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3.50KB ,
资源ID:149154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15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考试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这里的“双方”指()A奴隶和奴隶主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C平民和贵族 D改革派和保守派 2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A废除债奴制,各部落在五百人

2、议事会里轮流执政B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C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3亚里士多德认为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以下说法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这一措施()A解决了雅典公民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四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C铲除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公民的平等意识D确保了公民集体的稳定性,巩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4下列对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 B他们在工商业活动中使用奴隶劳动C他们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D他们都由平民发财致富而

3、来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6.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社会物质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颁布解负令 B发展工商业 C实行津贴制度 D确立财产等级制7公元前7世纪,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对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上

4、富裕 B与贵族同居统治地位C政治上无权 D在政治立场上与平民一致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其中著名的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其共同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D各国君主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9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10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

5、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 ()A经济文化比东方六国繁荣 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作战方式先进C置身诸侯纷争之外专注于发展国力D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制度变革卓有成效11在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12战国策秦策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3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

6、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14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15.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作者不认同商鞅

7、变法16“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 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 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17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8、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1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融合19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A. 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20当代学者陈勇指出,根据均田制规定,百姓迁移和“家贫无以供葬者”,可卖永业田;由狭乡迁往宽

9、乡者以及卖充住宅、邸店者,可卖口分田,官僚地主的永业田和赐田也可出卖。这些规定A.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合法依据C. 解除了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 D. 致使大量自由劳动力涌入市场21史书记载,北魏初期“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孝文帝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有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土为万物之元,宜改姓元氏A. B. C. D. 22北魏实行均田制的背景是黄河流域长期战争,政府手中掌握大量荒地宗主督护制度的实行,政府控制许多劳动力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造

10、成了土地的严重短缺长期的战乱使中原地区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A. B. C. D. 23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 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 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24恩格斯说:“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A. 梭伦改革 B. 管仲改革 C. 商鞅变法 D. 孝文帝改革25北魏时有童谣曰:“纥于山头

11、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和诗歌说明了: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A. B. C. D. 26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27庆历新政和

12、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 B CD28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保甲法 B均输法、保甲法 C市易法、将兵法D免役法、保马法29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30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

13、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1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奏弹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3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

14、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33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34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 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35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欧洲民族国

15、家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36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37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38卡尔文说:

16、“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39英国“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A B C D40 “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17、 D至尊法案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20分)41. 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他们说“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商鞅根据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王大业。秦孝公对商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连续出兵魏国,夺取大片土地。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目的。(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10分。不得照抄材料)高二历史答案答案 1-5 CBDDB 6-10 ABCDD 11-15 ACBAD 15-20 ACBAB 21-25 BCBDD 26-30 CBACC 31-35 DABCC 36-40 CAAAD41.答案(1)背景:社会大变动;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目的:使国家富强,成就霸王大业。(2)效果:人民乐业;军人勇于战斗;社会安定;秦国逐渐强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