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
2、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
3、,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
4、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
5、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摘编自中“国国学网”作者同题文章,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战争、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B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而具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没有迁移到陌生的南方。C从北方迁到南方,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D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
6、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B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C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D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B古代历
7、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开发江南的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D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南方地区的劳动经验等与北方劳动人民的相比要逊色很多,但是前者有些技术比后者先进。2(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舒心 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 1942年至1945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
8、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年,白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1953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 1
9、953年5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 1955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边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 “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
10、,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恋。 1981年,对于白桦来说,是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 1982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33年后,这部作品得以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 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
11、缘故屡遭不幸。1984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韧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因为这期间由于政
12、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D本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
13、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中遭到刁难,白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E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花费了白桦十年的心血,于2009年发表,白桦非常看重这件事,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3)白桦写过电影剧本苦恋,有人说,“苦恋”又何尝不是其文学人生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14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杭州巷10号夏 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
14、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
15、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
16、。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
17、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
18、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非常注重营造小说的环境氛围,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B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D“我”在征求
19、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带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小说写了关于城市拆迁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二、古诗文阅读(35分)5(19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邦宪,字希尹。嘉靖七年嗣世职为指挥使。累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充铜仁参将。苗龙许保、吴黑苗叛,总督张岳议征之,而贼陷印江、石阡,邦宪坐逮问。岳以铜仁贼巢穴,而邦宪有谋勇,乃奏留之。邦宪遂与川、湖兵进贵州,破苗寨十有五。窜山箐者,搜戮殆尽。邦宪功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
20、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千户安大朝等邀之,斩获大半,尽夺其辎重,贼不能军。邦宪乃使使购老穀、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复以计购乌朗土官田兴邦等斩黑苗,贼尽平。 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邦宪以兵七千编筏渡江,直抵磨子崖。策贼必夜袭,先设备。贼至,击败之。贼求援于播州吴鲲。诸将惧,邦宪曰:“水西宣慰安万铨,播州所畏也。吾调水西兵攻乌江,声杨烈纵鲲助逆罪,烈奚暇救人乎?”已,水西兵至。邦宪进逼其巢,乘风纵火,斩关而登,贼大奔溃,擒贼首父子,斩获四百七十余人。进署
21、都督同知。 寻与巡抚吴维岳招降平州叛酋杨珂,剿平龙里卫贼阿利等。当是时,水西宣慰安国亨恃众跋扈,谒上官,辞色不善,鼓众噪而出。邦宪召责之曰:“尔欲反耶?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尔四十八酋长,吾铸四十八印畀之。朝下令,夕灭尔矣。”国亨叩头谢,为敛戢。 邦宪生长黔土,熟苗情。善用兵,大小数十百战,无不摧破。前后进秩者四,赉银币十有三。所得俸赐,悉以飨士,家无赢资。为总兵官十七年,部内帖然,威镇蛮中。明年卒官。赠左都督。(节选自明史石邦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
22、不克/还过省溪/B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C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D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嗣世职,文中指继承上代人传下的世袭职位。古时,如战功、爵位等荣誉职务或特殊官位可以让子辈继承。B巡抚,文中指官名,是封建时代由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C我国古代将南方各少数民族泛称为“
23、蛮”,将北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夷”。对少数民族的称呼还有“戎”“狄”等。D赠,文中指追赠。古代皇帝常为去世的官员及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文中是指皇上对石邦宪加封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邦宪有军事才能。卢阿项作乱时,石邦宪用七千士兵编竹筏渡江,又估计卢阿项会派人来夜袭,于是预先作防备,贼寇来后,就打败了他们。B石邦宪很有威严。他做总兵官时,部内之人很服帖;安国亨专横跋扈,还煽动兵众脱逃,石邦宪谴责他,说随时可以灭了他,使其大为收敛。C石邦宪很有计谋。安大朝邀请石邦宪对黑苗与龙许保进行打击,斩杀许多敌人,石邦宪用计重金收买田兴邦等人斩杀了黑苗,于是赋寇被平
