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26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选择题1.(2021广东广州二模)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改为俄国共产党。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嘘,会带来实际的害处。这反映了列宁()A.缔造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意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D.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2.(2021广东三模)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实质上可以用两个东西来满足小农。第一,需要有一定的周转
2、自由,需要给小私有主一定的经营自由。第二,需要供应商品和产品。”这一过渡办法()A.体现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B.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推动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了现实D.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3.(2021广东梅州月考)1933年,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经验时说:“规定极严格节省的办法,积蓄为资助我国工业化所必需的经费,这就是我们为达到建立重工业和实现五年计划目的所应走的道路。”这一经验()A.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之上B.形成于特定的时代环境C.迫于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D.解决了苏联的资金困境4.(2021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19171920年,苏俄的国家粮食采购量迅速增长
3、,1918年采购量为3 000万普特,到1920年增长到2.6亿普特。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俄()A.实行了对粮食的垄断政策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农民的生产热情不断提高D.小农经济逐步被消灭5.(2020江苏卷)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6.(2021山东济南学情诊断)有学者指出,如果在1917
4、年,列宁的难题是要懂得如何才能挽救俄国的革命的话,那么在三年后他的难题就要用新术语来表达了,即如何结束这场革命。为“结束这场革命”,列宁提出()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通过和平法令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7.(2021广东茂名二模)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写道,内战时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又重回到1917年之前。由此可知,苏俄()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B.对斯大林体制作出调整C.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D.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8.(2021广东梅州二模)19281932年
5、,苏联高等教育招生增加了3倍,技术院校的数量增长了5倍。苏联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美国人的一半,但苏联每年的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却是美国的2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都在这一时期受到过高等技术培训。这表明当时苏联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构建合格的政治接班人梯队C.培养国民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D.顺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潮流9.(202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面是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种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武器门类苏联德国飞机102 600架76 200架机枪1 437 900挺1 048 500挺步枪11 820 500支7 845 700支坦克92
6、600辆41 500辆迫击炮350 300门68 900门表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A.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B.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C.苏联模式下苏联重工业发展突出D.德国军事体系有严重缺陷10.(2021湖南株洲一模)1929年4月,苏联真理报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使工业尽快适应军事需要必须周密地拟制五年计划,以保证军用和民用工业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这说明苏联()A.注重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B.盲目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C.突出工业计划为国防服务D.优先借鉴西方的工业技术11.项目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集体农庄数(千个)57.085.9211.1211.5集体农庄的农户
7、数(百万户)1.06.013.014.9参加农庄占农户总数的比重(%)3.923.652.761.5由上表可知,当时苏联()A.农业集体化运动蓬勃开展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12.(2021广东湛江月考)据统计,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这表明苏联()A.借助有利时机推进工业化B.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C.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理论D.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13.甘地认为,发展手工纺织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大城市而生活,是对每个人都应从体
8、力劳动中获得生活必需品原则的践行,是印度人民摆脱英国人剥削取得自治的必由路径。这一思想的核心目的是()A.抵制西方资本控制印度B.实现印度的自治和独立C.竭力维护现存社会秩序D.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14.(2021广东清远期末)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作为埃及政坛上强大的政党力量,华夫脱党常将国家事务诉诸全民支持,反对未经人民授权或民选议会批准而组建政府、制定宪法及对外协商。华夫脱党的做法()A.促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除B.反映了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C.抑制了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D.使埃及最终获得了民族独立15.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
9、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二、非选择题16.(2021广东湛江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工业化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当时的英国以世界主要列强的角色活跃于国际舞台。早在16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对外商战和殖民扩张就为其创造了国外市场和货币资本。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先驱国,经过工业化,英国先后建立起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修建了主要铁路干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英国从一个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变成机
10、器大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并成为当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最先进的国家。摘编自王绪苓浅析拉美和英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同特点材料二苏联工业化是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期开始的。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指出必须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苏联工业化的任务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苏联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的12年内,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9%,其中重
11、工业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1.2%,这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所没有的。苏联由此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摘编自顾玉兰苏联工业化的代价及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苏联工业化的差异。(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英国和苏联工业化中得到的启示。17.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
