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3311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6练习:第1章 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对应学生用书P6)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环境问题的表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图示法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危害归纳法环境问题的表现课前演练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2资源短缺: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这个问题。3环境污染: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4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

2、,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最近50年来,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备受世人关注。课堂探究 1用比较法记忆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一般说来,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环境质量急剧下

3、降。根据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种类的不同,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三废”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的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2)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有: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由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

4、地荒漠化加剧;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地盐碱化;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因此在实际运用当中,首先要认真对照两者在概念上的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别;其次要仔细分析具体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此类问题。3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的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具体分析如下表。类型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含义由自然界本身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表现灾害环地方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举例地震、海啸、泥石流、

5、台风、干旱等造成生态破坏低氟区的龋齿,高氟区的氟骨病,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等森林毁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物种灭绝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相互联系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这种“复合效应”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例如,修建水库大坝可能诱发地震;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局部地区下沉或塌陷对点演练1读以下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B)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

6、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是(D)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西欧的酸雨主要

7、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课前演练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2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课堂探究 1用图示法记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的危害表现。(1)威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致使环境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人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鱼、

8、肉、果、菜,遭受噪声的折磨,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3)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点演练2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环境发展的必然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D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解析: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超过自然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导致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课前演练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中模拟。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

9、模的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海洋污染问题等。课堂探究 图示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对点演练3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解析: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以预见的。 教材P6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

10、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教材P7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

11、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据此完成12题。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C)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A)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BC D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12、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C)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45题。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C)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

13、原因及开发措施。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6读图,完成(1)(5)题。(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_,_。(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

14、C地_。(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是_;_、_。解析: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要求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2)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受西南风的影响(3)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

15、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4)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东北信风撒哈拉(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B)A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多种致病物质B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口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交通和工业噪声污染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损害D人类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解析:原生环境因素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水土中缺少化学元素造成地方病等等。烟草烟雾、交通和工业噪声污染都是次生环境因素,人类毁林开荒属生态破坏。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则是由于人从自然环境(水、土)中得不到足够的碘元素

16、所致。2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以下关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符合事实的是(D)A城市工业集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热岛效应B在比较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会导致赤潮的爆发C修建水库可能会引起河口三角洲的快速增长D在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3全球环境基金最关注的两个领域有(B)A臭氧的消耗和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和酸雨D酸雨和臭氧消耗解析:生物、气候的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气候变暖会使环境改变,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当今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的边缘,会产生生态危机,备受关注。4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17、,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C)类别单位2010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810.6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8.611.4风能装机容量万千瓦3 10010 000太阳能发电万千瓦862 100城市污水处理率%7785A降低单位GDP能耗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解析: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增强温室气候,粉尘等大气环境问题,所以和题意建设“美丽中国”不符。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57题。5污染物转移的实质

18、是(A)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资源短缺D任意排放废弃物6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D)A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7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C)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解析:第5题,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向几内亚比绍政府转移污染物是利用了该政府比较贫穷,急需资金改善国内的条件,其实质是经济发

19、达程度的差异。第6题,美国和西欧同样具有几内亚比绍的自然环境条件,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严重污染的特性,同时少量的资金只能暂时缓解该国的困难,长期看帮助不大。第7题,只顾自身利益而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其他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属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8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C)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解析:荒漠化的形成

20、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河套地区原本环境优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进而出现荒漠化。9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A)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读下图,完成1011题。10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C)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解析: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

21、素有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状况下,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否也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高低。11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C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解析: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12读图,完成(1)(3)题。(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制约社会经济发

22、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C农林牧综合治理D水土流失加重E水土流失减轻F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3)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发生此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_。原因是_。答案:(1)由“贫困”沿顺时针依次为F、D、A逆时针依次为C、E、G、B(2)C(3)不会;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气候温暖湿润13陕西省郊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图表材料,分析完成(1)(4)题。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类型无沼气的温室有沼气的温室增产或节约蔬菜产值5

23、 8008 0002 200燃煤用电1400140有机肥料投入3500350化肥投入360100260农药投入300100200饲料投入7 5006 0001 500总计14 45014 2004 650(1)将大量粪水排入河流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主要是()A中毒死亡B缺氧死亡C缺食物死亡D因寄生虫太多而死亡(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按形成和来源看属来自_的能源,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来看,属_能源。(3)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有哪些?(4)安定村的蔬菜投放市场后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B(2)甲烷太阳辐射二次(3)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蔬菜产量(4)由于安定村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很少,是一种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