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张掖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提示: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而且这种“侠”情超越了文化边界。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
2、“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
3、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是江湖会党互相倾轧。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
4、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如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等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如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迁认为:侠,无视禁忌、行事方式直接,是把双刃剑。B. 聂
5、政、豫让、荆轲等人,就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的侠士。C. 电影作品中天山剑客与佐罗,都具有勇于担当的侠义精神。D. 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里面,不会存在豪侠之士。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在分析“侠”若干精神本质之后,进一步评述侠在文艺中表现形式。B. 文章举例分析的侠士洪七,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载诸人形成了对比。C. 文章以七剑佐罗为例,证明武侠片对大众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D. 文章首段引起下文议论,中间针对“侠”展开具体评析,尾段总结全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庸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的出版,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B. 虽然
6、侠士具有许多优秀精神品质,但是作者对他们的行事方式并不完全认同。C. 与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不同的是,西方仰慕侠士的风气却劲头正足。D. 侠士形象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战胜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司马迁认为”错误,应是作者看法。B项,“聂政、豫让、荆轲等人”错误,原文信息是他们“都算不得侠”。D项,“不会”错误,原文信
7、息是“很少存在于”。故选C。【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证明武侠片对大众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错误,前后嫁接,举例证明的应该是“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的观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A项,“标志”曲解文意,据
8、原文信息“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可知。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9、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年6月28日,在上海举办的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人民网记者在现场见证了一场实时5G远程手术指导演示。在患者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凭借中国移动提供的5G网络连接,巴塞罗那临床医院胃肠手术服务负责人安东尼奥德拉齐博士在
10、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场馆里,为上海东方医院手术室提供了远程实时指导。在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断努力后,5G对于中国而言,来之不易。5G领先世界,一方面是源于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另一方面则来自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根据预测,2030年,我国5G间接拉动的GDP将增长到3.6万亿元。今年6月6日,我国正式发布5G商用牌照,基于领先技术的支持,加上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规模、巨大的4G网络、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明显优势,我国5G商用牌照的发放可谓水到渠成。业内认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抢滩,“中国5G发展引领全球”已成必然。(摘编自中国5G发展为什么能引领全
11、球?)材料二: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大规模商用将开启。记者获悉,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正在全面推进5G商用,包括加速5G网络建设,成立超过百亿产业基金加快5G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和落地应用等。此外,5G相关资费套餐也在设计酝酿中,5G手机等智能终端有望快速普及。自2020年正式商用起,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0.5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1.2万亿元;至2025年,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3.3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6.3万亿元;至2030年,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10.6万亿元。
12、20202030年中国5G的直接经济产出预估5G直接经济产出结构(亿元)(摘编自20202030年中国5G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统计情况及预测)材料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表示,将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着力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截至2019年7月,全球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提供5G服务或激活5G网络。截至7月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核发5G设备进网试用批文7张,进网许可标志37万枚。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等企业均已参与我国5G市场,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在深化5G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方面,韩夏认为,只有加快5G网络建设
