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水一中高二级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张玉兰尹婷 审核:邹小兰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
2、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
3、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
4、”“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
5、历史成因)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B. 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逸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C. 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由做官是为了“养民”“爱民”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D. 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从文
6、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文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B. 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C. 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B. 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
7、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界。C. 只要转变了官员为官只为一己之私的意识、习气,就能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D. 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是抱有淑世理想的士人。二、文学类阅读(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爱情美杰西斯图尔特昨天,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已经枯萎的玉米苗上,父亲和我绕着新买的土地兜了一圈,想筑一道栅栏。那些奶牛老是穿过峭壁上的栗色橡树林,到玉米地上乱跑。它们啃去玉米苗的尖梢,还把玉米秆踩倒。父亲在一垄垄玉米间走着,我们的牧羊犬鲍勃走在前面。一阵土松鼠发出的吱吱声从林间空地的枯树梢上传来。“嗨,捉住它,鲍勃。”父亲说。
8、他拾起一株玉米苗,苗秆已经干枯了,这是土松鼠掘出来的。它吃了上面的甜籽粒,把根苗丢下了。今年春天干旱,但玉米还是长得很好,种子都已发芽生长起来。土松鼠就爱吃这种玉米苗。它们把玉米成排成排地挖起来,吃那甜籽粒。被掘起的玉米苗全死了。我们只得补种。我看见父亲一直在使唤鲍勃去追咬土松鼠。鲍勃跳过一垄垄的玉米苗,开始向土松鼠跑去。我也拔腿向林中的空地奔跑,鲍勃就在那里又跳又咬。我们脚下扬起阵阵灰土。灰土在我们身后聚成一团尘雾。“一条雄的大黑蛇!”父亲说,“咬死它,鲍勃!咬死它,鲍勃!”鲍勃蹦跳着向那条蛇乱吠,想惹它窜出来离开那个洞。今年春天以来,鲍勃已经咬死了二十八条铜头蛇。它懂得怎样咬死一条蛇。它并
9、不猛冲直撞,它总是从容不迫地把这事儿干得很漂亮。“别打死这条蛇吧,”我说,“黑蛇是无害的,它捕杀毒蛇,捕杀铜头蛇。它在田里捉的老鼠比猫捉的还要多。”我看得出这条蛇不愿意跟狗斗。它想逃跑,鲍勃不让它逃。我很奇怪它为什么要朝小山拐子那边游去。我望着它昂起漂亮的头想招架鲍勃的一次次扑咬。“这不是一条雄黑蛇,”我说,“是条雌蛇。你看她颈下的白斑。”“蛇总是我的敌人。”父亲厉色叫道,“我就恨蛇。咬死她,鲍勃。冲过去咬住她!”鲍勃服从了父亲的命令。它像甩马鞭一样把她长长的身体在空中甩来甩去。血从她细致弯曲的喉部汩汩流出。有什么东西像药丸似的打在我腿上。鲍勃把蛇往地上一掼。我仔细看看究竟是什么打在了我的腿上
10、。原来是蛇蛋。鲍勃把蛋从蛇肚子里甩了出来。她原来是去沙堆那边下蛋的,在那里,阳光就像孵蛋的母鸡,可以使蛇蛋受热孵化。鲍勃恶狠狠地把她摔了好几次,现在她软得像一根靴带一样在风中摆动。鲍勃把她满是伤孔的身体扔回沙堆。她犹如一片树叶,在懒洋洋的微风里轻轻抖动。不久,她满是伤痕的身体便全然不动了。血染红了蛇身周围的沃土。“看这蛇蛋,看见了吗?”父亲说。我们数了数,共有三十七只。我捡起一只放在手心里。仅仅几分钟之前,这蛋里还有着生命。这是一粒来不及成熟的种子。它再也孵不出生命来了。太阳妈妈再也无法使它在温暖的泥土里孵化了。“啊,鲍勃,现在你该明白那蛇为什么会斗不过你了吧?”我说。回家路上,父亲和我都一声
11、不吭。绚丽的晚霞浮现在天空。父亲在那小路边停下。晚风吹拂着他的黑发。他遥望着西垂的落日。“父亲恨蛇。”我想。我想到临产的痛苦,那种痛苦唯有妇女才知道。我想到她们会怎样地挣扎,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又想到那条蛇。我想,自己的脑子里老是转着这样的想法也太傻了。今天早晨鸡一叫,父亲和我就起来了。我们动身到那开垦地的旁边去。鲍勃没有跟去。我走过那条玉米垄头,这儿就是昨天下午我们来过的地方。我望着前面。我看见有个什么东西。我看见它在动。它在动,就像一根粗大的黑绳绕着辘轳在转动。“当心,”我对父亲说,“这儿有条雄黑蛇。”他跨前一步站在我身旁。他的眼睛越睁越大。“你怎么知道这是雄蛇?”他说。“现在你看
12、见了这是条雄黑蛇,”我说,“仔细看看!他躺在已死去的伴侣身边。他已来到她身边。也许他昨天就在追寻她了。”雄蛇已寻到雌蛇惨遭厄运的地方。他夜里就来了,就在星空底下,月亮正向那微微抖颤的绿荫泻下缕缕青光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死去。他盘绕在她的身旁,而她已经死了。当我们绕过那死蛇旁边时,雄黑蛇昂着头盯住我们。“拿根棍子来,”父亲说,“把他扔到山那边去,这样鲍勃就不会找到他了。”我用一根粗枝把雄蛇扔过堤岸,扔到山崖上那接着露珠的嫩苗丛里去了。(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时间为序,先叙述“昨天”发生之事,写了雌黑蛇的惨死;后叙述“今天早晨
13、”所见,写了雄黑蛇和雌黑蛇的爱情,结构清晰。B. 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情节严谨:“我很奇怪它为什么要朝小山拐子那边游去”是伏笔,“它原来是去沙堆那边下蛋的”则是照应。C. 小说语言意蕴丰富,饱含情感,如“绚丽的晚霞浮现在天空”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情感:父亲对雌黑蛇之死的快意,“我”对父亲的不满。D. “我”既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又是小说主要事件的见证者,小说通过“我”的叙述,使人物和情节更具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5. 小说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矛盾冲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小说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
