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92684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6云南昆明质检)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这样一首顺口溜:“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选A。答案A2.(2016山东临沂质检)“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

2、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安徽马鞍山质检)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

3、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南京国民政府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但不是主张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全球文明史记述:“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材料中的“新问题”

4、是指()A.“垄断”加剧了无序竞争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恶性发展C.国家干预经济造成“滞胀”D.殖民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解析“垄断”加剧了竞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并不是新问题,故A项错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合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滞胀”出现于1973年,并不是大萧条,故C项错误;“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并不涉及殖民体系内部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答案B5.(2016安徽黄山质检)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

5、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体现了罗斯福政府采取目的明确的货币政策以抑制外国商品进口、刺激本国商品出口进而保护美国民族经济,具有鲜明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答案A6.(2016河南郑州质检)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

6、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解析题干强调“安慰被压迫者”和“减少痛苦和牺牲”,由此判断是针对底层百姓的措施。A项针对资本家,故A项错误;B项针对外国,故B项错误;C项针对底层民众,故C项正确;D项针对银行,故D项错误。答案C7.(2016浙江杭州质检)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解析据材料“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可知关注民生问题,故A项正确;据材料“不

7、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可知帮扶穷人,但为说明限制富人,不能说明遏制两极分化,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提供穷人生活来源,而未涉及削减政府开支,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提供穷人生活来源,而未涉及控制生产规模,故D项错误。答案A8.(2016北京东城质检)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政府支出解析19291932年是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物价狂跌,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不是当时经济危机的表现,故

8、A项表述与图中19301340年a区间的变化趋势不符,故A项错误;1933年开始罗斯福新政,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措施,其中有“以工代赈”等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导致失业率下降,与图中a区间的变化趋势相符,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大量销毁农产品是要提高产品价格,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兴建公共工程会增加政府支出,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山东烟台质检)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

9、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免于匮乏”是指政府保证人民的最低生活,使人民免于挨饿。整顿金融体系的主要作用是为恢复生产做准备,与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是为恢复工业做准备,也和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是为恢复农业做准备,也和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符合使人们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5广东韶关调研)斯大林

10、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解析结合新政史实理解材料,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不能表述为“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故A项错误;B项在新政之前就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不能体现新政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不希望改变经济基础”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C项正确;新政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消除,故D

11、项错误。答案C11.(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年份GNP总量(10亿美元)GNP增长率%失业率%193090.412.38.7193355.64.124.9193572.210.920.1193884.76.319.0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331938年间,失业率虽然较高,但总趋势是不断下降,

12、故A项错误;1938年GNP增长率为负6.3%,与1935年相比,明显下降,故B项错误;从19331938年间GNP总量、GNP增长率和失业率的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仍存在很大问题,与1930年数据相比,很多方面不如1930年,这说明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故C项正确;19331938年间GNP总量增加明显,而失业率下降幅度不大,这说明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并未同步,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6福建厦门质检)“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从电气时代走

13、向信息时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指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意味着美国从自由主义走向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3.(2015晋冀豫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以上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摘编自韩冰

14、有关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研究综述材料二1935年5月6日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工代赈机会。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按照这一标准,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众多项目,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摘编自高世揖、张军

15、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材料三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摘编自郑林庄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相关“项目标准”的原因及项目安排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三的观点。答案(1)转变:由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原因:尽可能多的为失业工人提供就

16、业岗位,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私人企业的劳动力供应。特点:将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3)简评:材料三看到了美国提高关税最终会为美国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材料中“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的这一认识是错误的,从根本上讲美国的病根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另外,未能就美国采取的新政措施的积极性予以肯定。14.(2015广西南宁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1935年罗斯福建议政府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此向国会提交了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摘

17、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二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材料三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

18、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4)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四中比较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的相似性,并从中对运用比较方法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思想: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缓解了工人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或“缓和经济危机”);改善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状况,为危机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3)元素:关注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4)相似:从背景看,都是在单一的经济手段造成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后进行改革;从特点看,都把市场和计划作为经济手段并有机结合起来;从结果看,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质看,都是原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认识: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探讨重大事件的经验教训;运用比较方法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