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攻占沈阳,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学习目标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人。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2、,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他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作者简介字词检测炽痛ch 嗥鸣 ho斑斓 ln谰语ln怪诞 dn 亘古 gn默契q田垄lngzh mng 蚱蜢污秽 hu 理清本文的结构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2、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作者面对
3、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4.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耻辱。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誓言。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