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由对文本的解释而转换为记事文体的“传”,应发生于史家对孔子春秋的解释。先秦对孔子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三传都是传注行为的产物,注释的对象都是春秋,但在由注释之“传”向记事之“传”转换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公羊谷梁是以注释家的身份去解释春
2、秋,虽也对有些事件的本原作了注释,但侧重于对字、词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解释,更多具有注释性质。而左传的作者是以“史”这一职官和史学学者身份来解释具有历史记述性质的春秋,总结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教训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因而,左传虽也有对春秋体例的解释,但更多的是依据历史记载,恢复春秋以“微言”掩盖了的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原委,化春秋之隐晦为明白晓畅,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复原了鲁春秋”。也正是这种出于行为目的需要的复原,左传将“传”这一注释典籍的方式,基本上转换成为一种历史记述的文体。左传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故仍然采用了编年之体,有着不少解释性及梗概式记事的文字。受传注体例的限制,左传将一个事件发生的
3、前因后果过程的记述,分解在不同的年份,且这一年份内还要记述不同诸侯国或不同性质的行为事件。但是,左传却对各种事件的发生采取了全视角记述。它不仅记述了每一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相关记述,记述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大的历史背景。如记晋文公复兴晋国,通过僖公前后二十多年的记载,记述了重耳出亡、秦国与晋国的关系、晋国救宋、重耳随从的品格等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的视角,比较完整地展示了晋国兴盛前后的历史。较之国语晋语单一记述晋骊姬之难,更具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服务于政治的意义。至于司马迁创造的以专门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字称之为“传”,也当与左传
4、称之为“传”有密切关系。史记“索隐”谓:“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先秦的“传”多用于经典的注释。左传虽有传注的性质,虽非以人为主叙事,更非专记某人之行事,但却涉及到了不少人物的生平行事;它有对孔子春秋体例的一些注释,但却是以记事为主。故史记“列传”之“传”的产生,当不仅是借用先秦左传的文体名称,而且当与左传一样,具有真实记载历史人物行事的性质。所以,“列传”传记体的产生,当是在左传详细叙事的“传”的基础上,融入了晏子春秋战国策等专记一人之事的元素,从而创造了“列传”这一史学体式,用于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说,记载人物之“传”,是经典的传注之“传”的进一步发展。(节选
5、自经与先秦说、解、传的发生及演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传同为给春秋作注行为的产物,但左传和公羊谷梁的作者身份的差异,作注目的的不同,使得左传别具一格。B. 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左传沿用了春秋编年体的体例,受此限制,左传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分散而不连贯。C. 国语在叙骊姬之难时,角度较为单一,不及左传视角覆盖诸多领域、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示晋国兴盛前后的历史。D. 左传和史记之“列传”同中有异:同为历史著作,前者有传注的性质,以记事为主,后者以人为主叙事,且一传多专记某人之行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将其他两
6、传与春秋左氏传比较,意在论证左传在由注释之“传”向记事之“传”转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B. 第三段举出“晋文公复兴晋国”的例子,论证左传全视角记述的特点:记述历史事件,既交待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叙述事件大的历史背景。C. 第四段结合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史书,意在论证司马迁创造史记之“列传”的史学体式,缘于他善于继承和发展。D. 文章论述“传”的生成和演化,既有对于相关书籍横向的比较,也有对于不同时期书籍在“传”发展过程中源流关系的纵向探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羊谷梁解释春秋,其作者都是以注释家的身份,同样侧重于对字、词进行解释,无助于“传”由注释向记事转换。B
7、. 春秋隐晦,左传明白晓畅,但两者均关注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原委,可以说左传既尊重了春秋,又有所创作。C. 左传之“传”和“列传”之“传”,前者兼有“注释和记事”之意,而后者据司马迁的解释,在“记事”之外,还有“流传”之意。D. “列传”传记体,固然是司马迁的天才创造,但一定离不开对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历史著作的叙述传统的吸收借鉴。【答案】1. B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项分析错误,“受此限制”不对,受的是传注体例的限制而
8、非编年体例的限制。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分析错误,“第四段结合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史书”论证的目的,不在于证明司马迁创作“列传”成功的原因,而是论证“传”这一文体生成和演化的脉胳。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无助于传由注释向
9、记事转换”不对,“转换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也对有些事件的本原作了注释”均说明起到了有限的作用。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与教育应用结合的产物。游戏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很多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像游戏一样吸引人。近年来,以个性化和游戏化为主线,芬兰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16年,该国实施了新的教育标准,将课程全面游戏化、活动化和项目化,结果让学业负担减轻的同时,芬兰学生依旧保持了极为强劲的学业竞争力,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人们意识到,学生是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好的,使用教育游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关
