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7850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2021山西太原调研)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是N2O5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D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NH3N2的转化B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NO2,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故B错误。2(2020北京师大附中检测)下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B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C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则原气体可能是氨气D若将石蕊溶液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则CO、CO2均能形成喷泉C烧瓶中溶液呈红色, 说明气体

2、为酸性气体,可能是HCl等,A项错误;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气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B项错误;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则原气体可能是氨气,C项正确;CO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发生反应,不能形成喷泉,D项错误。3(2020山东临沂模拟)下列制取NH3、验证其还原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浓氨水滴到碱石灰中,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H2O分解放出NH3,A项正确;NH3中N元素显3价,可被CuO氧化生成N2,CuO被还原为Cu而由黑色变为红色,B项正确;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C项正确;导管

3、末端插入水中,NH3易溶于水,易引起倒吸,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D项错误。4(2021重庆第一中学检测)如图,试管中充满NO2,现向其中缓慢通入O2,用水吸收NO2(假设每次通入的O2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试管内溶液的pH不再变化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B当试管内气体不是红棕色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C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有利于吸收NO2D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D试管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根据NO2HNO3,c(HNO3),消耗的NO2的体积等于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即V(NO2)

4、V(溶液),则c(HNO3),故试管内溶液的pH始终不变,A项错误;根据3NO2H2O=2HNO3NO,当试管中气体不是红棕色时,不能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B项错误;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C项错误;N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 D项正确。5(2021山东青岛检测)为了探究浓硝酸的性质,进行以下五组实验,均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的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NO2能支持燃烧B中的铁片钝化,红棕色气体由浓硝酸分解产生,中溶液变为绿色C实验对比,中的红棕色气体

5、可能是由挥发的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D五支试管中的红棕色气体均为还原产物B灼热的玻璃棒插入浓硝酸中,HNO3分解生成NO2、O2和H2O,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的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NO2和O2均能支持燃烧,A项正确;灼热的铁片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且生成红棕色的NO2,不能钝化,B项错误;浓硝酸具有强挥发性,挥发出的HNO3(g)受灼热木炭作用,发生分解生成红棕色NO2,C项正确;红棕色气体均为NO2,都是HNO3被还原生成,均为还原产物,D项正确。6(2021山东日照模拟)室温下,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现象试管中开始无明显现象,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

6、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试管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绿色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红棕色气体为NO2,由硝酸还原生成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试管中消耗的HNO3多C将Cu换成Fe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中反应更剧烈D试管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I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则试管中红棕色气体为NO2,A项正确;等质量的Cu分别与稀硝酸、浓硝酸完全反应时,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试管中消耗的HNO3多,B项正确;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试管I中反应更剧烈,

7、C项错误;试管中反应生成NO2,绿色溶液持续通入N2,将溶于溶液中的NO2排出,溶液变为蓝色,D项正确。7(2021辽宁丹东检测)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D装置F盛有水,用于吸收挥发出的HNO3;装置I中

8、盛有FeSO4溶液,用于检验NO,A项正确。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说明Cu生成了CuO,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B项正确。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要先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C项正确。由于FeSO4与NO的反应是可逆反应,NO不能被装置I中FeSO4溶液完全吸收,且NO与水不反应,故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含有NO,D项错误。8(2021北京大兴区检测)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BA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4H=Cu22NO22H2OC当B中0.03

9、mol铜粉被氧化时,B中产生的NO气体大于0.02 molDC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进行尾气处理D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先利用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被氧化,滴加浓硝酸时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B中发生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中收集到NO气体,最后尾气处理。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A项正确;A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4H=Cu22NO22H2O,B项正确;B中发生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

10、O3)22NO4H2O,因此当B中0.03 mol铜粉被氧化时,B中产生的NO气体大于0.02 mol,C项正确;NO不溶于水,C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不能进行尾气处理,D项错误。9(2021安徽滁州检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铜片为51.2 g,则生成0.2 mol NaNO3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20.16 L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可知仅有两种元

11、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即CuCu2,HNO3NaNO2,51.2 g Cu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共失去电子0.8 mol21.6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NO3NaNO2得到1.6 mol电子,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由Na原子守恒可得另一种产物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A项正确;常温下,Cu能与浓硝酸反应,B项错误;部分NO2会转化为N2O4,而NO2、N2O4在标准状况下都不是气体,C项错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D项错误。10(2021黑龙江大庆检测)Zn与硝酸反应时,硝酸溶液的浓度不同,产物也不同。与不同浓度

12、硝酸反应时,反应的Zn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还原产物为NH4NO3的曲线是()A生成1 mol NH4NO3时,HNO3得到8 mol电子,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要消耗4 mol Zn,必然生成4 mol Zn(NO3)2,故生成NH4NO3时,消耗Zn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mol1 mol41。11(2019江苏卷,节选)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1)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

13、和NO2去除率的有_(填字母)。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填化学式)。(2)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NO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其离子方程式为_。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解析(1)根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4、为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保证尾气更充分地吸收,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提高尾气的转化率。由尾气吸收的主要反应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可知,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含有的杂质为NaNO3;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NO。(2)根据题目信息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利用电子守恒法可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ClO2NOH2O=3Cl2NO5H。在酸性条件下,ClO转化成HClO,溶液的pH越小,生成的

15、HClO浓度越大,HClO的氧化性越强,则NO转化率越高。答案(1)BCNaNO3NO(2)3HClO2NOH2O=3Cl2NO5H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12(2021云南昆明调研)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并对还原产物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验证NH3能还原CuO(1)试剂X为_。(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3)装置B的作用是_。(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探究还原产物的成分查阅资料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

16、象实验结论取10.4 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若无现象(5)证明红色固体为_(填名称,下同)若溶液变蓝(6)证明红色固体肯定含有_,可能含有_取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 g(7)经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_解析(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试剂X用于干燥氨气且不与氨气反应,则为碱石灰。(2)装置C生成氨气后,首先经过E干燥,再通入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D进行检测,最后用B装置吸收尾气。所以连接顺序为gfhabdec。(3)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一定要考虑防止倒吸,B装置中,氨气通入后先与CCl4接触,并不

17、溶于CCl4,会溶于上层的水,可以防止倒吸;B装置前连接D装置,其用于检验A装置中是否产生水,则不能让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所以B装置还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能证明CuO与NH3反应生成了Cu或Cu2O,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能证明CuO与NH3反应生成了H2O。(5)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为Cu,其不与稀H2SO4反应。(6)有CuSO4生成,溶液变蓝,则红色固体中肯定含有Cu2O,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u。(7)所得固体为Cu,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反应前红色固体质量为10.4 g,反应后得固体质量为6.4 g,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有Cu2O,Cu2O的物质的量可根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进行计算:Cu2O2H=Cu2CuH2Om 1 mol 1 mol 80 g 0.05 mol 0.05 mol 4 g则原固体中还含有0.05 mol Cu。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答案(1)碱石灰(2)fhabdec(3)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4)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5)铜(6)氧化亚铜铜(7)铜和氧化亚铜各0.05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