24、定。D石邦宪爱抚士兵。他因战功先后四次进升官阶,十三次赏赐银币锦帛。但他把所得的俸赐,全部用来招待部下士兵,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邦宪乃使使购老穀、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尔欲反耶?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6(11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注】悰:欢乐,乐趣。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1)下列对本诗的赏
25、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7(5分)名篇
26、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8(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当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挂钩,我们可以预见,一个井然有序、进退维谷的文明网络将会更好地服务生活,推进文明进步,推动网络的长远发展。对于高洪波的辞职,于洪臣表示既突然又水到渠成,“竞技体育的成绩和教练的责任相挂钩,作为主教练的高洪波提出辞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
27、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变会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显得不温不火。我区一男子洗澡时把黄金项链、手镯、手链等首饰方在卫生间里,结果洗完澡后发现这些价值2万余元的首饰不胫而走。在杭州女子弯弯于北京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后,有人提出疑问,假如你目睹此类恶性事件,你会像事件里的酒店保安和旁观者那样冷漠或者明哲保身吗?本来应该是客观准确、唯一答案的,却常常大相迥异,各说各话;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却总是陈陈相因,千篇一律。ABCD9(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
28、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C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10(3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真实存在,母亲身高比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 存在相对较矮的妈妈有高个子子女的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
29、泌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娘矮矮一窝”一说太过绝对,子女身高的确跟母亲的身高有关, 这种遗传因素是受父母双方影响,母亲的遗传贡献率并不高多少。 A 或者也许然而/也许因此B要么况且所以于是/那么C的确即但也/不过D/大概且或许那么但是AABBCCDD11(5分)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树木年轮的差异,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12(6分)下面是转出团关系流
30、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120字左右。四、写作(60分)1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作出一审判央: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法院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洪振快表文章对“狼牙山五壮士”作出似是而非的推测、质疑乃至评价,否认了主要史实的真实性,降低了这一类英雄群体的英勇形象和精神价值。文章经过互联网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侵害了“
31、琅牙山五壮士”中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对洪振快被起诉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
32、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
33、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
34、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
35、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摘编自中“国国学网”作者同题文章,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战争、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B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而具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没有迁移到陌生的南方。C从北方迁到南方
36、,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D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B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C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D中原地区先进的生
37、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B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开发江南的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D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南方地区的劳动经验等与北方劳动人民的相比要逊色很多,但是前者有些技术比后者先进。【考点】论述类文本
38、阅读【分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解答】(1)B 从文中第二段“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信息可知,不只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可能也会有官员南迁,只是数量少(2)C 文中第二段有“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的信息,因此并不是一直如此另外,吕氏春秋等资料也并未明确地对南北两地作出比较(3)D 理解错误,“前者有些技术比后者先进”不恰当,文中第二段有“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
39、功于北方移民”的信息,只是说这是一个进步,并没有说有些技术比北方的要先进答案:(1)B(2)C(3)D【点评】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2(12分)(2017湘西州一模)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舒心 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
40、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 1942年至1945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年,白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1953年,白桦的短篇
41、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 1953年5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 1955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边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 “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
42、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恋。 1981年,对于白桦来说,是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 1982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
