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百丈山记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赏析这是一首游春诗。首句点明天气、地点、事件,寻觅美好的春景,突出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第二句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最后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其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被广泛流传。一、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
2、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在哲学上,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理气关系学说,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较深刻的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吸收了当时已有的成果,提出一些对自然变化的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地质变迁说等。朱熹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经后人编辑的还有晦庵文集、朱子语类、朱子遗书等。二、背
3、景资料宋孝宗淳煕二年(1175),作者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文白对照1通假字以纪其胜同“记”,记载。2一词多义(1)乃(2)其3词类活用(1)循磴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走。(2)独其西阁为胜:形容词作名词,美丽的风景。(3)于林薄间东南望: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日光烛之:名词作动词,照,照耀。(5)旦起下视:名词作状语,向下。4文言句式(1)乃为前所谓小涧者:判断句。(2)而作神祠于其东:状语后置句,于其东作神祠。5翻译下列句子(1)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
4、璨夺目,不可正视。译文:它的水花这样如同散珠喷露,阳光一照,璀璨夺目,不可正眼观看。(2)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译文:太阳迫近西山,余光横照山上,紫翠重叠,不可胜数。1第二自然段作者循水而上写了哪些景物?答:答案以水流为线索,写了以下景物:小涧石梁山门石池石梁石梯小庵老屋西阁。2课文是怎样把美丽的百丈山的美景一一呈现出来的?这样写对总体把握山水美景有什么作用?答:答案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定点换景的手法将百丈山的美景逐步呈现出来。这可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山水的美景,也可以从局部感知山水之美。一、结构图解百丈山记二、中心主旨作者游览百丈山后诗文并作,
5、记其游览之胜。作者于诗外作文,不仅为着“呈同游诸君”,同时“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并点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作者于描绘之中赞美胜景,也体现出了高超的审美观察力。三、写作特色1移步换景,游踪清晰。作者的游览线索总体上是东西。二、三两节作者作了提示:“循磴而东”、“出山门而东”,最后“台东径断”,路断而游止。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上述的可观与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2主体意识强烈,材料详略得当。这一点由作者的审美意识决定,审美的选择、判断,规定了景象上的可观与不可观,从而规定了描述文字上详与略的分别。可观处则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决不多费笔墨,不牵扯读者注意力,以此腾出足够的笔墨,于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美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