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类文本阅读典题温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
2、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
3、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
4、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儒家的“五常”还差一个字: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小学课本上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写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第三步写老虎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第四步写老虎稍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
5、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老虎乃大智者也。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虎是力量的象征。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何其勇武!何其威风!国人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如形容身体健壮的虎背熊腰,如形容智慧谋略的调虎离山,如形容胆量过人的降龙伏虎,如形容人才济济的藏龙卧虎,如形容威武气势的虎啸龙吟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凛凛
6、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材料二: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则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是保护神。据说,古时中原有个“虎氏族”,是黄帝的一个胞族,后来曾建立过“虎方国”。而在川蜀一带,古代巴人也有一支叫白虎巴人。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历史的发展中,虽然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虎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虎。人们以虎为瑞兽,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让它来守护家、保卫家人;认为它是正义的化身,用它来镇宅、驱逐邪恶。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对蚌塑龙虎图形,由于其年代很早,被称为“天下第一虎
8、”,可见虎是中原地区的原始图腾之一。黄河流域的虎文化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虎文化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到江南的,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他们将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一并带到了江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慢慢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摘编自刘涟虎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和流传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9、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B先民将仁爱寄寓在老虎身上,将老虎变成布老虎,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还让人格化的老虎感染人。D老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聊斋志异里写县宰担心无人愿领捕捉猛虎的差事,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B国人视老虎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老虎活跃在书籍、绘画、成语里,活跃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C与西方人不同
10、,中国人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崇虎,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D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被中原人带到了江南。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3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支持“虎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风俗通义里写“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B和虎有关的成语众多,形象传神,如调虎离山、三人成虎等。C统兵将领使用虎符调兵,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虎符吻合,才能生效。D人们张贴刻画着虎的民间年画和民间剪纸,让虎来守护家,保卫家人。4老虎在材料一的相关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人格化而赋予“义”和“智”的?请简要概括。(4分)5两则材料
11、都谈论了虎文化,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经典集训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以前直接、显性的表现方式相比,“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从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入手,善于把虚无历史的意象和观点掩藏于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娱乐信息之中,让人们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中悄然接受。这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究其根源错综复杂,现其后果危害严重。第一,在“过度娱乐”中消弭历史认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需求在商业化浪潮的裹扶下与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交汇碰撞,催生了“泛娱乐化”现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搭载“大众娱乐”的潮流虚无历史,看
12、似是以肤浅、低劣的“包袱笑料”和“鸡汤软文”等搔人们精神需求的“痒处”,实则是在欢闹的掩盖下将错误的历史观念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累加式的心理暗示和成见,当这种对历史认知的淡化和虚无变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时,其结果必然是扰乱了追求崇高、坚守意义的历史思考,模糊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的历史记忆。第二,在“方位迷失”中瓦解主流价值。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有机可乘,很大程度上源自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精神方位的迷失。一方面,部分文艺界和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修养和政治素养不够,缺乏应有的文化格调和立场导向意识,容易模糊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部分受众群体图消遣
