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2、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佛家认
3、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伦理学虽然问世于西方,但已成为当今各国学界共同关注的“显学”。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既要吸收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又要吸收借鉴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与要义。自20世
4、纪中期以来,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成为贯穿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条主线。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其他物种与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人类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势必造成人类的唯我独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无力;极端的自然中心论则意味着放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会导致人类发展的停滞。超越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恰恰可以从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找到灵感、获得支撑。无论儒家的“参赞化育”、道家的“道法
5、自然”,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摘编自朱耀洪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天人关系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关系。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以自然界这个母体为认识对象,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古人认为,人类及其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皆本于天,人居天地之间,依天地资源而生存发展,故将天地自然泛称为“天”,从而确认了人与天地自然,即
6、主体与客体的天人矛盾关系。唐人刘禹锡在天论中概括:“世之言天者二道焉”。其一是“拘于昭昭者”持“阴骘之说”,认为天有意志,主宰人类的贫富、祸福;其二是“泥于冥冥者”持“自然之说”,认为天是自然之物,不能干预人类的命运。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亦形成于自然之气的阴阳大化。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故荀子说,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不可以“错人而思天”。刘禹锡则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升华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
7、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此即天生之,人成之,各有其致功,二者交相为用。 天人关系的本质是中和,亦即天人和谐共生。交相胜,是指矛盾对立的一面;还相用,则是指矛盾依存的一面。这种交胜和相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是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摘编自周学荣常怀三心和谐天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家看来,自然的演化和发育应该有人的参与,因为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这符合“参赞化育”的主旨要求。B.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道法自然”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涵是一致的。C.佛家劝导人们爱
8、物厚生、慈悲为怀,是基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坚持这个立场有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稳定运行。D.因为天与人其实就是一对可以和谐共生的矛盾体,所以人可以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并且驾驭自然规律为人谋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经典中都有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表述,这些思想成为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B.生态伦理学这门学科是西方最先设立的,如今得到各国学界的关注。我国生态伦理学也要吸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C.我国古人把天地自然泛称为“天”,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类居住所依托的外部环境都是来源于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天地资源。D.刘
9、禹锡把天人矛盾关系阐释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这是在荀子有关天人矛盾关系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一项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B.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材料一中说“人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而材料二中又说“人最为贵”,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
10、9:30黄金档首播。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数好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
11、瓣网友也给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
12、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述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材料三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现状调查(曾阳、刘莹以统计数据做好博物馆公众服务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调查报告)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研究者发现,当
13、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题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14、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国宝的关注。B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C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D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3)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
15、并获得好评?请概括说明。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茶馆第二幕(节选)注老舍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么样啊?六
16、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17、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18、?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注: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等,都反映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B.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但他欺软怕硬,根本算不上维护社会治安。C.王利发不可怜难民,却把钞票给了巡警、大兵,也是生存于
19、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D.大兵的蛮横搜刮,既揭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出战乱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2)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巡警”这一人物形象。(3)请分别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二、文言文阅读4(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
20、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
21、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
22、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缗钱就是一贯钱。古代的铜钱用绳穿方孔,一一重叠。一千个方孔铜钱用绳穿连在一起,就是一贯。贯即穿钱的绳索,俗称“钱串”。B.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C.加、赠,都指在原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D.谥,也称谥号。古代帝王、诸侯、
