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0.51KB ,
资源ID:14343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4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太阳.地球.月亮》教案(共4课)(2020新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太阳.地球.月亮》教案(共4课)(2020新版).docx

1、第六单元 太阳.地球.月亮19.探索地球【教材分析】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导新,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通过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学生在课前知道地球是一个球状的天体,但对该结论的论证过程和各学说的发展历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课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史。又

2、引导学生模拟帆船远航回归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通过图片和资料卡提示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球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列举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更多实例。【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地球也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科学概

3、念目标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器材准备】学生PPT 2 出示收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PPT 2 出示地球仪、帆船模型【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

4、引入新课师: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一个人要到楚国,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而这个人却向北赶着马车走。按照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理论上说,这个人最终能不能到达楚国?生:能。师:为什么?生:因为地球是圆的。师:大家同意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生:我从书上看到,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地球。(教师板书课题。)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对于这个家园你都有哪些知识?”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继续提出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球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二、探究地球的形状1.探究古人对地球的形

5、状的认识。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了对地球进行探索。古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人类对地球有过哪些认识?下面请各小组将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中,注意整理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比一 比,看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小组合作,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生:我收集了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的资料,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师:你是从哪里搜集到这种既有文字解释又有图片的资料呢?生:我是从网上搜集后打印出来的。师:充分利

6、用现代科技手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生:我查到人们随着认知的进步,根据当时观察的现象联想出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即“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师:看来在古人的眼里,地球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古人对地球还有哪些认识? 生:我查到古人坐在海边的高山上远望归航的船只时,发现总是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远去的船只则总是先不见船身,再是桅杆渐渐隐没于水平面下。所以他们认为地球的表面应该是弯曲的。生:我查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状的,由此得出“大地是圆形”的结论。生:我查到从1519年开始,麦哲伦率船队历时3年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7、PPT 3 出示师小结:大家搜集的内容很有价值,归纳得也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其中有哪些是你们没有搜集到的。PPT4、5出示(教师出示历史上有关键作用的四个代表性事件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2. 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PPT6出示师:其实,古时候住在海边的人们发现:每当远航的船只返航的时候,总是远远的先看到船帆,然后一点点逐渐出现船身,他们就推测地球是个圆形的。大家想不想通过模拟实验,来重新呈现帆船远航和归港时的情景?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师:观察桌子上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一下,制定实验步骤,并且想一想我们做这个模拟实验时有什么需要

8、注意的?PPT7出示(强调:实验分两部分:一是远航,二是归港。)生:用皮球当做地球,实验的时候要安排一人移动船模,其他同学观察,记录员做好记录。生:填写记录单时,要能体现出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生:观察的时候,视线要与“水平面”一齐。师:同学们提出的建议都很到位,开始实验吧。(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师:通过这次亲身体验,同学们有什么要分享的吗?生:我们亲自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很激动。生:我发现真的和古人说的一样,一艘船从远处过来,确实是先看到高高的桅杆,然后才一点点看到船身,太神奇了。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PPT8出示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地球。(出示图片)这两

9、幅图片分别是在月球上拍摄到的地球和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到的地球。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资料整理归纳并填入记录卡中。(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整理记录,教师指导。)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的成果?生:我们了解到,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师:你们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球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卡,同桌俩交流资料卡中出现的数据,说说自己的理解。三、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生1:我通过实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生2:我知道了古人对地球形

10、状的探索历程。生3:地球是我们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地球。我们应当在探究地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地球的资源。四、拓展活动PPT9出示师:日常生活中,你们能找到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吗?请同学们课后坚持对地球进行探索、研究,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教学后记】20.认识太阳【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

11、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

12、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2.了解

13、恒星与行星的区别。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教学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器材准备】学生PPT 2 出示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教师PPT 2 出示盘子、直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PPT 3 出示教师出示谜语:“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真大,又发光、又发热,万物生长全靠它。”(学生回答:太阳。)教师:“太阳

14、的本领这么大,你们想不想认识太阳?”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太阳)二、探究新知(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学生展示,交流发现。谈话:(出示教师准备的资料)老师也带来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阳有多大?(3)太阳的温度有多高?(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

15、解决的问题结果。PPT4 出示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称。PPT5 出示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二)太阳有多大?1.PPT6 出示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并不大?2

16、.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3.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PPT7 出示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同学拿一个盘子模拟太阳,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并将结果告知记录的同学。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4.PPT8 出示小结: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三、课堂小结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PPT9 出示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