13、、求快活,更愿意通过肤浅、低俗的娱乐方式宣泄压力、消磨时间,这为低级无趣的文化产品打开了“消费市场”,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用消遣化、娱乐化的方式解读历史、传播历史,历史被戏说、英雄被调侃、经典被篡改,其结果就是直接对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和消解。当历史的价值仅归于娱乐的“附庸”之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就开始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根基和人们的精神信仰。第三,在“主观唯心”中动摇唯物史观。“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侵蚀了人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使人们在认识历史、观察历史的过程中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客观全面的分析方法,从而坠入“
14、主观唯心”的迷雾。普通大众很难区分和辨识这奠极具隐蔽性、迷惑性的错误思想,而一些主流文章和理论报刊有时又批判得不够。这些都助长了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破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任意捏造历史、歪曲事实,本质上就是从唯心主义出发将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涂抹的画布,从源头上冲击了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彻底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依赖于主观精神;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无视党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彻底反对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把历史进程说成是随机和偶然的,此类错误观念渗透蔓延,最终后果必定是从根本上虚无、否定历史唯物主义,虚无、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5、地位。(摘编自张博警惕“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材料二: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一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仍是唯心史观,意在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歪曲党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抹黑党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离间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面貌是多重的,它侧重于采用迂回的、隐藏的、片段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必须加强辨识和防范。策略隐蔽化。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较为隐蔽,通常将意见、主张等嵌入某些事件和舆论中,以“造氛围”“带节奏”的方式“夹私货”,对于党的历史,以细节遮盖总体,以虚假代替真实,含沙射影,在博眼球、赚流量中,使人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甚或它会在一些所谓“正能量”
16、“主旋律”“粉红色”的舆论信息中有意加载“低级红、高级黑”类型的意见主张,使一些舆论在传播中不知不觉变了味。观点碎片化。如果说传统历史虚无主义注重观点的系统化、整体性输出,其策略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阵地战,那么主要存身于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场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其策略更像游击战,将观点化整为零,以碎片化、“蹭热点”“搭便车”的方式输出。只要受众从某一个点上得出了符合其期待的看法,就算达到了目的。比如一些电视剧和网络小说,以“重新评价”为名,为反面历史人物“正名”“洗白”,久而久之极易使社会大众模糊是非、对错、真假。对象大众化。传统历史虚无主义比较注重以其观点和看法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虽针对性较强但也容
17、易引起警惕;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则更注重以其观点和看法影响足够多的人,从过去的专业或半专业圈子扩展到了一般网民,触网就有可能受到其影响。这种“全面撒网”“多点开花”的做法,更有助于其从一些价值观尚不成熟、判断能力不强、网络媒介素养不高的受众那里收割回响,从而对足够多的人造成一种整体上的影响。(摘编自郝永平、黄相怀加强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与防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软”表现在它总是把错误观点渗透在娱乐视频之中,让人们在兴奋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其观点。B有些文化生产者的人文修养和政治素养不够,没有很好地掌握真善美的价值标准,这是软性
18、历史虚无主义大肆传播的原因之一。C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目的。D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传播方式较为隐蔽,它有时会以“正能量”“主旋律”“粉红色”的舆论信息出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想迅速改变人们的思想,而是要让人们对历史认知的淡化和虚无变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B有些人通过低俗的娱乐方式消磨时间,比如看低级无趣的文化产品,这样他们会不自觉地受到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毒害。C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虽然存身之处截然不同、策略也不同,但其本
19、质却相同,都是虚无历史、混淆是非。D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能够影响到一般网民,比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人多得多,从这点上讲,它的危害性可能会更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频揭密汪精卫深挖汪精卫身上的“文艺细胞”,赞叹他是性情浪漫的“诗词家”,使观众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B有学者发表文章称,抗日战争是一个错误,如果不抵抗,中国被日本统治了,中国的科学和经济早就像日本一样发达了。C小说土改!土改!把解放初期的土改运动写成如此情况:大地主是“善良”“勤劳”“开明”的,革命者则是凶暴的懒汉。D网络小品团结一致中有对黄河大合唱的改编,曲调不变而修改了某些词句,如