23、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号以谥法为依据。(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衡很器重辛弃疾,入朝为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辛弃疾在修建军队营房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顶住压力,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抑制奸商囤积粮食,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最终稳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他还慷慨地拿出米舟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C.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D.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
24、报效国家,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4)把文言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1)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
25、情。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最,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雨霖铃中,描写酒醒后凄凉孤独感受的两句
26、是: , 。(2)苏轼定风波上下篇中“ ”“ ”两句,分别描写了作者面对风雨,坦然自若的心情。(3)李清照声声慢中借梧桐、细雨“ , ”两句描写了孤独愁苦的样子。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纪录片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以最负盛名的近现代教育家为主角,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先生的_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教育启蒙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头十集选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也曾身
27、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_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二方山河。先生系列纪录片以先生般的个性制作,映现先生们贴近群众又_的独特全貌。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_。”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遴选风雨如晦鹤立鸡群源远流长B.遴选波澜壮阔卓尔不群山高水长C.筛选波澜壮阔卓尔不群源远流长D.筛选风雨如晦鹤立鸡群山高水长(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8、 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B.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3)请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重新表述出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共12分)8(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因此,有些人认为,只要戴上了口罩,就能预防此类病毒。而事实上,它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气溶胶传播。 当然,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佩戴口罩前,也一定要先了解口罩。_,常见的如N95口罩、医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尘口罩等。医用口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它
29、结合了医用外科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优点,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同时也可阻断飞沫和血液等分泌物,_。N95口罩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各种飞沫传染“新冠病毒”。其他类型口罩的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甚至起不到预防的作用。所以,如果选择错了口罩,可能会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戴口罩时要保证口罩和面部相贴合,比如N95口罩的夹子要紧贴在鼻子上。如果是医用口罩,要仔细地调整铁丝,_,这样可以防止病毒进入呼吸道。这往往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应特别注意。(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
30、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9(6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语句,要求使上下文意贯通,与画线句子句式或修辞手法相同或相近。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 , ;有汉魏风骨, , ,明清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塘,朝暾霞光;有婉约浓艳, , ,典雅豪放。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树人中学拟举办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
31、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心得交流会。 下面是主办方推荐的部分红色经典小说、电影名目。 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小英雄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色经典电影:南征北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开国大典焦裕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 假如你应邀参加本场交流会,请以“与你一起走进 ”为题(横线上填写你所阅读或观看的一部红色经典的名称),写一篇推荐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学年度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二中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参考答案与试
32、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
33、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坚
34、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伦理学虽然问世于西方,但已成为当今各国学界共同关注的“显学”。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既要吸收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又要吸收借鉴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与要义。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成为贯穿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条主
35、线。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其他物种与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人类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势必造成人类的唯我独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无力;极端的自然中心论则意味着放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会导致人类发展的停滞。超越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恰恰可以从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找到灵感、获得支撑。无论儒家的“参赞化育”、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与其他物种
36、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摘编自朱耀洪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天人关系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关系。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以自然界这个母体为认识对象,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古人认为,人类及其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皆本于天,人居天地之间,依天地资源而生存发展,故将天地自然泛称为“天”,从而确认了人与天地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天人矛盾关系。唐人刘禹锡在天论中概括:“世之言天者二道焉”。
37、其一是“拘于昭昭者”持“阴骘之说”,认为天有意志,主宰人类的贫富、祸福;其二是“泥于冥冥者”持“自然之说”,认为天是自然之物,不能干预人类的命运。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亦形成于自然之气的阴阳大化。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故荀子说,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不可以“错人而思天”。刘禹锡则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升华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
