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9195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月考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西周的封土之制较之以往以氏族立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也是封国取代方国的重要体现。这表明A西周氏族社会遗迹的消除B西周实现血缘与地缘的整合C周王与封国形成二元统治D定居农耕文明主导地位确立2某学者认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非是对分封制的全盘否定,“推恩”与否由诸侯王自行决定。此外,汉武帝还将自己的儿子大肆分封。该学者意在说明,汉武帝通过此举A强化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缓和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D使王国彼此分立并互相牵制3宋太宗时期,参知政事寇准勇于自任,深得皇帝信任,他就任带来了参知政事法定权力的调整;鲁宗道、陈执中担任参知政

2、事时,在皇帝默认或是支持下,使参知政事的权力与地位获得了上升。这说明( )A制度的运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B参知政事权力膨胀成为行政首脑C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不断加剧D参知政事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4邓晓南认为“北宋中期“精英”阶层的领军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其政治态度、理念追求、文化品格与一般思想倾向,与六朝隋唐的士族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是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这批新型士人的出现A促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B使儒学成为了官方哲学C加速了门阀世族的衰落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5据统计,公元前1世纪,罗马几乎所有部门的权力执

3、掌者中至少有一人为平民,并且平民出身的官员在其中的人数至少占了一半,如在市政官的四人中,有两名平民,两名贵族。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民主政治已成为民心所向B贵族与平民政治上分庭抗礼C自然法精神得到一定彰显D万民法保障了平民的参政权61791年12月,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起草的十条修正案通过,成为宪法的一部分。第二条修正案规定:纪律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须;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这一规定A有效维护了联邦政府的统一B避免了政府对民众权利侵犯C推动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D埋下了社会治安混乱的隐患7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已能结合

4、全国的力量,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如1919年的排日运动。国民党所组织的广东政府,更是中国开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的运动。广东政府现在虽然倒了,但是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在中国是不会消火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主张与中国国民党进行政治合作B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C确立由土地革命向国民革命转变D提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的重大策略8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他呼吁国民党“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与民更始。”这侧面反映了A国共对三民主义有歧见B抗日救亡运动兴起C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全面抗战

5、路线提出91949年2月27日,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关于停止外国记者活动的通令,限令外国记者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动。市公安局遵照市委和市军管会的指示对其他外侨活动也予以种种限制,如外侨出入城要凭颁发的通行证、外出要办旅行证和通行证。这表明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了治外法权B新政权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C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10下图所示是出土于今河南南阳的东汉中晚期墓葬中的画像石(局部)。这反映出当时A犁耕技术在中原地区推广B农民对农业丰收的期盼C男耕女织的分工协作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加强11明代永乐元年十月,西洋琐里国王遣使来贡,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税,命勿征

6、。又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剌泥等来贡,因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其税,帝亦不听。这反映了明代( )A对胡椒需求量极大B奉行朝贡贸易体制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D近代商业观念萌芽12下表为工业革命前夕英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地理布局状况。此状况的出现A客观上促进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革新B促使大口大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流动C可能加剧英国的阶级矛盾和地区冲突D严重制约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13有学者认为,晚清的洋务运动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工业化。当时的效果与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经济相比要好。但这使政府与民争利,政府既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员,因此私人

7、经济无法生长起来。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明显触动封建主义政治体制C给经济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D极大提高了洋务企业的效率14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做出创办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功能进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这说明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A追求特区自身的发展B探索新型经济建设体制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D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15胡佛担任总统后期,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挽救濒临破产的银行,稳定国内经济秩序;除给农民发放补贴外,还成立了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农产品价格下滑。这些举措A遏制了美国

8、经济持续滑坡态势B揭开了美国“新政”的序幕C体现了转变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表现16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布哈林认为无产阶级虽然掌握了经济命脉,有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大量小农经济的存在,使解决农民问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他们看法的实质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力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素C实行固定粮食税团结农民D苏联能否建成社会主义17美国认为文化产品应该和其它产品一样自由流通。面对美国对欧洲影视产品市场的垄断,法国坚持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并推动欧盟于20世纪90年代达成“欧盟各国将维持文化方面的自由立法权