13、,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大投资,加快建网,尽早开通5G业务,大力推进5G应用服务,最大程度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加快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高效运行,全球领先的5G网络。要构筑5G产业新生态,就必须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研究制定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系列融合标准,并孕育一批示范企业。他认为要为5G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应加强5G标准制定、应用推广,行业管理、安全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政策协同,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强化科技、金融、财政、税收、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支持,形成合力推进5G商用发展新氛围。只有深化5G开放合作,坚持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加强与相关国
14、家和国际机构合作,全面深化5G国际共识,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我们才能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摘编自工信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历了过去3G,4G的洗礼,业内人士认为,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的积极抢滩,“中国5G发展引领全球”已成必然趋势。B. 设备制造商直接经济产出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21年设备制造商直接经济产出将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大多数份额。C. 2020年至2030年十年间,信息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的直接经济产出预估总体呈增长趋势,设备制造商贡献价值年年都是最高。
15、D. 中国将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研究制定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系列融合标准,孕育示范企业,构筑5G产业新生态。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使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得以凸显,因此中国5G领先世界。B. 5G领先世界,并有全球最大用户规模、巨大4G网络、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优势,使得我国5G商用牌照顺利发放。C. 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开启了5G大规模商用模式,全面推进5G商用,普及了5G手机等智能终端。D. 全球统一标准将推动5G快速商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我们才能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6. 以上
16、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4. C 5. B 6. 材料一侧重从5G技术的成功运用阐述中国5G发展将引领全球。材料二报道了中国即将开启5G大规模商用模式,同时对未来十年中国5G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做出预测。材料三侧重从工信部发言人的角度阐述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方面中国的一些措施。【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年年都是最高”理解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29年与2030年两年信息服务商的直接经济产出预估比设备制造商的高。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宏观布局使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和
17、先发优势得以凸显”理解错误,原文两者是并列关系; C项,“开启了”和“普及了5G手机等智能终端”时态错误,文中未然被表述为已然; D项,“全球统一标准将推动5G快速商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我们才能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中“全球统一标准将推动5G快速商用”文中无据,原文是“只有深化5G开放合作,坚持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合作,全面深化5G国际共识,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我们才能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材料一,“人民网记
18、者在现场见证了一场实时5G远程手术指导演示。在患者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凭借中国移动提供的5G网络连接,巴塞罗那临床医院胃肠手术服务负责人安东尼奥德拉齐博士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场馆里,为上海东方医院手术室提供了远程实时指导”,即侧重从5G技术的成功运用阐述中国5G发展将引领全球。材料二,“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大规模商用将开启”“ 20202030年中国5G的直接经济产出预估”,即报道了中国即将开启5G大规模商用模式,同时对未来十年中国5G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做出预测。材料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
