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Li 7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已知某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3周期IVA族B. 第2周期VIA族C. 第2周期IVA族D. 第3周期VIA族【答案】B【解析】【详解】某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K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6,L层最多排8个电子,则L层电子没有排满,所以共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A族。答案选B。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
2、说法中,错误的是()A.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C.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D.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答案】B【解析】A.钾与钠同主族钾排在钠的下面,金属性强于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故A正确;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顺序依次为:F2为淡黄绿色气体,Cl2为黄绿色气体,Br2为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所以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深,故B错误;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的增多逐渐原子半径增大,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锂位
3、于碱金属元素最上面,金属性最弱,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内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3.天然铊有两种稳定同位素Tl和Tl。下列有关铊的同位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l和Tl质子数相同B. Tl和Tl互为同素异形体C. Tl和Tl中子数之差为2D. Tl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43【答案】B【解析】【详解】A.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两种核素均为铊元素的核素,质子数相同,均为81,
4、故A正确;B.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此为两种原子,不是单质,故B错误;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Tl的中子数为203-81=122,Tl的中子数为205-81=124,两者之差为2,故C正确;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Tl的电子数为81,中子数为205-81=124,两者之差为124-81=43,故D正确。故选B。【点睛】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 所
5、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 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力,不仅是引力,故A错误;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AlCl3中Al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故B错误;C、在化合物CaCl2中,钙离子与氯离子间形成离子键,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物质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C,在化合物CaCl2中,钙离子与氯离子间形成离子键,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5
6、.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原子abcdefgM层电子数1234567A. a和cB. d和fC. d和gD. b和g【答案】D【解析】【详解】容易形成离子键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活泼的金属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或2个,活泼的非金属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或7个,因此b和g易形成离子键,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6.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N2的结构式:B. CO2的电子式:C. NH3的形成过程:D. CaF2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详解】A氮气是非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故A正确;B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氨分子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7、;DCaF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 ”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中要注意酸式盐的书写,如溶液中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同时注意电离条件,熔融状态:KHSO4K
8、+HSO4-。7.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B. 原子间先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C. 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D.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第 A、 A族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第 A、 A族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答案】A【解析】【详解】A氯元素和铝元素化合时形成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B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形成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C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第 A、 A族金属)和活泼
9、的非金属(第 A、 A族非金属)它们之间化合时,都易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氯化钠晶体熔化的过程中,破坏了A. 离子键和金属键B. 离子键C. 共价键和离子键D. 共价键【答案】B【解析】【详解】氯化钠是由Na+和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氯化钠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只破坏了离子键,故选B。【点睛】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只破坏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破坏范德华力,有氢键的还会破坏氢键,如冰。9.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10、.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丙丁戊,A项错误;B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甲丁戊,由于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氢氧化物碱性越强,故氢氧化物的碱性:丙丁戊,C项正确;D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则最外层电子数:甲O2S,所以还原性:S2O2F,正确。答案选C。14.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原子序数:AB 离子半径:aAm+bBn原子半径:AB 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AB
11、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b = a+mn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较大,即原子序数AB,正确;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较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B离子半径较大,即离子半径AB,正确;A元素形成阳离子与B元素形成阴离子,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AB,错误;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
12、邻的下一周期,则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正确;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则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相等,若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为8,则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不相等,错误;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且am=b+n,错误;答案选B。15.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
13、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答案】D【解析】【分析】金属活泼性强弱的比较,主要看金属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而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详解】A金属的活泼性不能只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比较,还要考虑原子半径等因素,比如锂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钙少,但锂不如钙活泼,A项错误;B同A项,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不能只根据电子层数的多少比较,比如钠的电子层数比铜少,但是钠比铜活泼,B项错误;C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不能根据1 mol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来判断,比如二价活泼性弱的金属置换出的氢气多于一价活泼性强的金属,C项错误;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更容易失去电子,则A的活泼性肯定强
14、于B,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项【点睛】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实验判据有: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等;16.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R的质子数为Mn,则R2离子电子数为Mn+2,mgR2物质的量为,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
15、共52分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b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处的现象:_;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装置D中的作用是_
16、。(5)某同学根据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答案】 (1). 分液漏斗 (2). 圆底烧瓶 (3). A (4). X (5). Cl22Br=2ClBr2 (6). 棉球变蓝 (7). Cl22OH=ClClOH2O (8). 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 (9). 不能 (10). 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
17、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装置,选择A装置;(3)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应从X端进气。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
18、-2Cl-+I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实验现象是棉球变蓝;氯气有毒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把品红放在最后可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溴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点睛:本题考查氯气制备、性质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18.下表为元素
19、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周期AAAAAAA123(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顺序:_(填化学式)。(3)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4)的气态氢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盐是_(填化学式),它属于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5)欲比较和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作为验证的证据是_(填字母)。A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酸或碱反应的难易性【答案】 (1). (2). NH3CH4 (3). H
20、ClO4 (4). NH4NO3 (5). 离子化合物 (6). B【解析】【分析】元素分别为H、C、N、O、Na、Mg、Al、P、S、Cl。(1)为P,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2、8、5。(2)非金属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3)分别为N、P、Cl,根据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4)的气态氢化物NH3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两者反应生成铵盐。(5)A非金属强弱与元素单质的沸点无关;B非金属越强,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易;C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氧无最高价含氧酸;D通过单质与酸或碱反应的难易性不能判断非金属强弱。【详解】(1)为P,其原子结构示
21、意图为;故答案为:。(2)非金属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是C,是N,非金属性NC,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顺序:NH3CH4;故答案为:NH3CH4。(3)分别为N、P、Cl,根据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因此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4)的气态氢化物NH3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两者反应生成的盐是NH4NO3,它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NH4NO3;离子化合物。(5)A非金属强弱与元素单质的沸点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非金属越强,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易,故B符合题意;C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氧无最
22、高价含氧酸,故C不符合题意;D通过单质与酸或碱反应的难易性不能判断非金属强弱,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19.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F位于同一周期,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试回答:(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B_,D_,F_。(2)用电子式表示B、F形成化合物_。(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
23、离子方程式为_。(4)F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_,该氢化物的稳定性比D的氢化物稳定性_(填“强”或“弱”)。(5)简述比较B与C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_【答案】 (1). Mg (2). Si (3). Cl (4). (5). Al(OH)3+NaOH=NaAlO2+2H2O (6). Al(OH)3+3H+=Al3+3H2O (7). (8). 强 (9). 镁与热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但铝和热水不反应。(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给分)。【解析】【分析】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F位于同一周期,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
24、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A为Na,C为Al,B为Mg,根据A、C、F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则F为Cl,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则D为Si,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则E为P。【详解】(1)根据上面分析得到元素符号:B为Mg,D为Si,F为Cl;故答案为:Mg;Si;Cl。(2) B、F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电子式中阳离子镁离子在中间,阴离子氯离子在两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和Al(OH)3,两者之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
25、AlO2+2H2O,C、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和HClO4,两者之间反应生成高氯酸铝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 =Al3+3H2O;故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Al3+3H2O。(4)F的氢化物为HCl,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根据非金属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该氢化物的稳定性比D的氢化物稳定性强;故答案为:;强。(5)根据两种金属与热水或则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来进行实验分析,因此比较B与C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镁与热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但铝和热水不反应;故答案为:镁与热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但铝和热水不反应(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