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201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卷考试科目:地理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命题者:王燕斌、林国银、王仁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小明在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野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12题。1小明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2文中描述的景观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可变性下图为“内蒙古商都县人口
2、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商都县的(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荒漠化土地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人口密度降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A B C D4商都县的耕地面积增加是 ( )A过度开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B引水灌溉沙地的结果C抑制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结果 D毁林开荒的结果5下列关于商都县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干旱,与人类活动无关B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及人类活动不当C土地荒漠化土地呈点状及线状分布D治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是工程治沙读下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示地区生
3、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 ( )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人口密度大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ABCD7.关于M、N两地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M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BM地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有滥砍滥伐、采育失调、森林火灾等CN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增加水井数量是解决N地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来源:高考资源网8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
4、和丙9下列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中,从图中信息无法获得的是( )A调节气候 B调节径流功能 C降解污染物D蓄洪防旱10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程度越高),回答1113题。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11乙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 酸雨 B寒潮 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酸雨 D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12甲类环境问题在新疆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好 B河流稀少 C
5、年降水量少 D地形平坦1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林还草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14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自然资源质量差 B. 资源开发成本过高C.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 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15下列关于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因地制宜寻找
6、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 C D17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垃圾的污染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1819题。18图中和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水源、光
7、照 D土壤、地形19图中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下图为非洲和东南亚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20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索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D均受气候影响21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22关于两河流
8、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D乙河下游重点发展灌溉农业、开发水能资源2008年国家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下面两图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223题。23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小产业化基础好劳动力数量大A B C D24.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A.油菜大豆棉花甘蔗 B.棉花油菜甘蔗大豆C.甘蔗大豆棉花油菜 D.棉花大豆油菜甘
9、蔗下图所示为我国两区域,甲区域内有我国最大沙漠,乙区域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读图回答2527题。2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2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27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
10、资源短缺A B C D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2829题。28甲乙两个三角洲相同之处是()A河流众多,发展水产业B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重化工业C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D地势低洼易涝,发展基塘农业2920世纪80年代,乙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其主要原因是()A工业基础雄厚B矿产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强D政策和侨乡优势福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吸收外资起步较早。图1是1991-2007年福建三类产业结构比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图”,图2为福建区域图。据此回答3032题。30对福建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有( )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
11、第三产业变化不大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成反比 A B C D3190年代以来福建省吸引外商投资取得较大进展,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 矿产资源丰富 政府政策 与台湾隔海相望,著名侨乡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 A B C D32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图2中,四地第一产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发展为以毛竹、天然橡胶等为主的林业基地 B乙区域发展为以柑橘、苹果等为主的水果基地 C丙区域发展为以水稻、棉花等为主的商品农业基地D丁区域发展为以蔬菜、花卉、水产品
12、为主的出口农产品基地读大兴安岭及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3335题。33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水源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34乙地今后农业发展方向是(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加快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木材深加工C大量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牧民经济收入 D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5下列关于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人均耕地广 开发历史悠久 劳动力丰富 国家政策支持 交通便利 水热条件优越 A B C D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该图完
13、成3637题。36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作用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A. B. C. D. 37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 诱发地震A. B. C. D. 右图中N为世界某大河,读图回答3840题:38下列关于N河流域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茂密,土壤贫瘠 B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大C人口稠密,农业生产水平高 D交通便利,经济发达39N河流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湿地萎缩 B草原退化 C森林破坏 D河流污染40以上生态问题对当
14、地产生的影响有( )降水减少 河流年径流量增大 沙尘暴多发 生物多样性减少A B C D二、综合题:(3题,共40分)来源:K.Com41读我国局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乙河上、下游水量大小,并分析其人为原因。(4分) (2)图示区域有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并指出其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现的哪些生态环境问题。(6分) (3)该地区正成为国家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简要评价其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 。42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
15、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结合图中信息,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3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5分) 43右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我国北方农业单产低于南方,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3)以下农业类型及主导因素与B地相符的是( )(2分) A河谷农业-热量
16、 B立体农业-地形 C绿洲农业-水源(4)C地区是我国沼泽面积最大的地区,分析其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来 。二、综合题:41(16分)(1) 上游大于下游(2分) 人为原因:上中游过度取水(农业灌溉,生活用水) (2分)(2)热量充足;光照强,晴天多;有冰雪融水等灌溉水源;沙质土壤利于棉花生长(4分) 沙漠化、盐渍化。(2分)(3)(6分)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外部市场需求大。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缺水、荒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本区域对能源需求量小,离东部消费市场远;原有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交通不便。42(本题1点1分,共12分) (1)流量季节
17、变化大 (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3分)(2)B支流:开发水电;发展旅游。理由:流经地区地势起伏,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C支流:发展航运。 理由:地势平坦,水流缓,利于航运(4分)(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2分) 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3分)43(12分)(1)北方水热资源条件不如南方(2分)(2)A地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耕地逐渐转为以花卉、蔬菜和乳畜品生产为主,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4分)(3)C(2分)(4) 地势低洼,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回答出降水及地势两方面原因得 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河流汇集,且有凌汛;土质粘重,多年冻土,下渗困难。(气温、河流、土质答出其中2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