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8807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杭州二中(东河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鲁太光是一位年轻的评论家,出于对自身所在文学场的不满意,他才写下一篇篇言辞剀(ki)切的文章,自揭批评界弊病,做出真批评,可谓是切中肯綮(qn)。B. 每当晨曦初现,锻炼的人们沿着江滨行走,在汗水涔(cn)涔中开始新一天的旅程,一路轻吟低唱,顾盼流连,鸟儿清脆的啁啾(qi)在耳畔响起,心情无比惬意。C. 问题广告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炮(po)制者固然可憎(zng),一些贬损自身公信力为虚假违法广告“站台”的平台也难辞其疚。D. 英国在欧盟亲和力日见衰弱之际

2、选择离开,没有义气的同时也给了德法两国一个杀鸡儆(jng)猴的选择,但两年过去了,英国发现自己并不能趾高气扬、义无反顾地离开,因为欧盟还想要让他付出代价,这让不列颠人不胜愠(yn)怒。【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题中A项,綮(qng);B项,啾(ji);C项,“疚”改为“咎

3、”。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为周礼之一,西周至清朝的历代政府,多将其视为倡导“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谦让不争”的道德教化举措。据礼仪等文献记栽,乡饮酒礼正式的宴饮过程分为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等环节。【乙】作为诗乐艺术集中展示的“乐宾”环节,选用十八首诗经作品(十二首小雅作品和六首国风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演绎,突出厚重典雅的君子风貌,彰显人伦之道。正式的诗乐演出之后,宾主双方进入开怀畅饮的“无算爵无算乐”环节。【丙】只要不酒后失仪,那么饮酒可以不限量,所以叫“无算爵”;其间乐工一直在演奏、歌唱诗乐,所以叫“无算乐”。席间推

4、杯碰盏,歌声阵阵,乡民们琴瑟调和,其乐融融。借助诗乐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和层层递进的互动演绎,礼仪的严肃性与宴饮的娱乐性水乳交融,使乡饮酒礼的整个宴饮过程,更像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礼乐艺术演出。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间B. 琴瑟调和C. 演绎D. 水乳交融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B. 乙C. 丙【答案】2. B 3. A【解析】【2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B项,琴瑟调和:比喻夫妻恩爱,对象错配,不合语境,A项,其间:那中间,其中,指某一段时间。这

5、里取第二种解释,使用正确。C项,演绎:一种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铺陈,发挥;展现,表现。这里取第三种解释,使用正确。D项,水乳交融:形容相处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句中取后者意,使用正确。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题中A项,周礼错误,应为“周礼”。周礼在文中是周代礼仪之意,不是书名,是特定名称,故用引号。故选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建议:“不要路径依赖,要

6、开辟更广泛的出口市场,增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充分展示我国外贸潜力。”B. 日前,美国顶尖名校麻省理工学院公布了提前录取榜单,校方虽然并未公布新生的国籍背景,但细心的媒体在研究名单后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今年EA轮次录取的707位新生中,没有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高中生。C. 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会与之格格不入,而且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D. 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是为了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防止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民同招”后,民办学校的招生优先权被限制,家长的选择也相对减少,

7、便可能让“择校热”降温。【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展示”改为“发挥”;B项,语序不当,前后注意不一致,关联词应在前,“校方”与“虽然”位置互换;C项,语序不当,“不仅会与之格格不入,而且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改为“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故选D。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似乎有些“平淡”,一个表征就是能够引发公众广泛热议的作品并

8、不多见。_,因为无论是传播手段还是营销方式,当下都要远胜历史上任何时期,并且伴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读者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按照常理,如果品质过硬的作品出现,_,至少在某个阶段会成为激发公众热议的话题。然而,这样的状况并不多。是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数目衰减、质量衰退了吗?显然也不是。_,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受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较之20世纪文学,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手法更新上都已取得长足进步乃至超越。【答案】 (1).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情形 (2). 不敢说产生轰动效应 (3). 状况可能恰恰相反【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

