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7267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有可能产自A. 家庭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

2、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需要掌握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流向和特点。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2.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A. 抑制土地兼并B. 稳定社会秩序C. 促进租佃经营D. 集聚商业资本【

3、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对于重大商品实行收税,对于民间生活交易品免征税收,主要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商业,不是土地兼并,A错误;租佃经营属于农业土地方面,C错误;D中商业资本不符古代农业社会特点。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A.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 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 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列强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铁犁牛

4、耕在江南开始推广的信息,排除D;材料反映人地矛盾突出,但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增殖说明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农业4.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D. 封建伦理道德被徽商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商发展

5、的封建性特征,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可见该材料意在强调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缺乏根本动力,故选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逆转,商人的社会地位特别是政治地位低下,故AC两项错误;封建伦理道德被徽商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排除。5.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 )A. 开始成为商业都会B.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C. 城市区域功能明显D.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

6、并非反映杭州市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商业地位;地域性商人群体是指在较大范围内的民众从业状况,排除B;材料所述是指城市的不同区域经营的商品种类不同,特定区域经营特定商品,说明城市的区域功能明显,故答案为C;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材料所述与此不符,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6.、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 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C.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7、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17、18世纪中国在此阶段是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国家实行重农抑商,维护封建统治;而此时西方则是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提倡重商主义,两者都有国家因素在干预, A项正确;17、18世纪中国因实行重农抑商,一定程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排除B;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主义发展,而西方重商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西方重商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掀起反封建浪潮,排除D。所以选A点睛:概念选择题解题技法,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

8、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这两个概念,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7.“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区域集团化B. 新航路开辟C. 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来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没有带来材料信息反映的世界贸易中心的变化,排除A、C、D项。8.下表记录了

9、英国人费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A. 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B. 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C. 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D. 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表格反映了殖民扩张的史实,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开放性、掠夺性,故A项正确。1581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时间在1566年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于17、18世纪,排除C项;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早期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名师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

10、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应不出来,不能选择。9.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A.

11、 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B. 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 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D. 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强调的是18世纪的英国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需要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关键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叶,但是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英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B选项排除;C选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10.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是始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政府在这一过程中

12、起着主导作用 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这一历程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再到跨国公司其实这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当然也都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推动力更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6世纪的手工工场并未体现 “科”与“技”的结合,19世纪的机器工厂盛行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并未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影响等西方经济生产组织的变化历程1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

13、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

14、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1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商品化,故C正确;唐宋时期城市的经济功能增

15、强,但不是完全经济化,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不是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B错误;农村仍是自然经济为主体,D错误。13.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在此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

16、距,故“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本题选A项。B项错误,应该是美洲和欧洲;C项错在“阻碍”,应该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发现美洲新大陆14.1877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从欧洲写信给李鸿章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见马建忠A. 正确揭示了欧洲各国富强的根本原因B. 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C.

17、 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D. 强调了国家富强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C【解析】从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C项正确;A项中“正确揭示了”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洋务派幕僚马建忠”可知,B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洋务派幕僚马建忠”“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分析解答即可。15.阳光卫视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洋务运动

18、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大量引进外国技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启沅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继昌隆缫丝厂,此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年代,而诞生的原因有: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列强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正确。而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大量引进外国技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所以答案选B。点睛:首先通过材料“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得出继昌隆缫丝厂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

19、得出正确答案。【详解】16.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A. 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C.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 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意不能得出A项,三大改造是将其变成了公有制企业,应是计划经济的范畴,而不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所以C项不正确;19

20、92年的改造并没有改变它的公有制性质,所以D的说法也不对,其创建于1915年一战期间,恰好顺应了当时民族资本家们要求“实业救国”的思潮,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17.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A. 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B.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C. 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D. 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

