曹植华丽的辞藻多而诚心不及曹丕。曹植向来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而曹丕则施用权术,掩盖真情,自我矫饰,宫中的人和曹操部属大多为他说好话,所以最终被立为太子。左右长御向卞夫人祝贺说;“曹丕将军被立为太子,天下人没有不欢喜的,夫人应该把府中所藏财物都拿来赏赐大家。”夫人说:“魏王只因为曹丕年长,所以立
45、他为继承人。我只应以庆幸免去了教导无方的过失罢了,又有什么理由要重重赏赐别人呢!”长御回去,把夫人的话全告诉了曹操,曹操很高兴,说:“怒时脸不变色,喜时不忘记节制,原本是最难做到的。”太子曹丕抱住议郎辛毗的脖子说:“辛君,你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对他女儿宪英谈起。宪英叹息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持宗庙和社稷的人。代替君王,不可以不忧虑;管理国家,不可以不恐惧。他本应忧虑和恐惧,却反而很高兴,怎么能长久!魏国大概是不会昌盛的!”过了很久,临菑侯曹植违反制度,乘车在驰道正中行驶,打开司马门而出。曹操大怒,掌管宫门的公车令被定罪处死,从此以后,他加重了对诸侯的限制,对曹植的宠爱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46、。一次,曹植的妻子身穿锦绣的衣服,被曹操登上高台看见,认为她违反了禁止穿锦绣的制度命令,命她返回娘家,并勒令自杀。(二)诗歌鉴赏14.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另外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知道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准确判断。C“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误。诗人并没有描绘这两种花,而是提及两花,作为对比,认为桃花李花媚俗,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照应梅花风韵“清姝”。故C错误。故选C。1
47、5. 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详解】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这是20
48、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中古诗歌阅读中的诗歌。这是题画诗。诗中用典较多,但试卷中有注释,所以降低了阅读理解上的难度。结合注释,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结合此画为水墨画来看,“巧画”其实是指色彩斑斓的彩绘。彩色斑斓的彩绘也无法除掉无盐的丑,但是,水墨画中的梅花之风韵却更加清秀美丽。此句,其实说出了水墨画的艺术特质:追求神韵的表现,而不是外在。也就是其四诗句中的“意足”。“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实,在宋朝,梅花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符号,宋朝的很多文人骚客都喜欢梅花,也正是因为如此,比如王安石的梅,还有林逋的诗歌中的梅,当然还有后来南宋的陆游的咏
49、梅。此句说纵然水墨画中的梅花变成了黑色,但是画家将梅花的高贵品格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气质神韵上,桃李只能作为梅花的仆人。诗人从气质神韵的角度欣赏画作,眼光独到,可以说,开启了欣赏画作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是对画作精当的理解、最大的褒扬,对画家刻骨的高超画技的赞叹。“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前半句隐约再现了画作的景象,后半句直接夸赞画家画笔功夫了得。“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内涵表现充足,不追求颜色的相似,和九方皋相马一脉相承。整首诗,夸赞画作不追求外在妖艳,而注重内在精神品格的表现,这又和梅的精神气质相切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杜鹃啼血猿哀鸣
50、 呕哑嘲哳难为听 (2)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半山夜雨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鹃、呕哑、嘲哳、嫉、蛾眉、谣诼、淫。【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
51、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基础与运用(20分)17、B(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式微:指事物由
52、兴盛而衰落。细微:细小微小。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18、A(根据文意,下文侧重强调的是“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工作告急”)19、C(AD关联词的语序不当,B.“观看传统文化”搭配不当。)20. 【答案】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因展现家园情怀,关注普通边防军人的日常工作,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受到大家点赞。【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
53、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播映以来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分析,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或大家点赞;结合“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等分析,家国
54、与边关关注普通边防军人的日常工作,展现家园情怀;结合“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军人日常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以便更好地赢得社会的认可”分析,关注普通边防军人的日常工作,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军队。然后根据每句概括的主要内容,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21. 【答案】构图要素:标志主要由形似“W”的八只和平鸽环绕汉字“艺”组成,“艺”由中心图形“Z”与最上方两只“和平鸽”构成,“CLAV”为“中国文艺志愿者”英文首字母缩写。寓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志愿者团结、凝聚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周围,怀着无私、友善、互助的信念服务他人。【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
55、、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形似“W”的八只和平鸽,“艺”由中心图形“Z”与最上方两只“和平鸽”构成,“CLAV”为“中国文艺志愿者”英文首字母缩写。然后分析寓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志愿者团结、凝聚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周围,怀着无私、友善、互助的信念服务他人”。四、作文22.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