38、万物也。”此即天生之,人成之,各有其致功,二者交相为用。 天人关系的本质是中和,亦即天人和谐共生。交相胜,是指矛盾对立的一面;还相用,则是指矛盾依存的一面。这种交胜和相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是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摘编自周学荣常怀三心和谐天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在儒家看来,自然的演化和发育应该有人的参与,因为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这符合“参赞化育”的主旨要求。B.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道法自然”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涵是一致的。C.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是基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坚持这个立场有助于人类社
39、会和自然界和谐稳定运行。D.因为天与人其实就是一对可以和谐共生的矛盾体,所以人可以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并且驾驭自然规律为人谋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经典中都有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表述,这些思想成为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B.生态伦理学这门学科是西方最先设立的,如今得到各国学界的关注。我国生态伦理学也要吸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C.我国古人把天地自然泛称为“天”,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类居住所依托的外部环境都是来源于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天地资源。D.刘禹锡把天人矛盾关系阐释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这是在荀子有关天人
40、矛盾关系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一项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B.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材料一中说“人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而材料二中又说“人最为贵”,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
41、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不仅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论证的结构特点。通读相关材料,从以上特点入手分析即可。(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
42、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A.强加因果,材料一原文为“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B.“因此道法自然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涵是一致的”牵强附会,“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规律,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说万物来源。D.因果关系理解错误,材料二原文为“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2)A.“这些思想成为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错,材料一最后表述为“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
43、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3)A、C、D三项都涉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而B项没有涉及天人和谐共生。故选:B。(4)第一段总说“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第二段到第四段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第五、六段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
44、思想资源”,第六段是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结构;在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的时候有采用了并列结构,分别介绍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的观念认识;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部分又采用总分结构,先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接着阐明了其具体表现。(5)根据材料一“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知,材料一说的是天生万物,强调世界上
45、人和万物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必须“参赞化育”,才能促进天人和谐。根据材料二“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可知,材料二后者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指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由此可见,两者角度不同,前者谈的是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地位,强调主客平等。后者从改造自然的角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答案:(1)C(2)A(3)B(4)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总括文章两方面内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
46、的核心内容及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介绍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的观念认识。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部分又采用总分结构,阐明了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的具体表现。(5)不矛盾。前者说的是天生万物,强调世界上人和万物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必须“参赞化育”,才能促进天人和谐。后者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指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两者角度不同,前者谈的是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地位,强调主客平等。后者从改造自然的角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
47、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
48、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数好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
49、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述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材料三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现状调查
50、(曾阳、刘莹以统计数据做好博物馆公众服务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调查报告)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题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
51、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国宝的关注。B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
52、朝就该海纳百川”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C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D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3)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并获得好评?请概括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筛选文
53、中的关键信息的,找到答题关键区域,抓住与选项有关的语句,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解答】(1)B“通过表演”错,所展示文物的点评者是各博物馆馆长。原文为“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2)B“扭转了世人对各种釉彩大瓶的看法”错,原文只是说“回应
54、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C“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错,图表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喜欢哪种服务方式的观众多,但不能反映出大部分人喜欢各种方式。D“目前观众对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错,观众提出对服务的希望不等于存在不满也不能说明目前的服务不好。(3)此题要求回答国家宝藏是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并获得好评的,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
55、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概括答题要点。答案:(1)B(2)A(3)由民众甄选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增加了民众参与度。邀请当红明星,并且还绑定“国宝守护人”,增加明星效应。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增加娱乐性趣味性。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点评】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茶馆第二幕(节选)注老舍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56、!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么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