10、于做好基础教育优质数学资源建设工作的相关通知也将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性和游戏性是其主要的特征,要求“对学生巩固相关学科知识,培养、训练判断推理等必备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从开发的角度,国内不乏教育游戏的精品之作。但与电子游戏产业本身的发展势头相比,教育类的电子游戏在整个产业当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育游戏的弱势表现原因众多。从使用者角度看,如果学生、家长、教师没有在技术能力和观念上做好准备,会妨碍和延迟教育游戏推广。除了信息素养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游戏的功能,劣质电子游戏造成的负面印象也是让受众犹豫的原因。从市场角度来说,教育游戏盈利模式不够明确,导致企业
11、不愿投入研发。如果依赖于非盈利模式的研发,无论是学术性还是公益性的资助,其投入规模和质量也无法与商业娱乐游戏相比。从设计角度来说,所谓“设计裂痕”是核心原因。这一现象是由于缺乏核心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技术,往往通过简单的动画将知识组合起来,导致教育游戏的质量难以保障。(摘自教育游戏:让教学“如鱼得水”中国教育报2019年2月16日)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陈宝生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要坚持
12、需求导向,将国际合作双方的需求放在“大外交”格局,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中统筹考虑,摸清各自家底,平衡双方需求。要立足当前,逐步推进,对访学、办学、语言、科技、人文交流、孔子学院等合作形式实行项目式管理。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将决策、措施统一到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上来,着眼于合作质量,稳步推进共建。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共有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16所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建立了1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7年,共有31.72万沿
13、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64.85。(摘自教育部网站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9年2月19日)材料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攻坚克难,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底色,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内涵发展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力点。学前教育方面:国家提出,到2020年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义务教育方面:指向教育过程公平及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成为
14、新标尺。职业教育方面:如何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必须面对的新问题。高等教育方面:在完成了规模扩张、教育体系日趋完备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突破。(摘自中国教育的时代抉择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述评公平质量篇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7日)材料四 2005-2017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3日)2017年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情况【注】生均教育经费,即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如某省、某市),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由政府制定的财政年度预算的依据,同时也是当地财政部门按照当地计划内在读
15、学生数额,向相关教育部门拨款的依据。(数据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网站2018年11月09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使用教育游戏是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得好的方法之一。B. 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统一决策和措施。C.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而教育公平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D. 2017年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以及增长幅度各有差距,其中幼儿园和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差距最为显著。5. 下
16、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分别从开发、使用者、市场、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游戏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原因,其中,“设计裂痕”是其核心原因。B. 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发挥实效的具体表现。C. 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政府着眼于内涵发展,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D. 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以促进教育发展,但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分配并不均衡,有待更为合理分配。6. 结合以上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国家为促进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答案】4. D 5. A 6. 信息技
17、术:将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改进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发展。对外交流:通过“一带一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果。规章制度: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发力点,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经济投入: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原文,然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进行比对,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内容要点,注意准确理解。D项理解错误,“差距最为显著”表述不严谨。“经费总支出”差距最
