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1413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7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解析)统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规范练17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选择题1.(2021陕西西安二模)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作者后来回忆说:“文章的理论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我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把它写了出来。”确切地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是指()A.拨乱反正成为时代最紧迫的要求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期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展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2.(2021河北邯郸模拟)1978年5月,中国派出代表团出访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这次出访的

2、主要目的是()A.消除中欧双方之间的矛盾分歧B.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C.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D.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3.(2021河北邯郸质量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多次组织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因时机不成熟,均未成功。2020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图)。该法典的颁布()A.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起步发展的基础B.凸显了社会主义法学家的重要作用C.标志着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最终形成D.厘定了民事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边界4.(2021广东江门二模)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价格改革,从单一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国家指

3、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A.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市场的发展B.拉大了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C.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和腐败产生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5.(2021河北名校联盟开学考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呈现两种发展势头。一是农民不离本土,就近发展乡镇企业,建设“乡村中的城市”,变乡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一是农民离开本土,在城乡结合部以亲戚、同族、同乡为纽带,以商业活动为中心结合在一起,半自然半有意识地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社区。上述两种乡村城市化发展势头的共性是()A.依托经济发展自主性强B.伴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步形成C.政府严格控制计划性强D.导致城镇

4、人口超过农业人口6.(2021河北高考仿真模拟)下面是19782012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表,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28.247.923.91985年28.442.928.71995年20.147.032.92005年12.147.440.52010年10.146.743.22012年10.145.344.6A.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强B.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弱化C.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7.(2021广东肇庆一模)下表为我国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初次分配关系演变。年份国家企业居民1978年

5、33.9%11.1%55.0%2007年24.1%18.4%57.5%据上表可知,收入分配改革()A.有利于调动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B.因让利于民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降C.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D.促进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大发展8.(2021河北秦皇岛模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对下表中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年份文件内容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

6、位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B.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D.彻底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9.(2021河北邯郸模拟)19782016年,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由38.3%上升至6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一路攀升,从1 558.6亿元上升至332 316.3亿元。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A.市场经济体制活力不断增强B.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国内居民消费渠道日渐多元10.(2022河北省级联测考试)1982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

7、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A.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和实施B.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11.(2021天津河北一模)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习近平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规划()A.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改变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

8、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2021广东肇庆期末)英国卫报将2018年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作为世界首例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除整体工程之外,一些细节上的科技创新也让这座大桥更加酷炫。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A.标志着中国科技全面领先世界B.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C.使祖国统一大业得以最终完成D.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就13.(2021江苏泰州高三期末)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

9、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14.(2021河北邯郸三模)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并最终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全面开展同亚太经济体的合作。同年,中国正式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接触。这表明新时期中国()A.积极参与多边经济组织和机制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D.积极投入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15.2014年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

10、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由材料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二、非选择题16.(2021河北衡水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图所示为19781984年中国农民粮食销售(图1)与国家收购(图2)情况(单位:百万吨)。图1图2据韩志荣、冯亚凡新中国农产品价格四十年绘制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任一信息,并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11、)17.(2021河北邯郸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原则上,强调国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在民法细则上强调公民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停留在男女身份的平等,还包括商业贸易中交易双方的平等。在保障交易双方的平等权益与夫妻双方财产归属等问题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在婚姻方面,对于男女家庭关系的组建以及夫妻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摘编自王鹰翀论中华民国时期民法的发展材料二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

12、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因素。课时规范练17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A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思想依然存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故选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的“时间点”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背景,而不是这篇文章发表的影响,C、D两项错误。2.D解析首次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在1978年5月,目的是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以服务于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中欧双方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双方的矛盾分

13、歧是始终存在的,无法通过一次出访就消除,排除A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的,与题干时间“1978年5月”不符,排除B项;此时中美关系已经走向正常化,排除C项。3.D解析图中的“要回归私法本位”意味着私法和公法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是有体现的,而民事权利属于私法的范畴,国家权力属于公法的范畴,故选D项;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时间远远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所以不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起步发展的基础,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私法和公法的区别与界定,不是突出法学家在其中的作用,排除B项;C项的说法与题目主旨不一致,排除。4.A解析“

14、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说明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有利于生产和市场的发展,A项正确,D项错误。这一改革有利于缩减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B项错误。改革有利于经济秩序的规范,减少腐败,C项错误。5.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两种乡村城市化,分别依托乡镇企业和以商业活动联合起来的城乡结合部,具有较为独立的发展体系,反映了经济因素对于乡村城市化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两种乡村城市化均是依靠乡村经济发展形成的,排除B项;乡镇企业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后放宽经营自主权的表现,同时,城乡结合部的独立社区则是半自然半有意识地形成,未体现政府严格控制

15、和计划性,排除C项;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类型之一,未体现城乡人口对比,排除D项。6.A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占比保持稳定,第三产业不断增长,这总体上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增强,故选A项;我国以农业为基础,其基础地位并不会弱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变化,没有体现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与国际进行比较,排除D项。7.A解析据题表可知,初次分配国家所占比重下降,企业和居民所占比重都有提高,有利于调动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收入分配比重的变化,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财政收入不一定下降,排除B项;

16、材料并不涉及国家财政的支出情况,无法与社会保障联系起来,排除C项;材料中的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D项片面,排除。8.A解析从2002年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到2014年“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跟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故选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开启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是1978年农村改革,排除C项;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一直是集体所有,排除D项。9.C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19782016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大幅度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路攀升,这

17、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众购买力都不断提升,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结果,故选C项;1992年我国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题干所涉及时间是“19782016年”,排除A项;“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是需要和经济发展其他的指标进行比较才可以得出的,而题干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民众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并没有涉及消费渠道是否多元,排除D项。10.B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就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和实施是从1953年开始的,一直应用至今,所以不能反映我国近年来外交政策调整的意图,

18、排除A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背景,但不是主要意图,排除C项;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不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11.A解析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高质量发展”规划,多种领域共同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故选A项。12.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是内地、香港、澳门合作建设的结果,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就,故

19、选D项。13.B解析材料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仅限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项符合题意;当今世界,美国并未丧失超级大国地位,故C项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达成广泛共识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故D项不符合题意。14.A解析根据材料“并最终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全面开展同亚太经济体的合作”,可知中国为了赢得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加强睦邻友好建设,开展多边外交,故选A项;世界贸易组织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依然在不断深化过程中,

20、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区域集团组织,排除D项。15.A解析材料中的“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说明习近平的外交思想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错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是材料中习近平论述的重点,故排除C项;D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16.参考答案角度一:根据图表提取一条信息,如19781984年我国农民销售粮食逐年增多;国家实际收购额逐年攀升,远超计划收购额;按定购合同价收购的份额逐步减少,以超购价格收购的粮食份额逐年增多;等等。(表述合理即可)角度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信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如当时我国粮食收购逐

21、步由计划调节向计划、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表述合理即可)角度三: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历史原因,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解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家调整了农产品购销制度,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科技投入增加、生产技术改进等推动了粮食增产。(表述合理即可)角度四:得出符合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如由于当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够彻底,统购统销体制依然存在,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交易的作用仍然有限。但是,改革作为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已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表述合理即可)17.参考答案(1)特点:体现社会本位原则;借鉴西方立法理念;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政府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