17、密,课后请大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教学后记】21.登上月球【教材分析】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中的第三课时。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重点,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通过导语“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人们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脚印。”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8、月球是什么样子的呢?”思考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示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好实验材料,为探究环形山的形成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交流对月球的认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借助图片、文本等资料,认识月球的特点,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进一步丰富对月球的认识,也为下一个环节开展活动奠定基础。活动二: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推想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活动三:了解人类登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知道科技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活动指向:假如我们要登上月球,需要做哪些准备?查阅资料,了解

19、一下。目的是引导学生针对月球的特点,了解人类登月需要做的准备,进一步巩固对月球的认识,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关月球的秘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描述月球的概貌。2.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科学家探究目标:1.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2.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了解月球环形山的形成。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20、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登月历程的影响。【教学重点】认识月球的概貌,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教学难点】理解卫星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专题网站(或魔灯)、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PPT 3 出示故事导入:(出示图片)古时候,人们仰望天空一轮明月,总会产生无穷的遐想,这些遐想最终演绎成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你听过月亮的传说故事吗?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点击图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你能试着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吗?2.学生交流:【问题

21、1听过;问题2:吴刚伐桂,月亮之子问题3讲嫦娥奔月的故事。3.教师小结: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和吴刚吗?这只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板书:月球)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PPT 4 出示1.谈话:正是这种向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月球的执着的探索。如今幻想已变为现实,现在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板书:登上)但是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 关于“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回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自主学习卡,先整理一下我们搜集的资料;也可以登录登上月球专题网站进一步学习,一会我们来交流大家的学习成果。 2.学生小

22、组整理:学生根据学习卡进行自主整理资料。3.学生汇报:看得出大家在搜集和整理资料时非常用心。老师这里有4张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图片,你能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给这4张图片排排序吗,并简单地介绍一下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过程。(根据学生交流,课件拖动:嫦娥奔月伽利略人造卫星登上月球)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图片并简单地介绍一下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过程。(学生介绍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师适当引导。) 师: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向往(神话传说)激励着人类对月球的执着的探索。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你知道谁开创了人类利用科学工具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先河的吗? (2)伽利略自制

23、望远镜观测月球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先河。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天文学家不断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只是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并没有看到月球的整体面貌。师:你搜集的这份资料非常珍贵,虽然伽利略用望远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但他的举动却让人类开始对月球有了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师出示相关图片)(3)发射人造卫星师:那人类何时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生: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飞过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摄,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师出示相关图片)看的出你搜的资料

24、比较全面。师:(出示月球图片)老师这儿搜集到了一张卫星拍摄的月球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4)登上月球师:那人类除了借助探测卫星拍摄到的月球的全貌,是否真正登上月球,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呢?谁来介绍一下? PPT 5 出示生: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并进行实地考察,带回来岩石和土的标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PPT 6出示师:(播放第一次登月的图片)这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个瞬间。至此,人类正式登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1.那我们现在就跟随阿姆斯特朗的脚步,通过宇航员传回的信

25、息一起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认识月球。关于月球,你想了解月球的哪些情况呢?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生师板书问题。大小,形状(球形),有什么?老师将大家的问题汇总了一下,(出示下表)咱们同学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涉及月球其他方面的知识。2. PPT7 出示请同学们点击登上月球认识月球,根据学习卡继续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3. PPT 8 出示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月球很多的知识吧,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了解月球概况记录单想了解的问题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月球的形状、大小、离地球的距离是否发光,月球表面发亮的是什么?月球表面的温度,月球的引力月球上有大气、水和生物吗

2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汇报交流重点知识:(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4)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5)月球上的温差很大,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零下180以下。(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7)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PPT9 出

27、示小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对月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我们获取的这些知识是来之不易的,据说参与研发“阿波罗11号”的工作人员最多的一年(1966年)达42万人,主要公司前后达2万家,参加的大学有120所左右;1965年参加这项工作的宇宙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4.3万人。“阿波罗”计划共耗资250亿美元。(三)谈论了解人类探月的目的,了解一下 “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1. PPT 10 出示谈话:回顾刚才这个漫长的登月历程,你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在不同阶段,人们对月亮的认识不同?(认识工具不断改进,工具使人们的视野扩大)你知道世界各国的人们为什么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登上月球、研究月