43、。33年后,这部作品得以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 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1984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韧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
44、,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因为这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D本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CE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
45、意与跟踪。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中遭到刁难,白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E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花费了白桦十年的心血,于2009年发表,白桦非常看重这件事,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3)白桦写过电影剧本苦恋,有人说,“苦恋”又何尝不是其文学人生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考点】传记阅读【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
46、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由于政府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错误,话剧曙光是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用一周时间写出的,即是在七十年代写出的;另外,“由于政府的原因”于文无据故选B(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47、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一举成名的是王晓棠而不是白桦,原文表述为“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B项,“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不是“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原文表述为“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
48、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D项,“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只是“白桦的家庭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其中的一个原因故选CE(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
49、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在白桦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遭受了各种苦难,创作生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创作,始终以一种积极者的心态面对生命,在文革结束后重新回到创作的生活中去,创作许多代表人民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给苦难的中国带来生命的希望,表达对祖国矢志不渝,苦苦的爱恋之情如“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
50、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答案:(1)B(2)CE(3)苦念讲述的是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是苦苦的爱恋白桦也是因为其进行的文学创作遭遇到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但他视文学为自己的生命即使在他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销毁,扔掉所有的笔,可仍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仅用一周时间又创作了话剧曙光;还花了十年的心血创作了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点评】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
51、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ABCD考核内容,选项E考核手法其中ABD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4(14分)(2017湘西州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杭州巷10号夏 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
52、,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
53、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
54、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
55、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
56、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C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非常注重营造小说的环境氛围,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B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D“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带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
57、简要分析。(3)小说写了关于城市拆迁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取向。【考点】小说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基本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所反应的社会价值的基本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错误,本文以散文化的笔法弱化了故事情节;B、“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错误,杭州巷10号成为最后一户主要体现的是老太太对其眷恋,而不是不近人情;D、“我”没有征求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我”非常犹豫主要是因为“我”对这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有眷恋故选C(
58、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的环境描写市高考常考的题型之一,对环境描写的分析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环境描写一方面渲染氛围,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则对人物形象的丰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表现了杭州巷荒凉、古朴、幽深的自然特点,这彰显出一种醇厚的文化气息,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为下文老太太成为杭州巷唯一的住户进行描写,表现老太太对故居的不舍的生后情感,引发人深思(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所反应的社会价值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
59、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由于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在探究文章主旨的时候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问题实际上写出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去传承古老社会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寄托,这是一种情怀的体现,更是一种内容的表达,文中的老太太之所以不愿意离开,表达出这个地方已经深入的可画出老太太的情感价值作者写这篇文章实际上也是对历史文明冷落的伤感,作为现代人应该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明表达一种崇敬之情答案:(1)C(2)所描绘的环境幽深、古朴、荒凉,体现了杭州巷浓郁醇厚的古文化气息,引导读者思考有关历史文明与文化传承的问题引发“我”的感慨,为下文写老太太成为杭州巷唯一的住户做铺垫杭
