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30MB ,
资源ID:149376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37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节 人类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讲义:第一单元 第一节 人类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一节人类环境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理解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一、环境及其分类概念: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含义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又称天然环境是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环境,又称人工环境分类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变化目前,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不多见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大,社会环境的内容正在不断丰富与人类的关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2、,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是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二、环境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2)二者之间的关系环境与生态系统(1)环境的作用: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2)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1)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维持生存,人类依赖自然环境。(2)农业社会:人类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3)工业社会:人类掠夺性开采资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4)当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寻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环境

3、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3)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一、判断题1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3生物对环境并不会产生反作用。()4环境与人类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A土地、岩石、矿物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C阳光、水、大气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

4、养殖场解析:选B。社会环境必须有人类活动的干预,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的形成过程都与人类活动有关。7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来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解析:选D。人文遗迹是古人留下的人工环境;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环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但人类环境是有了人类才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变深,人工环境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公园是人工打造的,是人工环境。8属于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人类活动导致的水

5、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解析:选C。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B、D两项属于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修建的工程。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是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使环境遭到破坏形成的。环境及其分类【合作探究】阅读下列图片,探究下列问题。以上图片分别为荒地、耕地、天然草场、长江三峡大坝,各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提示:区别: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其景观特征基本保留自然面貌;社会环境在人类活动强烈作用下,其景观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自然环境随着人类活

6、动范围的扩大其范围日益缩小,社会环境日趋扩大。联系: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核心归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分析如下:1联系二者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2区别(1)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如下表所示:受人类干预程度举例自然环境受人类干预较轻微,其景观特征基本保留自然面貌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社会环境受人类干预大

7、,其景观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2)二者的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自然环境如某些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冰原地区,大洋中心区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范围日益缩小;而社会环境如种植园、城市、工业区等,其范围日趋扩大。图示法记忆环境的分类【跟踪训练】人类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人类环境包括下列因素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物环境天王星、海王星银河系ABCD2下列不属于社会环境的是()A城市或乡村B卧龙自然保护区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D贵州梯田解析:第1题,人类环境不同于生物环境,但包括生物环境。

8、银河系、天王星、海王星等属于宇宙环境,它们不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第2题,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环境,不属于社会环境,保护区保护的是自然环境,使之不受或很少受人类破坏。答案:1.B2.B环境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关系【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骆驼刺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被誉为沙漠勇士。它是骆驼的牧草,所以又称骆驼草,是一种低矮的地表植物。骆驼刺具有抗寒、抗旱、耐盐和抗风沙的特性,并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在防止土地遭受风沙侵蚀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图中骆驼刺的根系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据材料分析环境与自然资源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提示:(1)根系发达。荒漠中干旱少雨

9、,生活在荒漠的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这样才能存活。(2)环境影响着自然资源的类型及利用状况,由于气候干旱,骆驼刺低矮而根系发达;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核心归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关系表现具体内容结论相互联系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界中,很多自然资源本身就是环境要素,而大部分环境要素也是自然资源只有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环境的改变也会对资源利用产生影响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并做出适当调整相互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

10、巨大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环境退化保护资源是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之一环境退化反过来又削弱了某些自然资源的更新能力,使其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跟踪训练】读城市热岛效应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2)如图所示的_部分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_,净化_等有害气体,降低_,吸纳灰尘,杀死细菌等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果城市_覆盖率过低,公共绿地面积太少或遭严重破坏,就会导致城市生态系统_能力降低,环境质量难以保证。(4)上述事例说明,结构_、功能_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能力,

11、可容纳较多的污染物而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解析:城市绿地对城市空气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同时可以减少CO2的浓度、减弱噪声,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调节能力。城市绿地面积大小对于城市大气的质量来讲意义重大。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志。答案:(1)(2)绿地氧气二氧化硫噪声(3)植被调节(4)完整健全自我调控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合作探究】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1)小圆代表_;大圆代表_。(2)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_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_环境和_环境两大类。(3)图中A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图中B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把废弃

12、物排放到环境中。(4)图中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6)人类与环境是_的关系。提示:(1)人类社会环境(2)人类自然社会(3)生产消费(4)大(5)ABDC(6)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核心归纳】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社会阶段生产特点环境与人类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依赖自然农业社会人类懂得顺应自然的道理,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利用自然工业社会工业生

13、产迅速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排放大量废物人地对抗强烈当代社会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谋求人地协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图示法记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跟踪训练】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两者无法协调B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C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

14、境不可能影响人类D若箭头a、b力度过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箭头a表示从自然环境输入到人类社会的物质和能量,据此可知应为选项中的森林资源与矿产资源。第2题,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若合理处置这些废弃物则不会产生环境问题;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人类。答案:1.D2.D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什么是环境?环境的类型有哪些?2.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什么?3.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什么?4.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微点拨1.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时需把握两点:(1)关键要看

15、两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2)明确自然环境并非完全不受人类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后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环境退化。环境退化反过来又削弱某些自然资源的更新能力。但资源开发和环境退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人们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就能趋利避害,使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一、选择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人类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非生物物质B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人类

16、是环境的产物D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环境的塑造者2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是自然环境B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都是社会环境C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人类环境又称为自然环境解析:第1题,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包括生物物质和非生物物质,如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环境,社会环境中的农田、果园等。第2题,现在,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已不多见。社会环境是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并不是所有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都是社会环境。答案:1.A2.C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及其利用状况B环境的改变对资源利用产生影响C

17、环境退化会削弱某些资源的更新能力D资源的利用必然损害环境,导致环境的严重退化解析:选D。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造成环境退化,但在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资源,就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损害。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是因为()A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B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C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D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没有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解析:选C。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

18、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时,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它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梅尔威尔白鲸)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

19、明归园田居其三)5四段文字中,描述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ABC D6材料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7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_描述的文明时期()A BC D解析:第5题,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第6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7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答案:5.C6.C7.A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据此完成810题。8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

20、,说明了()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9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10下列做法中,符合尊重和善待自然原则的是()A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B全面停止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利用C对森林资源实行采伐与抚育相结合的利用方针D降低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以节约自然资源解析:第8题,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

21、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9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飞着的鸟,但是从来不射休息的鸟”,由此可以看出该思想反映了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第10题,A项可能造成资源枯竭,不符合持续性原则,B、D项谈不上发展,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为发展是第一位的。答案:8.B9.C10.C二、综合题11读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B_,C_,D_。(2)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_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_循环和_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_。(3)下列有关城市生态系

22、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只能接纳少数污染物质,对预防城市环境污染作用不大B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C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太小或遭到破坏,便会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下降D人工绿地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解析:(1)由示意图可知,空气、水、土壤等应为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根据三者的食物链关系可确定,B为植物、C为微生物、D为动物。(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构成的。(3)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工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其公

23、共绿地面积减少,会使其调节功能下降。答案:(1)非生物环境植物微生物动物(2)生物群落物质能量生态系统(3)BC12阅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人与环境相关关系方面的问题。(1)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人与环境关系结构图中相应的方框内(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统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立物质资料生产统一A_,B_,C_,D_,E_,F_。(2)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状态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24、”解析:人类与环境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地矛盾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从统一方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生产,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1)(2)D13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

25、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1)根据材料,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关系和谐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2)农业劳动力处于上升阶段的是_时期。(3)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人地关系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解析:由资料可知,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过程。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劳动力比重上升;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对立起来,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上升;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恶化的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同时开始让人类重新思考人地关系,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下降。答案:(1)D(2)原始社会、农业社会。(3)较小基本和谐严重(加剧)恶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