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235.50KB ,
资源ID:149018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01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三明一中2018届高三暑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

2、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

3、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

4、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1. 下列各项中,其手法

5、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A. 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B.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人,斜穿心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人,穿胸偏右出”。C. 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D. 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很贤慧,也很规矩”。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

6、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B. 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C. 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D. 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来

7、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B. 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C.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D. 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笔,孔子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试题分析:周朴园的话是说谎,是歪曲,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有对“曲”的解释,可知“歪曲”不属于春秋笔法。2. 试题分析:本题答案

8、检索区间在第三、第四段,董仲舒是第一个结合春秋解说春秋笔法的人,左丘明只是作了精当的概括,并未解说。另外原文说的是“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选项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使“乱臣贼子”害怕,是孔子写春秋的目的,而不是“春秋笔法”的作用。另外缺少”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的限定;“所有的”乱臣贼子表述过于绝对.文言文阅读文言知识检测4.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约其茶亭见之,爱(喜欢)而不见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此恨(仇恨

9、)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尴尬)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苏轼曰:“吾辈当识(记住)之。”A. B. C. D. 【答案】B5.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门徒) 若其此,楚国恶(怎么)乎定 微(稍微,少)祖母之力不能成人 (屈原)俾人闻王,乃冀王信(守信)大义于天下。 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座次)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

10、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联系课内所学和成语积累来解答。“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徒”如解释为“门徒”则与语境不合,联系师说中“郯子之徒”,“之徒”意思是“这些人”。“微祖母之力不能成人”,“微”如解释为“稍微”则与语境不合,联系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可知“微”解释为“没有”。“俾人闻王,乃冀王信大义于天下”,“信”如解释为“守信”,则与后面的“大义”不搭配,“信”通“伸”,伸张。“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坐”如解释为“座次”则与语境不合,句中说“官兵逮之”,可见“坐”应解释为“犯罪”。6. 下列加点词语的

11、意义和用法全对的一组是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不得已而谢。 欲加之罪,其(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无辞乎?死且(副词,暂且、姑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骄而轻敌若此,焉(代词,相当于“之”,他们)能不败? 吾虽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 其常因(介词,根据,依靠,凭借)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 范氏则(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A. B. C. D. 【答案

12、】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沈,太原晋阳人也。沈少孤,养于从叔司空昶,事昶如父。奉继母寡嫂以孝义称。好书,善属文。正元中,迁散骑常侍,典著作。与荀颛、阮籍共撰魏书。时魏高贵乡公好学有文才,引沈数于东堂讲宴属文,号沈为文籍先生。寻迁尚书,出豫州刺史。至镇,乃下教曰:“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刍荛有可录之事,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自至镇日,未闻逆耳之言,岂未明虚心,故令言者有疑?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连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惠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若迭一至之言,说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谷千斛。”沈探寻善政,案贾逵以来法制禁令,诸所施行,

13、择善者而从之。又教曰:“后生不闻先王之教,而望政道日兴,不可得也。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俗化陵迟,不可不革。苹俗之要,实在敦学。昔原伯鲁不悦学,闵马父知其必亡。将吏子弟,优闲家门,若不教之,必致游戏,伤毁风俗臭。”于是九郡之士,成悦道教,移风易俗。迁征虏将军,封博陵候。平蜀之役,吴人大出,声为救蜀,振荡边境。沈镇御有方,寇闻而退。武帝即王位,拜御史大夫。沈以才望,显名当世,是以创业之事,羊祜等皆与沈谘谋焉。及帝受禅,以佐命之勋,统城外诸军事。封博陵郡公,目让不受,乃进爵为县公,封邑千八百户。帝方欲委以万机,泰始二年薨。帝素服举哀,谥曰元。 (节选自晋书王沈传)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4、,正确的一项是A. 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B. 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C. 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D. 其宣下属城及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在我国古代指堂房亲属,从叔指堂房叔父,即父亲的堂弟,类似的称谓还有从伯、从兄、从子等。B. 受禅本是中国上古时

