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40.50KB ,
资源ID:14631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631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历史4月调研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历史4月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历史4月调研试题(含解析)1.公元前513年冬,赵鞅“铸刑鼎”,将“刑书”公之于众;对此,鲁国孔丘评价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主要反应了春秋后期A. 晋国统治秩序瓦解的必然性B. 孔子捍卫礼乐制度的合理性C. 社会转型过程中矛盾的激化D. 士作为独立社会阶层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将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亡国,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矛盾的激化,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孔子对赵鞅“铸刑鼎”事件的评价,不是在论证晋国统治秩

2、序瓦解的原因,故A项错误;孔子对赵鞅铸刑鼎的评价体现的是孔子对该事件的不满,而不是在捍卫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仅根据孔子的言论无法得出士作为独立的阶层出现的结论,故D项错误。2.下表所描述历史现象说明,在宋朝A.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B. 政府政策与民间信仰间良性互动C. 推崇君权神授的理学逐渐世俗化D. 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承中推陈出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朝廷多次赐予民间信仰的女神“妈祖”荣誉称号,促使妈祖向全国性信仰的转变,体现了政府政策对民间信仰的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 民间信仰和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经济重心、君权神授和传统文化等经济、政治和

3、文化之间的关系,故ACD错误。3.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A. 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货币体系B. 凸显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已走向顶峰C. 提高了明朝地方治理改革的有效性D. 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知,一条鞭法实行后,土地所有者将税粮和徭役折算成白银以后直接交给县衙门,省去了里和甲中间环节,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基层的直接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没有涉及到资本主义的货币体系,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4、是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强化,而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治理的有效性,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一条鞭法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故D项错误。4.晚清政府平定沙俄支持新疆叛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这主要反应出近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A. 重新实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B.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主权化管理C. 拓宽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D. 在侵略与开放的过程中艰难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

5、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中国开放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清朝在平定沙俄支持的新疆叛乱后,路上丝绸之路才有所恢复,可见路上丝绸之路是在侵略与开放的过程中艰难发展,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只是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而非繁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平定新疆之后对原本就存在的路上丝绸之路的影响而不是对主权的加强和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的拓宽,故BC错误。5.张之洞在刊行于1898年的劝学篇中说:“近日朝野皆知练兵为第一大事,然不教之于学堂,技艺不能精也;不学之于外洋,艺虽精,习不化也。”基于上述认识与实践,张之洞A. 反思了甲午战败的原

6、因B. 提出了中体西用的倡议C. 推进了晚清军事近代化D. 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向外洋学习有利于练兵事业的发展,能推进晚清的军事近代化,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论述的是教育和向西方学习与军事的关系,并没有反思甲午战争,也没有提到中体西用,故AB错误;张之洞是清政府官员,练兵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发生在1911年的事情,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6.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就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

7、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这主要说明国民革命中A. 国共合作有深厚历史基础B. 共产国际发挥重要的作用C. 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D. 统一战线有利于革命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20年国民党邀请共产党人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共产党邀请国民党人策划反帝革命运动,可见国共两党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分为两层意思,共产国际发挥重要作用,只是第二层意思的反映,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相互邀请,体现的是国共两党的深厚感情,没有涉及民族意识和统一战线的内容,故CD项错误。7.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总结

8、李自成占领北京又旋即失败的教训:1944年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复信中说:“我们把它(指甲文)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材料主要说明A. 敌后战场已取得决定性胜利B.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C. 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渐发展壮大D. 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体现了毛泽东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视,故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表述无关可排除。8.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

9、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浦东的开发与开放A. 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结果B. 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C. 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D. 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开放浦东是为了将长江沿岸城市推向全世界,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深入,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以浦东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的开放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表现,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浦东的开放对外向型经济的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故D项错误。9.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

10、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个居于中间。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作为两个极端的经济地位都力求攫得政权,以便实行代表自己利益的寡头(贵族)制或民主制,从而各走极端。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A. 阶级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B. 城邦制度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稳定C. 调和社会矛盾利于保障城邦利益D. 通过分工可实现个体价值差异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存在阶级的极端差异,才会导致国家走向极端,故调和阶级矛盾可以避免国家走向极端从而有利于保障城邦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阶级的极端差异导致矛盾的激化,没有涉及社会发展、城邦制度和个体分工,故ABD项错误。10.斯塔夫里阿

