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山西村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默写诗篇。(重点)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体味诗歌的内涵。(难点)3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开头讲陆游打虎的故事,让学生猜是哪位诗人?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诗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是现存诗最多的诗人。2背景知识这首诗写于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3朗读诗歌听录音
2、范读游山西村。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七言古诗的诵读节奏。字音:浑(hn)豚(tn) 箫 (xio)节奏: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三、合作探究1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现了农民什么样的性格?明确:农民的热情好客。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可见其热情好客。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此句被后世称为佳句,往往用它来比喻
3、什么?明确:用它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3颈联写出了当地怎样的风土人情?明确: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里的人正吹箫击鼓准备着社日祭祀土地神,他们穿戴朴素,保持着一种淳朴的乡俗。4尾联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诗人说,今后如果有可能在月光下夜游,我拄着拐杖随时会敲开您家的门。表达了作者的留恋之情。5、思想感情:游山西村诗中表现了农家好客的习俗和风俗古朴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四、板书设计游山西村(陆游)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字音:浑(hn)豚(tn) 箫 (xio)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语文版
4、八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同步练习及答案命题人:王丽艳 班级:八年二班姓名:【课前预习】给下列字注音:浑( )豚( ) 箫 ( )【课堂练习】一、填空: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现存诗多首。【课后练习】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练习。1写游山西村农家热情好客的句子:。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2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句子是“,。”3. 游山西村中描写民风纯朴的句子“,。”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
5、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5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符合诗歌的意境。不少于60字。答: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答: 7.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8.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答:答案【课前预习】hn 、tn 、xio【课后
6、练习】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4. C 5. 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6(3分)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1分);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2分)。(内容阐述1分;哲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7.(2分)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1分)的喜爱(向往)(1分)之情。8. ( l 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