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757KB ,
资源ID:14581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81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WORD版含解析BYLI.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WORD版含解析BYLI.doc

1、姜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世袭制 D分封制【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规定,周天子和诸侯的位置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或卿大夫,女儿没有继承权。材料中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随夫,不能继承娘家的财

2、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传子不传女”,这些现象是受宗法制的影响。2、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 )A为儒家弟子 B德才兼备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D荫袭父职【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江革因为孝敬母亲被举荐为“孝廉”,授予官职。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拔人才重视德行,故选C。3、明史载:“世宗朝,璁、萼、言、嵩(璁、言、嵩曾为内阁首辅)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该材料反

3、映出( )A内阁职能的强化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六部职权B六部是内阁的附属机构,受内阁控制C内阁职能的强化有效遏制了太监专权的势头D内阁职权的扩大超越了皇权限制范围【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史料解读及史实再现能力。“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说明内阁首辅侵夺了六部职权,故选A;B项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C项错误,内阁职能强化为太监专权提供可能;D项错误,内阁是强化皇权的产物。4、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 甲骨文 阳陵虎符 水排 秘色瓷A商朝“蚕”、“丝”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B秦朝“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

4、陵”阳陵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C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D唐朝“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答案】C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商代甲骨文中有“蚕”、“丝”、“帛”等字样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A项不对;“甲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中的“阳陵”是地名,B项错误;秘色瓷是唐朝越窑生产的瓷器,并非新的瓷器。C项错误。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标志着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D项正确。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5、B“海禁”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考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政治权力型经济”,顾名思义,应该是与政治权力密切结合的经济类型,是政府机构干预的结果。ABD三项属于政府行为,C项是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所以答案选C6、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A B C D【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和手工业发展情况。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

6、输出手工业品,既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也说明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没有根本性突破,由此分析可知正确;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手工业品大量外输,故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外贸出超还是入超,故错误。故选D。7、“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A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B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C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兴起维新变法运动19121949

7、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民国前期19121920134%一战后19211922-45%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87%抗战时期19371945-2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068%【答案】B考点:洋务运动。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四强”的洋务运动。8、右表是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B国民政府

8、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B考点: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图表的正确解读能力。从表格可以得出ACD三项是正确的;而民族工业在国民政府前期发展比较好,但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倒退,B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B。9、19世纪90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有( )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革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 中

9、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会的进步A B C D【答案】A考点:近代社会生活。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项都是对原因的正确分析,项说法错误,20世纪前期,孙中山等人领导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仍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封建制度,故选A.10、1853年,马克思在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他期望中国不久会出现“REPUBLIQUECHINOISE(中华共和国)”,“LIBERTE,EGALITE,FRATERNTE(自由,平等,博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都天京证明了马克思期望的准确 B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马克思的期望C.资

10、政新篇实现了马克思的期望 D期望超越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准确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认为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可以建立中华共和国,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即建立近代的资产阶级政体形式,实现民主权利,这是与当时中国实际情况不符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受农民阶级本阶级局限性所限,不可能实现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的社会只有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可能实现,因此D符合题意。 A、B两项一是农民阶级政权,一是农民革命纲领,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在1856年,排除。所以选D项。11、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

11、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B国民大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全民抗日战争时期【答案】B考点:国民革命。题干为国民党宣言,同时强调要“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可见应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以该宣言应发表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所以选B12、右图是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反应出其(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答案】A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台湾当局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

12、“中共政权”,而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明显看出这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故选A。 13、201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互相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声明( )A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B巩固了中俄两国的政治、军事同盟C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建立了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答案】D考点:新时期中俄关系。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建立的;B项明显错误,中国和俄国并未建立同盟关系;C项错误,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

13、1953年提出的。14、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A B C D【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信息,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及局限:高度发达的直接民主,但这种民主容易被个别野心家利用。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并不享有决策权,故中的“全体雅典居民”说法错误。“公民在演说诱导”的说法不合雅典的

14、史实,故 正确,民众很可能受到演说家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故正确。故选C。 15、罗马法中的“最高裁判官法”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 务实与灵活 B.专制与独断 C.形式与随意 D. 严谨与苛刻【答案】A考点:罗马法。根据材料“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可以得出最高裁判官的司法活动有利于对原有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弥补、对当事人权益进行合理救济,体现了务实与灵活,因此选A。16、201

15、3年8月29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动议。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议会反对向叙利亚动武,政府将“采取相应的行动”。这表明( )A英国首相不再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仅是政府首脑B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其权力高于政府首脑C如果卡梅伦首相坚持对叙利亚动武,议会也只能同意D政府可以进一步否决下议院的决议,从而对叙动武【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掌握。从材料中看到,英国议会下院反对首相为首的政府的动议,结合所学,英国首相是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故A项错误;英国议会权力高于首相,故B项正确;议会可以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故C项错误;首相也可以选择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6、,但不能保证自己是否依旧担任首相和新议会是否通过议案,故D项错误。17、“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国家1926年1931年英国410(1932年)法国1238德国1240.7美国2053【答案】C考点:十月革命的进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依据所学可知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所以答案

17、选C,A B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8、右图是全球大变革一书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税率变化的情况,各国税率的变化( )A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 B是为了为克服经济危机而提高的C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说明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答案】B考点:29年经济大危机。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提高本国的关税,应对危机,故选B。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C项因果关系颠倒;D项材料无法体现。19、“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

18、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经济区域集团化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欧洲经济的衰退【答案】A考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材料中所说的“过去的50年”应该指的是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的50年。两个联盟指北约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组织,在美苏两极格局条件下,政治上的北约与华约的对抗是主要的,但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局势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所以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故符合材料中的“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20、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bcdeAa-b阶段美国经济下滑明显,主要是受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B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C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D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得益于新经济的增长【答案】B考点:战后美国经济。50年到55年刚刚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并非发生经济危机;所以A项错误;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西方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头号强国,所以C错误;新经济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以D错误,所以选B第卷 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5题,共60分。)21(13分)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