20、“虎在吼,狗在叫”等,引得观众哄堂大笑。4两则材料的论证结构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5请依据两则材料,对以下文字中提到的现象作简要评析。(6分)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名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任凭烈火焚身,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他就是邱少云!日前,有人以其被活活烧死却一动不动“不合生理学常识”为由,断言这个英雄事迹是“伪造的”,并在某平台发布了以“邱少云被火烧的笑话”为噱头的短视频供人娱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类型,与传统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传统文学作为基础,单纯靠超链接、互动和商业运作手段,网络文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21、在文学史的视域中,接续传统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从网络文学诞生到现在,网络文学评论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二是探求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传统文学是评价网络文学的重要参照系。网络文学和传统写作都是文学,都要遵循文学自身的标准,同时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权,人人都可写作;其文字表述的率真和紧贴内心的鲜活语言,很多时候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要在文学史视域中观照网络文学,离开了传统文学,我们无法正确评价网络文学。在学术界,要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不少学者把它同戏曲等传统艺术类型进行比较,寻找它们在合法化进程中的共通性,如都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等。时至今日,
22、论证网络文学合法性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及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是它的下一个目标。显然,对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论述,必须要有文学史的视域。只有厘清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才能进行合理评价。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还要进一步论证哪些网络文学经典是文学的经典。而当前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传统文学的标准看待网络文学,二是另立一个全新的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如果单纯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显然没有考虑到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新类型,在创作、作品和接受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特点。而完全抛开传统文学理论,实际上是否定了网络文学与传统
23、文学的文学共性。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批评原则,不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应遵循。有些网络文学写手只追求作品好看,希望获得较高的点击率。但若只满足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既能反映历史真实,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下,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结合得还不够。符合网络文学发展规律的网络文学评论,不仅能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而且能对传统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启示作用,
24、这才是整个文学界需要的文学评论。(摘编自王泽庆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材料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已有20年时间。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研究和评论尚有待提升和加强。新世纪以来,关于网络文学是否具有文学价值的争论曾延续近十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拓展,最初的概念之争、特征之辨、传播探析等理论问题均已有所建树。但不少研究仍停留于现象描述,部分研究者不具备线上作品阅读经验、欠缺业态分析把握能力、习惯生搬硬套传统理论进行架空式批评;常见的粉丝评论虽具有批评活力,但大多缺乏系统性;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又往往只强调网络文学商业属性,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面对网
25、络文学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文学表达机制和文体特征,在学理上把握网络文学并达成学术共识。评论者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文学虽数量庞大,但并未达到文学成熟的高度。其次,不能一味放大其商业烙印,止步于对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的评估,忽略文学本体层面的专业评论。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研究者应当对写作者提出警示,即无论是今天所倡导的现实题材创作,还是纯幻想类的玄幻题材,作品的趣味格调有待提升、作品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待解决。阶段性总结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积极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引导网络文学价值追求,也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的责任。网络文学现场纷繁复杂,从文学本体至网络文学产业、从青少年阅读
26、风尚到媒介融合的影响,都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及时回应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与传统文学评论相比,网络文学评论的挑战更在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网络文学远非传统的文学文本那么纯粹单一,它复杂多面,融合了当前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体现不同代际的心声。这就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充分调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网络文学在走出国门,进入更大传播领域的同时,还要面对新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创作者和评论者来说,无疑又是一重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网络文学也肩负着历史使命。网络文学评论者既要积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
27、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又要直视网络文学本体和文化问题,潜心于作家作品研究,与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共同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摘编自张知干强化网络文学评论)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需要以传统文学作为基础,网络文学评论亦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B作者引用刘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之语,意在强调“必须要有文学史的视域”看待网络文学经典化。C粉丝评论专注于作品点击量、专业研究者架空式批评等导致网络文学评论缺少美学、价值维度。D网络文学复杂多面,融合了当前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等文化的特点,给网络文学评论带来极大挑战。7
