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达标(二十五)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5广东汕头)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根据材料,回答12题。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河沿岸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
2、季流量增大A. B.C. D.4.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2015江西南昌调研)读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图,回答57题。5.影响西部等降水量线南北延伸的因素有( )山脉西南风飓风纬度位置A. B. C. D.6.影响图中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干旱 B科技水平高C人口和城市多 D地形平坦7.美国棉花带乡村人口密度较小,直接原因是( )A自然条件较差 B生态环境较差C城市化水平较高 D机械化水平较高8.(2015江苏南京)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3、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1.C解析: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的结构可知,该地气候湿热,因而最可能位于海南岛。2.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B项正确。3.A解析:从阶段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聚落由村庄小城镇中等城市,说明
4、城市人口增加。4.D解析:从阶段到阶段,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5.A解析:美国西部地区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集中在山脉西侧,且从沿海向山地地区发生变化,故等降水量线沿南北方向延伸。6.C解析:美国东北部因为纬度较高,光热条件较差,不适合种植业发展,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美国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人口、城市集中,市场广阔,故形成了乳畜带。7.D解析:由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数量少,故乡村人口密度较小。8.解析:(1)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由于加强了黄河中游
5、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减轻,因而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缓。(2)土地盐碱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在石油资源、土地资源、海盐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但在科技、人才、工业基础等方面明显不足。(4)从三大产业的发展角度分析。答案:(1)流水堆积作用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2)自然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高;降水量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3)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4)(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