19、管理局局长韩夏表示,将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着力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局面”“他认为要为5G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应加强5G标准制定、应用推广,行业管理、安全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政策协同,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强化科技、金融、财政、税收、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支持,形成合力推进5G商用发展新氛围”,即侧重从工信部发言人的角度阐述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方面中国的一些措施。【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
20、.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良心的故事梁晓声(1)那是一头漂亮驴子,三岁多,能干不少活了。(2)驴子属于牲畜。(3)牲畜是世界性叫法;“牲口”是中国
21、的特殊叫法。特殊就特殊在,视它们为册中的另“一口”。在过去,评估一个农村大家族时,每言人口多少,“牲口”多少。牛马骡驴,在四类“牲口”中,驴子的地位排在最后。通常情况下,驴的工作是拉磨。怕它晕,人要将它的眼罩上。秋季,须去壳的粮食多,一两个月内,它从早到晚被罩着眼,拉着沉重的磨扇,一千圈一千圈地转。壮年决不会用欣赏牛马骡的眼光来看驴的,但那孩子却经常以欣赏的目光望着自家的驴,在他眼中,驴好漂亮啊一一双大“兔耳”;长睫毛大眼睛;不宽不窄的头;不厚不薄的唇;肩部一条深色纹路;直直的腿总之,他家的驴没有一处不耐看。(4)小村在大山深处,几十户农家围着一片可怜的耕地散居着。不论人们多么勤劳,打下的粮食
22、从没使人们吃饱过。(5)然而那少年却有自己的梦。他家的驴是最好的,他的梦想是它每年都会生下小驴,一头头送给别人家,于是全村有很多驴,家家有小驴车。大家都可以进县城了。十六岁的他,还没进过县城。(6)首先听他说过梦想的是他父亲。“不许你再做那种大头梦!你也是驴脑子呀?还梦想着家家都养驴!人不喝水啦?”父亲生气地一训,他就再也不在家里说他的梦想了。(7)对于一个少年,心有梦想是憋不住的。不久,老师和同学们也知道他的梦想了。同学们对他的梦想都持嘲笑态度,老师却鼓励他写出来。他就写了。几个月后,他家的驴出了名,他也出了名,因为他的梦想登在县里的文学刊物上了。(8)但是对那头驴,他父亲的既定方针并没改变
23、一一尽快卖掉。(9)老天似乎也容不下这头驴了。(10)全村唯一的水井忽然变浅了,只能每家轮流用水。轮到谁家,谁家都全家出动,轮一次要一周多呢!轮到少年家时,他母亲将驴子也牵到井边。拽上的第一桶水先让驴子饮个够。但那水量毕竟有限,驴经常处于渴而无水可饮的情况,有几次都阅入邻家找水喝,为此引发邻里之间大吵了一架。(11)自从发生了吵架事件,父亲卖驴的想法更急迫了,只不过一时还找不到出价合理的买主。两年过去了,他家的驴却没卖。真相是一一每天夜里,少年将驴牵到井边,将长绳的一端系在驴身上,另一端系自己腰上,一手拎小桶,缓缓下到十几米深的井里。驴也听话,命它在哪儿站定,就老老实实站在哪儿,一动不动待拾上
24、半桶水,看着驴一口气饮光了,再下井,因为半夜饮足了水,那驴千起活来格外卖力。某夜下雪,留下了蹄印和足迹。天亮后,一些人聚到他家门前,指责他家偷水。母亲廉得不出屋,父亲当众扇了他一耳光,保证杀驴,驴肉分给每家谢罪。少年流泪不止。驴也意识到大祸临头,在圈内贴壁而站惴惴不安。(12)村里出现了军人,是招兵的。为首的是位连长,被安排住到了他家。天黑后少年进了连长住的小屋,他哀求连长走时,将他家的驴买走。连长从枕下抽出两期杂志问:“这上边的散文是你写的?”他点点头,连长说:“你对你家的驴感情很深啊!”他说:“它是我朋友。它为我家干了那么多活,人得讲良心。”(13)十八岁的少年成了新兵。新兵们即将离村时,
25、唯独他迟迟不出家门。连长走进他家院子,见他抱着驴哭呢。父亲催他,他就跪下了,对父亲说:“爸,千万别杀它!也别卖它!我走了,它喝我那份水!”连长为之戚然,也说:“老乡,回去我就号召捐款,争取能为你们再打一眼井!”(14)连长和他刚走出院子,驴圈里猛响起一阵驴叫,听起来像是放声大哭(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很有特色,一共两句话却各自独立成段,一褒一贬,看似突兀,实则引起读者兴趣。B. “壮年决不会用欣赏牛马骤的眼光来看驴的”,是因为牛马骡驴四类“牲口”中,驴子的地位排在最后。C. 少年眼中驴子之所以最漂亮最好,是因为驴子为他家干了很多活,他
26、和驴子有深厚的感情。D. 小说塑造的这个有梦想讲良心的少年形象,与因循守旧、自私自利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9. 文章并没有写驴子最后的结局,它或是被杀、被卖了,或是因为某种原因死了。你认为哪种结局最好,请结合全文分析。【答案】7. D 8. “特殊”是指相对“牲畜”这一世界性叫法,中国却称为“牲口”。“牲口”是指册中的另“一口”,常常与“人口”并举,既体现出牲口在农耕社会里独特的价值,也表现了中国人对待牲口的特殊感情。 9. 因为某种原因死了是最好的结局。从结构上,结尾照应标题;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与标题“良心的故事”不符。从情节上,既有儿子临
27、行前的叮嘱,又有连长的承诺,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都与前文情节相违背。从形象上,中国农民对牲口有特殊的感情,父亲打算卖掉驴子是因为缺粮缺水,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有损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从主题上,如果结局是驴子被杀了或卖了,都与文章主题相冲突。【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
28、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自私自利的父母”错误。根据小说的情节来看,少年夜里偷水饮驴被发现了,“一些人聚到他家门前,指责他家偷水父亲当众扇了他一耳光,保证杀驴,驴肉分给每家谢罪”,可以看出来父亲遵循传统道德,儿子犯了错就想办法弥补,不是自私自利的人。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所谓重要句子,一般指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句子,答题时一般可以按照手法、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文中的含义)、作用这几个步骤进行。划线句子为“特殊就特殊在,视它们为册中的另一口”。句子并没有使用特殊的手法,接下来解释句子的含义,解释句子的含义,实际上只需要解释重点词的含义。“特殊”是指中国农
29、民将“牲畜”称为“牲口”。故可归纳为:“特殊”是指相对“牲畜”这一世界性叫法,中国却称为“牲口”;“册中”可以理解为户口本,而“一口”就是把“牲畜”当做人来看了,故可归纳为:“牲口”是指册中的另“一口”,常常与“人口”并举;最后分析整句话的作用,就是强调了“牲口”对中国农民的重要意义。故可归纳为:既体现出牲口在农耕社会里独特的价值,也表现了中国人对待牲口的特殊感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鉴赏评价能力。小说的结局属于情节的一部分,某一部分情节的设置是否合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是否和小说的整体情节协调一致;是否有利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题;从艺术效果来看,是