9、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空,横线前阐释了文学式微的现象,横线后说当下传播手段、营销方式和读者数量相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优势。这两方面是矛盾的,故空可填入“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情形”。第空,作品有了品质过硬的条件,自然会产生“引发公众热议”的结果,再结合“至少”一词,可推知第空应填入“不敢说产生轰动效应”之类意思的语句。第空,在明确文学作品数量没有衰减、质量没有衰退的事实后,后文陈述了文学创作蓬勃生长的情况,填入的句子要能够体现较大的反差,因此,可填入“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之类的句子。6.阅读下面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蕴含的寓意。(不超过40字)有位年轻人很喜

10、欢玉雕,他上门拜访雕刻大师,请求指教,雕刻大师问:“平时你练习雕刻,都是用石头?”“当然是石头。”年轻人说,“只是练习而已,何必浪费。我只有正式雕刻时,才会用玉。”“从今以后,你用玉练习。”年轻人不解:“练习时,半途而废是常有的事,用玉岂不是太可惜了。”雕刻大师摇头道:“你已经掌握了雕刻技巧,之所以雕刻不出满意的作品,关键在于你的态度。用石头作练习材料,固然便宜,可也正因为便宜,你每下一刀,便少了一分谨慎;而用玉做雕刻材料,虽然贵许多,可也正因为贵,你下刀之前,都会冥思苦想。这两种练习材料,哪种会使你精进呢?”大师的一席话让年轻人恍然大悟。【答案】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不断地约束自己,才能以严谨的

11、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情,才能做好每件事情。【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概括文段的寓意,概括时注意故事的主体是大师要求学生平时练习雕刻也用玉,原因是“你下刀之前,都会冥思苦想。这两种练习材料,哪种会使你精进呢”,分析寓意时注意抓住阐述的原因,并使其普遍化,重点因为玉而产生对雕刻的敬畏,进而不断地约束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去做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不可避免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将世界联成一体,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面对屏幕,整个世界如同搬进了你的家,没有距离感,突破了时空限制,你可以从全球网站获取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如果你现在想知道一则

12、美国网站新闻,只需几秒钟就能获得。网络媒体让你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想什么时候知道就什么时候知道;而传统媒体则是让你知道什么,你才能知道什么,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才能什么时候知道。这种差别是显然的,它将大大削弱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而使受众纷纷投向网络的怀抱。网络的即时性使人们已经没有安然等待驿路邮车的那份悠闲,人们希望随时获取信息,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传统媒体已满足不了受众的这种求知欲,对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这就让新闻早已成为明日黄花,而网络媒体特点中的强时效性使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一件事情发生不到两分钟即可

13、上网,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功能使网友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和发布者,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向任何一个拥有网络传输设施的人提供信息,网友按动鼠标,就可以进行交流。诸如CHAT(聊天室)、BBS都是网友提供信息和发表意见的场所;互联网电子邮件(Emai1)已成为现代人亲密的伙伴,它使网上交流极为便捷,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把你的所见、所想,你的欢乐、悲伤告诉远在千里以外、万里之遥的至爱亲朋,“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诗人的浪漫。(节选自传统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大厅”2018年3月2日)材料二:(资料来源于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

14、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材料三: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依托丰富的传播渠道,迅速形成影响。全媒体的沃土上能开出鲜花,也会长出罂粟,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和组织把媒体当作他们传播歪理邪说,制造不良舆论氛围,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工具。习近平主席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作为全媒体的重头,让我们由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了主动获取信息。人们只需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信息,可以随意参与到各种话题的讨论。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舆情传播关注度高、危机蔓延迅速、后果影响久远;信息源的多样性使得内容筛查不可控、信息分散不可控、舆论放大不