28、球吗?2.学生交流:3. PPT 11 出示研究月球究竟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我们一起听听科学家们是怎么说的。(视频播放探月的意义)教师小结:正因为如此,人类对月球还在不断地探索与认识。4. PPT 12 出示谈论研究探月的目的,了解一下 “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师:除了美国,在新世纪伊始,开始对月球感兴趣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都各自展开了自己的月球计划,我们中国也探月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5. PPT 13 出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指生阅读。 PPT 14-15 出示 如今,我国十万航天人,用了三年时间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已经于2007年10月奔向月球,让

29、“嫦娥奔月”这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2010年月日时分秒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踏上了奔月旅程。今年下半年,我国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并期待它完美落月。谈谈你此时的感受吧?(确实值得我们骄傲!贡献自己力量,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是呀,总有一天我们会登上月球,更好、更全面地认识月球,甚至宇宙中的其它天体。)三、自由畅想,拓展延伸。1. PPT16 出示师谈话:登月不再是遥不可及了的梦想,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在座的你,也可以到月球上去旅行。 想一想,假如我们要乘宇宙飞船到月亮上去旅行,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交流。3.师:大家交流的非常全面,感觉已经做好登月前的准备了,但中国的

30、探月之路还很漫长,月球除了已被人类探知的部分外,还有许多神秘现象是我们目前解释不了的,这就需要你们不断地去探索。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不曾想到的,难以做到的,在将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总有一天,我们会亲自去领略月球的魅力。【教学后记】 22.月相的变化【教材分析】月相的变化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太阳地球月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长期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通过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给出思考导向“每个月农历初三的月相都是诗中描述

31、的这种形状吗?”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任务卡提示学生提前整理观察月相的记录,提示学生提前整理记录,为课堂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做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有什么发现?目的是引导学生提示分别从不同时刻、日期、月份观察夜晚月相的形状和位置,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记录月相的变化,为下面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做铺垫。活动二: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活动指向: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继续查阅资料,通过了解农历是怎样制定的,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关月相的秘密,将学

32、生的探究兴趣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分析】本节课学习前,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于宇宙有关的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接触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月亮的学习经历,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已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简单地描述不同的月相,初步形成了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学生所缺乏的,是需要在长期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科学的观察方法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巩固规范,这样才能使本课的学习更加有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并且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能参与观察月

33、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并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2.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3.能将已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知道月相是变化的,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器材准备】学生观察月相记录表。教师课件、探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PPT 3 出示教师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2.提问

34、: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3.PPT 4 出示教师讲解: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4.提问:关于月相,你想研究哪些问题?(预设:(1)月相是怎么变化的?(2)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5.揭题: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相的变化。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有什么发现?1.PPT 5 出示教师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并记录了月相,请同学们把活动手册中你们的观察月相记录表在小组内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2.分组活动:小组

35、成员交流汇总观察月相记录表。3.全班交流: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派代表交流。)(1)同一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2)每天晚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3)不同月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4.PPT 6 出示教师小结:同一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没有变化,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发生了变化,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月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样子没有变化,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也没有变化。活动二:月相的变化

36、有什么规律?1.PPT 7出示教师谈话:通过交流月相观察记录表,我们发现月相是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2.PPT 8出示教师提问:在同一天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月相的样子没有变化,但是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你能发现月亮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吗?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的。5.PPT 9出示教师谈话:一个月内,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相的样子发生了变化,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月相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观察和记录,把一个

37、月中这几个日期的月相画出来。小组长拿出探究卡,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我的发现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 )到( ),亮面在( )边;从十五到三十,月相由( )到( ),亮面在( )边。6.分组活动。7.交流汇报:把每个小组的探究卡放在一起:通过对比,你发现了哪些共同之处?从初一到三十,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初一到十五:由缺到圆,右边亮;十五到三十:由圆到缺,左边亮。)8.PPT 10出示(“月相变化”微视频)教师讲解:初一我们几乎看不见月亮,这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初七初八,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半个月亮了,叫做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月亮为满月。满月过后,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了,叫做下弦月。三十

38、我们也几乎看不见月亮,这时候的月亮叫残月。9.PPT 11出示教师小结: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10.PPT 12出示教师谈话: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一个月内,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相的样子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那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分别在天空中什么位置?月亮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11.学生观察交流。12.讲解: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移动。1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发现了月相变化的规律,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了解“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一问题。三、拓展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2.PPT 13出示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并将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教学后记】10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