60、州巷的落寞衬托出下文杭州巷10号的静谧洁雅能更好地凸显老太太对旧居的深厚情感(3)主旨:在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与处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之间的冲突问题,如何保护历史文明和传承传统文化情感取向:对历史文明的敬畏;对历史文明被冷落的伤感;对现代文明的发达导致历史文明的消失的无奈;对处于拆迁中的老太太现状的担忧【点评】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
61、”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二、古诗文阅读(35分)5(19分)(2017湘西州一模)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邦宪,字希尹。嘉靖七年嗣世职为指挥使。累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充铜仁参将。苗龙许保、吴黑苗叛,总督张岳议征之,而贼陷印江、石阡,邦宪坐逮问。岳以铜仁贼巢穴,而邦宪有谋勇,乃奏留之。邦宪遂与川、湖兵进贵州,破苗寨十有五。窜山箐者,搜戮殆尽。邦宪功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千户安大朝等邀之,斩获大半,尽夺其辎重,贼不能军。邦宪乃使使
62、购老穀、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复以计购乌朗土官田兴邦等斩黑苗,贼尽平。 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邦宪以兵七千编筏渡江,直抵磨子崖。策贼必夜袭,先设备。贼至,击败之。贼求援于播州吴鲲。诸将惧,邦宪曰:“水西宣慰安万铨,播州所畏也。吾调水西兵攻乌江,声杨烈纵鲲助逆罪,烈奚暇救人乎?”已,水西兵至。邦宪进逼其巢,乘风纵火,斩关而登,贼大奔溃,擒贼首父子,斩获四百七十余人。进署都督同知。 寻与巡抚吴维岳招降平州叛酋杨珂,剿平龙里卫贼阿利等。当是时,水西宣慰安国亨恃众跋扈,谒上官,辞色不善,鼓众噪而出。邦宪召责之曰:“尔欲反耶
63、?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尔四十八酋长,吾铸四十八印畀之。朝下令,夕灭尔矣。”国亨叩头谢,为敛戢。 邦宪生长黔土,熟苗情。善用兵,大小数十百战,无不摧破。前后进秩者四,赉银币十有三。所得俸赐,悉以飨士,家无赢资。为总兵官十七年,部内帖然,威镇蛮中。明年卒官。赠左都督。(节选自明史石邦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B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C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
64、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D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黑苗合/欲攻石阡/不克还/过省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嗣世职,文中指继承上代人传下的世袭职位。古时,如战功、爵位等荣誉职务或特殊官位可以让子辈继承。B巡抚,文中指官名,是封建时代由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C我国古代将南方各少数民族泛称为“蛮”,将北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夷”。对少数民族的称呼还有“戎”“狄”等。D赠,文中指追赠。古代皇帝常为去世的官员及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文中是
65、指皇上对石邦宪加封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石邦宪有军事才能。卢阿项作乱时,石邦宪用七千士兵编竹筏渡江,又估计卢阿项会派人来夜袭,于是预先作防备,贼寇来后,就打败了他们。B石邦宪很有威严。他做总兵官时,部内之人很服帖;安国亨专横跋扈,还煽动兵众脱逃,石邦宪谴责他,说随时可以灭了他,使其大为收敛。C石邦宪很有计谋。安大朝邀请石邦宪对黑苗与龙许保进行打击,斩杀许多敌人,石邦宪用计重金收买田兴邦等人斩杀了黑苗,于是赋寇被平定。D石邦宪爱抚士兵。他因战功先后四次进升官阶,十三次赏赐银币锦帛。但他把所得的俸赐,全部用来招待部下士兵,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4)把文中画横
66、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邦宪乃使使购老穀、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尔欲反耶?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
67、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坐是”为介宾结构,中间不可停顿,排除D;“思州”是地名,不能做“复纠”的主语,中间停顿,排除A;“不克”意思是“没有攻克”和后面的“还”构成因果关系,后面停顿,排除C故选:B译文为:石邦宪急忙栏击,夺回知府因此获罪,被停止俸禄戴罪立功贼寇攻破了思州,又纠集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会合,想攻打石阡没有攻克,返回渡过省溪(2)C“将北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夷”错,应为将东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夷”(3)C“安大朝邀请石邦宪对黑苗与龙许保进行打击”错,文中“千户安大朝等邀之”的“邀”是阻击的意思,石邦宪并未参与此次战事(4)使使,让使者;执,擒住;如故,像过去译文为:石邦
68、宪于是让使者重金收买老穀、老革等人擒住龙许保送到军门,而黑苗像过去一样逃窜了尔,你;视尔釜中鱼,看你如锅中的鱼罢了;孰与,相比哪一个译文为:你想造反吗?我看你如锅中的鱼罢了,你的兵与云、贵、川、湖的兵相比哪一个多?答案(1)B(2)C(3)C(4)石邦宪于是让使者重金收买老穀、老革等人擒住龙许保送到军门,而黑苗像过去一样逃窜了你想造反吗?我看你如锅中的鱼罢了,你的兵与云、贵、川、湖的兵相比哪一个多?参考译文石邦宪,字希尹,贵州清平卫人嘉靖七年袭任世职为指挥使多次立功,升任署都指挥佥事,充任铜仁参将苗龙许堡、吴黑苗叛乱,总督张岳商议征讨,而贼寇攻陷印江、石阡,石邦宪受牵连获罪被逮捕审问张岳以为铜
69、仁是贼寇巢穴,而石邦宪有勇有谋,上奏留任他石邦宪于是与川、湖兵进入贵州,攻破苗寨十五座逃窜山中竹林的,也几乎被搜捕杀净上报功劳,石邦宪第一没有来得及授官,而龙许保等人突然攻入思州,擒获知府李允简离去石邦宪急忙栏击,夺回知府因此获罪,被停止俸禄戴罪立功贼寇攻破了思州,又纠集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会合,想攻打石阡没有攻克,返回渡过省溪千户安大朝等人拦击,斩杀俘获大半,全部夺取其辎重,贼寇溃不成军石邦宪于是让使者重金收买老穀、老革等人擒住龙许保送到军门,而黑苗像过去一样逃窜了石邦宪又用计买通乌朗土官田兴邦等人斩杀黑苗,贼寇全被平定播州宣慰杨烈杀死长官王黼,王黼同党李保等人出兵相互攻打近十年,总督冯岳与
70、石邦宪讨伐平定真州苗人卢阿项作乱,石邦宪用兵七千编竹筏渡江,直抵磨子崖猜测贼寇必会乘夜袭击,于是预作防备贼寇到时果然来到,石邦宪发起攻击打败了他们贼寇向播州吴鲲求援诸将惊惧,石邦宪说:“水西宣慰安万铨,播州人畏惧他我调水西兵攻打乌江,声讨杨烈纵容吴鲲帮助叛逆的罪行,杨烈哪有空救人呢?”不久,水西兵到石邦宪进逼敌巢,乘风纵火,攻破关口而登城,贼寇大崩溃,擒获贼寇头目父子,斩杀俘获四百七十余人升任署都督同知 不久与巡抚吴维岳招降平州反叛首领杨珂,剿平龙里卫贼阿利等人在这时,水西宣慰安国亨依仗人多专横跋扈,拜见上司,上司言辞神色不友善,他就鼓动众人喧哗而出石邦宪召见并责备他说:“你想反了?我视你如锅
71、中鱼而已你的部队与云、贵、川、湖比较,谁多?你有四十八酋长,我铸造四十八颗印章给他们早上下令,晚上就会消灭你”安国亨叩头谢罪,收敛了跋扈行为 石邦宪生长黔地,熟悉苗情善于用兵,大小数十百战,无不摧破敌人前后四次进升官阶,赏赐银两锦帛十三次所得赏赐,全部用来宴飨士兵,家无余钱任总兵官十七年,威镇蛮中与四川何卿、广西沈希仪并称一时名将第二年在任上去世,追赠为左都督【点评】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
72、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可根据文言虚词及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断句6(11分)(2017湘西州一模)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注】悰:欢乐,乐趣。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D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
73、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考点】古诗词阅读【分析】别元九后咏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送别元稹之后写的,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