15、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接受旧朝皇帝让给的帝位。C. 封邑指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所封的领地或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也可以世袭。D.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古代天子死称崩,大夫死称不禄,士死称卒,庶人死称死。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沈恪守孝道。王沈年少丧父,由从叔司空王昶领养,侍奉王昶如同生父;他用心奉养继母寡嫂,因行孝重义而为人称道。B. 王沈富有文才。王沈曾与荀颉、阮籍共同编撰魏书;当时魏国的高贵乡公多次邀请王沈在东堂讲学宴饮写文章,并称他为文籍先生。C. 王沈备受重用。王沈一生备受恩宠,屡任要职;晋武帝加

16、封他为博陵郡公,被他坚决推辞,后进爵为县公,并把朝廷政务托付于他。D. 王沈用兵有方。平蜀战役时,吴国人大举出兵,声称是援救蜀国,边境为之震动,王沈镇守防御有方,吴国人听说后就退兵了。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生不闻先王之教,而望政道日兴,不可得也。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 (2)沈以才望,显名当世,是以创业之事,羊祜等皆与沈谘谋焉。【答案】7. A 8. D 9. C 10. (1)年轻人不学习先王的教化,却指望国家政事一天比一天兴盛,那是不可能的。文武兼用(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并运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2)王沈凭借才气名望,在当时名声显赫,因此创建功业这

17、样的事情,羊祜等人都跟王沈商议谋划。【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通告所属城府官吏及士人百姓,若能从民间推举隐逸的贤才,在各州国中罢黜奸佞之臣,陈述官吏的好坏,诉说百姓的忧患,兴利除害,效果显著的,赏给谷五百斛。如果他的话在某一方面很有价值,能评说刺史的得失,朝政的宽严,使为政刚柔得当的,赏给谷一千斛。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士庶”“奸佞”“州国”“百姓”等即可作出判断。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D项,古代天

18、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并把朝政大权托付于他”理解不正确,原文为“帝方欲委以万机,泰始二年薨”。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闻”(学习、领会、知道)、“日”(一天比一天、一天天)、“道”(方法、办法、途径);第二句得分点:“以”(凭借、凭着)、“是以”(因此)、“谘谋”(商议谋划、商讨谋议)。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

19、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王沈,太原晋阳人。王沈少年丧父,由堂房叔父司空王昶领养,侍奉王昶如同生父。侍奉继母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于写文章。正元年间,升迁为散骑常侍,主管著作。与荀顗、阮籍一同撰写魏书。当时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好学有文才,他邀请王沈多次在东堂讲学宴饮写文章,号称王沈为文籍先生。不久,王沈升迁尚书,出京担任豫州刺史。到

20、了任所,就教导说:“古代的圣贤,喜欢听批评的话,听下人的言论,是因为割草砍柴者也有可以记录的事,背柴人也可以谈论国家大事。自从我到任的那天,未听到逆耳之言,难道是因为我未表明虚心,因而让想要进言的人有疑虑吗?通告所属城府官吏及士人百姓,若能从民间推举隐逸的贤才,在各州国中罢黜奸佞之臣,陈述官吏的好坏,诉说百姓的忧患,兴利除害,效果显著的,赏给谷五百斛。如果他的话在某一方面很有价值,能评说刺史的得失,朝政的宽严,使为政刚柔得当的,赏给谷一千斛。”王沈探寻好的法则政令,就按照贾逵以来的法制禁令,从他所施行的法令中,挑好的执行。他又教导说:“年轻人不学习先王的教化,却指望国家政事一天比一天兴盛,那是

21、不可能的。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并运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民俗风化衰败,不能不革新。改革旧俗的关键,实际在于勤勉学习。从前原伯鲁不好学,闵马父知道他必败。将领官吏的子弟,在家中悠闲,如果不教育他们,他们必定会游乐嬉戏,伤风败俗。”在这之后,九郡之士都喜欢道德教化,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升任征虏将军,封为博陵侯。平蜀战役时,吴国人大举出兵,声称是援救蜀国,边境为之震动。王沈镇守防御有方,敌人闻声而退。武帝登上王位,拜王沈为御史大夫。王沈凭借才气名望,在当时名声显赫,因此创建功业这样的事情,羊祜、荀勖等人,都跟王沈商议谋划。到晋武帝接受禅让时,因为辅佐帝王创立帝业的功勋,皇上让他总管城外各种军务