57、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
58、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
59、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注: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剧本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等,都反映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B.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但他欺软怕硬,根本算不上维护社会治安。C.王利发不可怜难民,却把钞票给了巡警、大兵,也是生存于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D.大兵的蛮横搜刮,既揭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出战乱给人们带
60、来了无尽的灾难。(2)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巡警”这一人物形象。(3)请分别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在文本中筛选出有关该人物的情节内容,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内容、探究分析文本呈现出的社会状况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找出难民、巡警、大
61、兵的行为,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指出当时的治安状况。【解答】(1)A.选文没有运用“对比”的手法,且“反映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说法不准确,应是反映了战乱频繁、老百姓受苦受难的社会现实。故选:A。(2)巡警对难民说“滚!快着”,难民的反应是“散去”,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难民的表现是侧面衬托,表现出巡警的凶狠。巡警打发不了大兵,便帮大兵勒索王利发,可见其狡猾。前后两次趁机勒索王利发,表现出他的贪婪。(3)故事是以“王利发”为主要线索串联起来的,选段一开场写他的店铺门口聚集着众多难民,通过难民数量及难民所说话语凸显战乱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为随后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随即登场的是“巡警”,他因受到
62、了“上面”的交派,前来索要八十斤大饼,“王利发”加以解释却毫无作用,最后不得不递上钞票以求化解此事,正当此时又有“三五个大兵”“闯进门口”,“王利发”不得不再次给“巡警”递上钞票,希望巡警帮助自己请走“老总们”,但“老总们”却还想“要现大洋”,未果之后骂骂咧咧接下了钞票的同时又“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离开了,“巡警”认为自己帮助“王利发”“挡住了一场大祸”,便要求他另给一份好处,但遭到了拒绝,只得离开。最后,“王利发”一句“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清晰点出时代背景,给戏剧带来了一抹沉重,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无序、动荡不安。答案:(1)A(2)首先,从他对难民的
63、态度上,可见他的凶狠,其次,从他对待大兵的态度上,可见他的狡猾,最后,从他对待王利发的态度上,可见他的贪婪。(3)故事通过难民数量多及其央告、巡警的贪婪勒索、大兵的蛮横搜刮,反映了当时社会由于军阀混战而动荡不安、秩序混乱的状况。【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文言文阅读4(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
64、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
65、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
66、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一缗钱就是一贯钱。古代的铜钱用绳穿方孔,一一重叠。一千个
67、方孔铜钱用绳穿连在一起,就是一贯。贯即穿钱的绳索,俗称“钱串”。B.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C.加、赠,都指在原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D.谥,也称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号以谥法为依据。(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叶衡很器重辛弃疾,入朝为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辛弃疾在修建军队营房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顶住压力,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抑制奸商囤积粮食,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最终稳
68、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他还慷慨地拿出米舟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C.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D.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4)把文言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
69、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过”解释为“经过”,经过哪里没有表述,不能在“过”后就断句,应是“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排除BC。“于堂上”为句子的后置状语,要与“有疾声大呼”连在一起,排除D。故选A。译文: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墓旁的僧房,
70、听到有愤怒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是在表达他的不平,从黄昏到半夜声音不断。(2)C表述有误,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3)D“投笔从戎”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可知,一开始辛弃疾就做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并不是文人从军。“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错误,这从文中辛弃疾做官时所做的事情可以判断出。如“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4)责:责成;期:限期。句子翻译为:辛弃疾接受(金牌)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营栅,违期按军法治罪。始:刚;榜:名词作动词,张榜;通衢:大路。句子翻译为: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街上张榜说:“不让
71、买粮食的人发配,强买粮食的人杀头。”答案:(1)A(2)C(3)D(4)辛弃疾接受(金牌)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营栅,违期按军法治罪。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街上张榜说:“不让买粮食的人发配,强买粮食的人杀头。”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决意恢复失地,辛弃疾于是论述南北方的形势以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所持观点刚劲质直,不做迎合。因为刚决定讲和,建议没有施行。 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极力推荐辛弃疾,说他胸怀大志并有远大谋略。(辛弃疾)不久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72、又因为湖南控制连接两广,与溪峒蛮獠接壤,草寇时常出现。辛弃疾于是丈量马殷兵营的旧址,修建栅栏,招收步兵两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五万铜钱在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代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赞同这件事的,屡次阻挠,辛弃疾行动更加积极,终究不能改变(他的想法)。经营耗费数上万计,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立即办理。议论的人用搜刮的罪名奏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他立即停止。辛弃疾收到后把金字牌藏了起来,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营的栅栏,超过期限按军法治罪。如期落成后,辛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消除了疑虑。当时秋雨连续下了几个月,主管部门说制造
73、瓦不容易。辛弃疾命令厢官除官署、神祠之外,从每户居民家取两片沟敢瓦,不到两天就都备齐了,僚属都叹服。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军中最强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上命令辛弃疾负责赈灾事务。辛弃疾刚到,在大街上张榜说:“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官吏、民众各自推举诚信正直的人,根据情况借贷钱物给他们,等到他们负责运输买粮时,不取利息,限期月底到城下出售粮食,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因此得到接济。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请求拨运米粮救助,部属们不同意,辛弃疾说:“都是天的子民,都是皇上的民众。”就拿出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皇帝嘉