14、简要说明,并分析其作用。三、古代诗文阅读(共7小题,共28分)(一)(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函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
15、: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子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
16、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注:繻:用作通行的帛。传:凭证。制:帝王的命令。横草:使草倒下。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B.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C.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D.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
17、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 关吏,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官吏。这里的“关”指函谷关,关吏也就是把守函谷关的官吏。C.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D. 南越,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终军十
18、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B. 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C. 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D. 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2)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二)
19、(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山亭牟融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正是圣朝全盛日,讵知林下有闲人。【注】华阳巾:一种帽子。讵:岂。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写诗人发现新增了白发,“惊”字既有出乎意料之意,又含年华流逝之悲。B. “莫道”句与首句形成照应,写诗人愁绪纷繁非因病酒,引出了忧愁的真正原因。C. 诗人说自己是因为命薄而安于贫贱,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些许的不甘与深深的无奈。D. 虽然没有在圣朝全盛之时得到重用,但诗人身处林下,安闲自在,生活十分惬意。12. 前人评本诗颈联
20、“委婉蕴藉,自负与自悲兼之”,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2)荆轲刺秦王在风寒水冷中,面对身着素衣的送行人,荆轲用悲歌来表达自己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决心:“_,_。”(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7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楼是李煜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小楼,_,就是规模较小的楼阁,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
21、之一,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楼,大多被寄予两层意蕴:一是忧伤、思念之楼;二是闲适、富有意趣之楼。除此之外,“小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空间上将作者与外界隔离开来。由此,所写之事、所发之感就有了一种作者_、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一腔愁绪,说与谁听?( ),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受。在李煜的词作中,还有一个词经常被用到,跟随在“小楼”之后,它就是“凭栏”。“凭栏”字面的意思是身子倚着栏杆,在诗词中常有凭栏远望之意。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而是人安度躯壳的需求。幽独情绪愈发浓厚的词人往往以阔大的空间带给心灵自由感,使精神得以舒展。词人初衷是借空间的广阔稀释精神的“幽
22、”与“愁”,可是,往往_。意象间的照应,情感的层层深入,使词的空间境界进一步得到拓展,这是李煜词风_的重要因素。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副其实 自言自语 欲速不达 标新立异B. 顾名思义 自言自语 适得其反 独树一帜C. 顾名思义 喁喁私语 欲速不达 标新立异D. 名副其实 喁喁私语 适得其反 独树一帜1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杜甫的诗作“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B. 辛弃疾词作“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C. 秦观的词作“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D. 柳宗元的诗作“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23、16.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而是人安放躯壳的需求。B. 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而且是人安度躯壳的需求。C. 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安放躯壳的需求,而且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D. 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安度躯壳的需求,而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17.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A. 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B.