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35.50KB ,
资源ID:149411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41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宁阳四中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概览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要表现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秦朝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单元主旨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一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

2、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考试说明】(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命题规律】一般考查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2016年全国高考考查了宗法制的有关史料。【命题趋势】2017年高考仍将重点考查选择题,要求不会太高;从考查角度上看,一是理解和比较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御史大夫等基本概念;二是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三是中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的

3、简单比较。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制度:内服外服制度:内服:商王控制的地区;外服:附属国控制的地区。(2)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2.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2)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内容(1)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诸侯对周天子要朝觐述职并提供军赋、力役等,但在自己封国内享有,具有相当强的地方独立性;(3)层层分封作用西周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西周后期:一些诸侯

4、国日益强大,不断兼并小国,逐渐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宗法制概念政治学意义上的宗法制指按照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内容特点(1)核心:各级贵族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政治权力;(2)大宗、小宗之别: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由此,因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的宗法贵族等级结构作用及影响西周时有利于保证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和;此后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很多的中【易混易错】区分“封建”与封建社会(1)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不同。(

5、2)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指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3)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范畴。【重点突破阐释】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2)受宗法观

6、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浓厚的部族

7、色彩。(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图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基础梳理】统一(1)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公元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度嬴政以“皇帝”为尊号,自称“始皇帝”。皇帝制的基本特征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其核心是中央: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是皇帝最高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管军务;(2)朝议: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事,提供皇帝裁决的依据。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下的,但时常遭皇帝破坏地方:郡县制(1)内容: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

8、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直接任命;(2)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环节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基本格局【重点突破阐释】(一)秦朝政治体制的创新及影响1. 新体制的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度及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紧密结合。2. 皇帝制度:在“家天下”传统上建立的皇帝制是秦始皇最主要的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君主专制。其特征有皇权至上、皇帝至尊、皇位世袭,核心是皇权至上。3. 中央官制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决策机制还未达到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程度,朝议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但无

9、法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4. 郡县制的主要特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主要环节之一。5.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和作用(1)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2)民族国家:是国家统一的保障,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3)经济:有利于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4)局限性: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与君主专制强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加重人民负担,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地方无权亦抑制了其主动性、创造性。(二)正确理解秦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内涵(1)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

10、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但容易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相对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它的加强

11、,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3)专制与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要注意的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并不意味着只能实行君主专制,也可以不是君主专制政体,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大都采用中央集权制。一般情况下,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在封建社会尤其明显;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以君主专制政体为主,在古代尤为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君主专制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为其他政体,如君主立

12、宪制。2内容(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3)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4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5意义:(1)对秦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

13、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比较项目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不同点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

14、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高考真题】1(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排除D项。【答案】B2(2013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

15、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答案】C3(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

16、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下、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董仲舒宣扬春秋是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局面而服务的,是实现“大一统”局面的历史依据,故C项为正确答案。A、B两项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仅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排除。【答案】C4.(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

17、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通过把握题眼,将题干中诸多信息化繁为简,更有利于准确解答选择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眼:时空:“周礼”(即西周时期);关键词语:“雅言”。“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6.(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

18、叙述的就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D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5(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19、)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大意为:不同爵位的贵族在与天子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由此可知,周代贵族在朝会的时候有尊卑之分,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严的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6(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否定了分封诸侯的主张,设置郡守等官职,与周代以来“分封建邦”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B项

20、与材料主旨相悖;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A【针对性训练】1ks5u2016冀州中学月考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答案B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是()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

21、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出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是秦朝正式确立的,A、B、D三项皆排除。【答案】C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解析】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封地,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

22、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4ks5u2016衡水中学周测“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 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分封的诸侯与周王在等级上并列的现象,说明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的史实,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分封制下的表现,故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反映兼并战争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5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

23、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解析】解答注意材料信息“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说明周朝的丧葬仪式具有等级色彩,故选D项;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A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亲疏关系,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B项错误;天子到士都属于西周统治集团,不能代表整个社会阶层, C 项错误。【答案】

24、D6ks5u2016衡水中学月考官僚政治指技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实施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答案C解析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贵族“世卿世禄”制的特权,因此郡县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C项。7(2016武汉调研)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分封制【解

25、析】题干中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体现出了分封制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贵族间争权夺利,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还未实现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D项错误。【答案】A8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解析】本题关键是“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则正确选项应是秦始皇时代具有并开始的。秦始皇时实行暴政,故不能说“民生改

26、善”,故A项错误;秦实行“焚书坑儒”,故B项错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汉代,故D项错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答案】C9(2016益阳一模)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

27、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6兰州诊断)钱穆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分封制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C实行郡县制D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解析】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即三公,属于中央官制,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B项错误;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

28、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中“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相符,故C项正确;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即皇帝制度,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滨州一模)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特点的认识,可用排除法。秦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而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秦以前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先秦未实

29、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答案】C12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这说明秦律()A细密严苛B注重规范C强调等级D轻罪重刑【解析】秦律具备细密严苛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法律规范性的特点,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御史的卒人出差,每餐粺米半斗,酱四分之一升,有菜羹,并供给韭葱;出差者的随从,每餐粝米半斗;驾车的仆,粝米三分之一斗。他们身份不一致,待遇也不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罪责与量刑轻重的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C14ks5u2016枣强中学预测秦朝的“三公九卿”

30、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九卿中有许多是负责皇室事务的,实际上是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目的就是突出皇权至上,故B项正确。A、D两项是古代中国政体的特点而不是本质,故A、D两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15ks5u2016冀州中学一轮检测史学界认为:“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变革”的实质是()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诸侯

31、争霸,王室衰微C分封制和宗法制衰落 D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秦之变”是指用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分封制,其实质是以地域关系为特征的官僚政治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政治,故答案为D项。A、C项都只是表现不是实质;B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32、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文史纵横(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

33、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判断这一制度为分封制,然后再回答分封制的特点。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以郡县制破解这一困局。第(3)问应注意“本质特征”。【答案】(1)制度: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原因: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

34、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字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材料二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

35、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材料一、二的比较中提取中西方姓氏的差异,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通过材料一我们发现中国的姓氏注重排字论辈,可以从中国宗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来进行说明;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先名后姓,且存在隔辈重名现象,而中国很显然是先姓后名,可以从宗法制的影响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来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一:信息:姓与名顺序的差异。中国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西方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说明: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示例二:信息: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说明: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名字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了自由、平等的观念。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