15、可控。既有挑战,即有机遇,融合发展,大有可为。一方面要积极融合主流媒体。新旧媒体要一体化发展,而不是以新汰旧。在新型媒体方兴未艾的今天,传统媒体依然具有竞争力。虽然通过媒体APP或者微博微信等渠道去获取信息快捷方便,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信息真假参半;在公信力和针对特定受众等方面,传统媒体更具有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型平台发展,实现手机、PC、传统纸质平台、电视等平台融合共通,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大大拓宽了用户面,成就了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主流媒体要着力创新内容产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着力推动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深度融合,让先进技术为主流媒体插上翅膀

16、,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加深融合建格局。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是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型媒体平台的简单相加,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协同高效、融合互通才是趋势,对于传统主流媒体平台,要积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牢牢夯实全媒体的“线下”实力;对于新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准确及时发布新闻消息,为其他合规的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来源,最终全媒体将依托其庞大的受众、先进的管理、高品质的内容,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构建成为融为一体、合

17、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节选自融合发展 构建格局 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搜狐网”2019年4月22日)材料四:回望传播史,传媒技术的变迁无不深刻重塑新闻业态。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融合发展的深度,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处于从“相加”向“相融”加速奔跑的关键阶段,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主动适应变革,大力推动变革,以自我革命的勇毅担当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媒体深度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指出,媒体融合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无论是从定国安邦、壮大主流声音的高度,还是从强筋健骨、做大做强“国家队”的角度,融合发展都是媒体自身的需要、发展的必然。2

18、016年10月,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机制正式推出,形成了“一本政经”“麻辣财经”“大江东”等45个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宝。这项机制鼓励编辑记者跳出“稿格纸”,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体制,按兴趣自由组合,按项目组织生产。从“纸媒时代”到“微博微信”再到“视频、H5、VR全景”一大批“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涌现出来,以更大的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也在媒体融合的考验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思维的转变、丰富的实践,让编辑记者们感言,“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融媒体记者,就应该干吗吗行、做啥啥精”。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唯一不变的状态就是改变加快建设

19、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是新时代新华社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握传媒变革趋势,部署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向新型进发。”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说。聚焦主体业务,新华社着力构建面向不同用户、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提升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水平,为用户和受众提供更多短视频、微动漫、动新闻等微传播、轻量化产品。在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方面,新华社走在前列。2015年,新华社推出自主研发的“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成为国内首个使用写稿机器人的媒体机构。2017年底,新华社发布全球媒体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提出建设智能化编辑部。2018年11月

20、,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位新华社“新员工”,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2018年12月,拥有一流技术和装备的媒体创意工场投入运行,为优质产品打造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节选自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新华网”2019年1月26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地球村。它使交流变得极为便捷,人们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欢乐、悲伤告诉远方的至爱亲朋,使诗人笔下“天涯若比邻”的浪漫不复存在。B. 中国互联网络发

21、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国民使用手机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为59.6%,网民规模已有8.29亿。C. 传统媒体平台只有和新型媒体平台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公信力和针对特定受众等方面的优势,仍然保有竞争力。D. 新华社推出了“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开创了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的多个先河。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让人们由被动接受信息变成可以主动获取信息,甚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不良的网络舆论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B.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批具有强大影

22、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促使传统纸质媒体发生了改变,从而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了多平台的融合共通。C. 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指出,媒体融合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即融合发展是媒体自身的需要、发展的必然。D. “一本正经”“麻辣财经”“大江东”是在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机制下形成的专业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记者编辑们不仅拿起笔能写,还拿起话筒会说,举起手机会拍,向“全能型”发力。9. 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举措。【答案】7. D 8. B 9. 举措: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内容产品、紧跟科技步伐、注重网络安全、培养融媒体记者【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

23、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使诗人笔下天涯若比邻的浪漫不复存在”错误,原文“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诗人的浪漫;B项,“我国国民使用手机占比达98.6%”错误,应是“手机用户占网民比例”;C项,“传统媒体平台只有和新型媒体平台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公信力和针对特定受众等方面的优势”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