22、。封他为博陵郡公,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于是进爵为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皇帝正想任他为执政大臣,泰始二年他去世。皇帝穿素服致哀,谥号元。阅读下面的小短文,翻译划线句子。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古人孰智,庙堂与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吾等与君建言,又恐君自与吾复算耳。11. 翻译下面的句子。为国者,与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答案】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

23、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为”,治理;“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与”,动词,结交,亲附;“清廉”,清正廉明;“离”,远离;“身”,亲身;“体”,体验;“乃”,才。阅读下面的小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12. 翻译下面的句子。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

24、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答案】所以他虽然仕途上不如意,却仍然不放弃伟大的志向,(并)在诗歌里抒发出来,他流传后世的诗篇不可计数,于是成就了他万世英名。【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故”,所以;“虽”,虽然;“失意”,不如意;“辍”,停止,放弃;“伟志”,伟大的志向;“发之于诗”,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诗发之”,“于”,在,“发”,抒发;“其诗传于后世者”,定语后置,应为“其传于后世之诗”;“胜”,尽;“计”,计算

25、;“遂”,于是;“就”,成就。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气变化急剧。(4)论语中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做辩证论述的句子“ _,_。”(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6)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

26、是“ _,_。”(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劝慰友人的两句“_,_”常被后人引用并赋予新意,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事物。(8)李白行路难中用“_,_”两句表达内心苦闷、抑郁及情感的激荡变化。(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_,_”。(10)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_,_。”【答案】 (1). 南阳诸葛庐 (2). 西蜀子云亭 (3). 俄顷风定云墨色 (4). 秋天漠漠向昏黑 (5). 忽如一夜春风来 (6). 千树万树梨花开 (7). 学而不思则罔 (8). 思而不学则殆 (9). 海内存知己 (10). 天涯若比邻 (11).

2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 濯清涟而不妖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 (14). 病树前头万木春 (15). 停杯投箸不能食 (16). ,拔剑四顾心茫然 (17). 浮光跃金 (18). 静影沉璧 (19). 入则无法家拂士 (20).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第二句中“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第三句中“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

28、气变化急剧”,第四句中“学与思二者关系做辩证论述”,第五句中“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第六句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第七句中“劝慰友人”“后人引用并赋予新意,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事物”,第八句中“内心苦闷、抑郁及情感的激荡变化”,第九句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庐”“蜀”“俄顷”“墨”“漠漠”“罔”“殆”“涯”“淤”“濯清涟”“箸”“茫然”“璧”“拂”等。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入夏以来,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暴雨不断,水患连连,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9、她上课前总要细看一遍教案,从来不用多媒体,一直手写,那些龙飞凤舞的板书是她对教学的极致追求。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新的问题是着急却没办法,跳脚而无抓手,试图创新而苦于缺乏思路,于是“跟随战术”大行其道。而跟随,说白了就是抄袭照搬,亦步亦趋。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30、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合语境。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此处使用正确。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望文生义。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句形容“不容许怀疑真正的艺术品的生命精神”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此处使用正确。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使用正确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被诈骗案,引发了

31、社会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B.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 有关统计调查显示,近几个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D. 人民的名义这一剧作的成功,说明制作出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作品并不难,敢于触碰敏感题材,说真话,说人话,讲能引发当下人感怀的道理,就足以让观众感到甘之若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

32、析修饰成分。B项,“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搭配不当, “问题成熟”不搭配,应删除“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C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句式杂糅,选项把“建筑工地扬尘是造成污染的首要因素”和“建筑工地扬尘是首要污染源”两句杂糅为一句。D项,“让观众感到甘之若饴”语意重复,“甘之若饴”,感到像糖那样甜,成语中已经含有“感到”之意,故句中的“感到”多余,应去掉。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压缩后发现,“问题”与后面的谓语“成熟”不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

33、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C项把“建筑工地扬尘是造成污染的首要因素”和“建筑工地扬尘是首要污染源”两句杂糅为一句。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6.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学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 小王领父亲见班主任时说:“老师,这是令尊大人。”C.

