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南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强化训练题28 限时35分钟班级 姓名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摒除(bng) 角色() 压轴戏(u) 不稂不莠(ng)B锃亮(ng) 供职(ng) 款识(zh) 不着边际(zhu)C模样(m) 肖像(i) 闷棍(m) 拐弯抹角(m)D巷道(hng) 狡黠(xi) 逮捕(di) 泾渭分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杀 脉搏 挖墙脚 额手称庆B观摹 文身 明信片 委屈求全C凑合 嬉闹 钓鱼杆 掎角之势D平添 惊蜇 功夫茶 察言观色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1)李某解释说,货车是去年买的,今年11月才来温州, 行驶证曾经丢过两次,又在补证后都被找回来了。(2)李永舒 后,以西充县财政困难为由,放弃了他本应得到的国家赔偿。(3)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 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A其间 申冤 从而 B其间 伸冤 进而C期间 申冤 进而 D期间 伸冤 从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B为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制定政策要着眼于未
3、来的发展C朝鲜成功发射通讯卫星的消息如石破天惊,震动了美、日、韩三方政坛,“朝鲜威胁论”又被重新提起。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晨,中科院高级工程师赵晖在南京最高峰驼岭拍到了难得一见的天文景观“水星凌日”照片,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所钟爱。B杭州女工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的女孩,这一事迹不仅感动了世界,美联社、法新社等欧美媒体都报道了她的事迹,而且感动了国人,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吴菊萍的敬意。C穿越四姑娘山的驴友终于平安归来,公众在为他们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对他们虚报人数、违规穿越
4、等做法给予了严厉批评。D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下列情节,其先后顺序依次是: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三国演义)B薛宝钗生日那天请戏班子唱戏,听完戏后,史湘云和林黛玉开玩笑,说她像戏子。宝玉知道黛玉容易生气多心,向史湘云使眼色。哪知惹恼了史湘云和林黛玉,贾宝玉弄了个两头不讨好,气得写了一首解嘲诗,被众姑娘取笑。 (红楼梦)C欧也妮嫁给公证人的儿子特篷风,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他只为了钱而追求她,在情感上让她自
5、由。几年后,特篷风当上法院院长。可他当选为索寞城议员的第八天,就死了。欧也妮33岁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法郎偿清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的生活。 (欧也妮葛朗台)D看了他那凶狠的眼光,她打算逃开去,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上走去。到了那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地回答:“不!”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愤怒的克洛德把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 (巴黎圣母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
6、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
7、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8、;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
9、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
10、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7. 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原因是当时就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式。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D先
11、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8. 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C.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
12、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2分,每小题3分)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
13、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
14、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隋书于仲文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驻扎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11下列各组句子中
1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功授开府 以勇气闻于诸侯B为贼所追,且战且行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C引入卧内,为之下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D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A B C D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4分)(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16、。(4分)(3)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4分)1C(A 压轴zhu戏 B供gng职 D逮di捕) 2A (B委曲求全 C钓鱼竿 D惊蛰) 3B ((1)“其间”指某一段时间,可单用,也可说“这其间”;“期间”是某个时期里面,前面通常要加上特定的时间概念,如“春节期间”“高考期间”。(2)“申冤”主要指自己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伸冤”则指洗雪冤屈。(3)“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表因果关系。)4D(A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长事物 多指坏的事物发展,使扩大影响。B“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C“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C(A后一个分句缺主语,把“了
17、”改为“的” B递进不当,应改为这一事迹不仅感动了国人,而且感动了世界 D成分残缺,结尾处应加上“的步伐”。)6. D项克洛德将爱斯梅拉达交给了隐修女居第尔看管,然后去找军警。)7A (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原文“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与原文“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不符。)8C(“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9B(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
18、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10D薄:迫近11A(A都是“凭借”的意思B表被动;介词,替C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些D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2D(只是交代战况,看不出“谋略”;写于仲文死里逃生,无“谋略”可言;写于仲文乘胜追击,没有使用“谋略”。)13、(12分)(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悉”1分,“伪北”1分,句子通顺1分)(2)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简”1分,“伪建”1分,“倍道”1分)(3)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溃”1分, “乘”1分, “为”1分,句子通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