18、大的是幼儿园与普通高等学校,“增长幅度”差距最为显著的应是幼儿园与普通小学。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以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A项理解错误,“设计裂痕”是设计角度中的核心原因,而不是整个教育游戏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核心原因。故选A。【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概括梳理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词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出题人的题干要求,形成语句,标好序号,分好段落,依次写出,即可得分。本题材料中,国家为促进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信
19、息技术。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家将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改进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发展。对外交流。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家推进教育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果。规章制度。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发力点,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和要求,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经济投入。从材料四的图一可以看出,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深山来客朱山坡“我们大清晨撑船出发,晌午到达蛋镇,刚好赶得上电影。”蛋镇没几个人去过鹿山,那里
20、偏僻,还险峻,不通公路,是深山野岭,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从鹿山来?蛋镇人吓了一跳,那得经历多少艰险啊!这个陌生中年人高高瘦瘦的,憨厚老实,脸膛比镇上的男人都白净,还显得比镇上的男人更斯文,背着一个耷拉着头的女人走进电影院。鹿山人的妻子五官长得真好看,是一个美人的模样,很年轻,但身体不好,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主要是腿不好,走不了路,浑身没有力气似的。蛋镇上的人都替她担心,也很疑惑:费那么大的劲来到蛋镇,难道就只为看一场电影?后来,在镇上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一次鹿山人背着他的妻子送进电影院,自己蹲在电影院外与门卫卢大耳一起烧卷烟,闲聊。“她哪里也不愿意去。她只喜欢看电影。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
21、觉得病好了一大半。”鹿山人说。见过鹿山人妻子的人都相信鹿山人说的话是对的,因为他们发现,从电影院里出来后,鹿山人的妻子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尤其是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甚至,她要尝试着双脚踮地走路。鹿山人自己说,他曾祖父那代才从武汉搬迁到鹿山的。曾祖父是武汉最有名的戏子。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来听他的戏,迷上他了,连听了一个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曾祖父后来才知道她竟是一个北京王爷的爱妾,就带着她一路逃奔,最终在鹿山安定下来,隐姓埋名。卢大耳说,鹿山人的妻子是来自武汉的知青。来到鹿山前,父亲跳进长江不见了。来到鹿山后第二年,患贫血病的母亲也死了。
22、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武汉没有亲人了,她不愿意回去,和鹿山人好上了。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人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做出否定的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摸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当成了客人,他们对鹿山人的山货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而他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妻子。妇人们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还有的给她塞人参、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都被她婉拒了。“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她苍白的脸上一边是歉意,另一边是
23、感激。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变得莫名的哀伤,竟掩面低声地抽泣。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
24、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鹿山人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她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那哭声就是山洪暴发,悲痛欲绝。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上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电影散了,鹿山人的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心里感觉特别幸福。鹿山人对老吴千恩万谢。他的妻子眼含泪水,频频点头向老吴表达谢意。“你今天特别漂
25、亮!”老吴慈爱地赞美了她。她说要去照相馆,“老吴说我今天特别漂亮。”鹿山人只好改弦易辙,去往国营照相馆。这是蛋镇人最后一次见到鹿山人和他的妻子。这次台风过后,多少次台风过后,再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有一天,国营照相馆在玻璃橱窗展出了一幅32英寸的大型彩色照片,装了金色的边框。照片里的女人穿着橘红色的旗袍端坐在黑色的椅子上,秀发及肩,脸色绯红,面带微笑,双目炯炯有神。“多漂亮的女人啊!像胭脂扣里的如花。”但眼尖的人一眼便能辨认出照片上的人是鹿山人的妻子。(选自芙蓉2018年第5期,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作者将故事高潮置于“台风将至”的紧张、
26、危险的环境下展开,同时也助推人物情绪的激烈变化。B. 小说对蛋镇妇女们的形象作了生动精细的刻画,凸显了她们热心、善良等形象特点,侧面表现鹿山人妻子的美丽。C. “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鹿山人妻子这话其实并不符合这对夫妻的物质生活现实,她脸上的“歉意”更多透露了坚强的心性。D. 小说描写一个鹿山男人和他病入膏肓的知青妻子的爱情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将丈夫对妻子的深爱、小镇人的淳朴友善和世间的生死冷暖描写得生动感人。8. 对于鹿山人夫妻来说,看一场电影到底有多重要?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理解。9. 小说深山来客构思精巧,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7. B 8. 对于鹿山男人来说,“看一场