2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网络文学评论经历了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和探求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两个重要阶段,而后一阶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B目前网络文学尚未达到文学成熟的高度;网络文学评论不能评估其商业价值,而应从文学本体学理层面进行专业的评论。C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实践问题,提醒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起扩大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及时回应的责任。D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是网络文学评论者目前最重要的任务。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全面最准确体现网络文学评论应当“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而且能对传统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启示作用”
29、这一观念的一项是(3分)( )A以纯粹的“网络性”视角介入网络文学现场,偏向技术性、实验性的分析。B遵循“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批评原则,客观评价各类网络文学作品。C放眼全球的数字文化潮动,重点突出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外延式批评空间。D以“文学性”眼光审视各种类型的网络文学,淡化其与新媒介的依存关系。9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10材料一的作者认为“在文学史的视域中,接续传统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证据远不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证据重要,因为前者以远古
30、诗歌为对象,渺茫难稽;后者以现代歌谣为对象,确凿可凭。但从这两方面的证据看,诗与乐、舞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古希腊的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都起源于酒神祭典。在祭典中,主祭者和信徒们披戴各种植物枝叶,狂歌曼舞,助以竖琴等乐器。从这祭典的歌舞中后来演出颂神的抒情诗,再后来演为悲剧及喜剧。这是歌、乐、舞同源的最早证据。近代西方学者对于非洲、澳洲土著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的研究,所得到的歌、乐、舞同源的证据更多。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非常有名。这种舞通常在月夜举行。舞时诸部落集合在林中空场上,场中烧着大堆柴火。妇女们站在火的一边,每人在膝盖上绑一块袋鼠皮。指挥者手里执
31、着两条棍棒,他用棍棒一敲,跳舞的男子们就排成行伍,走到场里去跳。指挥者一面指挥节奏,一面歌唱,声音高低恰与跳舞节奏快慢相应。妇女们不跳舞,一面敲着膝上的袋鼠皮,一面拖着嗓子随着舞的节奏歌唱。歌词的最大功用在应和跳舞节奏,意义并不重要。有意义可寻的大半也很简单,例如:“那永尼叶人快来了,他们一会儿就来了,他们携着袋鼠来,踏着大步来,那永尼叶人来了。”这是一首庆贺打猎的凯旋歌,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欢欣鼓舞的神情。其他舞歌多类此。简单而狂热的情绪表现于简单而狂热的节奏。原始人类唱歌就必跳舞,跳舞就必唱歌,所以居住在南美的印第安人博托库多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词。近代欧洲文ballad一词也兼含歌、舞二意
32、。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等篇名,都是以乐调命名诗篇。这些事实都证明诗歌、音乐、舞蹈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混合的艺术。这三种艺术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舞蹈。诗经的诗大半有乐,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乎不多。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所以“徒
33、歌”理应在“乐歌”之前。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其共同命脉是节奏。原始时期,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就日渐其远了。(选自朱光潜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有删改)材料二:我国古代诗词,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早在原始社会,诗与歌与舞便是一个整体,之后三者逐渐分开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诗与歌仍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经、乐府诗以及宋词元曲,无不证明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第一,诗、乐、舞合一时期。在原始社会时期,这三
34、者没有单独分开。早期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力量一致便有了节奏的律动,肢体的扭动成为后来的舞,石器的打击声便是后来的音乐,喉咙发出的声音则是诗歌。第二,依词谱乐时期。这个时期先有诗,后谱成歌。文人创作出来的诗或者从民间采来的谣,再经整理,由从事音乐的部门谱成曲来演唱,即“声出于言”,先词后曲。诗经最初的形式便是民间的歌谣,可入乐。后经整理,又把部分诗重新谱乐进行歌唱,并把其按乐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之所以能够配乐演唱,是因为其中的诗句大多有韵律和节奏,适合入乐。诗经中的诗歌有叠句,如“硕鼠硕鼠”;有重复如关雎;有重章如采葛等。兴盛于唐代白居易时期的新乐府“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35、,此时的歌曲,由文人诗中选取精品来入曲。第三,倚声填词时期。自唐五代起至北宋初期以及元代是倚声填词时期,即“言出于声”。它是先有曲,再根据曲的韵律来填上适当的词。于是在词中出现了许多词牌名,如菩萨蛮、卜算子、渔家傲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韵律,而同一词牌的词尽管内容不同但是韵律相同。元杂剧的盛行则是回归了诗、乐、舞一体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者不仅要借助语言来完成对话,同时也要配上歌唱的曲调和相应的动作。元曲较之于宋词更加灵活,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对应,中间也有掺杂俚语的情况,还可以根据词表现内容的多少,组织多个曲合为组曲。在元曲中,诗是曲的内容,曲是诗的形式。(选自朱哿诗与音乐)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36、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诗歌的起源的研究,从现代歌谣得到的证据要比从远古诗歌得到的证据更为重要。B古希腊的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与中国古代的这三种艺术,原来都是合而为一的。C在诗、乐、舞合一的原始时期,歌词都较为简单,意在配合舞蹈点明节奏,表现情绪。D出现于依词谱乐时期的汉人乐府,诗词与乐调相伴,是由文人诗中选取精品来入曲。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诗有舞的比较少,而楚辞九歌之类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可见九歌早于诗经中的诗。B澳洲土著舞歌与他们的考劳伯芮舞类似,歌词的意义不重要,歌词的作用在于应和跳舞节奏,节奏简单而狂热。C