30、否起到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从小说的题目来看,良心的故事应该指牲口为人卖力,人应该善待它们,如果被杀、被卖就成了没良心的故事了。故可以归纳为:从结构上,结尾照应标题;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与标题“良心的故事”不符;从情节来看,父亲想要卖驴、杀驴都和村子里面缺水有关,而临走时儿子的跪求,连长关于打井的承诺,父亲没有必要卖驴、杀驴。故可归纳为:从情节上,既有儿子临行前的叮嘱,又有连长的承诺,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都与前文情节相违背。从人物塑造来看,驴如果被杀、被卖不符合父亲形象的特点,他是传统农民的代表,应该言而有信,应该有良心。故可归纳为:从形象上,中国农民对牲口有特殊的感情,父亲打
31、算卖掉驴子是因为缺粮缺水,如果安排驴子被杀或被卖,有损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从主题来看,文章肯定的是中国农民对牲口的深厚感情,赞扬的是他们的良心。如果牲口被杀、被卖,自然会改变主题。故可归纳为:从主题上,如果结局是驴子被杀了或卖了,都与文章主题相冲突。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
32、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33、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选自晋书列传十九,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B.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C.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
34、为胜/己由咸共称异D.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11. 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又称表字,古代不管男女,到了成年时才取字,是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一般情况下,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B. 大将军,古代武官名。始于战国。三国至南北朝,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C. 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D. 箕踞,一种表示礼节的坐的姿态。即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35、正确的一项是( ) A. 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B. 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C. 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D. 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
36、且为所虏!【答案】10. B 11. D 12. A 13. 钟会多次拿当世之事问他,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因为大醉而豁免。你进去上前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在座位上击倒沛公,杀了他。不这样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就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是怪才”。根据句意,“谓之痴”应是一种总体评价,不是说一时的行为,排除A、D两项。由“咸共”知,“己”不可能作“咸共称异”的主语,排除C项。故
37、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箕踞,一种表示礼节的坐的姿态”错误,“箕踞”是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姿。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A项,“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错误,原文是“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这句只是说他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并不是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这是表达绝对,扩大范围。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1)中“数”,多次;“因”,趁机;“可否”,差错;“酣醉”,大醉。(2)中“寿”,敬酒;“不”,通假字,通“否”,不;“若属”,你们这些人。【点睛】翻译题
38、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参考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豪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庄子老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就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是怪才。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
39、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作罢。钟会多次拿当世之事问他,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因为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正简约,十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到了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趴在桌子上沉醉睡觉。使者把情况告诉他,阮籍就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
40、必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雄辩,被当时的人推重。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条蒸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喝得大醉,直瞪着眼睛看他。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阮籍又会作青白眼,见到尊崇礼教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回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他,阮籍很高
41、兴,便现出青眼。因此尊崇礼教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纪:经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B.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这种乐趣岂不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离开此地”。C. 作者认为,田园生活虽然很有乐趣,但衣食之事也要认真经营,努力耕作才会有收获。D.