11、诺斯在全球通史认为,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原因是,诸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材料所述观点说明“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主要原因是A. 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发展B. 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工业化的阻碍C. 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 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渐导致世界格局的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过来的原因是诸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对第三世界的入侵导致第三世界的工业化遭到严重的阻碍,故

12、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颠倒马克思结论的原因在于殖民地,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是宣传马克思理论的途径和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故CD项错误。11.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联漫画中有一幅名为老毛病发作的漫画:医生(右站者)为“资本主义”(左坐者)把脉。对话中提到:“我感到最后的打击迫近了。”这一漫画A. 形象揭示了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B. 明确批判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C. 高度肯定了苏联建设的基本成果D. 鲜明倡导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意在肯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并且

13、为资本主义把脉问诊,故C项正确;漫画寓意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问题,与十月革命,霸权主义和和平共处无关,故ABD项错误。12.1889年5月完成的鸢尾花以5300万美元的天价于1988年11月11日被拍卖,该画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右方的浅蓝花相呼应。细心安排花朵位置,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与上述画作的流派-致的一项是A. 马拉之死B. 拾穗者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印象画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作品大多线条粗狂,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根据材料描述鸢尾花与印象画派风格一致,故C项正确;根

14、据所学可知马拉之死和拾穗者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派,故AB错误;蒙娜丽莎作为达芬奇的代表作,画风细腻严谨与材料描述不一致,故D项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卫生与国家之盛衰有莫大关系。盖国家盛衰,以人民之强盛为衡,而人民是否强健,则以公共卫生为准。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

15、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强烈地意识到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各城市兴起了以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环境治理和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据【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都市发展进程加快,使都市公共卫生面临严重挑战。租界行政当局基于安全与健康的需要1898年成立了正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启动了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华界政府在卫生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或基于共同利益,不仅参与政府组织的卫生建设之中,而且独立开展了公共卫生宣传工作、社团举行的清洁运

16、动、劝止吐痰运动、健康比赛等。加强了市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与公共意识,促进了都市社会的凝聚和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摘编自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一1949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在解放后不长的时间内,就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据当代中国丛书编辑

17、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公共卫生困境的具体表现,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为例,指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公共卫生建设的意义。【答案】(1)表现:环境污染产重;传染性疾病流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放任思想;公共卫生意识淡薄。(2)特点:受西方的影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都市文明进程和人们健康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保障了人

18、民的健康安全;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得出环境污染严重;根据材料“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和“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得出传染性疾病流行;根据材料“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可得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可得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得出自由放任思想和公共卫生意识淡薄。(2)第一小

19、问特点,根据材料“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得出受西方的影响;根据材料“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得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根据材料“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得出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该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还没有实现独立,卫生措施的实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结合材料“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结合材料“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即可得出保障了人

20、民的健康安全和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浸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阐述:1840年鸦

21、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华民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国家危亡,从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中国仁人志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新思想。从此,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开展了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维新思想,仿行西方制度成为时代潮流,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戊戌变法发生。而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丧失革新能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兴起。总之,纵观中国近代史,随着民

22、族危机加深。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从中体西用、到维新变法、到追求民主共和,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再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进程。【解析】【详解】阅读材料可知,梁启超论述的是思想解放潮流与时代的关系,根据材料“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结合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特点,可提炼出观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述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得出结论即可。15.材料 旧社会中国农村有强大的宗族势力,

23、往往在宗族共有名义下拥有大量族田,其中大公堂一般由族长管理,小公堂一般由农民自己轮流管理,而祠堂则是宗族的标志,是全族立法、司法、行政的机关。除地主土地外,土改中被没收最多的就是由地主乡绅管理的族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祠堂等得由当地政府管理,并充为公用。因为祠堂依然安放着祖宗神牌,曾出现因祠堂拟改做仓库引发群众闹事案件。土改中通过“引苦:“诉苦、“论苦”,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但最初诉苦指向是停留在“生存伦理”层面。农会成立后,通过相关组织规则规定: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农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乡村权力的的转移,但领导农会的雇贫农们往往“过于老实,自

