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第一课时课堂导入人类拥有超过其他动物的智慧和物质手段,那我们应该如何与其他生命形式相处呢?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郑振铎的猫。一、感知文章大意 概括摘录内容(一)文章围绕养猫这一中心,写了三个故事,记述了“我”及家人养猫的经历。请你勾画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每个故事的大体内容。故事一:_故事二:_故事三:_每个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都有相对完整的“得猫”“养猫”“失猫”的过程,各有特点,引人入胜。家人从隔壁要来一只小猫,可爱有趣,后来生病死去了,家人感到难过、酸辛。母亲从舅舅家带回一只小猫,活泼好动,后来被人捉去了,令家人生气、愤恨。张妈拾来
2、一只小猫,长得难看又不好玩,被家人误解、追打,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并按照表格要求,摘录或者概括相关内容。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从隔壁要来的外形性情地位结局一、感知文章大意 概括摘录内容(二)摘录方法提示:1.关键词2.中心语句3.所描写对象的特异之处4.文笔精华之处精彩生动的句子有内涵文采的语句概括方法提示:1.提取关键词组合要点2.综合关键信息进行推论3.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从隔壁要来的外形性情地位结局从舅舅家要来的张妈拾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花色灰白不好看更难看了
3、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很受喜爱受家人宠爱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病死丢失死亡不活泼,忧郁懒惰小 结前两只猫是从别人家要来的,颜色亮丽,活泼可爱,大家都很喜欢。第三只猫是被人遗弃的,不好看,不活泼,忧郁,懒惰,大家也不喜欢它。三只猫特点各异,但最后命运不是失踪就是死亡。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勾画文中关键语句,并把你的想法批注在文中。二、把握结构 理清情感“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一只从隔壁要来的猫活泼可爱,
4、受人喜爱,这句话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养猫的心情由快乐转向酸辛,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它更加可爱活泼,受到宠爱,养猫让我们更加快乐,但又时时担心。第二只猫的丢失有些人为的过失,全家怅然、愤恨。这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个“永不”显示了“我”态度的决绝,比上一句程度更深,因为“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放在文章最后,呼应了开头,又开拓了文意,这里有“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也是对
5、全文的总结。第一只猫的亡失是“天灾”;第二只猫的亡失是“人祸”;第三只猫的亡失则完全是“己过”。“我”家三次养猫的情趣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写三次养猫,疏密是递增的。第二次比第一次详细一些,第三次比第二次有详细一些,文章波澜起伏,养猫的心情不断变化,感情色彩越来越浓厚。小结三、细品内容理解情感思考1:对比前两只猫,为什么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摘录文中体现“我”难过的句子,结合“我”家对这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分析原因,把你的想法批注在书上。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
6、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摘 录原因分析家人对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非常喜欢,因为它们能给家人带来快乐。第三只猫不能给家人带来快乐,可有可无,对于这只猫的处置,“我”是随意武断的。直到发现冤枉它之后,“我”开始反省。原因分析 “我”能说话,它却不能;“我”是强势,它是弱势;“我”是施暴者,它是受虐者。在“我”看来,这对猫是不公平的。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样在“我”的主观臆断、强势话语权的围攻下,在强势暴力的追杀下含冤死去,它受了