74、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抒写对挚友元稹的深切思念,表现了相知同心的纯真情谊(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项“情景交融”错,此两句没有写景D项这两句并非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故选CD(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
75、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本诗突出的是一种内心的孤独寂寞,面对的是自然萧瑟的秋景;而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的是一种离别之后的苦痛,同时这首诗歌主旨积极,表现出诗人志向远大以及乐观豁达情怀答案:(1)CD(2)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译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这几句应该不难理解吧桐叶,槿花悠悠于轻风细雨之中,得其自然也,悠然自得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故人远别
76、,令我心中无乐,不要说我没有送你到门外,我心已跟随你远去倘使相送,又何能与你分离此四句与前面相对照,喻桐叶,槿花得自然之乐,而你我却不得享其乐,身为外物所扰,终至于生生分离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知心之人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你一去,剩下我独自一人,就算我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在我眼里,它也是空荡荡的赏析: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
77、场景,心中愈发感伤“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
78、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
79、、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7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3)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解答】(1)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砯、壑)(2)几处
80、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莺、啄)(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蜉、蝣、渺、粟)【点评】理解性默写古诗文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是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记忆,默写古诗文与以前的直接默写相比,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更大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学生平时进行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只会背不会写字,学生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字形的准确记忆尤其是通假字,要特别记忆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
81、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当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挂钩,我们可以预见,一个井然有序、进退维谷的文明网络将会更好地服务生活,推进文明进步,推动网络的长远发展。对于高洪波的辞职,于洪臣表示既突然又水到渠成,“竞技体育的成绩和教练的责任相挂钩,作为主教练的高洪波提出辞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变会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显得不温不火。我区一男子洗澡时把黄金项链、手镯、手链等首饰方在卫生间
82、里,结果洗完澡后发现这些价值2万余元的首饰不胫而走。在杭州女子弯弯于北京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后,有人提出疑问,假如你目睹此类恶性事件,你会像事件里的酒店保安和旁观者那样冷漠或者明哲保身吗?本来应该是客观准确、唯一答案的,却常常大相迥异,各说各话;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却总是陈陈相因,千篇一律。ABCD【考点】成语【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正确的答案【解答】“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此处用来形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挂钩所形成的社会秩
83、序”用词不当;“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此处用来形容“高洪波的辞职”用错了对象;“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此处用来形容“秋季房交会显得行情不够火爆”符合语境;“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此处用来形容“首饰的丢失”属于望文生义;“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此处用来形容“酒店保安和旁观者那样冷漠或保全自己”符合语境;“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此处用来形容“答案没有创新”符合语境;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成语运用
84、正确的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C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
85、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考点】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搭配不当,“花过多努力”不能搭配,改成“花过多精力”;B正确;C成分残缺,缺宾语,句末补上“的想法”;D语序不当,“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递进关系颠倒,改成“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故选:B【点评】动宾
86、搭配不当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保重”不能带宾语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报告”不能“注视”4、多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工厂在树新风的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工作“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不搭配1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这种现象在一
87、定程度上 真实存在,母亲身高比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 存在相对较矮的妈妈有高个子子女的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娘矮矮一窝”一说太过绝对,子女身高的确跟母亲的身高有关, 这种遗传因素是受父母双方影响,母亲的遗传贡献率并不高多少。 A 或者也许然而/也许因此B要么况且所以于是/那么C的确即但也/不过D/大概且或许那么但是AABBCCDD【考点】关联词语【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解答】处应是“的确”与处的“即”前后呼应,对前一句进行了诠释处应是“但”,与后几句构成转折关系处应是“也”,与前一句相照应处应
88、是“不过”,与前几句构成一个小的转折与解说由此可得答案为C故选C【点评】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 而、只是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
89、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1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树木年轮的差异