27、电影”是丈夫对妻子表达爱的最好方式。丈夫艰辛跋涉来到蛋镇,只为让妻子看上电影,他就“心里感觉特别幸福”。对于鹿山人妻子来说,看电影是治疗身体和释放悲苦的良药,“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是妻子生活与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看完之后,会“亢奋”“热泪盈眶”,能对抗一切“难受”“绝望”。(或她借助电影获得失去亲人、远离城市后的精神慰藉,也在贫瘠的环境里获得与文明世界的精神沟通。)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每一次看电影就是双方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完美爱情的一次表达,看电影更是他们彼此生命存在的意义。 9. 以“看电影”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紧凑。运用对比
28、,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描写两对夫妻(“深山来客”包含两对夫妻来到深山的鹿山男人的曾祖父夫妻,走出深山到蛋镇看电影的夫妻)一入一出,凸显爱情主题。小说结尾留白,耐人寻味。让鹿山人妻子定格成照片,圆了鹿山人妻子心中的电影梦,同时暗示了鹿山人妻子已逝的结局。同时又留给蛋镇人对美的回忆和憧憬。【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分析不正确。小说只是描写蛋镇妇女的群像,并未精细刻画;并非侧面表现鹿山人妻子的美丽,而是表现妇女
29、们对鹿山人妻子的关心。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本题中,看一场电影,对鹿山人夫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思:丈夫艰辛跋涉来到蛋镇,只为让妻子看上电影,他就“心里感觉特别幸福”,这是鹿山男人向妻子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看电影是鹿山人妻子生活与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看完之后
30、,会“亢奋”“热泪盈眶”,能对抗一切“难受”“绝望”。对于鹿山人妻子来说,看电影是治疗身体和释放悲苦的良药。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每一次看电影就是双方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完美爱情的一次表达,看电影更是他们彼此生命存在的意义。【9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思路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阅读文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思路,感受文中形象,感悟文章的主题,然后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本题,从结构上说,“看电影”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紧凑。小说结尾让鹿山人妻子定格成照片,圆了鹿山人妻子心中的电影梦,同时暗示了鹿山人妻子已逝的结局,同时又留给蛋镇人对美的回忆
31、和憧憬。这种结尾留白,耐人寻味。从表现手法上说,文章描写两对夫妻的一入一出,凸显爱情主题,运用对比,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
32、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
33、泰益沮。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B.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
34、追执之C.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D.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目,到明清时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殿试者称为进士。B. “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文中指征调兵力。C. “兵部”,掌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官署,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D. “归省”,指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古时指当官的人或是有成就的人回归故里。
35、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他反对刘瑾滥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营救,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B. 王守仁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宁王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C. 王守仁性格温厚,文武双全。张忠、许泰两人轻视他是文人,故意逼迫他射箭,他三次射中靶心,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D. 王守仁聪敏好学,苦思潜修。他领悟到要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创立“阳明学”,学子遍布天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36、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2)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冒犯王守仁,有的叫着王守仁的名字辱骂他。王守仁不为所动,抚慰他们更加宽厚。(2)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第
37、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舟装满木柴,乘风放火,烧了叛军的副船。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赶抓住了他。“朝其群臣”意思是“召见他的群臣”,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以小舟载薪”意思是“用小船装满木柴”,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遁”意思是“逃跑”,应紧跟在上句后,后面说的是王冕率兵追赶他。据此分析可排除C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
38、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同时,要积极利用文言文文本进行正误判断。B项解说错误,檄,文中用以声讨宁王朱宸濠反叛。故选B。【12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应是张
39、忠、许泰更加懊丧。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纵”,纵容;“犯”,冒犯;“或”,有的人;“抚”,抚慰。(2)“异敏”,异常聪明;“谪”,贬谪,这里指“被贬谪”;“穷荒”,穷荒之地;“绎”,整理。【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有长进。只是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抓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