9、”的共识。这反映了全球化下A欧盟与美国经济文化竞争加剧B欧盟一体化发展迅速C文化的民族性和同质化的矛盾D资本主义阵营不断分化18韩愈生活的时代,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藩镇割据,人心的涣散消沉;二是宗教大盛,道教被立为国教,佛教也被大力提倡。为此,他A特别强调“知行合一”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C提出儒家“道统”思想D提出从“性命之源”来理解孔子之道19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而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时期的艺术家普罗提诺则认为:理想艺术摹仿的不是自然,而是艺术家心中理想的模型,艺术是象征型的,超自然的,揭示内在生命力的。普罗提诺的艺术观A完全摆脱了自然的束缚B深受

10、人文精神影响C明显具有个人主义倾向D强调真实再现自然20牛顿提出,光是由一粒粒像小弹丸一样的机械微粒所组成的粒子流。而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动,由发光物体振动引起。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提出光波是一种电磁波。针对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这一学说A彻底否定了微粒说和波动说B运用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C体现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D深刻阐述了物质波理论21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文指出,汉代有与西方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多至数十人,其数与西国同;“不属署,不直事”,其职与西国同;国有大事,乃承问会议,则其开院之例与西国同。这一言论A推崇了西方民主共和政体B分析

11、了中西方政治优劣C固守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D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文学风格的代表作,其作品展现人的意识像-条流动的河流,不遵循客观的时间顺序,将过去、现在、未来混淆,表现人意识的跳跃和随意性。据此可知,这一文学风格A重在批判资本主义罪恶B崇尚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C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D注重细节真实再现典型人物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

12、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王照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实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的“主要理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

13、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造成中国与美国实施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往往是不同国家经济兴衰的过程。从13 世纪的威尼斯再到如今的亚太地区,这些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都往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 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并且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国际金融中显然 不同于13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国际金融中心漂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这些偶然性 之中蕴涵着某种必然。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1)在下图中用一标注国际金融中心迁移的路线。(2)选取上图中的一个国

14、际金融中心,结合其兴衰史实,论证“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1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在19世纪中叶先后受到西方势力冲击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运动。晚清数学家李善兰与外国人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寿和华蘅芳二人曾在引进西方科技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第一艘蒸汽船,容闳在推动留学生方面不遗余力。但洋务改革的中心始终是在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上,在行政和教育方面的改革十分被动,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19世纪5060年代日本幕府和各藩的改革,重点也是器物层面。但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全面改革。科技方面,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

15、书籍,大力传播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教育体制方面,相继成立了东京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等高校以及一系列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这些举措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杨阳晚清中日科技比较之忧思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科技立国”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以引进技术为导向,并加以消化、吸收,进行模仿创新。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80年代以来,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适时提出了科技创新面向经济建设的追赶战略。“863计划”、“星火计划”

16、等相继实施。国家强调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2018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发明专利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完成了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摘编自王博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徐炜等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与战略进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日两国科技发展举措的相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以来中日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

17、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故又是对殷商的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西周的封土之制较之以往以氏族立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体现了定居农耕文明(土地为其基石)主导地位的正式确立,所以D正确;“西周氏族社会遗迹的消除”说法错误,依旧受到影响,所以A错误;“西周实现血缘与地缘的整合”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周王与封国形成二元统治”不能体现其“进步”,所以C错误。2B【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非是对分封制的全盘否定”“推恩与否由诸侯王自行决定”“汉武帝还将自己的儿子大肆分封”等信息可知,汉武帝通过材料所述措施可以笼络诸侯王,也可以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8、,从而达到自己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目的,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以后,血缘政治已经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了,因此材料所述汉武帝举措不是强化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A项错误;材料所述汉武帝分封自己儿子的主要目的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缓和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不能全面概括材料,C项错误;材料所述“推恩”与否由诸侯王自行决定,这样就无法实现使王国彼此分立并相互牵制的目的,D项错误。3A【详解】根据材料“勇于自任,深得皇帝信任”“在皇帝默认或是支持下”,可得出参知政事这个官职的权限受到皇帝和官员个人因素的影响,A项正确;宋代参知政事只是副宰相,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C

