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回顾 1大气环流(1)概念: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调整了全球的_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_形成的重要因素。全球性水分和热量气候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根据纬度判断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A_、B_、C_、D_。风带:e_、f_、g_。(3)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判断季节 该图表示北半球_,判断依据是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冬季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在_控制下,形成_。(2)南北纬_之间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形成_气候。(3)南北纬_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_控制,冬
2、季受_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4060温带海洋性3040副热带高压西风带要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
3、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对点演练(2017安徽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 B CD【解析】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4、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情况可知在30S,在60S,在30N,在60N。【答案】1.C 2.C(2017太原模拟)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4正确表示之间风带实际风向的图是()【解析】第3题,从图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提示信息可知均为气压带的位置。据纬度位置可知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第4题,之间的风带应为南半球低纬度的信风带,即东南信风带,实际风向为东南风。【
5、答案】3.A 4.B 要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3.气压带性质和风带风向与气候特点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
6、流下沉区,降水少。(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5)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对点演练(2017南通质检)下图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AB CD 2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解析】第1题,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知
7、图正确。第2题,因上题中图正确,图表示的是南半球高气压带,即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常年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C 2.C(2017大庆模拟)读某区域地形图及图中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3图中甲城市()A冬季受高压控制,夏季受低压控制 B冬季受风带控制,夏季受气压带控制 C常年受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 D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4导致甲、乙两城市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 C大气环流D纬度位置【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图中甲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气压带控制。夏季不受风带影响,冬季盛行
8、西南风。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甲位于地中海沿岸,乙位于大西洋沿岸。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甲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乙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所以两城市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洋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两地大气环流、纬度位置相同。【答案】3.B 4.A教材回顾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_分布,因为南半球_占绝对优势。(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_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带状海洋面积陆地1月份北半球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为_,大洋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为_,大洋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为夏威夷高压。亚洲高压亚
9、洲低压2.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_季风 _季风 7月 _季风 _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要点 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对点演练(
10、2017洛阳模拟)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B50N附近 C中纬度地区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3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D冬
11、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解析】第1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冬季气压高于海洋。第2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在50N附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3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答案】1.D 2.B 3.C(2017
12、安徽“江淮十校”一次联考)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图甲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示意东亚195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读图,完成45题。4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5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解析】本题组考查季风强弱的变化规律。第4题,仔细读图,根
13、据题干的介绍可知图示时段东亚地区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选C。第5题,从整体上看,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有减小的趋势,但并不是逐年的变化,A、B错;1961年,图中显示指数很高,说明夏季风势力强,华北地区降水偏多,C错;1980年,图中显示指数很低,说明夏季风偏弱,南方降水较多,江淮地区降水偏多,D对。答案选D。【答案】4.C 5.D 知识构建 关键点拨 1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海洋和陆地形成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另外,气压带
14、、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考向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1题。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答案】D(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第2题。2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15、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 AB CD【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说法错误。【答案】A(2014上海高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34题。3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4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
16、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解析】第3题,图示7月份的气温最低,且在15 以上,所以判断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所以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第4题,因该地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而受东南信风带影响时,其风向主要是从大陆吹来,降水较少。【答案】3.D 4.A(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56题。5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
17、14日19时 C15日4时D15日11时 6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解析】第5题,甲地的暴雨受图中低压系统影响而形成,根据比例尺可知,该低压系统在甲地西侧约100 km处。结合图中天气系统东移的速度可知,1213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会控制甲地,导致甲地开始降暴雨,即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14日19时。第6题,冬季时,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故在我国越往西北气压越高,而图中越往西北气压越低;春、秋季的北方地区也受高压控制,气压形势也不可能如图中所示;而东南丘陵自4、5月份开始受到夏季风的影
18、响,可能会出现图中所示的气压形势。【答案】5.B 6.D 考向二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2015重庆高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7题。7“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解析】题干中提到“露气寒冷,将凝结”说明气温较低,寒露节气在我国的秋季,所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为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答案】A(2015浙江高考)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
19、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题。8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解析】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因为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约是0度,所以看不到北极星;出发时是冬季,一路顺风顺水,到达乙处时,正好盛行东北季风,可以借右后方的东北风作为动力;到达丙处时,北半球还是冬半年,丙处河流夏半年水量较大,因而看不到河水暴涨现象;丁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可以看见陆地上的植被景观是荒漠,看不到草地。【答案】
20、B(2014安徽高考)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b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第9题。9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解析】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