24、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B项,“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促使传统纸质媒体发生了改变,从而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了多平台的融合共通”错误,因果倒置,原文“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型平台发展,实现手机、PC、传统纸质平台、电视等平台融合共通,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大大拓宽了用户面,成就了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故选B。【9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举措,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没有网络安全就

25、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作为全媒体的重头,让我们由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了主动获取信息” “一方面要积极融合主流媒体”“另一方面要加深融合建格局。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是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型媒体平台的简单相加” “媒体深度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 “一大批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涌现出来,以更大的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融媒体记者,就应该干吗吗行、做啥啥精”“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唯一不变的状态就是改变”概括答题要点。【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

26、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27、“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我说。“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他是过午不食了的。第二日

28、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那逢天雨仍替你送去罢!”“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我总还有些不安,

29、他又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我也就无法反对了。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很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菜菔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当我见他吃莱菔白菜时那种愉悦的光景,我想:菜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咯,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

30、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们。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作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谁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与和尚数日相聚,深深地感到这点。自怜囫囵吞枣地过了大半生,平日吃饭著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虽然愿从今留意,但是去日苦多,又因自幼未曾经过好好的艺术教养,即使自己有这个心,何尝有十分把握!言之怃然!10. 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我惘然了。(2)我见了几

31、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11. 赏析画线句。12. “艺术”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13. 有人评夏丐尊的散文“道器互补,文质合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0. (1)居住条件如此简陋,而法师却乐在其中;惊讶的同时感到失落惋惜,希望能接济他。(2)欢喜于萝卜白菜却被法师吃出了佳肴的滋味;惭愧于自己囿于成见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咀嚼玩味 11. 使用排比手法,连用十个“好”字,对“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作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起到了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反复使用两个“什么”,再次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多用短句,整散句结合,使段落明快疏朗,读

32、来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语言平淡自然,韵味无穷; 12. 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把艺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能咀嚼玩味日常生活之美,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发现其中的美感,把生活艺术化。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13. 答:弘一法师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得返璞归真;而文本本身也是借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得返璞

33、归真。内容与文字交融和谐,可谓“道器互补,文质合一”。(两点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分析语境义注意结合上下文,此题分析“惘然”的含义时注意结合“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分析“欢喜惭愧”注意结合文中的句子“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 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11题详解】此题考核赏析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34、答题时注意从内容、结构、手法以及句式的选用等角度分析。从手法看,连用“好”,属于排比的手法;连用“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属于反复的手法,从内容看,语段强调“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用排比的句式表达这一内容,更加有说服力,用“什么”反复,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从句式看,整散结合,整句为排比句、反复句,使文章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1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艺术”的含义,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分析,首先找到文中相关“艺术”的句子,“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 ,显然是指狭义的艺术,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艺术上的话是

35、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前一个“艺术”承接前文,后一个显然变化,结合后文应给指“其生活中的艺术”,如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承接前文,指“生活的艺术”;最后,“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指的是从“纯艺术”“生活中的艺术”感悟出的生命的艺术。【13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夏丐尊的散文“道器互补,

36、文质合一”的艺术特征,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道器互补,文质合一”的内涵,简单说就是用朴素的内容表达深奥的道理,答题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弘一法师的人生经历看,文中写“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出家后“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弘一的经历就是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的返璞归真;从文本看,借“弘一的衣食住行”等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的返璞归真。由此探究即可。【点睛】赏析文中的句子,一

37、般从词语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切入,词语注意叠音词、双关词以及反义词的运用,叠音词从拟声、摹形和音韵的角度分析效果,双关从词语的多义性的角度分析;修辞注意考纲中指出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借代等,答题时先根据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修辞,再分析艺术效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右丞集笺注序清 赵殿成传称诗以道性情,人之性情不一,以是发于讴吟歌咏之间,亦遂参差其不同,盖有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唐之诗,传者几百家,其善为行乐之词,与工为愁苦之什相半。虽于性情各得所肖,而求其不悖夫温柔敦厚之教者,未易数数觏也。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

