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某些历史学家认为,1950年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是因为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而且也包含苏联方面的因素,即争取苏联方面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支持。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B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D赢得战争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材料中的时间限定是“1950年”。A项发生在1949年,B项发生在1950年,
2、C项发生在1953年,D项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均可排除。答案为B项。2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重点强调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是()A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B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C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明智选择D有利于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由“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可知,“一边倒”的方针是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故A项符合题意。3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
3、地把它比做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发展外交关系。A项反映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B项与题干无关,D项反映的外交方针是“一边倒”
4、。4(2015肇庆)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说明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标准,据此可以判定应该符合D。A、B、C三项都是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排除。 5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5、。”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答案】B【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没有涉及C、D。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所以说文戏中有武戏。A说法错误,不是南北统一而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6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
6、间的合作关系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了外交新局面【答案】C【解析】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排除A项;菲律宾没有参加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打开外交新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事,排除D项。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在万隆会议上菲律宾和中国从敌人变成朋友,故答案为C。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
7、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据材料中的“印度支那”,可知是其对周恩来关于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发言的评价,故选C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8“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此方针是周恩来在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时提出的,故选择C项。9孔子
8、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BCD【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外交上不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所以选C项。10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取得了突出成就。其具体表现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恢复与苏联的友好交往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有关情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
9、年提出的,恢复与苏联的友好交往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含有的选项。故答案为C。1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材料的关键词“联合国”。与联合国有关的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A。12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中国是东方大国在历史上中国是联合国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
10、被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ABCD【答案】D【解析】项没有说明中国原来就是成员国这一个基本史实。1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意义不包括()A说明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B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C联合国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进步事业的发展D从此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日落西山【答案】D【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本身就意味着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的破产,A不选;中国利用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B不选;同时由于中国坚定代表第三世界利益,说明第三世界的力量得到了增强,美苏力量相对下降,C排除;D说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日落
11、西山的说法本身就不恰当,更不是意义。14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答案】A【解析】“冰”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破冰”是指美国改变对华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15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B尼克松渴望到中国旅游观光C美国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D美国人
12、愿意把孩子送往中国【答案】C【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当时在中、苏、美三国关系中,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借此来遏制苏联。16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答案】D【解析】A项中“标志”,B项中“建交”,C项中“成立”,与后面所列史实皆不符合,所以除A、B、C三项。17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
13、道,1954年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意味着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政策B省略部分应是万隆会议C中美关系对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D尼克松否定了福斯特杜勒斯的对华态度【答案】C【解析】A项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项中的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1954年周恩来参加的是日内瓦国际会议,排除;D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C项。18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14、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接受的。”这段话主要强调()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C我国政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D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案】C【解析】此材料主要反映我国希望改善和发展同美国关系,但决不允许美国干涉内政,故C项符合,B项不符史实,A、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1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
15、()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一边倒”方针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求同存异”原则【答案】C【解析】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所以选C项。20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中美关系经历了由敌对走向正常,中苏关系则由友好到破裂再到和好,体现出了中国依据国际
16、形势调整外交政策。21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会欺辱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主要说明我国在外交上()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C积极与第三世界结盟D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由“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即可作出判断。同时注意“不结盟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2建国初中苏结盟,而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对于二者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国初中苏结盟,是针对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独立自主方针B新时期的不结盟政策是指不与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以便展开更灵活的全方位外交C二者都维护了中
17、国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二者是完全矛盾的【答案】D【解析】两者都是独立自主的表现,D项中“完全矛盾”不符合史实,所以选D项。2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B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韬光养晦”指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物D“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答案】C【解析】韬光养晦,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这一思想
18、,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故C项符合题意。24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ABCD【答案】D【解析】朝核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而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地区性的组织。这两个都是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外交活动。25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包括()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ABCD【答案】A【解析】应对中国新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认识不同时
19、期中国外交思想的异同之处。都是内在一致性,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思想,与新时期外交思想矛盾,故选A。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4分,29题13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俄罗斯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书写了顽强奋斗的历史,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愿与俄方一道,以办好“国家年”为契机,全面落实中俄睦邻关系友好合作条约,深化两国互利合作和战略协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繁荣,共同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胡锦涛在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上的致辞(1)对于苏
20、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有何继承和发展?(2分)材料二中俄两国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进入第二个十年期,现在的中俄关系是18世纪以来最平等的双边关系。在经历动荡的20世纪后,中俄关系已走过了爱与恨,目前处于一种受战略利益驱动的“思想磨合期”。香港亚洲时报(2)在你看来,近代以来俄国(苏联)对华关系的爱与恨有何表现?各举两例说明。(4分)材料三继续全面加强中俄合作符合两国最高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双方愿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战略协作,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中俄联合声明(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近期中俄两国进行友好合作的重要体现
21、,并分析这一合作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答案】(1)继承十月革命的暴力革命之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爱”: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指导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出兵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帮助新中国建设等。“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侵略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威胁中国安全等。(3)体现:加强战略协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互办“国家年”活动等。意义: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27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
22、一定阶段的产物,已成为现代外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的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常常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材料二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的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大演讲时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借用作为总理签署日中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签订)的我的父亲的话
23、来说,就是日中联合声明在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吊桥,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又使它变成了一座铁桥在当今日中两国已经成为影响变化显著的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方向的存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和期待着我们构筑战略互惠关系,恰恰是时代潮流对我们的要求。请回答:(1)材料一中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是什么?(2分)(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福田康夫所说的“吊桥”“铁桥”各指什么事件。使中日双方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4)福田康夫设想的中日关系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有何积极意义?(3分)【答案】(1)因为当时美国出于全球战略
24、考虑,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中美处于敌对状态。(2)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3)“吊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铁桥”: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变化:由对立(对抗)状态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再到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4)方向:构筑战略互惠关系。意义:有利于中日友好交往,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定。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
25、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强盗。”材料二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理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的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不要告诉任何有机会泄密的人。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三(当尼克松通过特使赴华向周恩来转达上述构想时,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时间很长了,中国还可以再等。以上材料均摘自
26、美国对外关系史材料四自1961年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起,联合国内外展开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一系列斗争。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又开展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两项议案的争论。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终于以76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尼克松坚决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和“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2)材料二中
27、尼克松为什么说“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采取的双重代表权方案的出发点。(4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台湾的什么立场?(2分)(4)材料四主要反映什么问题?它又说明了什么?(4分)【答案】(1)主要原因: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尼克松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支持亚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使美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企图难以实现。(2)原因:第三世界的兴起使联合国结构发生变化、接纳中国成为历史的必然。出发点:企图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维护美国在华利益。(3)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4)主要反映了中华人
28、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重新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说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联合国日益摆脱美国的操纵和控制,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美国图谋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最终失败。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
29、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纲领(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 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4分)(2)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3分)材料二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
30、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
31、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国际形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任意答3点即可)(3)特点: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因: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形成了盲目自大的心理;中国近代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