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3711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模拟检测(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七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5年高考】考点一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2017海南单科,4,2分)“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答案A2.(2019江苏单科,4,3分)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

2、.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答案D3.(2018海南单科,4,2分)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答案D4.(2019天津文综,2,4分)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农村集

3、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B5.(2018北京文综,15,4分)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B.C.D.答案B6.(2017天津文综,2,4分)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

4、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A.B.C.D.答案B考点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7.(2018海南单科,19,2分)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答案A8.(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

5、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3

6、)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6分)(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分)答案(1)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4)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考点三水陆交通的变迁9.(2017浙江11月选考,20,2分)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

7、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答案D10.(2020浙江1月选考,20,2分)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A.帆船B.蒸汽机车C.飞机D.汽车答案B11.(2017天津文综,6,4分)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

8、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答案B12.(2018江苏单科,7,3分)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

9、活的新旧杂陈答案D13.(2020浙江7月选考,10,2分)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14.(2020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

10、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5分

11、)(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5分)答案答案要点:(1)原因:明治政府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铁路优越性被广泛认同;京滨之间易于修建铁路;预期经济效益高(人员往来密切)。(2)影响: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15.(2018浙江4月选考,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

12、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煤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

13、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4分)答案(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考点四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考点五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6.(2016江苏单科,24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

14、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7分)(2

15、)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3分)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7.(2016天津文综,12,6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

16、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答案(2)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创立温病学说。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考点六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8.(2020江苏单科,12,3分)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

17、,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答案B教师专用题组【5年高考】考点一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2012江苏单科,3,3分)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十余里。”答案D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商业繁盛局面,D项反映的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情况,与图片场

18、景相符。A项体现的是严格限定经营场所的特征,B项体现的是农村集市的分布特征,C项体现的是夜市的特征,均不符合图片中的场景。2.(2014江苏单科,2,3分)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前期只有“州县之所”才能设置市;唐朝后期,三千户以上的县设市令、史,加强对市的管理,但三千户以下的县不设市官,如果是重要的交易地区,

19、依照三千户以上的方法设置。可见唐朝后期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故选A项。唐朝前期就规定州县之所可以设市,后期只是规定不满三千户的县不设市官,B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唐朝时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排除C项。由材料中“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可知D项表述错误。3.(2012福建文综,14,4分)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答案C本题考查对隋代城市建设布局特征的理解认

20、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求证历史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信息,迁移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理解。题干材料反映出城市布局呈棋盘状,规划有规则,市坊分开等,说明了隋都城设计重视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皆与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不符,也与题干材料不符。4.(2015重庆文综,3,4分)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答案C从题干信息可知,宋太宗拒绝

21、了某官员关于取消农村集市贸易的建议,本质上反映了宋朝对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故选C项。A、B两项材料未反映,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考点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2014福建文综,19,4分)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C火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将沿途乡间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城乡两地的状况和农业状况,不能得出A、B两项结论;当时英国主要

22、由于工业城市的崛起,大量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农村城镇化还未提上日程,D项错误。考点三水陆交通的变迁(2020浙江7月选考,21,2分)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3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90284402602024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B.C.D.答案D由时间信息“18701900年”可知,表格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铁路的发展状况。第二次工业

23、革命期间,世界各大洲的铁路里程都快速增长,表明一个遍布各洲的铁路网初步形成,铁路事业的发展成果显著,这有利于密切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均正确。由表格信息无法看出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故错误。选择D项。考点四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2015江苏单科,23,15分)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

24、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25、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2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略解析(1)第一小问,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使得流水线

26、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第二小问,可从劳动生产率、产量及推动垄断组织产生等角度分析。(2)注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其说明汽车普及前人口向城市集中,汽车普及后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3)注意题目要求,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撰写小论文,不能有过于偏激的言论。误区警示本题第(3)问,要求写一篇小论文。论点部分:既然题干中提示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意味着“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有着客观公正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说,“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只是观点之一,考生完全可以肯定、否定或折中,但前提是要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许多考生不知道提出论点,而

