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巩固提升 限时训练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3、4、5、6、7、8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3成都一模)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D材料中汉武帝的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B两项明显不正确,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D项。2.(2013株洲一模)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
2、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A.汉代周亚夫B.唐朝李德裕C.宋朝王安石D.清朝曾国藩解析:B唐朝中期,地方设置的藩镇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2013潍坊一模)“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解析:B材料
3、信息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4.(2013日照模拟)“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解析:D材料表明当时掌握军事权力的是枢密院,“宰相李昉等不知”“中书不预闻”说明丞相被剥夺了军事权,相权受到较大的削弱。5.(2013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
4、的发展解析:A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专制,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6.(2013蚌埠模拟)隋唐时官方对曹操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B.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C.理学发展为官方统治哲学的结果D.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解析:B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地方割据
5、。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加强,因此,曹操的行为遭到否定,B项正确;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统治哲学,C项错误;A、D两项与材料无关。7.(2013深圳检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B.土地自由买卖C.科举取士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解析:C科举考试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
6、体制进一步成熟。8.(2013梅州二模)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解析:C材料反映了西汉重臣大部分出自社会下层,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进一步解体,C项正确。家庭出身不能决定阶级属性,题干中人物已经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A、B、D三项错误。9.(2013乌鲁木齐检测)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
7、(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B.中央集权的加强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C锦衣卫直接受皇帝控制,“就近设置”便于皇帝传召和控制,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三法司是国家正式的司法机构,“就远设置”说明皇帝重视不够。10.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A.B.C.D.解析: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出现在战国时期,商代还没有形成,错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建造秦始皇兵马俑工程的制度保障,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产物,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了建立
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观点,故B项正确。11.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解析:D材料中嘉庆皇帝认为军机大臣只能“承旨书谕”,他所针对的是军机大臣权力太重,当时,是对和珅专权的不满。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
9、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解析:D钱穆主张政府和王室应该分离,政府的代表是丞相,王室的代表是皇帝,两者相互牵制。明清时期,丞相被废除,与钱穆的观点相悖。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
10、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重要选官制度。第(
11、1)问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荐举孝廉”“九品官人之法”“优试策”等归纳概括。第(2)问“不同”注意限制信息“考试所起的作用”,据材料内容作答。“关系”可以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社会原因”可以从社会基础和政治需要两个角度分析作答,“特点”据材料总结即可。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社会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14.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
12、题: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王朝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享年秦前221前207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15年西汉前202公元9年由王莽禅代212年东汉25220年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196年三国220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魏由西晋禅代(266) 吴亡于西晋(280)61年西晋266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51年东晋南北朝317589年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273年隋581618 年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38年唐618907年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290年五代907960年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54年北宋960112
13、7年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168年南宋11271276年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150年有人据上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观点评论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运用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同意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观点与史实的不统一。答案一: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学、佛教、道教思想流行。答案二: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学、佛教、道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