7、冤枉也无法申辩,这个过失也无法补救。因而“我”的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更加难过。这也让我最终发出了“永不养猫”的感慨。思考2.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揣摩“我”当时难过的心情,以“我”的口吻,展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提示:当“我”知道自己错怪了第三只猫的时候,“我”的内心有过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自我批判,带着私人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不公平的。这里渗透着作者深深的忏悔和反思。同学们在揣摩作者口吻的时候,要表现出心里的那种纠结和矛盾。同学示例1:我竟变成了这样的人,都怪我!我不喜欢它,讨厌它,没有好好调查就武断、随便地处置了它,我对它太残忍了,生生地扼杀了一条生命,我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这是对
8、生命的漠视,也是我最大的过失和遗憾。同学示例2:我该怎么办?我无法面对你了。我用棍棒打你,你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虽然你不能说话,但是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冤屈,我没有把你当成平等的生命来对待,仅仅是凭着我的好恶,就轻易地伤害你,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可恨、可耻。圈点、勾画摘录、概括感知大意清思路比较内容悟情感分析现实有思考小 结人与动物相处时,往往会因为被表象迷惑,一念之差,做出伤害动物的行为。那人应该怎样去对待生命呢?同学们,这正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地方。作 业1.有人认为,文章详写了第三只猫曲折的经历以及“我”对它的忏悔,那如果不写前两只猫,直接写第三只猫是不是也可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把你的想法写
9、在书上。2.课外阅读补充资料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每篇文章时间为8分钟左右,了解大致情节,并尝试概括文章内容。猫第二课时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深深的自责和忏悔。当我们面对小动物时,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它们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猫。一、对比态度理解情感思考1:“我”和家人对待前两只猫和第三只猫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请同学们再用5分钟时间,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摘录或概括出文中“我”和家人对三只猫的态度的语句,并分析原因。对猫的态度三妹我家人第一只猫在家时亡失时第二只猫在家时亡失时第三只猫在家时亡失时请同学们把圈点、勾画的内容摘录下来或进行概括,填入下面
10、的表格中。对猫的态度三妹我家人第一只猫在家时亡失时替它忧郁最喜欢猫逗着猫玩微笑着消耗光阴感受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想着种种方法逗它替它忧郁买小铜铃难过替它忧郁酸辛可怜安慰三妹对猫的态度三妹我家人第二只猫在家时亡失时怂恿着二妹去拿一只注意被吸引去为它提心吊胆笑着骂道为它提心吊胆饭后的娱乐二妹觉得有趣为它提心吊胆慌忙很不高兴有亡失的预警怅然愤恨诅骂忙乱地寻找都不太高兴李妈关注不大喜欢的张妈说可惜对猫的态度三妹我家人第三只猫在家时亡失时不喜欢对它不注意有时逗它玩没有感兴趣可厌想惩戒在楼上找到猫不喜欢很愤怒可厌想惩戒以为“潜逃”怒气冲天愤愤的惩戒没有快意不喜欢觉得若有若无妻子提醒张妈留心猫妻子很难过责备张妈
11、不小心可厌想惩戒我觉得错了十分难过想补救过失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漂亮、活泼又可爱,对我们家人来说,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甚至第二只猫还能抓老鼠,我们深深地爱着它们。第三只猫是难看的、忧郁的、瘦弱的,不能给人带来半点乐趣和安慰,爱猫的三妹也不大注意它。大家都有着先入为主的讨厌情绪,“我”和家人爱猫,完全是从个人感受出发,感情用事,最终凭着个人好恶加以处置。分 析 原 因思考1:既然大家都爱前两只猫,你觉得家人对前两只猫都是一种怎样的爱?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语句,仔细品味,并把你的想法批注在书上。二、细品内容 理解主旨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
12、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里将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第一只小猫的活泼可爱。这是从自身形态来写的。后一句又从三妹逗着玩时,与人互动的形态来写,三妹喜欢的是跟活泼可爱的猫玩。第一只猫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慵懒地、郁闷地躺着。当猫生病时,她也只是“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但她并不了解猫。给小猫戴小铜铃,我觉得小猫带着并不舒服,她只是想装扮小猫,并不懂怎么去治小猫的病。家人对第一只猫的态度其实是取乐、玩弄。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第二只猫从
