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16MB ,
资源ID:145072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07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10课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10课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第10课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记一记字音(1)烽火矶() (2)烽燧()(3)窦穴() (4)翠蔓()(5)潦缩() (6)巉然()(7)营葺() (8)开霁()(9)彭蠡() (10)渺弥()()(11)抟弄() (12)栖鹘()()(13)葭苇() (14)澄之()(15)溯流() (16)湓浦()答案:(1)j(2)su(3)du(4)mn(5)lo(6)chn(7)q(8)j(9)l(10)mio m(11)tun(12)q h(13)ji(14)dng(15)s(16)pn辨一辨1.一词多义(1)临三面临江,倒映水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2、矣()(2)过过小孤山大孤山()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犹不及()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3)凡凡江中独山()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答案:(1)动词,靠近、接近动词,登上,有游览的意思动词,从高处向下看动词,面对(2)动词,经过名词,过错,过失动词,超过动词,拜访,探望(3)副词,凡是、所有形容词,平凡,平庸副词,一共,总共2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2)如宝装屏风:(3)掠江东南去:(4)岸土赤而壁立:(5)皆以杏仁澄之:答案:(1)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2)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名词作状

3、语,像墙壁一样(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清澈3古今异义(1)信造化之尤物也古义:今义: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2)与江山相发挥古义: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等充分表现出来(3)盖江西路也古义:今义:省名(4)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古义:今义:传播很广或盛行答案:(1)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优美处(2)辉映(3)长江的西路(4)“流”是水流,“行”是行走4特殊句式(1)及抛江过其下:(2)罗络其上:(3)晚泊沙夹:(4)方立庙门:(5)其间一日阻风不行:(6)此山当是其一也:(7)信造化之尤物也:(8)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答案:(1)省略句,“过”前省略主语“我”(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4、3)省略句,省略主语“舟”、介词“于”(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阻(于)风不行”(6)判断句,“是”表判断(7)判断句,“也”表判断(8)状语后置句,“饰”的状语“以楼观亭榭”后置填一填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号,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逢北宋灭亡之际,陆游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乾道七年(1171年),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5、,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作品:游山西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钗头凤红酥手等;其散文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答案:(1)务观放翁南宋书愤卜算子咏梅2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答案:山阴入蜀记3文化常识【游记】游记作为一种记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所至,即作者游程;第二,所见,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

6、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答案:所感,即作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理一理1.思路归纳过小孤山大孤山八月一日烽火矶小孤山秀抒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暗含之意。八月二日大孤山长江水答案:澎浪矶奇不与主降派同流合污2主题提炼这是两则日记,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小孤山、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写,抒发了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志在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情思。答案:他热爱祖国壮丽河山想一想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

7、霄A岸土赤而壁立 B晚泊沙夹C皆名天下 D掠江东南去解析:例句与A、B、D三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C项,“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闻名。答案:C2本文艺术特色(1)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入和,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2)运用手法写景。主要是通过小孤山与大孤山的,使所写景的特征更为鲜明,如“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答案:(1)抒情议论(2)对比对比【文本细读】一、整体感知1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游记,文中依次记叙了哪些景点?记叙的重点是什么?答:答案:过小孤山大孤山中,作者依看到的景色逐渐展

8、开记叙,顺次写到烽火矶、孤石、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等景点。记叙的重点是峭拔秀丽的小孤山。写大孤山,则突出它四周江水的浩渺无际,重点写湖口分开的两江水浑浊与清澈的不同。2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和大孤山是四个独立的景点,各有特点,陆游是如何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的?答:答案:以“游踪”(船由长江下游上行)为线索,把四个景点贯穿在一起;用各景点的共同特点把四个景点联系起来(水);用景点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联系起来(澎浪矶和小孤山);运用对比手法把景点(大孤山和小孤山)结合在一起。二、细节探究3文章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小孤山,说一说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的特点的。答:答案:运用对比手法。文章将金山、焦山

9、、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上矣”。4文章在记述山川名胜的过程中,加入了传闻轶事、前人诗句的介绍,还写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答案:这样写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也为景物添彩生色,使景物似乎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衬,更引人入胜。5大孤山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

10、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的?答:答案:大孤山景色突出的特点是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作者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三、思维发散6陆游先遭免官,后又重新被启用,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文。联系时代背景,你能否解读出文中描绘的山川景物中蕴含的韵味和深意呢?答:答案:陆游罢官居家又被重新启用,赴任途中,看到山川景物的奇绝,不能不在其中有所寄托,深寓感慨。比如写孤石,“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行文中,一种孤高之情油然而生。再如写“俊鹘抟水禽”,这本是常见自然现象,作者写入文中,联系陆游经历和