19、项;参和政事地位上升不等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下的选官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北宋出现“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D正确;重文轻武风气是政府政策导致的,A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官方哲学,B排除;加速门阀士族的衰落是科举制的结果,C排除。故选D。5C【详解】罗马几乎所有部门中都有平民,并且平民出身的官员在其中的人数至少占了一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法公正平等的精神,故选C;材料反映了罗马权力机构人员的构成情况,无法体现“民心所向”,排除A;罗马是奴隶制社

20、会,贵族与平民政治上不可能实现分庭抗礼,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万民法的信息,排除D。【点睛】6C【详解】宪法修正案规定民众有携带武器的权利,国家不得侵犯,这一规定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有助于推动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C正确;A不符合史实,美国联邦制的维护主要通过宪法和联邦军队实现,排除A;B表述绝对,排除;民众携带武器并不是社会治安混乱的根源,排除D。7B【详解】根据“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已能结合全国的力量,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可以看出,在中共二大会议中,当时的中共已经对中国情有了一定的认识,意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故B正确;A项是三大的内容,排除A;当时没有土地革命的方

21、针,排除C;D项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排除D。8A【详解】根据“呼吁国民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与民更始”等可知毛泽东当时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和执行是不正确的,说明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有歧见,故选;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三民主义的理解上存在歧见,BCD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9D【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因此材料“限令外国记者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动”“如外侨出入城要凭颁发的通行证、外出要办旅行证和通行证”体现的是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特权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否定,D正确;国民政府废除治外法权是在抗日战争时期,A排除;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BC排

22、除。故选D。10B【详解】材料是一幅农业耕作图,图中信息“象征祥瑞的奔鹿”反映了农民对农业丰收的期盼,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犁耕技术的推广情况,故排除A项;由图可知,“农夫之妻”也下地耕作,体现不出男耕女织的分工协作,故排除C项;材料中缺乏古代农业、商业政策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加强,故排除D项。11B【详解】从材料可知,当外国附载商品与中国民间互市时,有关部门请求征税,但皇帝不准,这体现了当时明朝以天朝大国自居,奉行朝贡贸易体制,故B项正确。A项错误理解材料,材料没有体现对胡椒需求量大;明代奉行海禁政策,且材料说的是政府不向他国征税,未体现政府鼓励民间对外贸易,C项错误;材料反

23、映的是明朝商业观念与近代商业观念脱离,不是近代商业观念萌芽,D项错误。12A【详解】工业革命时期,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国新兴的机器大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在该地区纷纷涌现,工业和经济重心不断由东南部向西北部转移,这大大加强了东南部与西北部的联系,有利于交通领域的革新,同时也促进大规模的人口从东南部向西北部流动,故A项正确,B项错误;工业革命前夕,随着国内民主政治的构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英国国内的统-市场在不断形成,C项中地区冲突的加剧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前,英国已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故D项错误。13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对企业

24、干预过多导致私人经济无法发展,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给经济发展留下许多隐患,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工工业发展受到遏制,A排除;洋务运动维护的是封建专制体制,B排除;材料与提高洋务企业的效率无关,D排除。故选C。14B【详解】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做出创办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可知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探索新型经济的尝试,故B正确;经济特区有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错误;经济特区的建立的影响有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但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材料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无关,故D错误。15C【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25、,面对经济危机,胡佛转变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适度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以缓和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遏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新政是罗斯福推行的,排除B;材料中的措施是适度干预的体现,而不是自由放任,排除D。16B【详解】由材料可知,斯大林和布哈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看法不一样,但实质上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故B项正确;A项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未体现实质;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题目无关;二者都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建成,故D项排除。17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面对美国文化产品在欧洲的垄断,法国认为文应该坚持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并推动欧盟进行立法,这本质上反映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和同质化的矛