40、仁刚正地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大怒,在朝廷上将王守仁杖刑四十下,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杀,衡量(王守仁的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王守仁)入京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军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反叛,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王守仁急忙赶到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军粮,修治器械船只,传送文书揭露朱宸濠的罪状,使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各自率官员士兵为王事尽力。壬辰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这样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
41、。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舟装满木柴,乘风放火,烧了叛军的副船。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赶抓住了他。总共三十五天叛军就被平定。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逆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冒犯王守仁,有的叫着王守仁的名字辱骂他。王守仁不为所动,抚慰他们更加宽厚。病了给他们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办丧事的,一定停下车慰问好
42、久才离开。京兵们说“王都堂爱护我们”,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他射箭。王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世宗刚即位,任命王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探望父母。王守仁病重,上疏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诏命回复就回家了。走到南安去世,享年五十七岁。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忽然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于是深信不疑。他从事教育,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求学的人一致听从他
43、,世间于是有了“阳明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这首诗写于李白青年时出蜀至荆门之时。李白少时在蜀地生活,故称之为故乡。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出蜀之后,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B. 以如镜明月写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般的云彩衬托江岸的辽阔和天空的高远,颇具想象力。C. 诗人既写告别故乡,又写送别朋友远行,越发显出思乡深情,也体现了诗题中“送别”二字。D. 全诗以自
44、己出蜀“渡远”而赴荆门开篇,以“故乡水”“万里”作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15. 颔联有如一幅长轴出水图,而且融情入景,故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请选择某一角度加以赏析。【答案】14. C 15. 示例一:山水如画(画面阔远)。这是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画,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远远望去,仿佛流入辽远的荒漠。整个画面辽阔而又高远。示例二:讲究炼字(动静结合)。前句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而且气势开阔;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江流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
45、喜悦和激情,极富动态之美。示例三:融情入景(触景生情)。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蜀地(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如此辽阔的原野和奔腾的江水,壮观而富于气势,心情豁然开朗,油然而生喜悦,也透露出青春的蓬勃朝气。【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分析错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反说故乡之水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思乡深情。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
46、绪。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景象、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抓住写景句,即可体会出诗人的情感。颔联描写了雄浑阔大、气魄非凡的原野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人生的憧憬。本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进行赏析,从写景角度,颔联所描绘的画面整个画面辽阔而又高远,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从炼字的角度,颔联中,前一句中的“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后一句中的“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写出了江流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
47、,极富动态之美。从表现手法运用角度,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诗人融情入景(触景生情),心情豁然开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也透露出青春的蓬勃朝气。选取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点睛】诗歌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
48、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这一联,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这句的意思是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种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其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如何把四种景象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呢?作者用一
49、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
50、市蜃楼。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
51、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如“_,_”就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渝。(2)出师表