37、依声填词时期的宋词根据词牌曲子的韵律来填上适当的词,因此词牌限定了诗歌的韵律与内容。D元杂剧舞台上,表演者有对话、歌唱和动作表演,这种诗、乐、舞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三者同源的明证。13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诗、乐、舞同源的一项是(3分)( )A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上,女子敲击袋鼠皮随着男子跳舞的节奏唱歌。B居住在南美的印第安人博托库多民族表示歌与舞只有一个词。C诗经中的“颂”字训释为“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D除保存节奏之外,乐、舞、诗分别向着和谐、姿态、意义三方面发展。14材料二是如何论述诗与歌二者之间关系的?(4分)15对于中国的“诗与乐(歌)的关系”,两则材料的论述有何异同?(6分)答案与
38、解析典题温故一、【答案】1C2A3B4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勤自励救了一只黄斑老虎,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赵城虎”吃了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后来为老太婆养老送终。柳宗元在黔之驴中一步步展示了老虎的智慧。写老虎先是小心翼翼地挨近,然后观察试探并确认驴子没有本事,最后“断其喉,尽其肉”。5材料一侧重从老虎被人格化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将仁、义、礼、智、信等寄寓在老虎身上,形成了积淀丰厚的虎文化。材料二侧重从诞生和流传的角度,阐述了虎文化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最早分布在黄河流域,后来流向长江以南地区。【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39、.“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可知,“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与“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不构成因果关系。B.“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可知,原文说的是“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并没有说“表明
40、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D.“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错误。由原文“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凛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可知,原文说的是“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错误。由原文“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可知,李能最终完成了差事,选项表述不合文意。故选
41、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调虎离山”是形容智慧谋略的。“三人成虎”意思是“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调虎离山”“三人成虎”不能直接支持“虎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的观点。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材料“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可知,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勤自励救了一只黄斑老虎,这只老虎
42、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由材料“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可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赵城虎”吃了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后来为老太婆养老送终。由材料“黔之驴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
43、。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四步写老虎精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可知,柳宗元在黔之驴中一步步展示了老虎的智慧。写老虎先是小心翼翼地挨近,然后观察试探并确认驴子没有本事,最后“断其喉,尽其肉”。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关键句“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
44、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老虎乃大智者也。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可知,材料一侧重从老虎被人格化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将仁、义、礼、智、信等寄寓在老虎身上,形成了积淀丰厚的虎文化。结合材料二第1段关键句“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段关键句“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和第3段关键句“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
45、,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可知,材料二侧重从诞生和流传的角度,阐述了虎文化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最早分布在黄河流域,后来流向长江以南地区。经典集训一、【答案】1A2D3B4两则材料的论证结构都是总分关系。材料一第一段指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后果危害非常严重,然后从消弭历史认知、瓦解主流价值、动摇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材料二第一段指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是迂回的、隐蔽的、片段化的,然后从策略隐蔽化、观点碎片化、对象大众化三个方面
46、进行了论证。5这是借科学之名抹黑英雄人物的现象,是“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英雄人物“邱少云被火烧的笑话”为赚头制作短视频供人娱乐,于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瓦解着人们的精神信仰,危害极大,对这类现象,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辨识和防范;国家也应对此予以严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它总是把错误观点透在娱乐视频之中”错误,原文是“善于把虚无历史的意象和观点掩藏于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娱乐信息之中”,娱乐视频仅仅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之一,并非全部。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想迅速改变人们的