42、 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而且集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15. 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答案】14. D 15. 在美好的时光登高赋诗。邻里乡亲关系融洽,淳朴自然。农忙时各自耕作,农闲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兴味无穷。【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43、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D项,“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分析错误,本诗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诗人描写自己“登高赋新诗”,在美好的春日登高赋诗
44、;“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朋友们相互呼唤,斟酒品尝;“农务各自归”农田忙碌;“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思念朋友则披衣拜访等场景,写出了农村生活的闲适恬淡,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多修饰,采用白描手法。【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
45、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诗歌赏析: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一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能赋新诗,可以看出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较相投的士人。这登高赋诗,也自是文人骚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时,一有良辰美景为之助兴,二有素心人相伴,他们自由地敞开心 扉,赋诗言志。在赋诗中忘
46、却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这是一个生活场面。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个生活场面。他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将,即岂的意思。胜,美好。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实
47、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慨叹: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就是这两句诗,使全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诗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
48、,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这两句诗可说是移居二首的灵魂,没有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资 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啊。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
49、。诗人在最后强调衣食当须纪,使全诗的蕴含更加丰富。如果诗人仅写前面的内容,这首诗就单薄得多,强调了衣食的重要性,说明了他所希望的农村生活,除了登高赋诗以外,也还有躬耕陇亩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对农村生活比原来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_,_。(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3)鸿门宴中樊哙用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力劝刘邦逃离项羽军营的比喻句是_,_。(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
50、的猛士”所具有的品格是_,_。【答案】 (1). 鹰击长空 (2). 鱼翔浅底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如今人方为刀俎 (6). 我为鱼肉 (7).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中需注意“鹰”“翔”“萧”“俎”“惨淡”“淋漓”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
51、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第卷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7. 下列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固不如也 沛公起如厕B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秦武阳色变振恐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明确要求,本题要求“下列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然后逐一浏览选项内容,结合语境和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分析。A项,“固不如也”本句意思是“
52、当然比不上他啊”,“如”,即“比得上”;“沛公起如厕”译为“沛公起身去厕所”,“如”,“去、往”;B项,“焉用亡郑以陪邻”,译为“怎么能用使郑国灭亡的方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其中“焉”为疑问副词,“怎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为“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从哪儿”的意思。C项,“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意思是“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足”,“足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意思是“臣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足”,“值得”。D项,“秦武阳色变振恐”,即“秦武阳脸色大变,恐慌不已”;“北蛮夷之鄙
53、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意思是“(他是)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两句中的“振”,均解释为“害怕”。故选D。1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A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等物。B项,“婚姻”,古义:双方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男女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契约关系。C项,“不测”,古义:不可预测、凶险难测,古今义相同。 D项,“非常”,古义:意外的
54、变故;今义:十分,极。故选C。19. 下列各句按句式特征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大王来何操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得复见将军于此夫晋,何厌之有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词类活用能力。“知其事者”修饰“宾客”;“侍殿上者”修饰“群臣”,属于定语后置句。“(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于君有益”;“于此得复见将军”,属于状语后置句。“何操”,“操何”;“何厌之有”,“有何厌”,属于宾语前置句。“者也”表判断;“者也”表判断,属于判断句。故选B
55、。20. 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可爱的张老师:本校定于XX年XX月XX日在学校报告厅搞一场写作分享会。众所周知,您在创作方面挺不错,我们鼎力邀请您前来指导,请您务必出席。敬请光临!复兴中学XX年XX月XX日【答案】“可爱”改为“尊敬”(“敬爱”)“搞”改为“举行”“挺不错”改为“颇有成就”(“造诣非凡”)“鼎力”改为“诚挚”“请务必”改为“望拨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得体的运用修改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