56、维、批判质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题:限制性(1) 内容限制。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重视文明礼节的价值意义和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不当认识。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并选取其中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根据写作要求,行文时还要注意“提出希望与建议”。(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即这是对立意的限制,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内容”,从中选择合理的角度,围绕“礼节”这一关键词进行立意。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中
57、的礼节来立意,避免空喊口号,空洞无物。(3) 价值取向限制。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材料对“礼节”持正向肯定态度,“可是”这个转折体现了命题人对后面不认可“礼节”的三种认识的否定,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行文时必须肯定礼节的重要性,挖掘其价值,或批评、否定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合礼节的言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立意时可以立足材料的前两句,从正面谈重视礼节的价值意义,也可以立足材料的第三句,写对礼节的三种不当认识的批评与否定。可以选一个方面,也可以兼谈多个方面,立意角度是多元开放的。(2) 对“礼节”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礼节绵延千年,融于生活。一人独处可以守礼;家人互敬、兄友弟
58、恭是礼;社会上公民遵守规则、讲究秩序是礼,国家间交往也要循礼。考生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可写的角度很多。解题本题系仿照2019年全国卷I命制,着重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这一话题。既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又重视考生的现实思考,引领考生对当代文化进行思考: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讲礼节?试题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涉及礼节的过去和现实,礼节和个性,礼节和真实等一系列关系,切合考生实际,因此人人有感触,人人有话说。所给材料共三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层,说明重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并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第三句为第二层,谈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错误认识。第一
59、种人谈礼节与时代的关系,很显然是不恰当的。当代社会仍然需要注重文明礼节,文明礼节不等于繁文缛节。文明礼节要随时代发展,但绝不能弃之不顾。第二种观点谈礼节与个性的关系,要明白注重礼节不是要抹杀个性,二者并不矛盾,个性会因注重礼节而闪光,而礼节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展现。不合礼节的个性是盲目和任性的。第三种观点谈外在行为与内心认识的统一问题,或者可以理解为讲礼节的真假问题,注重礼节贵在真实,只有做到心行合一才能实现人格的升华。总而言之,凡是能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围绕“礼节”进行立意的,即为符合题意的方向。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乘文明之舟,扬礼节之帆。2.秉文明礼节,谱人生华章。3.我为“礼”发声。4.
60、重视文明礼节,谱写时代华章。5.注重礼节,家国永昌。6.重视礼节,你我同行。7.新时代仍需注重礼节。8.崇尚文明,注重礼节。9.讲究礼节,心行合一。10.讲生活礼节,树文明新风。11.让礼节与个性齐飞。12.礼节个性,可以兼得。13.讲求礼节,绽放个性。14.礼节虽小,其善甚大。15.颂礼节之诗,歌文明之章。偏题立意:1.注重礼节,方可成功。(夸大礼节的作用)2.内心认同比实践礼节更重要。(观点有待商榷)3.人,贵在真实。(脱离了关键词“礼节”)4.道德为立身之本。(将关键词换成了“道德”)5.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扩大了“礼节”的概念)范文展示我为“礼”发声漫漫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已成为我们心
61、中深深的烙印。然而在当前社会,却有一些人对“礼”颇有微词,认为“礼”繁琐、封建、磨灭个性、太虚假,此言谬矣!我今为“礼”发声,要知礼仪乃国之精粹,虽经千年,亦可再经千年而不凋矣!礼非封建“糟粕”,乃大国历史之精华也。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这其中决计少不了“礼”的参与。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要行的礼简直太多。从七日沐礼、周岁之礼,到之后的拜师礼、成年礼,无处不体现“礼”的身影。行礼体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文化与“礼”相辅相成。抛却了礼,文化何依?没有文化,礼仪何存?“礼”承载着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如今,一些礼仪并不仅仅是做几个动作,而是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礼
62、非“个性陷阱”,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规尺。当今的青年人过度追捧自由和个性,在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处叫嚣,毫无约束可言。要知道,一个人的个性是有边界的,因太有个性而走上歧路,不亦悲乎?“再汹涌澎湃的江河也有河岸的约束。”对于个人来说,约束我们的河岸便是礼仪。无礼不端,无礼不正,无礼不知耻,无礼不知节。知礼用礼,才能使个人如松柏,举止贤良,品行端方,友人爱人。有礼有节,便能任你海阔天空、天马行空、个性飞扬!礼非“表里不一”的形式主义,而是治愈社会通病的良药。很多人言“礼”太假的时候,是我最痛心的时候。试想怎会有人如此论断?盖人行礼不正,心有邪思而目天下无真礼也。礼本身不只有形式上的举止,还有对心灵的矫正。古时礼仪敦厚,因为他们的礼都是由内而外,经毕生修养内化出来的。而如今我们学的礼却大多是“半吊子”,还有人在发迹后为“充脸面”而硬生生地学礼,却只学到了皮毛。要知道,礼是一个人道德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知礼,就须自小培养,父母言行一致,让孩子耳濡目染,更须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要改变现状,则需更多行真礼的君子参与,让言行不一的论调少一点,让行礼的微笑更真诚一些,让谦让和慷慨更实际一点,如此那关于“礼”的复兴梦想就会更近一些。我为“礼”发声。愿天下熙熙攘攘都有礼有节,愿天下迎来送往都知礼重礼,愿你同我一样,为礼发声,知礼行礼,如此,辉煌中国,必有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