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下着小雨的清晨,一个满脸倦容的中年男子,又一次默默地约车治装,奔赴未知的前程。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失去道德规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均是显赫一时,唯独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行渐远。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无限的悲愤,只听一声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一位圣人就在这颠簸的马车上渐渐走向历史的前台,为千秋歌颂,被万世敬仰!历史一路走来,他那一身“浩然正气”不知影响了多少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那么,孟子所言,何为浩然之气,又如何善养浩然之气。特别是在
2、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我们又怎么才能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具有这样一身浩然正气呢?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重点句子翻译分析课文浩然之气“至大至刚”“配义与道”形态性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塞于天地”熟悉一下陶渊明
3、,再熟悉一下屈原,分别朗诵他们的几句诗歌,感受一下这两位诗人的风格。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一样?他俩是否都具有浩然之气?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结合课文感受一下在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请你列举几个例子。拓展延伸魏明伦的中国性格论:谁代表中国性格?我讴歌民族脊梁。董狐笔,屈原诗,苏武节,嵇康琴。忍辱负重,司马千秋史;鞠躬尽瘁,诸葛五丈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盛唐魏征直谏,衰明海瑞上疏。太白佯狂,金銮醉卧;东坡豪迈,赤壁放歌。草堂悲愤,一部诗史;岳阳忧患,百代名篇。才女李清照,巾帼敢作鬼雄颂;戏圣关汉卿,梨园怒写窦娥冤。岳飞满江红,文山正气歌。虎
4、门禁毒,英雄股肱壮华夏;菜市捐躯,君子肝胆比昆仑。鉴湖女侠,秋风秋雨;广州烈士,黄土黄花。五四精英,满天星斗;二七劳工,遍野苍生。八年抗战烽火,亿民爱国热潮。怒吼兮,黄河;高耸兮,太行。风起青纱帐,云涌主战场,伏击平型关,血战台儿庄壮哉!民族脊梁,高压之下挺立;中国性格,逆境之中昂扬。通古观今当今社会处处充塞着浩然之气,往往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学生如何让自己养成浩然之气,结合“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和“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具体谈一谈。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廉正清明之气。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