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9315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7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21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卷全国卷教材基础实验1.(2016全国课标卷,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B. C. D.解析和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故B项正确。答案B2.(2011课标全国理综,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2、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吡罗红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解析脂肪的检测试剂为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是检测蛋白质的试剂,B错误;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D错误。答案A3.(全国卷,29)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

3、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_(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 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解析该实验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可通过设置有酶和无酶的两组实验进行研究;二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结合实验材料,可通过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

4、较来实现。因此,本实验需要设置三组:H2O2蒸馏水、H2O2过氧化氢酶溶液、H2O2FeCl3溶液。由于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是确定的,即加酶的一组中气泡(O2)释放速度最快。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故经80 C处理后的加有FeCl3的一组中,O2释放速度最快。答案(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 C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加FeCl3溶液的试管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强,而

5、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实验设计与探究4.(2013全国理综,32)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若_,则表明X有降血糖作用。(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用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均

6、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解析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变量的控制及实验结果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1)根据实验目的“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降血糖物质X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血糖浓度。所以,在实验开始前要测定小鼠血糖起始浓度,以便和实验后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依据实验目的,实验组应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组、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并与起始浓度进行比较,若实验组的血糖浓度降低,而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则说明X有降血糖作用。(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7、为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所以实验组要选择患糖尿病的小鼠。欲判断血糖浓度是否降到正常范围,在设置对照组时,应设置患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两组,所以对照组2应为正常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应给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给对照组1和对照组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2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1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说明物质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答案(1)血糖浓度X溶液生理盐水血糖浓度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患糖尿病正常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21B卷地方卷教材基础实验1.(201

8、6四川卷,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则色素分离的起点不同步,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A正确;醋酸菌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密封会导致其死亡,不能产生醋酸,B错误;胡萝卜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低于石油醚,故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C正确

9、;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正确。答案B2.(2016江苏卷,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

10、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大液泡,D错误。答案A3.(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

11、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作装片,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答案B4.(20

12、15天津卷,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最适温度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1 mL,振荡均匀后,滴加34滴CuSO4溶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A正确;“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酸碱度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最适宜,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B错误;“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的实验中必须是溶解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

13、细胞必须保持活性,碱性环境会破坏细胞活性,D错误。答案A5.(2015江苏卷,2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多选)()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解析A项对,组织切片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会发现橘黄色颗粒;B项错,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C项对,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有活性;D项错,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DNA,但不一定是

14、目的DNA。答案BD6.(2014四川卷,4)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解析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优良试剂,A正确;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染色的专一性染剂,B错误;纸层析法是对叶绿体中色素进行分离的方法,而不是提取色素的方法,C错误;标志重捕法是用来调查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用取样

15、器取样法,D错误。答案A7.(2014山东卷,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解析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NaOH溶液),振荡后加B液(CuSO4溶液),A项正确;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防止解离过度,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B项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先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

16、倍然后再制片,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应该先在预设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保证反应开始的时候便达到预设温度,D项错误。答案A8.(2014重庆卷,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解析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A正确;在光镜下观察有丝分裂,需要经过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方能观察,

17、B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C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答案A9.(2013北京理综,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噬菌体属于病毒,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以弥补自身缺乏独立代谢系统的缺陷,A正确;DNA提取的

18、主要原理是DNA与其他物质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PCR技术的实质是体外连续进行DNA复制,扩增产生的DNA可作为下一轮复制的模板,D正确。答案C10.(2013广东理综,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图A为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四条色素带,其中是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是叶黄素,呈现黄色,是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是叶绿素b,呈现黄绿色,A错误;图B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结果,菌、菌、菌都能形成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但菌形

19、成的透明圈最大,说明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B正确;图C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图,C错误;图D中酶与Fe3相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答案B11.(2013山东理综,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解析本题考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在用碱性染料染色前要用清

20、水漂洗,以免影响染色效果,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便于DNA与染体剂结合,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导致酶失活,C正确;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是活体染色,盐酸会杀死细胞,在本实验中不能使用,D错误。答案C实验设计与探究12.(2014天津卷,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

21、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 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 g/mL青霉素生长正常32 g/mL青霉素100 g/mL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解析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B错误;本实验缺少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C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

22、蛋白质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D错误。答案C13.(2013福建卷,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部分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析本题考查

2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判断实验变量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A正确;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的结果,液泡体积会变小,B正确;该探究实验的因变量是成熟胡杨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组别的自变量是茉莉酸的有无,组别的自变量是NaCl的有无,C错误;组在不添加茉莉酸时有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组添加茉莉酸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通过对照说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正确。答案C14.(2015海南卷,26)回答下列问题:(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_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

24、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_。(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_(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_。解析(1)除了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水分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溶质的浓度降低,渗透压降低。(2)高温杀死细胞,细胞膜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所以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3)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在5065 的水浴中可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1)自由扩散低(2)不会(3)还原性糖 15.(

25、2014重庆高考)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_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和点的变化是_。(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

26、低排序是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_。解析(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因光合产物是糖,因此用碳元素标记。首先标记CO2,CO2被固定为C3,C3被光反应提供的H还原为糖类和C5;原光饱和点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若提高温度,酶活性会降低,能固定的CO2量和利用的光能减少,光饱和点降低。(2)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由题中

27、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只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B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3)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激素为赤霉素。答案(1)碳NADPH(H)降低(2)C输出减少CABD(3)赤霉素16.(2013重庆理综,9)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

28、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_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分组生长状态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 缺乏缺乏对照组正常缺乏正常结果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特性;表中应为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验证性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1)分析实验目的可知

29、: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细胞的种类。所以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应加入L天冬酰胺酶和正常细胞;该实验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验证性实验的结果由题干可知,实验组的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对照组培养液中缺乏L天冬酰胺而细胞内其含量正常,说明正常细胞能合成L天冬酰胺。(2)外源性酶注射到机体后可作为抗原物质,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产生抗体,所以患者多次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该外源性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导致失效。(3)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专一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答案(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2)免疫(拮抗)酶被分解失活(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