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804KB ,
资源ID:145824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82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检测卷(五)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提倡国人虚心向西方学习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中国并不在中央”意思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2下图书籍在当时的中国与日本知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最突出的影响在于()A使人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B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学说C使人们开阔视野、了解外部世界D使人们受到鼓舞,奋起进行斗争答案

2、C解析图示书籍是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它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3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是“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看,李鸿章主张变法,但李鸿章属于洋务派,A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属于洋务派的主张,也是对“旧法”的变革。B项与材料信息无

3、关,C项错误,洋务派的企业不属于民族工业,D项是维新派的主张。答案为A项。4某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但是其经济发展道路并不是救治中国的理想方案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良方,故排除B和C项;中体西用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故D错误。故选A。5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说:“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来,虽后此千年率由不变可也。”他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

4、)A阐述历史进化的必然性B论证维新图强的必要性C说明中华文明的停滞性D批驳革命共和的荒谬性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康有为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将会继续延续,不会发生改变。真实意图是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故传统社会无法延续,中国只有进行变法才可以救亡图存,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均可排除。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

5、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7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A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B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C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答案A解析十九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从“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说明“法”指制度,“器”指器物,由此排除B项。洋务派不主张改变原来的制度,从“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分析,张

6、之洞的观点是要对西学进行区别,西方的技术不是主要学习的,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主要学习的,因此C、D两项排除。8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中的反映。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选A。9甲午战争

7、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入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新式学堂以“中学为体”为

8、挡箭牌以掩人耳目。10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答案C解析“严复的观点指出:秦朝以来的专制君主,都是窃国大盗,从哪里窃来的?”从人民这里!可见严复主张还政于民,即民权意识。11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

9、对抗到和解答案A解析从题目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1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说明梁启超要唤起民众的思想觉悟。1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

10、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A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C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答案B解析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C项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影响;D项是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的论战。14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下图)。蔡元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内涵的把握,该主张是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来的,因此B项最符合题干要求和当时北大的实际。15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能力。材料指出“本源所在,在其思想”,结合民国时期,可以判断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宣传民

12、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16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此丙正确。17“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

13、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下列事件具有第一种倾向的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是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过分肯定西方文化。18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答案C解析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9世纪90年代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应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两者与1921年时间不吻合。B项袁世凯191

14、5年提倡“尊孔复古”,使儒学有一定的恢复,与材料中不敢谈孔子不符。答案选C项,正是由于陈独秀等思想家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9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A自强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古今同一意义的语言文字的变化,由原来的文言文变成了后来的白话文。而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文学革命。20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

15、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答案A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盛,只有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4分,第23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

16、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二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三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

17、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6分)(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4分)(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答案(1)原因: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

18、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答对其中两个要点即可)(2)维新变法运动。改革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如废除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其他言之成理也可)(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问题。第(1)问实质是对洋务运动背景和积极作用的考查。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较易回答。第(2)问从材

19、料信息不难判断是对戊戌变法及其内容的考查。第(3)问原因应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分析。第(4)问是对近代化的规律总结,注意要切合题意;从第(1)问到第(2)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这一规律:学器物(科技)政治制度。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

20、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为什么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的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4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

21、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解析材料一发表于1902年,梁启超认识到“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表明了他已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启蒙。材料二结合时

22、代背景提出“新青年”的特点。材料三指出要改造国民思想,必须从青年开始。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概括。梁启超的“新民”侧重的是提高国民素质,陈独秀继承这一思想又有所发展,要培养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新青年”。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随着社会危机加深和对西方了解的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23史料研读,论从史出,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某学习小组以中国近代先进思想为主题进行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同治三年(1864年)

23、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材料二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前(便)民,皆与吾经义(注:儒家经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康有为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材料三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青年杂志,第卷第6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观点,其社会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24、康有为宣传西学的特点,与材料一相比,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有什么进步之处?(6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陈独秀认为中国要真正建设“欧美式的共和立宪”需要的条件是什么?为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特点?(2分)答案(1)观点:主张社会变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影响:开展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进步之处: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条件:多数国民的民主思想觉悟(多数国民的民主自觉与自动)。努力: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4)由表及里、不断深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变则通”“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洋务运动的影响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皆与吾经义合”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据康有为学习西方的内容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为解放国人思想,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