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085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2.1 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5课时内环境与稳态目标导航1.说出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2.说明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3.概述稳态及其调节。一、动物必须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_构成,后者主要由_、_和_等组成。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1)血浆:_直接生活的环境。(2)_(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_直接生活的环境。(3)_(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内环境是指由_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

2、断排出_。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_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稳态1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_和_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这种变化,使内环境维持_稳定的状态,即稳态。稳态并不意味着_,而是指一种_的却相对_的状态。2动物体的各部分都以自己的_参与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例如,肝脏像一个代谢车间,根据体内的需要_或_释放进入血液的葡萄糖等有机物;肺按照一定的速率吸入_排出_;消化管将_摄入体内;肾脏则把_、_和_按照一定的速率排出体外。知识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

3、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C D2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知识点二稳态及其维持3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4下列关于人体剧烈运动后,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B剧烈运动后,人体

4、内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D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基础落实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细胞内液 B组织液C细胞外液 D血浆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 B组织液C淋巴 D小肠腔4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细胞内液 B血浆C淋巴 D组织液5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是机体进

5、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B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能力提升7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进入A、B、DB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8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的食

6、物未被消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9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过程排出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4层生物膜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10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1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B

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2右图为小肠绒毛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易化扩散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由2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根据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中水是以_方式进行的,b过程还包括对大部分_的吸收。(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形式进入消化道。(

8、3)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结构进行的。(4)过程e和f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_,后者_。(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作用、_作用。(6)E和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实验拓展14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此外,还必须以_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再依次滴入等量_,测量pH并记录填表。

9、对B组_。(3)结果预测A组:_。B组:_。(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第5课时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知识清单一、1.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组织液淋巴(1)血细胞(2)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3)淋巴液3.细胞外液二、1.内环境代谢产生的废物2.物质交换三、1.组织器官相对固定不变可变稳定2方式增加减少氧CO2营养素代谢废物水无机盐对点训练1C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根据内环境的定义可知,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2D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互相渗透。毛细淋巴管是

10、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3D正常机体的内环境中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这离不开机体调节及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稳态概念包括3个方面:机体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内环境相对稳定。A选项中仅涉及pH相对稳定的原因,B选项恒定不变是错误的,C选项调节机制及协调活动的基础均是不全面的。4B剧烈运动消耗了营养物质,产生了乳酸和大量热量,使血浆中乳酸含量上升,由于存在HCO、HPO等离子会与乳酸中和,使乳酸含量继而下降,pH变化很小,产热增加,同时会以出汗等形式散热,体温变化不明显

11、。排汗失水,会使血浆渗透压略有上升。课后作业1A人体内环境主要指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2D“水泡”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其去向为血浆和淋巴。3B小肠壁的肌细胞周围是组织液,并且绝大多数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都是组织液。4B5D稳态是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温度、pH、渗透压等的相对稳定只是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的稳定,不是内环境稳态的意义。6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保持窄幅波动变化状态,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

12、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血糖在0.81.2 g/L等。7C本题易误选A,认为组织液不会进入血细胞。实际上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相互渗透,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进入血浆后,再进入血细胞中。由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是血浆;A、B、C、D表示的结构依次是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毛细血管、血细胞。尿素是小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毛细血管壁由组织液进入血浆,故C项错误。8C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温度、pH、渗透压等。人发烧即体温不能处于稳态水平,而温度是代谢催化剂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发烧时体温过高使消化酶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食欲变差。9A

13、代谢废物的排出是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途径完成的,其中是主要的途径;O2离开红细胞要经过1层生物膜,然后通过单层毛细血管壁需经过2层生物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又通过1层生物膜,但选项中最终到达的部位是“发挥作用的部位”具双层生物膜的细胞器线粒体,所以至少需经过6层生物膜;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用通过内环境这一媒介。10D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态,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发生疾病并不一定是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比如遗传病。11B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意义。分析如下:12C由题图可知,1为

1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4为组织液,5为毛细淋巴管,2为红细胞,3为血浆。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主动转运;3是血浆,正常情况下,渗透压均高于4,只有当4渗透压高于3时,才会出现组织水肿;由2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比3的少。13(1)简单扩散营养物质B是由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B、D消化液(3)汗液毛细血管(4)双向单向(5)渗透重吸收(6)大分子蛋白质解析从题图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消化道吸收水是以简单扩散(或渗透)方式进行的。血浆(A)、组织液(B)、淋巴(D)构成了内环境,血浆中的水以消化液形式进入

15、消化道,代谢终产物的排出途径主要是经肾脏,另外肺和皮肤也可排出部分废物。血浆和组织液只隔一层毛细血管壁,两者中物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e表示物质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f则表示部分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c、d分别表示了尿液形成的两个阶段: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在流过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是不能滤过的,因此,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14(1)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乳酸(或Na2CO3)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或乳酸)(3)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或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解析参与pH调节的缓冲对主要是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设计实验步骤时注意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题意给出步骤分两个组,两组的意图是加酸或加碱,二是每组有3支试管,根据给出的材料及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自变量是蒸馏水、血浆、缓冲液。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的得出应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推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