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15济南模拟)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入滴定管中,D错。答案C2(2015朝阳区模拟)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2、,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实验步骤实验用品A步骤1:将海带灼烧灰化B步骤2:将海带灰溶解、过滤C步骤3:氧化滤液中的ID步骤4:检验碘元素解析灼烧海带时使用三角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酒精灯;海带灰溶解、过滤时使用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氧化碘离子时不需要使用容量瓶。答案C3(2014重庆高考)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 D检验滤液中的Fe3 ,选用、和 解析A项,灼烧在坩埚内进行,另外还用到酒精灯和泥三角,正确;B项
3、,溶解、稀释用到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项,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正确;D项,检验Fe3应选用KSCN溶液,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在试管内进行反应,检验,正确。答案B4(2014海南高考)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解析H2和CO均可以与灼热的CuO反应,B项错误;N2和O2均可以与灼热的镁粉反应,C项错误;用水除去CO2的过程会引入新杂质水蒸气,且水不易吸收CO2,D项错误。答案A5(2016浙江萧山中学调研)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
4、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O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溶于水,加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变质解析A项不变质也会产生白色沉淀;B项有可能是SO、HCO;C项有可能是SO,先产生BaSO3沉淀然后再被氧化为BaSO4;D项产生SO2气体后再加入BaCl2溶液仍有沉淀,证明产生了BaSO4,说明样品部分
5、变质。答案D6(2016山东济南联考)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D粗盐提纯,选和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仪器的选择是否正确等角度去分析。CH3COOC2H5与Na2CO3溶液互不相溶,故应选择分液法将其分离,因此应选,A错;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择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分液,B正确;将Cl2通过盛有FeCl2溶液的洗气瓶,可将Cl2吸收,C正确;粗盐提纯应先将粗盐溶于蒸馏水中,然后过滤除掉泥沙等不溶物,再蒸发、浓缩最后得到NaCl晶体,D正确。答案A7下列实验可
6、实现鉴别目的的是()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解析A项,SO3(g)和SO2均能与KOH反应且没有明显的现象;B项,Br2(g)和NO2均具有氧化性,均能使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项,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CO2与CH3COONa不反应;D项,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错误。答案C8(2015湖南省十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
7、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O或HCOD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H解析A中可能含有Ag,错误;B中其他氧化性的离子也可以,如Fe3,错误;C中也可能含有SO或HSO,错误。答案D9(2014全国大纲,10)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 ACO(g)CO2(g)NaOH溶液、浓H2SO4
8、洗气 B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C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NaHCO3(s)灼烧解析A项,NaOH溶液吸收CO2,浓H2SO4除去水蒸气,且两种试剂都不与CO反应,正确;B项,NaOH溶液不仅能与Fe3反应,还能与NH反应,且还能引入杂质,错误;C项,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HCl,浓H2SO4可以除去水蒸气,正确;D项,灼烧能使NaHCO3固体分解生成Na2CO3,正确。答案B10(2015江苏化学,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
9、的反应液润洗23次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解析A项,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错误;C项,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错误。答案B11(2016浙江东阳质检)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I、CaCl2(AgN
10、O3溶液)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本题是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实验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的考查。A中可先利用FeCl3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B中可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C中用AgNO3溶液无法
11、鉴别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D中可将K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的为AlCl3,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H4)3PO4,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Br溶液,故选C。答案C1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 B重结晶 C聚沉 D渗析解析A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分离的方法,与微粒大小无关,故A不选;B.重结晶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将其分离的方法,与微粒大小无关,故B不选;C.聚沉为胶体的性质,不能分离混合物,聚沉时分散质的直径变大,故C不选;D.渗析操作中微粒小的可透过半透膜
12、,而胶体中微粒直径比离子、分子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分离方法与微粒大小有关,故D选。答案D二、填空题13(2016浙江嘉兴8月)下列是制备CuO的流程图:工业CuSO4 CuSO4溶液CuSO45H2OCuO(1)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操作是_。(2)步骤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_。(3)步骤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_。解析(1)不溶性杂
13、质由于不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步骤操作:向含有CuSO4、FeSO4的溶液中滴加H2O2,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此时溶液的pH3.5,而pH3.5时,Fe(OH)3沉淀易形成,故此时要加入Cu2(OH)2CO3粉末,以中和H,控制pH3.5,同时加热煮沸,使Fe3水解趋于完全,生成Fe(OH)3沉淀,同时抑制Cu2的水解。过滤除去Fe(OH)3沉淀,再加稀硫酸酸化得到CuSO4溶液。 (3)通过蒸发溶剂、冷却结晶的方法析出硫酸铜晶体,加热烘干时温度不能超过100 ,且需温度恒定,以防温度过高使硫酸铜分解,因此采用水浴加热。答案(1)溶解、过滤(2)使Fe
14、3可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不会转化为Cu(OH)2沉淀(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在100 以下14(2015海淀区模拟)根据下列各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分离提纯方法。(1)根据图1中Na2SO4和Na2SO410H2O的溶解度曲线(g/100 g水),由Na2SO4溶液得到Na2SO4固体的操作为:将溶液升温结晶,、用乙醇洗涤后干燥。用乙醇洗涤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_。(2)根据图2所示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实验室中提纯过硫酸钾粗产品的实验具体操作依次为:将过硫酸钾粗产品溶于适量水中,干燥。(3)根据图1中红矾钠(Na2Cr2O72H2O)和Na2SO4的溶解度
15、曲线。从Na2Cr2O7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提取红矾钠的操作为:先将混合溶液蒸发浓缩,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然后将滤液,从而析出红矾钠。解析(1)实验目的是生成Na2SO4,防止生成Na2SO410H2O,趁热过滤、用乙醇洗涤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2)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和过硫酸钾的性质,应运用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分离。(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随着温度升高,Na2SO4的溶解度降低,而Na2Cr2O72H2O溶解度升高,趁热过滤,有利于Na2SO4结晶析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后只需冷却结晶即可得红矾钠。答案(1)趁热过滤防止形成Na2SO410H2O(2)在不超过80 的条件下加
16、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冷水洗涤(3)有利于Na2SO4结晶析出,又能防止Na2Cr2O72H2O结晶析出冷却结晶15(2016山东泰安联考)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在酸性溶液中,NO可将MnO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实验操作: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
17、亚硝酸钠。(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D装置的作用是_。(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写名称)。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解析(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装置B中,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铜
18、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3)a.生成碳酸钠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为排除干扰,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为碱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导致产品不纯,需要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答案(1)C4HNO3(浓)CO24NO22H2O(2)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3)a.2CO22Na2O2=2Na2CO3O2碱石灰b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