74、许他,进一级官阶,后来因被谏官弹劾罢官。 辛弃疾平时擅长写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墓旁的僧房,听到有愤怒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是在表达他的不平,从黄昏到半夜声音不断。谢枋得在烛光下写文章,天亮将要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德祐初年,谢枋得向朝廷请示,加赠少师,谥号忠敏。【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
75、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76、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1)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最,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2)上
77、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指出手法,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解答】(1)C.“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错,本词的内容不光是写别离,“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抒发了对自己宦海漂泊的无奈。故选:
78、C。(2)解答本题要从炼字、手法、情感等方面回答。“紧”写出了江边霜风越来越冷,“冷”“残”都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表现了秋雨过后环境的萧瑟、凄冷,同时也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面对凄冷的深秋景象而内心充满孤独、凄凉的感觉,情景交融。答案:(1)C(2)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译文: 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
79、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只有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赏析: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
80、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
81、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
82、,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
83、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点
84、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
85、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雨霖铃中,描写酒醒后凄凉孤独感受的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2)苏轼定风波上下篇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分别描写了作者面对风雨,坦然自若的心情。(3)李清照声声慢中借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两句描写了孤独愁苦的样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
86、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杨柳岸 晓风残月(重点字:晓)(2)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重点字:蓑)(3)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重点字:梧、兼)【点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纪录片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
87、的大家身影,以最负盛名的近现代教育家为主角,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先生的_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教育启蒙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头十集选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也曾身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_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二方山河。先生系列纪录片以先生般的个性制作,映现先生们贴近群众又_的独特全貌。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是
88、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_。”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遴选风雨如晦鹤立鸡群源远流长B.遴选波澜壮阔卓尔不群山高水长C.筛选波澜壮阔卓尔不群源远流长D.筛选风雨如晦鹤立鸡群山高水长(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C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B.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3)请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重新表述出来。【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应理
89、解词语和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2)本题主要考查比喻的修辞,应了解比喻的概念,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的能力,应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重新表述,注意使用平易朴实的语言表达。【解答】(1)第一处,遴选:一指选拔人才,二泛指挑选。筛选:利用筛子进行选拣,现泛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从文意中可知,这里的“先生”应都是人才,故用“遴选”恰当。第二处,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此处用来修饰“文化民国”,不涉及政治,因此用“波澜壮阔”恰当。第三处,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鹤立
90、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横线后有“独特全貌”,此处是强调先生们的与众不同,因此用“卓尔不群”恰当。第四处,源远流长:因源头远而流程长;也指传统或历史长久。山高水长: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此处是强调先生们的风范,因此使用“山高水长”恰当。故选B。(2)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将“先生”比作“灯塔”;A.借代,“钟鼓馔玉”代指“富贵”;B.拟人,“芍药含泪,蔷薇卧枝”将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C.比喻,把“洞庭湖面”比作“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D.夸张,“会须一饮三百杯”中的“三百杯”为夸张。故选C。(3)本选段是对纪录片先生的介绍,从文中“
91、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二方山河”“余音袅袅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等语言来分析,语言风格古朴典雅,含蓄凝练,意韵深刻。内容上介绍了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要将画线句用平易朴实的语言表述出来,“光明”“背影”的意思是理解的重点,这两个词语内涵丰富。“光明”在此有希望之意,用来修饰“文字”,则可理解为饱含希望的文字。而“将苦难化作文字”则要理解为把民族苦难用文字记录下来。“背影”即指身后,在这里可理解为“生命的经历”,“民族的正面”则是民族的精神,因此“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
92、面”可理解为用生命的经历来表现民族的精神。据此概括答案即可。可概括为“他们把民族苦难用饱含希望的文字记录下来,用生命的经历来表现民族的精神”。答案:(1)B(2)C(3)他们把民族苦难用饱含希望的文字记录下来,用生命的经历来表现民族的精神。【点评】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
93、辑、表意重复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共12分)8(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因此,有些人认为,只要戴上了口罩,就能预防此类病毒。而事实上,它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气溶胶传播。 当然,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佩戴口罩前,也一定要先了解口罩。_,常见的如N95口罩、医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尘口罩等。医用口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结合了医用外科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优点,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同时也可阻断飞沫和血液等分泌物,_。N95口罩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各种飞沫传染“新冠病毒”。其他类型
94、口罩的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甚至起不到预防的作用。所以,如果选择错了口罩,可能会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戴口罩时要保证口罩和面部相贴合,比如N95口罩的夹子要紧贴在鼻子上。如果是医用口罩,要仔细地调整铁丝,_,这样可以防止病毒进入呼吸道。这往往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应特别注意。(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分析】(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时应先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信息提示,准确补写。(2)本题