52、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就可以取得如此效果:“_,_。”(3)杜牧的阿房宫赋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吧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必能裨补阙漏 (4). 有所广益 (5). 管弦呕哑 (6). 多于市人之言语【解析】【详解】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
53、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的书写:悔、裨、阙、呕、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即便在反腐行动不断深入的今天,某些大老虎却依然不知收敛,置若罔闻国家的法令和组织的纪律,依旧肆无忌惮地顶风作案。春光明媚,每一棵树,每一枝花都变得生动起来,植物园里,花枝招展,芳香扑鼻。2月14日,印度警察部队在印控克什米尔遭汽车炸弹袭击,40多人死亡,2月26日,印度空军多架战机对巴控克什米尔“恐怖主义训练营”进行空袭:印巴关系再度祸起萧墙。如果特朗普固执己见,共和党议员反戈一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据福克斯新闻网的调查结果,53的共和党支持者建议共和党在
54、2020年大选中换人参选。“歪果仁”高佑思把自己体验中国铁路建设、运营的经历制作成短视频,视频中,人们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苦历程,看到一代代中国人筚路蓝缕的努力。当时现场人语喧哗,一片混乱。到底是相信围观人群的众口一词,还是相信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呢?这个涉世不深的年轻警察一时不知所措。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55、;形容不重视、不关心。这个成语系动补结构,不能接宾语。本句“置若罔闻国家的法令和组织纪律”使用错误。花枝招展:比喻女孩子或事物姿态优美、艳丽。本句用来描写植物园里的树木和花枝,是恰当的。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本句中,印巴冲突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这个成语使用不当。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本句中,因特朗普是共和党人,此处成语使用正确。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此处使用该成语形容中国人所经过的努力,使用正确。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这是动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分析可知,成语使用不正确,成语使用正确。故选A。18.下
56、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教授在宣讲之后还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宝贵的备考经验,比如准备好预案,调试好心态,紧扣好考纲,落实好细节。B. 曾经导演“跨省抓捕”的鸿茅药酒已华丽返场,新的广告片正在热播,但公司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C. 刘经理告诉记者,三湘大市场每日一次的抽样督察是为了履行避免假货入市、防止以次充好、杜绝货品暗换等一系列工作职责。D. 从谭老师倾注了太多心力的这班孩子身上,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虽然他们的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
57、,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日常用法等。A项结构混乱,应改为:紧扣考纲,落实细节。“紧扣好”为状语和补语同时修饰动词,视为杂糅;落实细节也无须再加“好”,本身意味着将细节落到实处。B项不合逻辑,“值得期待”与语境不合,视为逻辑混乱,应改为:我们将拭目以待。C项没有语病。D项搭配不当,倾注的是心血,而非心力。故选C。19.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信号绳作为主要通信工具
58、,即通过对信号绳的拉、抖组成系列信号来实现对陆上的简易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便捷、直接,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信号绳仅能实现有限信息量的表达,且信号传输过程极易受复杂海水环境影响而中断或失效,带来安全隐患。2015年,就曾有潜水员的信号绳被缠住而险些发生事故。可以说,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时,是真正的命悬一“线”。针对信号绳的诸多弊病,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在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面向军事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渐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发热点之一。 A. 那么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展如何呢?B. 那么信号绳在军事潜水领域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各种缺陷有哪些呢?C. 那么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设备研发
59、的现状如何呢?D.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军事穿戴设备的前景预期有哪些呢?【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先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确定首句或尾句,再根据标志词语、标点符号、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整段文字的语境等确定中间句子的排列顺序,排完后,通读全段,看语意的表达是否顺畅。A项,提到了军事潜水以及智能穿戴,和文段尾句话题一致,紧接上文,逻辑严密。B项,信号绳的缺陷在上文已经论述,应排除。C项,“日常生活”与文段尾句强调的“军事潜水领域”不对应,应排除。D项,“前景预期”过于笼统,且没有提到潜水领域,应排除。故选A。20.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回答问
60、题。近日,有微博网友发帖称,“部编本”语文教材将初三经典课文石壕吏删除,并且没有放到其他年级,整个初中课本都没有石壕吏了。2月25日,记者联系到“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温儒敏就网传消息向记者表示,“上很多人搞不清楚。这没什么好解释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没有任何背景考虑。”“比如有100篇经典课文,只能收录40篇,哪一篇大家以前都学过的,哪一篇撤下来大家都有意见。”温儒敏说,这是出于教学必要。同时,温儒敏向记者介绍,目前,教材尚未正式出版。(转自新浪网,有改动)你是否赞成从初中教材删除石壕吏?如果赞成,理由何在?如果反对,理由何在?请分别陈述理由,供出版方参考。要求每条理由陈述不超过4
61、0个字。赞成理由:_反对理由:_【答案】 (1). 赞成理由:不能因循守旧,鼓励改革创新,相信专家眼光,满足教学需要,期待新的经典。 (2). 反对理由:经典名篇不可删除,文化传承不能断裂,主流民意不可违背,专家言行不可任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材料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结合生活实际阐释自己的具体看法。此类题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短评。赞成与反对的意见都可以,只要有充足的理由即可。如赞成,理由:教材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因循守旧,鼓励改革创新,期待