11、抱负,可知他多么希望南宋对敌人能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技法指导】一、技法讲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的必考点。“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教学大纲上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我们要掌握扎实。“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实词推断技巧1语境推断法推断实词含义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上下文语段构成的语言环境。如“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无行之人,谲佞

12、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语境是说“无行之人”“谲佞残妒”,由“佞”和“妒”我们就能基本推断“谲”是“诡诈”的意思。2语法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信义著于四海”一句中,“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信”修饰动词“难求”,作状语,推断出是“确实”的意思。3邻字推断法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近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邻字推断。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

13、可借助邻字“咨”推断,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4对称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5字形推断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如“樯橹”,“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应是木制的船具,即“桅杆”。6联想推断法联想推断法有课本联想推断

14、法和成语联想推断法两种。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另外,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实词词义。二、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

15、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

16、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躬谒二陵 亲自B可法流涕顿足叹曰 眼泪C俄报盱眙已降大清 片刻,不久D大清兵大至,薄城下 攻打解析:“薄”,意思是“迫近,逼近”。 答案:D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

17、愿慎终如始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答案:C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译文:(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译文:答案:(1)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将士能为史可法拼死效力。

18、(得:能够)(2)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向北出征,把必定报仇的决心昭示天下。”【参考译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必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屋舍,生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依次担任员外郎、郎中。史可法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烁烁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将士的拼死作战。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回朝,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

19、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救援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被攻破,便身披白衣(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内朝见,福王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必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结束,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向北出征,把必定报仇的决心昭示天下。”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凤、泗二陵结束,上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而回答他。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开诚布公,用君臣大义

20、引导他。高杰非常感动醒悟,听从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所杀。部下士兵大乱,屠杀睢州附近二百里,百姓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顿足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名参将带着史可法出小东门,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敌人杀死了他。史可法年龄到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儿子,妻子想为他娶妾。他长声叹息说:“国家的事情正多,敢考虑儿女之事吗!”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举袍笏招魂,把他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语言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运河

21、全线贯通的公元1292年,马可波罗结束东方游历回国。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回到威尼斯后,了他游历运河城市的见闻,令欧洲乃至世界对古老的中国,在古代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体系与丝绸之路相连,浙东运河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形成了气势磅礴、沟通世界的商贸运输与文化交流通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在当代,(),为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大运河是一项庞大的世界遗产,沿线的保护管理工作涉及民生、环境、水利等各领域,其复杂程度,令人。但我们因“河”制规,科学治理,成效显著,让大运河重新焕发了生机。此前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获

22、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缓解管理工作和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分享刮目相看印记望风而逃B分享心驰神往印记望而却步C共享刮目相看痕迹望而却步D共享心驰神往痕迹望风而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分享: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共享:是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所有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语境是“这位意大利旅行家”“游历运河城市的见闻”,应选用“分享”。第二空,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心驰神往:整个心思都

23、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语境是“欧洲乃至世界”非常向往古老的中国,应选用“心驰神往”。第三空,印记:基础意义指公章、图章或盖章的印记,后又引申为一种标记。痕迹:指事物经过后,可察觉的形影或印迹。结合“不可磨灭的”分析,语境是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一种不可磨灭的标志等,选用“印记”。第四空,望风而逃:在很远处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没勇气面对强悍的敌人。望而却步:指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不敢前行。语境是讲大运河沿线的保护管理工作非常复杂,让人紧张、担忧,不敢随便行动等,应选用“望而却步”。故选B项。答案:B

24、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运河成为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交汇点B大运河再次成为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交汇点C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交汇点再次落脚在了大运河身上D大运河像一个交汇点,使中外文明能交流互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结合“在古代,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当代”“为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分析,主语应该是“大运河”,排除C项。从前文“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体系与丝绸之路相连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看,主要讲大运河在古代的作用,语境讲大运河在当代的作用,用“再次”好,排除A项。“大运河”是“交汇点”,而不是“像交汇点

25、”,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B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缓解管理工作和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做的大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B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管理工作和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C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缓解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D大会报吿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的大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缓解”“问题”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从前两段内容看,应先讲“遗产保护”方面,后讲“管理工作”方面。B项,语序不当,应先讲“遗产保

26、护”方面,后讲“管理工作”方面。C项,搭配不当,“缓解”“问题”搭配不当。故选D项。答案:D42019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

27、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答: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第一空,从前文“所以”一词看,前后是因果关系,所填语句是结果;从关键词“压力”大,“糖皮质激素”增多,则“脂肪细胞”增多,很容易得出答案“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第二空,打破节律,就是夜晚加班,夜晚糖皮质激素水平相对低,加班压力增大,会变高,结合后文“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可知答案为“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第三空,从前文“可见”一词可知,应填写总结式的句子。前面提到“打破节律”,夜间压力大容易长胖,“顺应节律”,白天压力大也不容