34、对于有兴趣投资木王山森林公园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D. 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蟾宫折桂,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B项,令尊,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C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D项,抛砖引玉,谦辞,使用得体。【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易错警示】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语体得体重点注意说话的场合和说话人的身份,大部分考核谦敬适当,人称

35、失当等,此题主要考核的是谦敬失当,“高足”“令”“鼎力相助”都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自己,“抛砖引玉”正好相反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17. 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A. (1)用典(2)夸张(3)借代(4)对偶B. (1)比拟(2)对比(3)比喻(4)对偶C. (1)用典(2)对偶(3)比喻(4)夸张D. (1)比拟(2)对偶(3)借代(4)夸张【答案】C【解析】判断修辞手法的类型,要认真阅读,分析

36、全句的意思,在把握各类修辞手法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判断。18. 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B. 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C. 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D. 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当。“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

37、阳神鸟”。这是本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既是文化遗产标志,可知,不会象征“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国家文物局2005

38、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既是文化遗产标志,可知,不会象征“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19. 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我国SO2的排放源及贡献率排放源排放量(万吨)贡献率(%)煤炭燃烧2179886炼钢168569炼油6828机动车41617合计245711000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经初步分析,近期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大。从图表中我们发现,_。煤炭燃烧排放的SO2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

39、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成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_。【答案】 (1). 煤炭燃烧是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的主要来源。( (2). 减少雾霾,就要控制主要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图标中的数据来组织答案。第一空由图标中排放量最大的煤炭燃烧可得出答案;第二空是对文段的总结,因此要从控制SO2的排放源,即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角度组织答案。【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解答此类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连贯题,要

40、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做题时要注意: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例如,本题要重点根据横线的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图标中的数据,组织答案。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中,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5%,_。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

41、液平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_,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_。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答案】 (1). 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2). 一旦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 (3). 必须从饮食中摄取【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第一处语境谈论的话题是矿物质,前句说它在众多营养素中,占比重低,后句说它作用强大,因此第一空与

42、前句构成转折,与下句关系密切,应填表示其作用大的句子。第二处空格话后句讲缺少矿物质的后果,因此该处应填假设缺少矿物质的句子。第三处空格前句讲人体无法自造矿物质,后句讲食物里有足够的矿物质,因此该处空格应填矿物质要从食物中获取的句子。21.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43、。【答案】)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火灾限制燃放也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抓住表达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就一定能避免”过于绝对化,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也就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也就一定能避免”过于绝对化,限制燃放也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22. 下面是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网上报名流程示意图,请把该示意图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不超过110个字。【答案】示例:网上注册获取账号

44、后登陆,填写注册信息及个人详细信息,填报职位确认后等待资格审查结果。审查如果不合格,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职位重新报名;如果需要补充资料,可按要求补充完善,并重新选择原职位报名;合格就是报名成功。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丢掉环节,尤其要注意最后三种情况的表述。此外本题的难度在于对答案字数的控制,不要超出字数要求,这就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丢掉环节,尤其要注意最后三种情况的表述。此外本题的难度在于对答案字数的控制,不要超出字数要求,这就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

45、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本题网上注册获取账号后登陆,填写注册信息及个人详细信息,填报职位确认后等待资格审查结果。作文23.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对师生们的即兴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材料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上这样写道: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 多一些“仰望星空” 少一点“关心脚下”温总理的仰望天空一诗,读来让人感怀

46、不已。久违了,仰望星空,这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词组。太远了,我们关注的是当下,我们忙忙碌碌,为日子打拼,为物质而生活。每一天,我们都行色匆匆,日渐变得功利,甚至物化了。的确,我们太需要仰望星空了。笔者想到了一个流传甚久的传说。在古希腊,有一个智者名叫泰利斯,有一天他仰望星空,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一些问题。也许是过于专注,一不留神,泰利斯“扑通”一声掉进了眼前的井里,此时他身边的一名婢女看见泰利斯的样子,嘲笑道:“你连远在天边的,那么深刻的问题都能够明白,可是却偏偏对自己鼻子底下的东西看不明白。可笑!”然而,沉湎于仰望星空的泰利斯,最终成为了享誉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那位婢女却终究是婢女。对此,哲