62、新的经典。如反对,理由:石壕吏是经典名篇,不可删除,无论从文化传承上,还是从审美意蕴上,这篇都是无比替代的。【点睛】短评题的答题思路:第一步: 通读材料,全面理解。 弄清楚材料在说什么,围绕什么核心问题,涉及那些信息,辨析信息主次,提取关键信息。第二步:提炼概括,提出论题。 根据核心问题、主要信息,提出论题。第三步:围绕论题,清晰表达,自圆其说。 观点鲜明,理由充足,思路清晰,合情合理,书写工整,字数要符合规定的要求。21.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1)请简要概括两幅漫画共同的寓意。(10字以内)(2)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幅漫画构思的创意。第一幅:(60字以内) 第二幅:(40字以内)
63、【答案】(1)示例:多读书,价值大。(或多读书具有重要意义或书籍具有巨大作用。)(2)示例:第一幅:通过三个人和三叠书的变化说明书籍恰似人生的垫脚石,读书越多,人的眼光越开阔,人生境界越高远。(60字以内)第二幅:把书籍比作电源,给大脑充电,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书籍是智慧的源泉的主旨。(40字以内)【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由表及里,由实及虚,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本题有两副漫画,第一幅,有三个人,不读书的人,目光只会盯着地面;读书少的人,目光只会盯着墙壁;读书多的人能看到远处的天空。
64、第二幅,从书本中充电后,大脑会变得更大。两则漫画的共同主题是:多读书,价值大。(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语句)(2)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漫画所有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要注意内容完整,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连贯,无语病,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本题,第一幅漫画,通过三个人读书多少的比较,导致眼界大小的变化,说明读书越多,人的眼光越开阔,人生境界越高远。第二幅漫画,把书籍比作电源,能给人的大脑充电,经过充电后的大脑比以前更大,暗示比以前更有智慧。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很多年前,在华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华为不需要科学家,华为需要工程商人。”对此
65、,任正非比喻称,沙漠里是不能种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是可以种植的。库布齐、塞罕坝、以色列不也是遍地绿茵吗?他说:“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饭碗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已经度过饥荒时期了,有些领域也走到行业前头了,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工程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需要科学家,而且还需要思想家。”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生活需要创新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
66、。这样, 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 ,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 美是创新。 ”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
67、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
68、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从关键语句“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饭碗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可以确定立意。【立意】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指导
69、思想。(任正非语。)随着时间推移与形势发展,必须创新策略。(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一成不变,不思改革,无疑会伤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成语: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要根据时势的变化着眼长远走向未来。(红楼梦第四回:“大丈夫相时而动”。)自身改善之后,则要进一步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我完善。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科学与思想来支撑和鼓舞。【素材】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国家根据综合国力,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如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以来,国家也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样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走好每一步之后,清楚地知道
70、下一步该如何走。2、在科学研究领域,我国也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如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3、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程中,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4、名人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结构】以上立意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目标;第二类是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第三类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科学与思想来支撑和鼓舞。第一
71、类立意的作文,可以写成论述类文章,先从材料中引出论点,如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或者从自身写起,“新的时代,新的目标”),接着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论据选用要兼顾古今中外,兼顾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然后,结合时代特点,联系自身实际,谈对主题的理解,这是深化主题所必须。最后是结论,强调论点,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其他两类立意的作文,结构与之类似。【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