56、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生活实际及平时的积累做出答案。邀请函是正式的信函,需使用得体的书面语。所以,口语化的“搞”、“挺不错”使用不当,要改成“举行”、“颇有成就”(“造诣非凡”)。同时,书面语还得讲究谦敬得当,对自己用谦词,所以对自己用“鼎力”就显得狂妄倨傲,改成“诚挚”;对别人用敬词,对张老师肯定不能用“可爱的”“亲爱的”,所以改成“尊敬的”(“敬爱的”);而用“务必”是命令语气
57、,极为不敬,要改成敬词“拨冗”,意为“百忙之中抽空”“请”改成“望”比较合适。另外,正文要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落款要写明活动主办单位的全称和成文日期。21. 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事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感情。垂柳没有松柏的挺拔,没有梅花的孤傲,却以柔枝的依依显示什么是多情。【答案】(参考)小草 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身躯的伟岸,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什么是顽强
58、。【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示例,写的是“垂柳”,前两句是用比较,选取其他事物比较,第三句用转折,突出所写事物的特征。注意仿写的句式、字数、押韵等,内容上要反映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现象或突出一种品格等。可以选取的事物有很多,如“小草”“寒梅”“水滴”等。可以写寒梅,没有牡丹的华丽,没有脆竹的坚韧,却以不息的力量昭示什么是傲骨等。四、作文。(60分)2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
59、“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答案】例文:依窗观物,对镜窥己中世纪的西欧透过“窗子”,看到东方闪光的富饶,反观“镜”中的自己,处处散发着对黄金的渴望,于是世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透过“窗”和“镜”看到中外差距,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国家如此,面对人生也应如此:多观窗外物,常识镜中己。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更新思想、不断开拓思路。窗外精彩纷
60、呈,外面发生的事可以启发你的心智;镜中真实可信,镜中的你毫无保留的呈现,可以让你审视自己,知不足。罗斯福看到苏联计划经济的成效,反思国内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看清外面的世界,审视自己才能让智慧之花绽放。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找准位置,确立奋斗目标。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芸芸众生中,哪个位置是你现在所处的?现在的你又将有什么样的未来?答案就在“窗外”“镜中”。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不断探索外面的世界,立志走出自我的圈子,才让世人了解了她。由此可知,了解外面的世界,认识自己才能为自己找到人生的坐标。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观看世界可明了
61、万物的规律,审视自己可以知道自己并不完美,自己不是中心。只有了解外面的世间百相,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平凡,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风向标。看到对面外界的美好,应反思自己的言行,了解对面人间的丑恶,也应注意自己是否助长了恶行的发展。德兰修女看遍了人间百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树立了为他人谋利的观念。审清世界,认识自己,人生的舞台才会变得宽广,人生的意义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仰观历史的长河,观人窥己者的光芒永恒闪亮,反观现世的状况,也唯有通晓外面的世界,审视自己的人最终走上了成功的大道。李开复走出国门补不足,取得成功;马云即时了解行业界的动态,不断补漏创新,成为成功的传奇。倚窗观物,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充实;对镜
62、窥己,才能不断发现不足,不断超越,最终让成功之花铺满人生的道路。倚窗观物,要抱着学习、充实自己的心态,让外界的人、事、物滋润自己的思想之树。同时对不好的事,要善于利用它警示自己,为自己寻得成功的道路。对镜窥己,要客观、勇敢。对不足,坦然虚心弥补,对优点,要勇于发扬。如果两者充分融合,那人生的道路便会更加宽广!【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以名人名言为材料内容的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名言蕴含的哲理性构思立意。读后可知,窗子,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以理解为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从窗子的角度构思:可写知识上的视
63、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视野”的看法、见解。从镜子的角度构思:可以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等。文章可从反思的价值、思齐与自省同在、如何看待反思等方面来立意。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作文。写作时,可以选取“窗子”、“镜子”其中的一个角度来立意,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比如写在通过“窗子“看世界、看他人的同时也不忘通过“镜子”反省自己。这当然是最佳立意角度。
64、【立意】打开窗子看世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揽镜自照,提升自我。【素材】1.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人的地位,强调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认识自己是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内在的、全过程的调节作用。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前提。在成功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只有认识自己并不断知晓自己的错误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好像早上把镜子上的水雾抹掉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样。2.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否真正认识自己、
65、肯定自己,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快速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哲们不断地教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别、身体状况、外貌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等。3.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在部分的自我评估中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而要认识自己,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认
66、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必须搞清三方面: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结构】标题切合题意依窗观物,对镜窥己,首段起笔不凡,概括得当,大气磅礴,观点鲜明。主题段落分论点句式相似,围绕总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更新思想、不断开拓思路”“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找准位置,确立奋斗目标”“倚窗观物,对镜窥己,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倒数第二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最后一段深化主题,思想性、概括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