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1 A2 D3C4有因果关系。(1分)颈联写出了诗人离开故乡,漂泊经年的处境,从“丛菊两开”可以推知时间过去了两年,从“孤舟”“故园”可知作者辗转漂泊的经历。(2分)尾联从捣衣的情景可以推知诗人兴发的是思乡之情(1分)。因漂泊在外生发思乡之情,一因一果,情感表达真切自然,增强了杜诗忧愤深广背后个人情感表达的感染力。(2分)【补充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1分);开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观点(1分),接着从词义推断、信息理解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1分),最后阐明渗透
2、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1分)5A6.B7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任答三点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补充题】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8.D9.D10.B11.(1)我听说范质在宅第之外,不经营置办货物产业,是真正的宰相!(得
3、分点:闻:听说;居第:府宅,府第;殖:经营置办;也:判断句。)(2) 犯有不是情理难容的死罪的人,多数能够免于死罪;唯有贪赃的官吏一律弃市处死,不曾宽纵。(得分点:大辟:死罪;贷死:免死,宽恕死刑;赃吏贪赃的官吏;贳赦免,宽恕。)12.精心选派负责任的官员丈量田亩以解决民生凋敝问题;命令各地设置义仓以解决凶歉之害;制定复试之法以解决选材中存在的舞弊问题;制定折杖法以缓解法网严密问题。(任答三点得满分)【参考译文】宋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太祖到国都视察学校,考量学业。下诏扩大、修葺祠堂,雕塑先圣、先贤像,亲自撰写赞词,书写在孔、颜塑像的座端,让文臣分别撰写其他先贤的赞词,并多次亲临国学视察。太祖曾
4、经对身边的臣子说:“朕想要让所有的武将诵读诗书,懂得整军治理国家的道理。”于是臣下百姓开始重视文献经典。太祖曾经评论辅佐大臣,对身边的人说:“我听说范质在宅第之外,不经营置办货物产业,是真正的宰相!”这一日,他让范质和王溥、魏仁浦共同辅佐朝政。建隆二年春正月,丈量民田。周世宗末年,曾经命令官吏到各州丈量民田,但是使臣大多不称职。到这个时候,太祖对侍臣说:“丈量民田本来是要忧虑怜惜百姓,但百姓的疲惫更加严重。现在应当精心选择合适的官员。”于是,分别派遣常参官到各个州郡丈量民田。不久,诏令各州县督促百姓种田,州县的长官在春秋两季要到下边巡视,并记载下来成为制度。又设置义仓,官府收取的两税,每一石中
5、抽出一斗,贮存起来来防备荒年歉收。开宝元年三月,开始复试贡士,这一科选拔进士,合格者十八人,陶谷的儿子陶邴名列第六。太祖对身边的人说:“听说陶谷不能教训儿子,陶邴怎么能够考中进士!”命令中书省复试,因此下诏说:“学业有成就的读书人的选拔,不是树立私人的恩惠,世代享受俸禄的人家,应该专心刻苦地完成平素的学业。如果知道是同党的人,便收容并私下吹捧,用评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公共权力,怎么应该私自滥用!从现在开始科举选取人才,凡是关系到享受俸禄人家,全都交付给中书省复试。”太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生活节俭,质朴而任其自然,不追求修饰外表。太祖曾经坐在寝殿之中,下令敞开各个门,皆端直开朗,无有遮盖,对
6、身边的人说:“这就像我的心,若有不正之处,人们都能看见。”有一天,太祖退朝之后坐在便殿,很长时间不快乐。身边的人问他原因,他说:“你们以为天子容易做吗?早上趁着一时快意,错误地决定了一件事情,所以不快乐。”永康公主有一天劝说太祖用黄金装饰肩舆,太祖说:“我拥有天下的财富,用金银装饰宫殿,财力也能够办到;但顾念到我替天下人掌管财富,怎么能够胡乱使用!”太祖尤其关注留意刑罚,曾阅读尧典舜典两部刑典,感叹地说:“尧、舜处罚四凶,只是流放远方,为什么近代法网这么严密呢!”所以制定折杖法,依次递减流、徒、杖、笞各种刑罚。自开宝年间以来,犯有不是情理难容的死罪的人,多数能够免于死罪;唯有贪赃的官吏一律弃市
7、处死,不曾宽纵。13.B赏析诗的前两句中“动”“连”二字的妙处并分析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动”,燃起,暗指战争发生。“连”,连绵不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这两个词渲染了(烘托出)敌兵进犯时嚣张的气焰和战争的紧张气氛,突出战争的形势非常急迫。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14.A15.D16.赵佶的词写杏花采用了精笔细描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表现方法,形象地表现了杏花盛开时的美丽与遭无情风雨摧残而凋零的愁苦凄凉之情,暗寓失去国家的悲怆之情。
8、陈与义的词中写杏花用了简笔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月光中杏花与疏淡的影子相映的画面,作为吹笛的背景,表现了当年跟豪杰们一起饮酒赏月品笛的美好感受,跟下片形成对比,表达朝代盛衰引发的悲凉之情。(每种感情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17.(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18.D【解析】A项,第一个“丧”,动词,灭亡;句意: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第二个“丧”。动词,忘记、忘掉;句意:可事到临头又忽然忘记了B项,第一个“向”,连词,表假设,假使;句意: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第二个“向”,名词,从前
9、、过去;句意:过去所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成陈迹了。C项,第一个“往往”,副词,常常;句意:常常很厉害。第二个“往往”,副词,到处;句意: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D项,都是副词,实在、的确;句意分别为: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19.A【解析】“用统一的编年体编写”错误,二十四史统一用纪传体编写。20.B21.D22B【解析】第一空,“尽力而为”和“不遗余力”,都表示“用出全部力量去做”的意思。但“尽力而为”形容尽心尽力的意思;“不遗余力”偏重在“余力”,指余下的力量都用上了,强调力量毫无保留。此处指挽救戏剧,用“不遗余力”。第二空,“耳濡目染”指
10、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此处强调戏剧进校园用各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戏剧,应用“耳濡目染”。第三空,“差强人意”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如人意”不符合个人的想法和意愿。此处指结果不理想,用“不如人意”。第四空,“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不愠不火”指说话做事态度适中,分寸得当。此处强调反响平淡,宜用“不温不火”。23C24戏剧界人士努力带戏剧进校园、社区和剧场,戏剧传承不单纯在剧场,网络空间为戏剧传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样式的丰富性。(不超过字数1分,戏剧界人士努力2分,网络空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