47、思想”错误,此意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将错误的历史观念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累加式的心理暗示和成见,当这种对历史认知的淡化和虚无变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并没有说“不想迅速改变人们思想”。B.“他们会不自觉地受到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毒害”错误,低级无趣的文化产品中不一定都有历史虚无主义思想。C.“存身之处截然不同”错误,材料只是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存身于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场”,并没有说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存身之处,其也可能存身于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场。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二说软性虚无主义“采用迂回的、隐藏的、片段化的方式
48、进行传播”。B.是直接否定抗日战争,表现方式是显性的,不属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ACD三项都是利用文艺形式来否定历史,较为隐蔽,属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六段文字,第一段先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人的方式,之后引出其危害“这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究其根源错综复杂,现其后果危害严重”;由第二段开头句“第一,在过度娱乐中消弭历史认知”、第三段开头句“第二,在方位迷失中瓦解主流价值”、第五段开头句“第三,在主观唯心中动摇唯物史观”可知,这是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其中三、四段是说瓦解主流价值,五、六段是说动摇唯物史观。由此可知材料一是
49、总分结构。材料二共四段文字。第一段指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方式,引出“必须加强辨识和防范”这一观点;第二、三、四段从“策略隐蔽化”“观点碎片化”“对象大众化”三个方面具体论证。由此可知,材料二也是采用总分结构。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和危害,然后分析材料中这一做法是利用什么来抹黑英雄人物,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的危害是什么。如材料一提到“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从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入手,善于把虚无历史的意象和观点掩藏于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娱乐信息之中,让人们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中悄然接受”,这是说软性历
50、史虚无主义用娱乐包装这些虚无历史信息,就如材料中有人以邱少云“被活活烧死却一动不动不合生理学常识为由,断言这个英雄事迹是伪造的”,这是打着科学的名义来抹黑英雄。如材料一还提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搭载大众娱乐的潮流虚无历史,看似是以肤浅、低劣的包袱笑料和鸡汤软文等搔人们精神需求的痒处,实则是在欢闹的掩盖下将错误的历史观念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累加式的心理暗示和成见,当这种对历史认知的淡化和虚无变得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时,其结果必然是扰乱了追求崇高、坚守意义的历史思考,模糊了历史记忆”,这是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用低劣肤浅的“笑料”来供人取乐,而这种做法势必会影响人的历史观、价值观,
51、就如材料中“在某平台发布了以邱少云被火烧的笑话为噱头的短视频供人娱乐”的做法一样,这不仅抹黑了英雄,还曲解历史,影响我们的精神信仰,危害很大。最后再看其传播的特点,“采用迂回的、隐藏的、片段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因其隐蔽而又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辨识和防范。二、【答案】6C7C8B9材料二的标题“强化网络文学评论”即为中心论点,正文部分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展开论述。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当下,网络文学研究和评论尚有待提升和加强,引起下文;接着,分析当下网络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强化网络文学评论的路径。最后,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评论者肩负的历史使
52、命,总结全文。10网络文学有自身特点,传统文学是评价它的重要参照系。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学,是合理评价网络文学的基础。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粉丝评论专注于作品点击量、专业研究者架空式批评等导致”错误,原文是“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后一阶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时至今日,论证网络文学合法性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是它的下一个目标”。B.“网络文学评论不能评估其商业价值
53、”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不能一味放大其商业烙印,止步于对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的评估,忽略文学本体层面的专业评论”。D.“是网络文学评论者目前最重要的任务”错误,原文是“网络文学评论者既要积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又要直视网络”,并没有提到“是网络文学评论者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以纯粹的网络性视角介入网络文学现场,偏向技术性、实验性的分析”,不符合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事实,如“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又往往只强调网络文学商业属性,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C
54、.“放眼全球的数字文化潮动,重点突出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外延式批评空间”无文本依据,且从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发展的趋势,当下的任务是“网络文学评论者既要积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又要直视网络文学本体和文化问题,潜心于作家作品研究,与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共同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亦非“重点突出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外延式批评空间”。D.“以文学性眼光审视各种类型的网络文学,淡化其与新媒介的依存关系”,就会人为地割裂网络文学与新媒介的依存关系,无法有效回应数字媒介的文学生产问题。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一段“当下,
