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55.50KB ,
资源ID:148227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822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沙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沙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doc

1、湖北省沙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7月27日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汉初,土地兼并尚不明显;到了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说明汉代:A社会经济得到发展B统治者“无为而治”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土地政策发生变化2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人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纳资代役”(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逐渐普遍化,“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得到推广。这一变化:A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规模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私营手工业的地位 D反映出

2、重农政策的松动3下表为宋朝部分年份财政收入情况(收入计量单位:万贯)表。据此可知宋代: 时间总收入农业收入农业占比工商业收入工商业占比宋太宗至道三年(997)3559232165123835宋熙宁十年(1077)7070216230491170宋天禧五年(1201)5723276248293652A经济繁荣程度超越了唐代社会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C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商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近日(乾隆时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此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加剧了严重的土地兼并 B阻碍了新经济因素成长C推动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3、 D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政策5下表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棉纺织品进口统计数据。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1872年1881年增长率(%)棉纱(万担)5172244棉布(万匹)122411493122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较强生命力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6有研究表明,19世纪前期中国茶叶出口占中国贸易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但到了19世纪后期,茶叶出口却出现萎缩,甚至滞销的情况;与此同时,豆类、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则迅速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中国关税主权完全丧失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中国与

4、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7参与过洋务活动的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制器,相辅以益其强”;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曾这样评价务运动:“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材料反映了:A洋务派内部官僚矛盾逐步加深 B天朝上国心理仍然十分强大C主张停止使用中体西用的口号 D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存在缺陷8海防档记载: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始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91937年,国统区的重工

5、业企业数占全国重工业企业数的百分之十八;到了1942年国统区的重工业企业数占全国重工业企业数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八。这一变化: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B表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 D适应了我国持久抗战的物质需要10下图是中国近代以来礼节的变化 三幅图片所示的礼节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仁义礼智的传统道德 B自由民主的平等精神C西学东渐的社会影响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11978年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统计,仅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分别赴西欧、日本等国访问。这些出国

6、考察:A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美建交 B践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C有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孤立 D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的实施12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国家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决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单位”。材料不能反映:A党中央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B党中央积极支持发展乡镇企业C党中央帮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党中央决定发挥市场主导作用13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16世纪以来,西班牙

7、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2倍,其他西欧国家也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这一变化:A成就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C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D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14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有关三角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推动世界整体化的同时又加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B三角贸易主要是为了解决欧洲劳动力不足的问题C17世纪的英国成为“三角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D殖民者在“归程”中带回的是纺织品、烟草等产品15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

8、,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A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B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6某学者在研究大危机原因时指出: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百分之二,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百分之五十五。该学者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生产的相对过剩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经济的繁荣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17【古代中国与世界市场】(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

9、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

10、面无可匹敌的制作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对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历史现象加以合理的阐释。(12分)18【近代英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请看下面一组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数据材料一:1

1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1873年1883年1893年1903年1913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材料二: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 材料三:18701913 年英、美、法、德在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均摘自【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1)材料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二和材料三现象的主要原因。并说说考

12、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8分)19【近代中国与服饰变迁】(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深衣属于汉服,因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后成为儒生的专有服饰。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朱子深衣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 据朱子家礼等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提出要设计既体现革命精神又符合审美需求的新式

13、服装,这就是后来的中山装。中山装是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体现出平民的实用风格,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也寓意三民主义等新观念:前衣襟有五粒钮扣,代表“五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三粒袖扣,表示“三民主义”。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体制和三民主义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中山装,国人竞相效法。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风靡一时。摘编自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子深衣与中山装在服装设计上的不同点。(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

14、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20.【现代中国与道路探索】(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共三中全会政策的“进化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重点议题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关键词拨乱反正、邓小平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重点议题经济体制改革;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键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走向城市、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重点议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关键词市场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十八届三中全会(2018年11月)重点议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关键词市场决定

15、性作用、国企改革、转变职能、城乡一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共历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沙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选项ABCDBDDC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DBDDBABB17、原因: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放松了海禁政策,民间海外贸易因获得合法地位而兴起;当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使瓷器、丝织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国际贸易日益频繁。(6分)影响:白银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国内的赋税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16、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密切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6分)18、(1)不矛盾。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英国的传统工业,反映的是英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6分)(2)主要原因: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大量资本输出到海外,导致技术革新迟缓;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4分)原则:应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多角度分析,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及其地位变化,还要看其政治发展及其地位变化。(4分)19、(1)异:朱子深衣强调儒家礼仪(理学)的教化功能,中山装强调政治功能;朱子深衣体现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人伦秩序),中山装吸收西方文化元素(分权理论);朱子深衣主要面

17、向儒生,中山装更体现其平民性。(答出两个方面即可得8分)(2)影响:改变国人对服装的传统观念;促进平等观念的推广;有助于三民主义传播;成为纪念孙中山和革命的象征符号。(任意3点即可得6分)20、论题: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2分)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的决定,并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措施,并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8分)结论: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设计,不断推进、深化改革。(2分)参考论题:中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论述同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