13、这句话看出,家人对这只更讨人喜欢的猫总是担心,总想控制在眼前,经常“小猫呢,小猫呢”地喊,并没有放任它天性的自由,这是一种“占有”的态度。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张妈虽然不大喜欢这只总令人担心的小猫,但小猫能抓老鼠,也是有用的,所以一个“好”字表明,连她也为失去这只有用的小猫而感到惋惜。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三妹说是“我家的”,说明对这只猫的占有欲也是很强的,丢失它就是失去了自己的宠物、玩伴。家人对第二只猫的态度其实是控制、占有。一个喜欢养猫的家庭,对各种猫都应当一视同仁,美丽活泼的猫固然喜欢,而外表
14、难看的、瘦弱的小猫更应该怜悯呵护。但无论被玩弄、占有还是厌弃,都没有把它们当成平等的生命去对待,而是始终把猫放在给人带来娱乐、可以被人主宰命运的位置,对前两只猫的“爱”和对第三只猫的“不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强大生命对弱小生命的武断支配,都是缺少对生命的尊重。思考2:家人对三只猫的态度是否有共同之处?背景补充:猫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家庭的故事在其总体上是悲剧性的故事。作者在自序里写道:“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吗?”作者认为,在封建宗法统治的旧式家庭里,总会有一些人成为比他们权势更大、地位更高的人的牺牲品,成为被侮辱、被践踏的对象。猫这篇作品,不仅唤起人们对
15、动物的怜悯之心,而且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对旧式家庭中人的悲剧故事的联想。思考3:这篇文章仅仅是写猫吗?拓展思考:本文中是否有与“猫”类似的人呢?请你在文中勾画语句,找找依据。文中的张妈,与第三只猫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只猫是“她在门口拾进来的,每天给它饭吃。”可以看出,这是张妈出于对生命的爱惜、怜悯。妻子买了芙蓉鸟之后,也是叮嘱“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可见是张妈一直在按照妻子的吩咐照顾小猫。鸟被咬死后,妻子责问张妈:“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面对妻子的无端指责,处于弱势地位的张妈只能沉默,无力反抗。我
16、们看到,张妈仿佛就像第三只猫,在封建家庭中,弱小者总是不幸的,侮辱、损害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而且无法逃脱,这样的悲剧具有必然性。这也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是否也应该善待他人。从“我”深深的忏悔和反思中,你知道如何去对待生命吗?“我”对自己伤害其它生命的错误,勇于承认,善于反思。“我家永不养猫”就是说“我”不再以一种凌驾的、玩弄的、支配的态度去对待弱小生命了。文章的主旨正是借此阐发人生哲理:人类应该善待生命,爱护弱小,不能因为个人好恶、私心偏见而武断地对待生命。同时,善待生命不光是要平等地对待其他生命,对待他人,我们更是要予以尊重和关爱。理 解 主 旨四、对比情感,善待生命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
17、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上节课的作业中,要求同学们读了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后,分别概括一下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这些文章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综合运用默读方法提示:默读时可以将注意力从字句过渡到句子的主干,再抓段落的中心句,关注特异之处,理解作者情感。读标题,初感文章内容分段落,分层概括要点画重点,圈点勾画语句做摘录,品析文笔精华概中心,把握文章主题加批注,体会思想情感作家主要内容情感夏丏尊靳以王鲁彦猫先是因为妹妹的死而不被大家喜欢,后来因为是死者唯一的纪念物而备受宠爱,最后被野兽咬死,全家感到难过、后悔。“我”给病重的母
18、亲带来两只可爱的猫仔,却把猫妈妈送人。母亲病逝后,我体会到失去母亲呵护的小猫的处境。因为儿女不在身边,寂寞的父亲把对儿女的爱寄托在一只叫玳瑁的猫身上,文章讲了父亲与玳瑁的日常生活小事,表现父亲与玳瑁的深厚感情。喜爱信任喜爱怀念喜爱依恋小结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对待弱小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善待生命,找到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存的方式吧!作 业请向同学推荐你读过的能打动你或者能引起你反思的关于生命共存、善待生命的文章,概括文章内容,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评价标准:概括内容完整,文从字顺,能说出文章的中心主旨,理由合乎情理。作品名称:作者:内容概括:推荐理由: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