28、易长胖,所以,要重视压力产生的时间,保持有节律的生活。最后要注意字数要求。答案: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本来应该是低谷时压力产生的时间5把下面六句话按适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5分)历史上的陆游,实际上可以说是两个陆游。,。长期以来,由于接受史的一些规律,自从有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称呼以后,对陆游遗产中爱国主义的一面,已有充分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忽略的、遮蔽的,是更为复杂更显人性魅力的第二个陆游形象。也是一个对乡土习俗非常敏感的感知者和描写高手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第二个陆游,是一个智慧、感性的自然美发现者同时,对于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的

29、生态,是一个体现者又是一个家庭生活里面充满至亲至爱的好父亲首先是作为爱国志士的陆游答:解析:句中的“首先”和前文“两个”照应,应放最前面;句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照应句中的“爱国志士”;句中的“第二个”照应“首先”;句中的“乡土习俗”和句中的“自然美”呼应;句中的“又是”承接句中的“同时”。答案:文本巩固一、课内阅读(一)阅读文章选段,完成69题。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

30、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B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C泊湓浦/水亦甚

31、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D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解析:“水亦甚清”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至是”即至今日,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项;“阻风不行”即因风阻(船)不能行走,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选C项。答案:C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白”指的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号香山居士,又号“谪仙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B“州治”指的是古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旧

32、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州治”,类似于今天各省的省会。C“奉化军节度”意为奉化军管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D“东坡先生”指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解析:李白号“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段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结尾几句,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B作者主要通过小孤山与大孤山的对比交代了大孤山的奇特之处突兀、怪奇、杰然,突出大孤山的整体风貌。C作者

33、通过对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虽力主抗金而罢官,但仍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D作者在记述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逸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这样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解析:“突兀、怪奇、杰然”是小孤山的整体特点。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译文:(2)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译文:答案:(1)大孤山的四周都是茫茫无垠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2)岸上的红色的土,像墙壁一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

34、这个。二、课外探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白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

35、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弊,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

36、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鞠:皆,尽。荐:连续。缕:逐条陈述。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解

37、析:“汀风春”对“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对“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宾客朋友聚集,“舟棹徐动”小船儿船桨划动,两个小句子之间断开。“觞咏半酣”对“飘然恍然”。故选A项。答案:A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解析:“本文是一篇游记”说法

38、错误。本文是一篇杂记,原文说“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故选A项。答案:A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记叙白洲等的由来,描写白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解析:“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于文无据,作者是借四人突出杨汉公。故选C项。答案:C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39、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译文:(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译文:解析:得分点:(1)“面”,面对;“目”,名词作动词,看到;“列”,排列,“岫”,峰峦;“谓”,称。(2)“前”,先前,名词作状语;“牧”,治理;“治”,太平;“康”,安康。答案:(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参考译文】从湖州城往东南走二百步,到达霅溪,霅溪与汀洲相连,汀洲又名白洲,梁朝吴兴太守柳恽在这里写诗说“汀洲采白”,于是人们就以白作为汀洲的名字,往前不知道几十万

40、年,往后又几百年,此处有白洲之名,但没有亭子,全是荒泽,到了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做刺史,才剪除丛生的树木,疏导河流,建造八角亭来游玩歇息。不久水灾连续不断地来到,池塘淤塞,亭台倾塌。后又几十年,荒败不堪,没有落脚的地方。到了开成三年,弘农人杨君为刺史,于是疏通四条水渠,深挖两个池子,建造三个园子,构筑五个亭子,花木荷竹,船桥廊室,以及游览集宴歇息住宿的设施,没有不齐备的了。看到的那个架于大溪之上,横跨长汀的,称它为白亭。位于两个园子中间、可以观看花草的,称它为集芳亭。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可以观赏晨曦的,称它为朝霞亭。可以亲近清水的,称它为碧波亭。五亭错落而立,各种

41、景象交替进入,无论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看,美景都尽收眼底。每到汀洲微风轻吹的春天,溪月皎洁的秋天,花繁鸟鸣的早晨,莲开水香的傍晚,族友汇集于此,歌声音乐响起来,船只缓缓行驶,人们喝酒咏诗意兴盎然,飘飘然恍恍然。游览的人相互对视,都说:不知这里是世外,还是人间?又不知道蓬莱瀛洲昆仑阆苑,还能够怎样?当时我在洛阳做官,杨君寄来信送来图,请我写一篇记文。我看着图握着笔,凝神注视,用心思索,逐条陈述大概的情景,十分之美写不出二三分。大凡某地有风景优美之处,遇到合适的人才被发现;人有独特的构思,遇到合适的事物才可以发挥:境与心的相遇,本来就是有时机的吧?这白洲,实在是柳恽太守发现它,颜鲁公草创它,杨君描绘它