38、,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即有送人远适之篇、怀古悲歌之作,亦复浑厚大雅,怨尤不露,苟非实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焉能至是乎?乃论者以其不能死禄山之难,而遽讥议其诗,以为萎弱而少气骨:抑思右丞之服药取痢,与甄济之阳为欧血,苦节何殊?而一则竟脱于樊笼,一则不免于维絷者,遇之有幸有不幸也。普施拘禁,凝碧悲歌,君子读其辞而原其志,深足哀矣。即谓揆之致身之义,尚少一死,至于辞章之得失何与,而亦波及以微辞焉。毋乃过欤?又古今来推许其诗者或称趣味澄复若清流贯达或称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或称出语妙处与造物相表里之类扬诩亦为曲当。若其诗之温柔敦

39、厚,独有得于诗人性情之美,惜前人未有发明之者。诗注虽有数家,颇多舛凿,至于文笔,类皆缺如,鄙心有所未尽,爰是校理旧文,芟柞浮蔓,搜遗补逸,不欲为空谬之谈,亦不敢为深文之说,总期无失作者本来之旨而已。独是能薄材譾,读书未广,纵有一隅之见,譬之管窥筐举,所得几何。幸而生逢圣世,文教诞敷,炳炳麟麟,典籍于今大备。而博物洽闻之彦,接武于兰台麟阁之间,可以折中而问难。行将访其所未知,订其所未合,以定斯编之阙失。其或有雌霓谬呼,金根妄易者,苟有见闻,克以应时改定,是固区区之志焉矣。乾隆元年,岁在丙辰正月望日,仁和赵殿成松谷氏漫题于书圃之目耕堂。【注】普施拘禁: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

40、,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被拘禁在普施寺。后文中的“凝碧”是指王维被俘后写凝碧诗明志。舛凿:差错和牵强之处,芟柞浮蔓:比喻删改文字。兰台麟阁:借代朝中、宫中。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甄济之阳为欧血 阳为:假装B. 君子读其辞而原其志 原:复原C. 总期无失作者本来之旨而已 旨:竭力D. 而博物洽闻之彦 彦:人才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盖有不知所以然而然者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 乃论者以其不能死禄山之难 今君乃亡赵走燕C. 而亦波及以微辞焉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 若其诗之温柔敦厚 君子哉若人16.

4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诗是用来表达诗人性情的,唐朝传世的诗人有几百人,写快乐的诗作和写忧愁的诗作平分秋色,至于温和敦厚、具有教化作用的诗作却很少。B. 王维性情高远,与世无争,诗才卓著,无论是写送人远行的诗篇,还是写怀古悲歌的诗作,都是浑厚高雅,不会流露怨恨之情。C. 对于王维的诗,古往今来,有人评价它趣味纯净,有人称之为如秋水芙蕖,有人称之为出语精妙,作者认为这些评价并不恰当,王维的诗最大的特点是温柔敦厚。D. 全文叙议结合,而以议为主。叙事简练,议论深刻、全面,既肯定了王维的为人气节,又高度评价了王维的诗作,指出了王维的诗作特点与其为人性情密切相关。

42、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又 古 今 来 推 许 其 诗 者 或 称 趣 味 澄 复 若 清 流 贯 达 或 称 如 秋 水 芙 蕖 倚 风 自 笑或 称 出 语 妙 处 与 造 物 相 表 里 之 类 扬 诩 亦 为 曲 当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而一则竟脱于樊笼,一则不免于维絷者,遇之有幸有不幸也。(2)独是能薄材譾,读书未广,纵有一隅之见,譬之管窥筐举,所得几何。【答案】14. B 15. B 16. C 17. 又古今来推许其诗者/或称趣味澄复/若清流贯达/或称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或称出语妙处/与造物相表里之类/扬诩亦为曲当 18. (1)而前者最