21、学可知,国民政府经过“改订新约”的措施,在收回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在市场竞争中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改订新约”并没有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C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D选项错误,“北伐告成”是反对国内北洋军阀的军事斗争,1928年此时期并未发生对外战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8. 下图所示的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高峰的原因是A. 有利的国际环境B. 政府的支持C. 社会性质改变D. “实业救国”的思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第一次高潮

22、出现在民国初年,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两次高潮出现都是由于当时的政府采取了鼓励发展的措施,故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19. 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A. 社会主义改造B. 改革开放C. “文化大革命”D. “大跃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958年党和政府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

23、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选D。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点评: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导致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20.1987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的读者来信中说:“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

24、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关于租赁企业姓“资”姓“社”大讨论。这表明A.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日益强化B. 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国人推崇C. 国有企业改革即将全面开启D. 国人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读者来信中可以看出1987年人们对于企业改革性质存在迷茫,说明当时国人思想观念仍需继续解放,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而且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选项A;材料主旨是国人对企业改制的迷茫而非赞成市场经济模式,选项B排除;根据材料可见当时改革已经启动,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时间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即城

25、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对改革认识不清,思想方面的滞后、迷茫。21.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从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B. 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C. 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答案】A【解析】从以前粮食买卖需要粮票可以看出计划经济的影响,而股票是典型的市场经济的代表,所以题目展示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能体现工作重心的问题;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D选项与材料无关。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6、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B. 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C. 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D 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之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A。土地改革不是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也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严重挫

27、伤了农民积极性,没有解放生产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2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得到改善。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A. 耕读传家,光宗耀祖B. 穿西服,吃西餐C.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D. 休闲娱乐,追求时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C正确;A选项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排除;B选项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结果,排除;D选项是改革开放后是结果,排除。24.史载,1887年,上海徐园正式对外开放,门票为一毛钱。园内专

28、设戏台,演出昆曲等,每晚张灯结彩。自1896年始,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如1900年徐园刊登的广告:“今有英、美、法活动影戏运来上海,仍假本园十二楼上开演”。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 近代广告业的起步B. 戏曲艺术的中西结合C. 昆曲艺术的大众化D. 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主要说明上海徐园既有戏台,又放电影,主要体现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故选D项。其余A、B、C三个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25.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 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29、B.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 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大人”反映的是封建等级思想,“先生”体现的是平等精神。礼仪革新反映的本质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故答案选择B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唐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三 材料四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

30、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五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土地制度在所有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何种经济形态?结合所学知识,简

31、述该种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出现的新变化。(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材料四中的“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五中找出一句话作为其判断依据。【答案】(1)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变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或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4)新经济萌芽:资

32、本主义萌芽(出现雇佣关系);判断依据:“计日受值”。【解析】【详解】(1)土地制度:由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度。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崩溃了,土地国有制逐步转变为了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关系调整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形态:由材料“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其反映的经济形态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特点:结合所学可知,自然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3)对比唐朝和宋朝的都城平面图并结合所学可从商业经营的时间

33、和空间、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城市的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说明。从空间和时间上看,唐朝的坊市制度显然在宋朝被打破了,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达了新的水平;从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看,宋朝的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从城市的功能性看,宋代都城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4)由材料五中的“计日受值”可知,雇佣关系开始出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萌芽。27.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图一 图二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

34、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图一的高峰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2)材料二中欧美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内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分析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不足1%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变化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答案】(1)F1:国际: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国内:辛亥革命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阻

35、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F2:国家:日本。(2)原因: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方式:和平赎买,公私合营。【解析】【详解】(1)因素:由图一的曲线走势可知,第一个高峰发生于民国初期,因此结合所学可从一战的爆发、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阻力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此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其成为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侵华势力。(2)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的欧美国家爆发

36、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欧美国家受损严重,因此才会“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因素: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这是“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内因。(3)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方式: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和平赎买,公私合营。28.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

37、”“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

38、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2)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各写出两个关键词即可)【解析】(1)依据材料一“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从文明和交通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图四从近代化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自由平等角度归纳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