95、考查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作答时先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语段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合理表达。【解答】(1)先看空缺,前面一句谈到了“要先了解口罩”,还有句后面出现“常见的如N95口罩、医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尘口罩等”,可知,口罩种类很多,所以处应填写“口罩有多种类型”。再看空缺,第四句话主要陈述医用口罩的功能与效果,句前面提到的“可以”“也可”两句属于医药口罩的功能,显然要补出的正是这些功能达到的效果,后文中写N95口罩的功效时,还用了一个“更”字,由此可以判断要补写的内容是“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入侵”。最后看空缺,文章第三段第二句讲的是N95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而第三句陈述的是医用口罩的正确
96、佩戴方法,再结合后面的“这样可以防止病毒进人呼吸道”,可以知道,需要补写的是“使其与鼻梁紧贴”。(2)第一段的意思是:因为“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不止一种,因此,不是戴上口罩就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第二段的意思是:口罩有多种类型,功能也不一样,因此佩戴时不能选错口罩。第三段的意思是:要起到防护作用,还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根据上述分析,概括作答,注意题干要求用否定句。答案:(1)口罩有多种类型;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入侵;使其与鼻梁紧贴。(2)不是戴上口罩就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或者“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不只有一种。)不能选择错误的口罩。不能忽视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
97、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9(6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语句,要求使上下文意贯通,与画线句子句式或修辞手法相同或相近。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
98、刻着长城,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有汉魏风骨,唐宋诗词,金元曲剧,明清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塘,朝暾霞光;有婉约浓艳,朴素大方,清新冷峻,典雅豪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简明、连贯、得体,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但是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另外本题在审题时要注意所填写的内容和前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做题时要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答】本题论述的话题是“祖国的语言”,话题之后采用列举的办法表述祖国语言的
99、繁多、美丽,叙述时采用“像”,“像”“像”的博喻的句式,然后再叙述“祖国语言”的魅力,叙述时采用“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的对偶句式,有关键词“珠峰”“长城”,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昆仑、黄河、长江”等具有代表性的名山胜水,这些词语前面的修饰语“耸立、镌刻”一般是说明这些名山胜水的特点,这样句就可以填写“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翻滚着长江”等;句前叙述的是“汉魏风骨”,根据朝代更迭,此处可填写“唐宋元明清”,但依据原文看“汉魏风骨”指的是“曹魏的建安文学”,这样就可填写“唐宋诗词”“金元曲剧”“明清小说”等;句前文论述的是“诗词、曲剧”的特点,后半句提到“婉约浓艳”,由此可见此处可填写“婉约
100、派”诗词的特点即可,如“语言圆润、清新绮丽、朴素大方、清新冷峻”等;参考答案:绵延着昆仑 流淌着黄河 唐宋诗词 金元曲剧 朴素大方 清新冷峻【点评】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解此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语段的意思,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认真推敲,进而用语言表达出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树人中学拟举办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心得交流会。 下面是主办方推荐的部分红
101、色经典小说、电影名目。 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小英雄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色经典电影:南征北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开国大典焦裕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 假如你应邀参加本场交流会,请以“与你一起走进 ”为题(横线上填写你所阅读或观看的一部红色经典的名称),写一篇推荐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半命题型作文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将题目补充完整,为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命”
102、为主题的读书、观影心得交流会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审题时要认真细致阅读并结合自身和时代背景品味经典,把握经典内容,积累写作灵感。要记牢读后感、观后感文体写作要求:内容符合原著、感想真切深刻独特;内容与感想有机联系。同时要细数任务情境,一个都不落下。比如:“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命”的写作主题,“受邀参加本场交流会”的情境设置,“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的文体要求。要避免对红色经典内容不熟,读得太浅、看得太糙,没有细节和感点,只能泛泛而论,不能深入拓展,文章缺乏深度。切忌感想千篇一律,空洞虚假,缺乏独特的审视思考,没有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在当今时代的意
103、义。【解答】与你一起走进平凡的世界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阅读经典作品,在文字间体悟峥嵘岁月,获得精神鼓舞,我相信这是书籍带给我们的财富。而把经典作品分享给大家,让书香弥漫,让经典流传,我觉得这是非常自豪的事情。所以今天借读书交流会的契机,我想与大家分享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作为现实主义巨著,平凡的世界成为无数人的枕边书。它彰显了平凡个体在人生动荡激流中不平凡的风采,也因为故事体现出社会变革转型时期,一代人不惧苦难、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 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是黄土高原上平凡的两兄弟,但是命运的转盘却推动着他们在人生的漩涡中沉浮。少安率先开展家庭联产承包制,又意志满满
104、地开办砖厂,却因缺乏技术而失败,后来在朋友和县领导的帮助下再度奋起;少平热爱学习,在走入社会后先成为建筑工人、后成为煤矿工人,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他容颜被毁,却又在伤好后充满信心地回到矿山 他们的人生,是新中国在七八十年代转型阵痛的缩影,也是在国家急速发展的年代,全体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代表。他们并非伟人,但他们谱写了不甘平庸、搏风击雨的青春之歌,而颇不平凡。平凡的世界里的青年们,在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境况下,不甘心被命运使唤、安排,而是试图改变命运,每个人的努力凝结在一起,改写、创造着宏大的历史,这种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年人也尤为重要。 在今年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全社会停摆,但是无数的
105、医务工作者、基层服务者、社会志愿者们奔赴战场,签下生死协议,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的最后一刻;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我们看到无数青年航天人夜以继日的奋斗,也看到了中国航天奋斗精神的传承。如今的中国,物阜民丰,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贪图安逸,因为潜在危险仍然存在,领土争端时有发生,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关系趋于紧张,都在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我们仍需要忆苦思甜,奋发图强。孙氏兄弟的精神,不该离我们远去,而应策励我们前行。 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
106、曾有先辈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今天由我们来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作为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以这些优秀先辈为榜样,乘着时代发展的浪潮,成就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好的中国。 借此次读书会,我希望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点评】文章开篇点明想与大家分享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接着指出这部作品的重大现实意义;之后概括平凡的世界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然后对作品中的青年形象进行评价,赞美他们身上的精神以及他们身上所代表的时代意义;之后联系现实,指出孙氏兄弟的精神,不该离我们远去,而应策励我们前行;文章最后引用名言,号召我们应以这些优秀先辈为榜样,乘着时代发展的浪潮,成就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