43、后能从囚笼中脱身,后者却免不了被扣留的原因,是一个人遇事遇人有幸运之处也有不幸之时呀。(2)只是我能力微薄、才疏学浅,读书不广博,即使有一孔之见,也好比管中窥豹、用筐装物一样孤陋寡闻,所得到的又能有多少。【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原”解释为“复原”和后面的“志向”搭配,语意不通,应该解释为“推究”。故选B。【15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44、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因果,“以致”;B项,乃:均为副词,“竟然、却”;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用、拿”;D项,若,连词,“至于”/指示代词,这样。故选B。【16题详解】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

45、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作者认为这些评价并不恰当”错误,原文“扬诩亦为曲当”意思是“这样的赞扬也是完全恰当”;“王维的诗最大的特点是温柔敦厚”这一说法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C。【17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句“者”断开;“或称”构成排比句,前面断开;“若”“如”“与”结构对称,前面断开;“扬诩亦为曲当”,总结句,前面断开。【1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竟:最后;脱于樊笼

46、:介宾短语后置句,从囚笼中脱身;维絷:被扣留;遇:遇事遇人。第(2)句,独:只;譾:浅;纵:即使;譬:好比;管窥筐举:管中窥豹、用筐装物;几何:多少。【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找不到。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金错刀行 南宋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

47、,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19. 说明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0. 概括并分析这首诗塑造人物形象。【答案】19. (1)托物起兴(“比兴手法”亦可),通过对宝刀的描绘和赞美,引出下面的提刀人形象。(2)以“刀”的不凡衬托主人公的身份和气质。(3)以宝刀无用武之地暗示了英雄无报国之门的遭遇。 20. 本诗歌塑造了一位落寞惆怅但胸怀大志并有着豪迈气概的不可屈服的英雄形象。【解析】【19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结构、手法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此题要求分析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从结构看,诗句处于诗歌的开头

48、,写“黄金错刀白玉装”,诗歌后面写“丈夫”,是提刀人,由刀及人,此句从结构上引起下文,从手法看属于起兴;由刀“黄金”“白玉装”,再结合后文“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千年史册”“一片丹心”交代的人物的品质,可见是以刀人;再结合“错”和后文“功未立”“耻无名”可见暗示了英雄无报国之门的遭遇。【20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此题注意根据“提刀独立顾八荒”“耻无名”分析其“落寞惆怅”;根据“结交尽奇士”

49、“意气相期共生死”分析“豪迈”;根据“报天子”分析其“胸怀大志”;根据“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分析其“不可屈服”的英雄形象。【点睛】分析诗句作用的题目的答题模式:诗句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某句运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思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贡曰:“贫而无

50、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21. 孔子认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学习诗经?22. 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对诗经的态度和原因。【答案】21. 学生能正确理解“礼”和“仁”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并能举一反三。 22. 态度: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教育弟子过程中的作用;原因:诗经内容丰富、情感正直,具有礼乐教化之功能,是孔子推行礼乐治国思想的具体方式。)【解析】【21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回答孔子认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学习诗经,答题时注意根据

51、孔子说“始可与言诗已矣”前面的句子“礼后乎?”,意思是“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由此可见孔子的认为学习诗经的前提是:正确理解“礼”和“仁”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并能举一反三。【22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分析孔子对诗经的态度和原因,答题时注意结合两段文字分析,两则材料都有“始可与言诗已矣”,可见孔子对诗经的重视,再结合“礼后乎?”“富而好礼者也”分析孔子重视诗经的原因,内容丰富、情感正直,具有礼乐教化之功能。【点睛】参考译文: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

52、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了。”子贡问:“诗上面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回答)说:“赐啊,这样的话,我就可以与你谈论诗了,告诉你发生过的事情,你就可以推断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啊!”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

53、_”来告诫“后人”如不以史为鉴,将重蹈覆辙。(2)论语中,与陶渊明“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语意相同的句子是:“_,_。”(3)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_,憔悴损,_?(李清照声声慢)(5)江娥啼竹素女愁,_。昆山玉碎凤凰叫,_。(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 (1).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2)往者不可谏 (4). 来者犹可追 (5). (3)风急天高猿啸哀 (6). 渚清沙白鸟飞回 (7). (4)满地黄花堆积 (8). 如今有谁堪摘 (9). (5)李凭中国弹箜篌 (10).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详解】此

