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
2、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8分)解析本题引用了三则古代和现代对曹操进行评价的材料,意在考查对影响评价历史人物的因素的认识,并由此形成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回答第(1)问时,一方面要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另一方面,要把相关的评价放在评价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回答第(2)问时,材料三中郭沫若运用了历史
3、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曹操的历史功过,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观点,即对曹操不能一味地否定,要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参考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时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2.导学号024640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
4、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不仅要从材料中提取有关当时政治环境的相关信息,而且还要从包拯自身所具有的
5、高贵品质方面加以说明。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古代中国封建政治的特点,包括百姓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以及儒家的价值取向等。参考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
6、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倚,刘倚说:“朝廷养兵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摘编自宋史虞允文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9分)(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把采石之战放在宋金对峙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加以归纳说明。回答第(2)问时,除
7、了要说明其对这场战役的杰出贡献外,也可以从理学的影响等角度说明采石之战中虞允文的作为符合儒家的价值取向。参考答案(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4.导学号024640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
8、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解析评价者所持的立场、所处的历史环境、评价的目的等诸多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做出的评价结论。北宋、南
9、宋对王安石评价的不同,深受历史环境不同的影响。梁启超充分肯定王安石的功绩,也是因为其处于改革的大环境中,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改革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风险。参考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证历史材料的真伪。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1546年,时年18岁的戚继光听闻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1555年赴任浙江后,戚继光前往金华、义乌招募矿工和农民,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10、,并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鸳鸯阵,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炮、兵械、战舰等装备。嘉靖、万历年间,在人民的支持下,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当重用他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即被弹劾免职,回乡后不久病死。他撰写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被收录四库全书。相传戚继光曾率军于中秋之夜抗倭获胜,次日军民补过中秋佳节,至今浙江台州一些县市仍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戚家军穿绳扎于腰间充战的干粮“继光饼”,仍是今天闽浙沿海一些地区民间常见的面食。闽浙鲁一带还设有戚公祠或纪念馆。明史戚继光列传(白话译文)(
1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行为。(10分)解析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教材中没有涉及对他的评价,解答本题,必须从题目提供的时间着手,结合明朝中后期中国面临的形势,从题目中提取有关戚继光抗倭的具体信息,综合分析说明。对其抗倭行为,要站在民族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参考答案(1)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明朝朝廷的支持和其他将领的配合;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2)戚继光的抗倭行为,打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他具有以国家安危为
12、己任的高尚品质,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皇太极)指出:“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下令“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并谕各家毋得阻拦。努尔哈赤时,察出明朝绅衿,尽行处死,当时诸生隐匿脱逃者300余人。崇祯二年(天聪三年、1629年)九月,考试儒生录取200人。凡在皇上包衣下,八贝勒等包衣下,及满洲、蒙古家为奴者,“尽皆拔出”。崇祯七年(天聪八年、1634年)三月,又考录汉人生员,一等16人,二等31人,三等181人。皇太极治国“以人才为本”,命满、汉、蒙古各官荐举“深知灼见之人”“
13、无论旧归新附,及己仕未仕”“量才录用”。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用人策略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皇太极用人策略的作用。(9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中皇太极对中国传统用人策略的继承,同时根据清朝面临的特殊形势,结合时代的需要,对用人制度进行了创新,既笼络和重用汉族官员、注重运用传统的选拔人才制度,又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第(2)问中,这些策略,有利于笼络人才,巩固政权。参考答案(1)特点:继承、借鉴明朝的用人制度;笼络、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学习汉族文化,重视儒家思想,利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体现并符合民族融合的要求和历史潮流;量才录用。(2)作用:聚拢了人才,巩固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快了封建化进程;为清朝建立和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