24、己没有主张,容易被人掌握,做落后群众的俘房”摘编自何朝银土地改革与义序宗族乡村的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改革中瓦解宗族势力的措施及其障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消解乡村宗族势力的意义【答案】(1)措施:没收地主和地主管理性公田;征收宗族祠堂充作公用;在宗族内展开阶级划分;构建农会等新公共权力;障碍:农民宗族观念强大;农民缺乏阶级观念;翻身农民缺乏行使基层权力的能力;(2)消除了封建族权对农村社会秩序的控制;推动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利于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巩固新生政权。【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土改中被没收最多的就是由地主乡绅管理的族田”得出没收地

25、主和地主管理性公田;根据材料“祠堂等得由当地政府管理,并充为公用”得出征收宗族祠堂充作公用;根据材料“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得出在宗族内展开阶级划分;根据材料“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得出构建农会等新公共权力。第二小问障碍,根据材料“农村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得出农民宗族观念强大;根据材料“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但最初诉苦指向是停留在生存伦理层面”得出农民缺乏阶级观念;根据材料“过于老实,自己没有主张,容易被人掌握”得出翻身农民缺乏行使基层权力的能力;(2)根据材料涉及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

26、消除乡村宗族势力巩固新生政权,可得出有利于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巩固新生政权;根据材料可知乡村宗族势力掌握大量田产,故可得出消解乡村宗族势力有利于推动土地改革的完成。16.材料 北约自1949年成立始,既有遏制苏联、维护西欧安全的一面,又有作为美国对外争霸和控制盟国的工具的特点。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1966年2月21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此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不能自拔,美国国内财政赤字日增面对来自苏联的巨大核威慑压力,北约成员国逐渐对美国能否为盟国提供有效保护产生了疑虑。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化组织暴露出冷战时期西方阵营内部的战略分歧,美国内部要求重新审视

27、美欧关系的呼声高涨。美国利用意识形态加强北约、维护欧洲团结以对抗共产主义,以此来掩盖美国与盟国的矛盾,尽可能消除法国退出的负面影响。摘编自刘姝北约危机与美国的应对(1966196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影响。【答案】(1)北约本是美国对外争霸和控制盟国的工具;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的外交政菜;欧洲经济恢复及其一体化的发展;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财政赤字日增,国力受损。(2)暴露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约的军事实力;有利于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推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解析】【

28、详解】(1)根据材料“作为美国对外争霸和控制盟国工具的特点”得出北约本是美国对外争霸和控制盟国的工具;根据材料“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可得出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不能自拔,美国国内财政赤字日增”得出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财政赤字日增,国力受损;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96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欧洲经济恢复及其一体化得到发展。(2)根据材料“暴露出冷战时期西方阵营内部战略分歧”可得出暴露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歧;根据材料“以此来掩盖美国与盟国的矛盾”和“对抗共产主义”可得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约的军事实力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根据材料“控

29、制盟国的工具”可知法国退出北约有利于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推行。17.材料 杜佑一生主要活动在安史之乱以后,此时杜佑极意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和“富国安人之术”,虽位极将相,而好学不倦。他为学不重术数,不尚章句,以为诸经率多记言,罕存法制,故究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编纂了通典一书。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不但可以补正文的不足,而且指出材料的出处,便于稽考;杜佑从“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这一观点出发,特别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把关于叙述财政经济的食货典;放在.首要的地位;他还认为上古朴质少事,固然很好,但多

30、鄙风微俗,不如后世文明。南宋郑樵的通志略、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以及清朝一再续修的“三通”都是沿袭通典的体例而编纂的巨著。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史学成就取得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通典的史学价值。【答案】(1)杜佑本人注重经世致用且好学不倦;杜佑的政治实践注重制度史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开明视野开阔;安史之乱促使唐朝由盛转衰需要历史反思和借鉴。(2)开辟史书编纂的新途径;发展史书自注方法;影响后世治学精神和方法;保留了唐代及以前有关典章制度的文献史料。【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和富国安人之术,虽位极将相,而好学不倦”得出杜佑本人注重经世致用且好学不倦和杜佑政治实践注重制度史研究;根据材料涉及的事件安史之乱可得出安史之乱促使唐朝由盛转衰,需要历史反思和借鉴;根据所学可知,唐代经济文化得到一定的发展,文化比较开明得出唐代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开明视野开阔。(2)根据材料涉及到的关键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得出开辟史书编纂的新途径和发展史书自注方法;根据材料“沿袭通典的体例而编纂的巨著”得出影响后世治学精神和方法;根据材料可知通典是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可得出保留了唐代及以前有关典章制度的文献史料。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