26、盾,C正确;A属于表象,排除;材料与欧盟一体化无关,B排除;材料与资本主义阵营分化无关,D排除。故选C。18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儒学的统治危机,韩愈掀起了“古文复兴运动”,提出儒家“道统”思想,C正确;A是王明明的主张,排除;B是心学出现的意义,排除;D是宋朝理学家提出的,排除。故选C。19B【详解】根据材料“理想艺术摹仿的不是自然,而是艺术家心中理想的模型,艺术是象征型的,超自然的,揭示内在生命力的,服从表现的”可以看出其强调理想艺术是源自于个人的内心,受人自身的影响,体现了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A项太绝对,材料中“艺术摹仿自然”说明艺术观受自然影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个人主义

27、倾向的内容,排除C;理想艺术并不强调真实客观,排除D。20B【详解】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故选B;爱因斯坦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等人的科学理论,排除A;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是牛顿的作品,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排除C;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深刻阐述了物质波理论,排除D。【点睛】21D【详解】根据“汉代有与西方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多至数十人,其数与西国同”可得出梁启超试图从中国传统制度中寻找到与西方制度契合之处,为了是宣传其变法思想,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没有特指民主共和,其推崇的君主立宪。排除A;这一言论的主旨并不是在分

28、析中西方政治优劣,排除B;C项不符合题意。22C【详解】意识流的文学风格不遵循客观时间顺序,与传统的文学创作风格迥异,强调作家个人的主观感受,展现个人意识的随意跳跃,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之一,C正确;A是现实主义特征,排除;B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特征,排除B;D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特征,排除。23(1)原因: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理念:三权分立;民主共和。(2)表现: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强调主权在民;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资产阶级革命派

29、“因人立法”;民众的民主宪政意识淡薄;袁世凯的破坏;列强的阻挠、破坏。(任意三点)(3)认识:民主制度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详解】(1)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得出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根据材料一“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得出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关于理念,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知识可从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等内容回答即可。(2)关于表现,根据材料二“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

30、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可从民国建立、宪法颁布及内容方面回答表现即可。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资产阶级革命派“因人立法”、民众的民主宪政意识淡薄、袁世凯的破坏、列强的阻挠和破坏等方面回答。(3)材料一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材料二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关于对民主宪政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主制度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等方面分析作答。24(1)国际金融中心迁移

31、路线: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2)答题事例: 示例一:威尼斯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十三、十四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威尼斯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逐步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6 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北欧国家逐步崛起,威尼斯走向衰落。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说“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示例二: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在荷兰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新航路开

32、辟,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创新金融制度,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17 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荷兰是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被英国战败。荷兰的商业资本无法对抗英国先进的工业资本。最终阿姆斯特丹失去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说“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示例三:伦敦英国较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英镑地位提高,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

33、设备。一战前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超越英法。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国际金融中心从欧洲转向美洲。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说“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示例四:纽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二战后,英国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取得了操纵国际金融的霸主地位。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时期。美苏争霸,在

34、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呈现多元化趋势。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说“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详解】(1)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根据“从13 世纪的威尼斯再到如今的亚太地区”并结合所学可可得出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选择威尼斯。根据所学可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对其影响、尼德兰和英格兰等北欧国家逐步崛起,威尼斯走向衰落等方面概括。最后总结得出,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

35、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说“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其他选择,言之有理即可。25(1)相同:都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传播科学知识;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都发展教育培养近代科技人才。落后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传统科举制度及教育体制的束缚;落后思想观念(或者“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影响等。(2)特点:企业参与、政府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合作);根据经济发展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方针;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影响: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状态;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政治独立、经济发展是科

36、技发展的前提;教育为科技发展孕育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有利科技进步;全民参与助推科技自主创新等。【详解】(1)相同:根据材料一中“晚清数学家李善兰与外国人合译了几何原本”“(日本)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可知,都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传播科学知识;根据“徐寿和华蘅芳二人曾在引进西方科技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第一艘蒸汽船”“(日本)大力传播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根据“容闳在推动留学生方面不遗余力”“(日本)相继成立了东京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等高校以及一系列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可知,都发展教育培养近代科技人才。落后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经

37、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传统科举制度及教育体制的束缚,落后思想观念(或者“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影响等。(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可知,企业参与、政府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合作);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方针,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可知,二战后科技发展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状态,推动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启示:综合材料一、二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科技发展的经验等方面分析可得出,政治独立、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教育为科技发展孕育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有利科技进步,全民参与助推科技自主创新等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