90、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却发现海洋生态系统较差。【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解答】第一空的填写根据前文语境“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以及后文“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应该是通过“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得知的;第二空的填写根据后文文语境“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可
91、以推断出“直径小的暗示树木处于较差的生长季节”,再根据前文“树木年轮的差异”可知,空格处可以填写“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最后一空的填写依据前文“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答案:(1)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2)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3)却发现海洋生态系统较差【点评】本题以补写句子的形式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学生应联系前后文语境来思考解答时注意:阅读全段,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要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12下面是转出团关系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
92、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120字左右。【考点】图文、表文转化【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答题时,应根据某中学转出团关系的流程图中的构成要素,结合着文字和箭头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作答描述时,要注意“是”“否”这一环节的分开描述,注意准确、连贯,字数的限制答案:转出团员持团员证到校团委办理团关系转出手续,如无团员证、志愿书,需开具团籍证明,团籍证明或团员证、志愿书(或:相关证件、相关手续)装入团员档案袋,将该档案袋及时上交接收单位(5分)【点评】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解题思路: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
93、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 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答题技巧: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四、写作(60分)13(60分)(2017湘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
94、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作出一审判央: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法院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洪振快表文章对“狼牙山五壮士”作出似是而非的推测、质疑乃至评价,否认了主要史实的真实性,降低了这一类英雄群体的英勇形象和精神价值。文章经过互联网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侵害了“琅牙山五壮士”中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对洪振快被起诉这一事件你有
95、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点】材料作文【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时评类材料作文,从被告洪振快发表是而非的文章受起诉的角度分析,从警示大家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铭记历史,捍卫历史的真实性,传承名族精神等人生的追求本就有高下之分高者,置公于私之前,置人于己之先,置家国于私欲之上,置世人于心田之间而低者,往往着眼于自己利益和自身欲望的不断满足,鲜能顾及他人事实上,境界低者为多数,也正因为如此,无私的奉献成为令人膜拜的高尚精神,而非人人均能践行的行为准则可以立意为:1、英雄的荣誉不容侵犯
96、;2、学术自由不能侵犯他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历史不能随便演绎等【解答】捍卫民族共同的英雄记忆 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法院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洪振快发表文章对“狼牙山五壮士”作出似是而非的推测、质疑乃至评价,否认了主要史实的真实性,降低了这一英雄群体的英勇形象和精神价值文章经过互联网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侵害了“狼牙山五壮士”中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虽然早已离世,但他们的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他
97、们所代表的不怕牺牲、宁死不屈、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一代代人以鼓舞和激励,是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的组成,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然成为不容侵犯的社会公共利益;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建立于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以所谓的“自由”解构历史、贬损英雄,超越了法律的边界英雄人物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代代人弥足珍贵的成长记忆和价值传承,是我们共同的人格尊严、骄傲和自豪,是共同的民族记忆和精神财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更是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他们对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正是在“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的教育熏陶下,青少
98、年了解一个民族曾经的抗争与奋斗,感受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爱国奉献、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对“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的历史解构、贬损质疑,不仅自以为是,更不负责任,甚至别有用心“欲灭其族先灭其史”,当那些反抗压迫和侵略、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英雄人物被质疑被抹杀;当那些记载着一代代人共同历史记忆的民族精神被轻视被瓦解;当似是而非的推测怀疑和评价改写历史遮蔽真相,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就将面临被毁灭的危险贬损英雄、怀疑光荣、颠覆正见、消解崇高的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巨大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他们对“新鲜”的思潮和观点充满好奇,却又缺乏足够的定力和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会在不
99、知不觉中会被灌输错误的信息,从而形成扭曲的历史观和不正确的价值观诋毁英雄、解构历史的思潮,往往假借“求真”的幌子招摇过市,其所兜售的历史虚无主义很容易蒙蔽和误导青少年,造成其价值认识的混乱英雄故事不仅是个人传奇,更构建着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在各个国家,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牺牲的英雄,那些代代流传的英雄故事,无一例外都受到尊重和推崇“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的司法判决,不仅是对英雄个人名誉荣誉的维护,更是对民族历史记忆的捍卫它以案例判决的方式宣示,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英雄人物及其精神不容侵犯,他们所代表的价值共识不容颠覆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不是解构历史、贬损英雄的理由,作为学者和舆论宣传
100、者,应当有维护历史、捍卫英雄的责任和担当这不仅是对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的爱国奉献精神的敬仰和尊崇,也是对社会价值共识的坚守如此,才能构建尊重历史、崇尚英雄的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让民族精神在一代代人中得以传承【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