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教版拓展模块/二十二、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五单元教学目标1.把握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意义。2.品味课文优美流畅的语言,体会丰富内涵,体认充盈其间的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通的第一课时导入“世界是平的”是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对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浪潮的形象描述。但事实上,全球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全球化只是一个梦想。其实,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若干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延展而出的一条史诗般的商路“丝绸之路”,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汲取解决难题的智慧。(一分钟读懂世界是平的)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历史回眸 这是一条怎样
2、的商路?究竟有何神奇的魅力?请你掀开尘封的历史,勘察探究,完成丝绸之路档案表1“丝路的过去”。丝路的过去形 态连接地点得 名意 义影响和贡献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丝路的过去形态陆路、海路连接地点得名意义影响和贡献一端连接着欧亚大陆东端的古中国,一端连接着欧亚大陆西端的古罗马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将横跨欧亚非大陆的两条史诗般的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连接着欧亚大陆“两个强大的帝国”东端的古中国,西端的古罗马;串起了整个世界打破了族与族、国与国的界限,将人类四大文明串连在一起,商路连接了市场,连起了心灵,联结了文明,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深刻、自由、畅通,相互连接又相互影响的世界”。
3、“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丰富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历史回眸 古代丝绸之路为何能促进经济繁荣、文化传播、文明融合?内: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排他性最小,包容性又最强;中国在它的大部分历史时期,没有建立过侵略性的政权;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理论学家的和平主义精神约束了它的向外扩张。外: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中国迅速恢复了统一和秩序。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大国使命 智慧的中国人在新时代如何勇于担当、开拓进取。阅读课文,完成丝绸之路档案表2“丝路的复兴”。丝路的复兴背景意义时间表现价值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丝路的复兴背景意义时间表现价值16、17世纪
4、以降,丝绸之路渐次荒凉;作为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中国在思考,如何用文明观引导世界布局、世纪格局,这是中国应该担负的使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是东西方文明又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交融、交锋;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也推动世界文明丰富和繁荣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意味着复兴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更体现了崛起的中国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与担当。不啻于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大国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情况本文并没有介绍,你能补充吗?“一带一路”总结 正如作者所言,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
5、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对未来。从历史中,我们找到了破解全球化难题的中国方案,续写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丰富和繁荣,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通的第二课时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在上节课,我们通过档案表的形式梳理了丝绸之路的过去与复兴。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使课文富有感染力。那么,请大家讨论,课文是如何做到这点的?作者 李舫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1.使用了许多表达主观情感的词语,直接抒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1)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整个世界的革故鼎新,直接推动了欧洲的文
6、艺复兴。(2)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地区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排他性最小,包容性又最强。(3)对于骄傲的西方,神秘的东方的价值恰在于此。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1.使用了许多表达主观情感的词语,直接抒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1)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整个世界的革故鼎新,直接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直接,意思是不经过中间事物发生关系,跟“间接”相对。删除“直接”二字,就不能准确地说明中国四大发明与欧洲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降低了中国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的文艺复兴的影响力、贡献力。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1.使用了许多表达主观情感的词语
7、,直接抒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2)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地区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排他性最小,包容性又最强。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删除“最”,就不能准确地突出中华文明“排他性”“包容性”的程度。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1.使用了许多表达主观情感的词语,直接抒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3)对于骄傲的西方,神秘的东方的价值恰在于此。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用“骄傲”“神秘”分别作为“西方”“东方”的定语,分别对西方、东方的本质性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定。删除“骄傲”“神秘”就难以让读者准确地认识西方
8、与东方间的根本区别,更难反映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东方尤其是中华文化的自豪、自信的情怀。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2.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使语句内涵更加丰富。(1)运用“对仗”修辞手法,描写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同时”开辟的艰辛历程,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奋进精神。(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接了市场,连起了心灵,联结了文明”,以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势,阐述了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文化、文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与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3)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像种子一样飘向世界各地”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已
9、遍满世界各地。“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久远熟悉的语言,那些频率相近的心跳,那些浸润至今的仪俗,那些茂密茁壮的传奇,那些心心相印的瞩望”这一排比句,既解释了“我们的同心人”的具体内涵,又列举了“我们中华民族识路地图上的印记和徽号”的具体内容;既彰显了“丝绸之路”在“世界各地”留下的痕迹,又蕴含着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自信心。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3.引用了许多音韵和谐、结构对仗的语句(1)引用唐代刘禹锡语,从结构上看,起比兴的作用;从其内涵上看,强调“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是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积累的。(2)引用刘勰文心雕龙语,意指中国传统文化宏阔博大,海纳百川,影响深远,生生不息。
10、(3)引用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周五声调曲中的徵调曲语,呼吁我们要薪火相传,将中华文化交给我们的后代,交给我们的未来,交给与我们共荣共生的世界。悟:我辈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担当起传承丝绸之路精神薪火,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总结 课文从古代“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当今“一带一路”倡议起笔,赞颂了中华文化对丰富与繁荣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充满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展现了新时代崛起的中国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与担当,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与理念,并呼吁当今的“我们”担当起传承丝绸之路精神薪火,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导:“世界是平的”背后感:其间的自豪与自信看:丝路的过去与复兴悟:我辈的责任和使命感谢观看学习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