42、。三位贤人连续努力,极尽所能。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百姓安康的原因,是杨君能革除弊端,兴办有利之事,像改革茶法、变更税书一类的就是。兴办了有利之事,所以官府就有了余财;成就了政绩,所以闲暇时光就多了。因此有余力成就高尚的情致,建成美丽的景象,三者互相为用,哪里是偶然呢?早先谢、柳治郡,喜爱山水,颇多高尚的情致,但没有听说有好的政绩;龚、黄治郡,心忧百姓,有好的政绩,但没有听说有美景。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杨君名叫汉公,字用乂。恐怕年代久远,后来人不知道,所以写上他的名字。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备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43、,完成1417题。(19分)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

44、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

45、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B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C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D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46、。“蜀王”是“疏其功”的主语,应在“蜀王”前断开,排除A、D两项;“偕”是“偕同”的意思,命令捷春监军,偕同总兵击贼是两个完整行为,应在“偕”字前断开,排除B项。故选C项。答案:C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B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垦殖荒地的制度。C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迁、进、晋等。D赠,又称“追赠”,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经考核

47、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久之,起四川副使”可知,邵捷春后来又被起用为四川副使。故选A项。答案:A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B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C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D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重庆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

48、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最终全军覆没”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可知,是秦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覆没了。故选D项。答案:D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译文:(2)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译文:解析:得分点:(1)“朔”,阴历的每月初一;“杨嗣昌誓师襄阳”,杨嗣昌誓师(于)襄阳(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檄”,用檄文晓谕,发布公文;“节度”,节制调度,部署,在前面需要加上代词“他”。(2)“士民哭送者”(定语后置句);“载

49、”,满、充满;“得”,能够;“为”,介词,替,后面补充代词“他”;“疏”,上奏疏。答案:(1)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2)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参考译文】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崇祯二年,邵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高、杨二氏的叛乱。后来升任浙江按察使。在考核官员时,因故被贬官。过了很久,他被起用担任四川副使,在崇祯十年秋天抵达成都。当时陕西的贼寇已经攻入四川,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率领全部川兵在北面抵抗贼兵,成都城中只有屯田的士兵和蜀王府的护卫军,人心

50、惶惶,邵捷春打开城门接纳躲避贼兵的乡民。中尉奉勾结贼兵抵达城下,邵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捉拿了奉,并且招募市民,起用被免职的旧将领固守成都。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奏报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王维章被罢官,傅宗龙接任其职位,朝廷命令邵捷春担任监军,偕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邵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十二年五月,傅宗龙入朝掌管中枢,就提拔邵捷春担任右都御史接替他。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邵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方国安连续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布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的节制调度。杨嗣昌认为湖北土地广阔,贼兵难以制服,(如果)驱使他们进

51、入四川,四川地势险要,贼兵无法施展,大军追逼就能大获全胜,又考虑四川有重兵把守险要之处,贼兵将返回荼毒湖北,就调出四川的精锐兵力一万多人由自己使用,四川的军队从此更加疲弱无力不足以支撑。邵捷春愤怒地说:“依照法令丢失一座城,巡抚就获罪。现在要把四川让给贼兵,这是督师要杀我啊。”跟杨嗣昌争辩,不被听取。杨嗣昌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让部将邵仲光驻防。九月,张献忠突袭打败了邵仲光的部队,占领了上马渡。十月,张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秦良玉、张令的

52、两支部队都覆没了。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侦探不清楚,防军有时又远离防地,贼兵就钻空子通过了没人防守的地方。杨嗣昌于是收斩邵仲光,又上奏疏弹劾邵捷春作战失败。十一月,逮捕邵捷春的使者到来了。邵捷春为人清廉谨慎,治理四川实施惠民政策。(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皇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员把邵捷春押送到京师,打入监牢判处死刑。邵捷春自知难免一死,第二年八月就喝下毒药死在狱中。福王在位时,朝廷给邵捷春恢复了官职,追赠他为兵部右侍郎。写作训练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

53、角色,这些人物或角色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像一样活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材料作文,从所给的材料看,选择的范围是“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对所选的人物要求是“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影响的表现是“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由此重点在选取人物,然后写人物对自己精神的影响,行文时注意要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写清楚为什么要“像此人一样活着”,再结合现实生活写如何像他一样活着,最好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