47、学家柏拉图评价道:“大凡以思考为业的人,一定会被有些人取笑的。”无独有偶,哲学家黑格尔也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莫道哲学家惺惺相惜,哲学家之所以如此孤芳自赏和同气相求,实在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仰望星空的真谛。揆度现实,我们不免遗憾,我们缺少的似乎恰恰是仰望星空的精神。有的人缺乏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还缺乏善于自省的精神。于是,精神缺钙,灵魂没有归宿,无法内省,对国家和世界都没有担当意思。试问,当我们仅仅纠缠于蝇头小利,遑论恰当的义利观;当我们甘心做低头啄米的鸡,岂不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多年前,我读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

48、星空,不免感慨良多,也欣慰许多。毕竟,我们周围还有无数仁人志士,还有许多热血沸腾的人,还有很多堪称脊梁的人,他们在仰望星空。尽管清冷,尽管孤独,尽管困苦,但他们耐得住寂寞,虽九死其犹未悔。在这个苍茫的热土上,在迷茫的浮尘里,在一个越来越物质化的生存空间里,当许多学者热衷于与权力共谋,当不少官员将权力私化,他们却不为利益所驱,不为诱惑所动,坚韧而平和地为理想献身。英国戏剧家、唯美诗人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我们现在当然不是生活在阴沟里,就更应该尽量活得有点追求,尽量做一个有点理想的人,尽量做一个既关心脚下又仰望星空的人。【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是一则多

49、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现在将两则材料放在一起,是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揭示两则材料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温家宝的话告诉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与这个民族有一些仰望和关注天空,即能够放眼世界、瞩目未来、有远大理想的人密切相关。句中的“天空”指世界、未来、远大的理想、追求;“只关心脚下的事情”指的是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发展,“他们才有希望”“那是没有未来的”这两句指明了情感的方向。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横幅中的“活”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活着,就意味着文化和历史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没有创新、没有发展,那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的,如同死了一般,如果这样,那么

50、以文化和历史为支撑的国家也将不复存在。仰望和关注天空,就是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个人或单个民族与所处的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发挥着积极和能动作用。要与世界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任何时候,就不能仅是关注、凝视鼻子底下的那么一小点、脚下的那么一小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关心国家命运,继承、创造、发展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样国家、这样的民族才能坚实和牢固地立足于世界,并与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参考如下:目光远大才能走得更远只看眼前的利益走不远文化如水,滋润万物创新才能赢得历史,赢得时代

51、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大众,赢得世界素材链接:(1)温家宝在上海对同济大学学生即席演讲时,他先引用一句哲言(黑格尔):“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然后深情地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的人。”这席话,语重心长,令人感奋。(2)仰望和关注天空,就是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个人或单个民族与所处的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发挥着积极和能动作用。要与世界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任何时候,就不能仅是关注、凝视鼻子底下的那么

52、一小点、脚下的那么一小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远 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3)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远没能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与我们的物质产品一路同行。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消费者;发达国家是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发展中国家更多是扮演追随者。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面临着从世界市场走向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双重任务。(4)我们有长城、运河、兵马俑,举世闻名;我们还有京剧、昆曲和越剧,有口皆碑。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首先是祖宗的光荣,其次才是后人的骄傲。假如不能创造出同样灿烂的当代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有可能中断,变成一种博物馆的文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历史,

53、赢得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大众,赢得世界。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如从“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入手,应抓住“关注天空有希望”“只关心脚下没有未来”,分析敞开胸怀放眼世界的重要性;如从“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这句话入手,应抓住“文化历史活着国家才活着”,分析文化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价值,而如何让历史文化活着则是重中之重;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只有关心国家命运,继承、创造、发展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样国家民族才能坚实牢固地立足于世界,并与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