55、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研究和评论尚有待提升和加强”可知,材料二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即材料二的标题“强化网络文学评论”,并引起下文;从第二段“但不少研究仍停留于现象描述,部分研究者不具备线上作品阅读经验、欠缺业态分析把握能力、习惯生搬硬套传统理论进行架空式批评;常见的粉丝评论虽具有批评活力,但大多缺乏系统性;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又往往只强调网络文学商业属性,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可知,接着,分析当下网络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从第三、四、五段“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文学表达机制和文体特征,在学理上把握网络文学并达成学术共识”“阶段性总结网络
56、文学创作规律、积极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引导网络文学价值追求,也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的责任”“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充分调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可知,然后,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强化网络文学评论的路径。从第六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网络文学也肩负着历史使命”可知,最后,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评论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总结全文。由以上分析可知,材料二的标题“强化网络文学评论”即为中心论点,正文部分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展开论述。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类型,与传统
57、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文学是评价网络文学的重要参照系”可知,网络文学有自身特点,传统文学是评价它的重要参照系;从“只有厘清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才能进行合理评价”可知,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学,是合理评价网络文学的基础;从“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知,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三、【答案】11D12B13D14文章先点明了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继而论述从先秦诗经到宋词元曲,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然后分原始社会、依词谱乐、依声填词三个时期分别论述诗与歌联系的形式。15同:两则材料都认为诗与乐(歌)是同源的,而且最初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后来
58、才逐渐分开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异:材料一论述了在中国,舞蹈分立之后,诗、乐的结合有“徒歌”和“乐歌”的分别,并且它们共同的命脉是节奏。材料二论述了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从先秦诗经、乐府诗到宋词元曲,诗与乐(歌)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出现于依词谱乐时期的汉人乐府”错。文中是“兴盛于唐代白居易时期的新乐府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此时的歌曲,由文人诗中选取精品来入曲”,所以白居易时期的新乐府出现于依词谱乐时期,而不是汉人乐府。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可见九歌早于诗经中的诗”的推论不准确,文中只
59、是说“诗经的诗大半有乐,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乎不多。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根据舞多与舞少,是不能推断出现的早与晚的。C.“词牌限定了诗歌的韵律与内容”错误,根据“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韵律,而同一词牌的词尽管内容不同但是韵律相同”可知,词牌只限定了韵律,并未限定内容。D.“是三者同源的明证”错误,文中说“元杂剧的盛行则是回归了诗、乐、舞一体的形式”,诗、乐、舞一体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回归,而不是同源的明证。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是说发展到后来三种艺术的分化,而不是在证明三种艺术同源。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我国
60、古代诗词,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诗经、乐府诗以及宋词元曲,无不证明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可知,文章先点明了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继而论述从先秦诗经到宋词元曲,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第二段“在原始社会时期,这三者没有单独分开”,第三段“依词谱乐时期。这个时期先有诗,后谱成歌”,第四段倚声填词时期“是先有曲,再根据曲的韵律来填上适当的词”,从原始社会、依词谱乐、依声填词三个时期分别论述诗与歌联系的形式。1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同:根据材料一“诗与乐、舞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材料二“我国古代诗词,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早在原始社会,诗与歌与舞便是一个整
61、体,之后三者逐渐分开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诗与乐(歌)是同源的,而且最初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后来才逐渐分开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异:根据材料一“这三种艺术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舞蹈”“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其共同命脉是节奏”可知,材料一论述了在中国,舞蹈分立之后,诗、乐的结合有“徒歌”和“乐歌”的分别,并且它们共同的命脉是节奏。根据材料二“诗与歌仍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经、乐府诗以及宋词元曲,无不证明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可知,材料二论述了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从先秦诗经、乐府诗到宋词元曲,诗与乐(歌)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