54、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鉴、渚、堪、箜篌的写法。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北京时间4月15日凌晨,有800多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习近平主席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说:衷心希望在法国人民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巴黎圣母院能够顺利恢复,再现辉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愿向法国同仁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有网友表示,巴黎圣母院火灾让他们联想到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还有人对巴黎圣母院的焚毁幸灾乐

55、祸。对此,你又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答案】巴黎圣母院大火反思:莫让文明染上仇恨巴黎圣母院被烧了。标志性的塔尖烧塌,美丽的玫瑰花窗损毁作为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哥特式尖顶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坏而感到痛惜。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场坐镇指挥,并在推特上感叹,“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中国网友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巴黎圣母院的花窗

56、图片,怀念这一消逝的伟大奇迹。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

57、可比性。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前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今天,我们却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在发泄仇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

58、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的圣地,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育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在人类无止境的纷争中寻找和平,教给我们要记住过往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痛斥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材料主要讲习近平主席对巴黎圣母院火灾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慰问,第二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要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尽力,第三则是有些网友有比较狭隘的认识,在国内网络上

59、不少人出现“同态复仇”心理,甚至有人幸灾乐祸,认为“天道好轮回”。根据材料分析,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看问题,建筑古迹文化遗产不分国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爱国,大火万万不可烧毁网友的理性。呼吁人们“记住耻辱,放下仇恨”,因为某些历史情结将仇恨发泄在无辜上是狭隘的,更是可怜和可悲的。要以和合世界、天下一家的胸怀感同身受,让人类真正成为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参考立意:(1)要有大局观念;(2)珍视世界文化遗产;(3)理性爱国;(4)勿忘国耻,但不可丧失理性等。结构示例:确定标题“国耻不能忘却,但不应该落井下石”。可以结合材料内容“有网友表示,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让他们联想到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还有人对

60、巴黎圣母院的焚毁幸灾乐祸”分析,引出事实上这两件事没有什么可比性,并分析原因。然后写那些拿因果报应来说事的人,其实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最后可以写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爱国没有错,但请保持理智等。素材链接:1.建筑古迹文化遗产不分国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爱国,大火万万不可烧毁网友的理性。“同态复仇”本质上是一种野蛮的、非理性的、非现代的社会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巴黎圣母院最早于1163年开工,1345年竣工,虽历经多次修缮,但其已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建筑与雕刻艺术、室内珍宝以及无数劳动智慧的凝结都是属于人类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已然逾越了民族、文化、国别的边界,对于

61、全世界的人民都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巴黎圣母院的存在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难以磨灭的,它不仅属于法国,更属于全世界。诚然,勿忘国耻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程,然而面对声势浩大的舆论浪潮切不可丧失了理性,随波逐流催动恶性的群体极化。如若抱着“同态复仇”的心理“观赏”巴黎圣母院之上的熊熊烈火,我们又与当年历史的罪人有何差异呢?2.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整个法国“染血”,很多人的内心也仿佛“蒙灰”。随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开放、包容,我们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细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萌生出对他者文明的共情。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在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我们以怎样的态度

62、看待文明的陨落,也反映出我们自身的文明程度。所以,理解一部分人的痛心,允许一部分人的无感,但请别不合时宜地“叫好”。3.历史不容忘却,但绝不是延续仇恨。火烧圆明园确实是英国人法国人的祖先造的孽,但文化和文明本身是无辜的。该背负骂名的是当时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并非现在的法国人,更不是无辜的文明古迹。文化遗产不分国界,都是全人类的艺术瑰宝,我们都应该珍视并为之祈祷。巴黎圣母院不仅是法国的,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如今被烧毁,乃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

63、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