20、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

21、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资产阶级革

22、命的?此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民主化进程的?(3分)(2)依据材料二理解美国的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2分)【答案】(1)1688年光荣革命 (1分)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 18世纪上半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2分)(2)原因:宪法创立的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的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谈判妥协修正。(2分) 表现

23、: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3分,任3点即可。)(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 理由:体现革命不彻底;导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为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观点二:“大妥协”是种策略。 理由:加快结束清王朝的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革命力量。(3分:观点1分,理由2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观点和理由匹配的就给满分)(4)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2分,言之有理,任意2点即可。)考点:近代代议制政体。(1)该问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

24、发展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1688年发动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2)分析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因此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联系宪法的内容可知,“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等。(3)该问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材

25、料四中对于这场“大妥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传统观点认为这场“大妥协”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而喻大华等人则认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联系材料和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论证。(4)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以围绕民主政治中“妥协”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2、(12分)中国农历以天干地支纪年,每六十年一轮回。201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历史上的甲午年先后多次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十四年( 1834),英国贵

26、族、上议院议员、海军高级将领律劳卑出任驻华商务监督,奉命以查办商务名义来到中国六月,他乘船抵达澳门,后又直驶广州。照惯例,英国商人只许在澳门居住,欲入广州,需先经税关批准,但律劳卑无视中国规定,擅闯广州。广总督卢坤闻知,下令“封舱”,中断中英贸易。材料二:甲午战争博物馆一墙面材料三:我国同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我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友谊也日见增进,这种友谊将继续发展和巩固。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经获得成就,今后将继续贯彻,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

27、类进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高 考 资 源 网中国某一国宪法序言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第一个甲午年时中国对外关系的状态?(2分)(2)材料二梁启超指出:“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对这一评价的合理性。(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宪法颁布于哪一年?(1分)其依据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该宪法序言所体现的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4分)【答案】(1)状态:实行闭关锁国;西方国家迫切希望扩大对华贸易。(2分)(2)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实业救国、维新变法和革命思想都迅速发展;要求改革现状

28、的社会变革运动也不断兴起。(3分)(3)判断:1954年宪法。(1分)依据:中苏结盟并友好是在整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时已提出。(2分)特点: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推行一边倒政策,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3年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新的国际关系;对外关系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4分)考点:甲午战争,新中国的外交关系。(1)考查学生史实的再认和再现能力。“19世纪第一个甲午年”依据天干地支纪念法可判断为1834年,据所学知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对外关系上坚持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

29、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对华贸易。(2)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认识和理解。“甲午一役”指的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实业救国、维新变法和革命思想迅速发展,变法革命此起彼伏很大程度上唤醒了四千年之大梦。(3)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依据材料中“我国同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判断,依据材料内容可判断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总原则指导下,推行一边倒政策。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30、: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材料三:从

31、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表现。(3分)(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氓恩仇”的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举例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2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欧洲国家合作的目的(2分)(3)据材料三分析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2分)【答案】(1)马歇尔计划使西欧附属于美国;东欧受制于苏联;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墙的修建);北约和华约分别由美、苏控制。(3分,任3点即可。)(2)国家:法、德。(2分) 事例: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2分)目的:发展经济,提高地位,摆脱美苏控制和威胁。(2分)(3)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世界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2分)考点: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1)此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的局势,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从经济上控制了欧洲,建立北约,从军事上支配西欧,东欧则是受到苏联的控制,因此说欧洲不再是欧洲人

33、的欧洲。(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国家是法、德;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举例: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3)此题考查的是欧洲联合后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欧洲自身的发展和对国际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由此引发了一

34、场“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英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示意图英国棉花输入量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时间英国德国美国1870年3213231900年2017301913年141936材料四: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

35、一中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开始于哪一事件之后?这一现象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怎样的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4分)(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不同? (2分)导致这种殖民政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分)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2分)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金属

36、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1分)(2)西班牙、葡萄牙主要是殖民掠夺财富;而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是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的(1分)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2分)(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1分)。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2分)考点:(1)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知道,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马上进行了殖民扩张,掠夺了巨额的财富,因此这一事件应该是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财富运到西欧,引起了贵重金属的贬值,物价飞涨

37、,引发了价格革命。西班牙等国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成资本,而是流向了英国等国,因此英国法国等最终受益。(2)应联系材料一,西葡以掠夺为主,材料二英国则以商品输出为主,从而进一步分析对殖民地带来的双重影响。(3)应从材料三得出英国与德美之间的差距,从材料四得出原因。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改革阉关治理整顿“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

38、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京华时报2013年11月21日请回答:(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3分)“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

39、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1分)(2)“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进展?(4分)“八五“小平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概括这一讲话有何重要意义?(2分)(3)如果要补充材料一,增加“十二五”的主题词,可以用材料二里的什么词?(2分)【答案】(1)“工业增速”原因: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影响;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尽快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3分)“大倒退”原因:“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1分)(2)进展:农村基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开放沿海14个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4分

40、) 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2分)(3)改革开放全面深化(2分)考点:(1)可以从当时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思考作答。国内原因考虑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落后)和面貌,国防需要(增强国防力量)等方面回答原因; 国际原因可结合中国当时的国际环境,苏联式中国的盟友,也是中国搞经济建设学习的榜样。“大倒退”原因考虑大跃进的实质即可,左倾错误,违背经济规律。(2)联系19811985时间段,要针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的成就作答。对内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南巡谈话意义可从意味着深化改革的开始,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成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角度作答。(3)应该从审议通过的决定中找有效信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找出“全面深化改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