12、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无疑是一种适当的解毒剂。摘编自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材料二(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摘编自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13、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课时规范练26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D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嘘,会带来实际的害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关,故A项错误;列宁没有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信息得不出苏俄想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2.D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会议及内容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出台,材料中涉及
14、“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提到“一定的周转自由”和“需要供应商品和产品”,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商品经济,这有利于缓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而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实现了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不是新经济政策,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C项错误。3.B解析:据题意可知,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严格节省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由此可知这是特定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故选B项;材料说明是通过严格节省的办法,并不一定就是对农
15、民的剥削,排除A项;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困扰,排除C项;这一经验虽然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苏联的资金困境,排除D项。4.A解析:此时苏俄正处于国内战争期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因此这一时期粮食采购量迅速增长主要是实行了对粮食的垄断政策,故选A项;此时苏俄正处于国内战争期间,农村生产力并未得到解放,排除B项;此时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热情并不高,排除C项;小农经济逐步被消灭是在苏联模式实行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5.C解析:题干材料说明苏俄虽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16、但是农民交完税之后仍所剩无几,这说明新经济政策下实行的粮食税导致农民负担沉重,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并不意味着经济独立,排除B项;粮食税下农民有自主支配权,排除D项。故选C项。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挽救俄国革命的措施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三年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为结束这场革命,列宁提出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B项。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在三年内战后,莫斯科、彼得格勒等地的商人、出租车司机、商店和街道等“好像又重回到1917年之前”,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反映出新经济
17、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苏俄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C项正确;“消除”了城乡之间差别的说法绝对,A项错误;内战前后斯大林体制还未形成,B项错误;苏联开始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与“好像又重回到1917年之前”不符,D项错误。8.C解析:材料反映了19281932年苏联的高等教育侧重于科学和技术专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正开展“一五”计划,急需大量国民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和政治接班人梯队的构建情况,排除A、B两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9.C解析: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种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显示出苏联
18、各种武器的产量都比德国多出很多,这是在苏联模式下苏联重工业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19411945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不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表格仅体现了苏联武器产量,这并不能完全代表苏联的军事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因为军事上的优势不仅仅表现在武器上,还包括军队的战斗力、战场态势、民心向背、国际援助等很多方面,排除B项;题干仅体现了武器的产量,并不能体现军事体系问题,排除D项。10.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苏联的工业化计划是为了适应军事需要,突出工业计划为国防服务,故选C项;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保证军用和民用之间最大限度
19、的合作,适应军事方面的需要,与工业生产规模无关,排除B项;真理报强调的重点是尽快发展工业使其适应军事需要,未涉及对西方工业技术的借鉴,排除D项。11.A解析:图表显示,19291932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和参加农庄占农户总数的比重逐渐提升,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迅速,故选A项。12.A解析: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这一时期,苏联为了进行工业化建设,聘请大量西方技术人员并引入西方设备,加速工业化建设,说明苏联借助有利时机推进工业化,A项正确;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基本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排除B项;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方的技术不等于接受资本主
20、义理论,排除C项;当时的美国并未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排除D项。13.B解析:根据题干中“发展手工纺织运动是印度人民摆脱英国人剥削取得自治的必由路径”可知,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核心目的在于实现印度摆脱英国统治而获得自治和独立,故选B项。1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埃及宣布独立后,华夫脱党要求英国放弃特权,领导埃及人民进行护宪运动,反映了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华夫脱党倡导的民权斗争并未完全成功,英国在埃及的特权没有因此被废除,A项错误;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和民族权益的愿望不能直接抑制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C项错误;使埃及最终获得民族独立的是纳赛尔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D
21、项错误。15.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故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摧毁了”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其瓦解主要是由于构建体系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行动,不是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故C项错误;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D项排除。16.参考答案:(1)时间:英国起步早,经历时间长;苏联起步晚,经历时间短。途径:英国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者:英国是私人资本家先进行技术革新,然后推动国家工业化
22、发展;苏联是在政府的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资金来源:英国主要是靠掠夺海外殖民地来积累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资金;苏联是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市场:英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苏联的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都非常狭窄。影响:英国工业化使其成为“世界工厂”,国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苏联的短期效果显著,但后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经济发展。(2)启示:国民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农、轻、重协调发展;工业化发展既要重视增长速度,又要注重发展质量;工业化建设中既要合理利用私人资本,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工业化建设中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17.参考答案:(1)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