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D. 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1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外连衡而斗诸侯燕赵之收藏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24、离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烛之武退秦师风乎舞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有泉侧出单于壮其节A. /B. /C. /D. /19.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用之如泥沙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多于市人之言语AB. C. D. 20. 下列各组句子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蚓无爪牙之利B. 具告以事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C. 灭六国者,六国也良庖岁更刀,割也D. 若属皆且为所虏 戍卒叫,函谷举五、作文(40分)21. 阅读
25、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优美人格培养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韩愈讲:“人之能为人,由腹由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著名作家主蒙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长,第一长处,第一智能,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在主题班会上发言,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 B2. D3. C【答案】4. C5. “我”和“父亲”的矛盾冲突。在对待大黑蛇的态度上,“我”的“护蛇”和父亲的
26、“恨蛇”产生了矛盾冲突。“父亲”和“蛇”的矛盾冲突。父亲认为蛇“总是我的敌人”,对蛇充满敌意,并命令鲍勃咬死已经“怀孕”的雌黑蛇。“鲍勃”和“蛇”的矛盾冲突。鲍勃和雌黑蛇的“生死”搏斗,雌黑蛇要产卵,昂头反抗,鲍勃却扑咬不停,最终将蛇咬死。6. 先抑后扬的手法:父亲憎恶蛇,认为蛇是人类的敌人,让鲍勃咬住、摔死了雌黑蛇,这是“抑”;父亲对雌黑蛇“护蛋”的行为、雄雌黑蛇之间的爱情有了感触,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有了保护雄蛇的想法,这是“扬”。作用: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曲折有致。在态度发展变化中刻画父亲形象,使父亲的形象更为鲜明饱满。通过父亲对蛇的态度的变化,引出主题,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性”“生命
27、”等问题的思考。【答案】7. A8. C9. C10. (1)边境时常有战争的警报,我应该穿坚甲拿利器,冒流箭、飞石,冲锋在前。(2)(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答案】11. D12. 委婉蕴藉:诗人没有明言自己的心思,而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感情寓于其中,委婉道来。自负:诗人把自己比作龙鱼,有腾飞云霄之能;比作龟玉,有治国安邦之才。自悲:龙鱼失水,龟玉不被珍惜,表明才能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字里行间透露出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悲伤。【13题答案】【答案】 .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学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固知一
28、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4. B15. B16. 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A【21题答案】【答案】例文:隐藏在学习背后的星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隐藏在学习背后的星河”。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常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不潜心钻研,为了追求高效、快捷,在网络上刷着一个个学习视频,畅游在别人的学习成果中难以自拔。或是停留于影视短评介绍,觉得自己看刻了,其中蕴合的道理就自然悟了;亦或是“手挑灯夜战”如饥似渴地阅读简小说,认为自己已经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自身阅历也随之变诗丰富多彩。可结
29、果呢?只是囫囵吞枣,那些知识终究是别人的,那些体验也终究不会成就自己。我认为,我们为何不学着深究其中的道理呢?我们都知道,不管多么新鲜美味的食材,不经过挑选烹煮,怎会主动变为美味佳肴?同样,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知识,只要我们不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沉浸,去占有,去挑选,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那些人生经验和审美情趣,终不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更不会成就我们自己!但我们常常以“没时间”“忙”为借口,满足于一时的味蕾跳动,囫囵吞枣,一味贪图方便快捷的“速食”“碎片”,不潜心钻研,让自己的大脑日渐成为别人嚼碎之物堆积的垃圾桶,让我们的思想成为随风摇摆的柳絮,终是害了自己而不自知。同学们,虽然时代
30、日新月异,各种速食和知识碎片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袭来。但是,我仍然想说:学习本是修心,阅读本是沉浸。“忆往者峰嵘岁月稠”,回顾历史的长河,不难发现,“青蒿素”“核导弹”“杂交水稻”等成就的出世都离不开科学家们潜心钻研。而我们大多数人却背道而驰,对于学习一视而过,好比抬头着天上的星星,殊不知背后有一片星河。这些现象来自何方?没错,是懒惰和欲望在学习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我们看到后不是清及时清程,而是选择就此躺下。不要让懒惰束缚了双脚,既便面对的是一片荆麻加满的道路,也不妨迈出第一步,当我们的欲望成功激起,不如让它来的更加强烈,使其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同样。在学习上肯迈出第一步。不错,欲望己成功激起,那就让潜心钻研的欲望来的更猛烈些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