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安徽中考帮语文知识帮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年级上册作家作品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大李杜”。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李白的朋友,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诗歌精讲译文:在柳絮落尽、杜鹃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路过五溪。炼字:“尽”字点明时令(暮春时节),含飘零之感,营造了一种凄清悲惋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啼”字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渲
2、染出悲凉之意(离别之痛),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作用: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次句叙事,点明飘零之感、离别之痛,流露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和牵挂。意象:杨花”象征着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年级上册译文:我把我忧愁的心思托付给明月,让我的忧愁伴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思想行为,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寄给友人,抒发对远行友人的关切和同情。写法:借景抒情、想象。抒发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和同情。作用:由前两句的写景叙事转为抒情感慨,抒发对远行友人的关切和同情,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年级上册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年级上册全诗主旨全诗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