27、是直接论述。论据部分:这部分丢分最严重,大多数论据不充分,只联系材料,或仅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而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对观点进行对应论证。论证部分:审题和表述都发生偏差,不能围绕“人性”这一核心进行论证,而是围绕“大机器生产的积极或消极作用”进行论证。考点五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3年模拟】时间:35分钟分值:55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山东德州一模,1)夏商西周时,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由分裂到统一B.各诸侯国尊奉王室C.集权

28、体制逐步确立D.礼乐制度更为成熟答案C2.(2021届山东潍坊期中,2)下表为秦汉时期关于疫病的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应送往“疠迁所”,这里世界上最早的由官方设立的麻风病隔离病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后汉书皇甫规传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答案D3.(2021届山东济南针对性训练,3)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写道:“凡

29、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一言论()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答案B4.(2021届山东泰安期中,3)观察下面两图,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城市规划与布局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主要是()唐朝长安城示意图北宋东京城示意图A.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B.巩固城防的军事要求C.加强皇权的统治需要D.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答案A5.(2020山东实验中学模拟,8)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

30、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范成大文中记载杭城早市上,各行铺食及流动商贩“填塞街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据此可知()A.商业发展冲击了坊市制度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重本抑末的政策已经放弃D.新兴市民阶层空前活跃答案A6.(2021届山东济南高考模拟,2)在北宋初期,造船场多在江西、湖南等地,所造船只多为“纲船”(货运船)、座船(官船)、战船、马船;北宋后期,造船场多分布在闽、浙等地,大多生产抗风浪能力较强、吃水较深的尖底船。这一变化反映了北宋后期()A.南北经贸发展B.海外贸易兴盛C.经济重心南移D.海防建设加强答案B7.(2021届山东潍坊期末,2)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

31、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这反映出()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答案C8.(2019山东师大附中月考,9)下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B.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C.内阁权力开始膨胀D.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答案B9.(2020山东临沂模拟,8)20世纪初期,“求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逐渐认为包括中医

32、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说明()A.对中医学的认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B.中医具有经验主义医学的局限C.中医学进步必须学习西医学D.中医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答案A10.2020安徽六安一中线下自测(三),13下表总结了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情况。据此推知()时间15001840年18501930年1950年1960年交通工具和速度马车、帆船16千米/小时汽船、火车56104千米/小时螺旋桨飞机480640千米/小时喷气式飞机8001120千米/小时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C.科技发展缩

33、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5分)11.(2020山东济宁线上测试,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其中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低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材料二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对此,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25日颁布首

34、个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为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的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疫情持续了十余年才最终结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

35、758)(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4分)(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10分)答案(1)背景: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内部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强(世界市场拓展)。(4分)(2)特点:政府主导;逐渐形成严密框架;逐渐完善应对举措。(6分)原因:维护新贵族利益;应对不力,反应缓慢,错过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或被动跟进,没有采取有效的强硬措施)。(4分)12.(2021届山东烟台适应性练习一,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中国北部中国西北长

36、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平均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摘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材料二在近代中国,一批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率先发展为工商业城市,并带动交通和工矿类型城市的兴起与传统城市的转型,原有的管理行政中心型的城市制度已不适应。清末推行地方自治,各地富有的工商业者逐渐掌握所在城市的政治权力,并导致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专门管理城市的行政单位“市”的出现并推及全国。“市”的设置依据人口数量和税收性质,不取决于行政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的管理亦具有相当浓厚的资产阶级地方政权的性质。摘编自吴松弟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时代背景。(7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城市管理变化的积极影响。(4分)答案(1)特点: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地域发展不平衡。(3分)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方列强的侵略;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任意4点得4分)(2)积极影响:促进了城市管理的近代化;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民主化。(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